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论坛学术总结
宫长为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是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在宝鸡市举办第二十届西部商品交易洽谈会、己丑年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期间,也是继湖南会同、湖北随州两次炎帝文化研讨会之后,在国内举办的第三次炎帝文化研讨会。
相比而言,我们可用三句话概括这次论坛会的三个特征:
一是会议主题凸显炎帝文化的本质特征;二是参会人员再现炎帝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是研究深入,展示了炎帝文化的最新成果。
一、会议主题凸显炎帝文化的本质特征
这些年来,在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中,一般采取三种方式确定会议主题,比如,以某个人的名字命名会议,全国首届炎帝研讨会;以地域命名研讨会,山西高平炎帝文化研讨会,湖南会同炎帝文化研讨会;某种文化与某方面结合,炎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等等。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强调民生,直接切入炎帝文化的本质。炎帝文化的本质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中国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个主题的研讨,对炎帝文化的历史研究和现实意义作用重大。
二、参会人员再现炎帝文化的博大精深
初步统计,60多位专家学者,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等,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交论文涉及方方面面,即炎帝的年代、名号、民族、农耕、民俗、医药等等。既看到了炎帝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看出炎帝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三、研究深入,展示了炎帝文化的最新成果
(一)表现在理论、方法和视角三个方面
一是,大背景把握。过去仅就炎帝、炎黄文化、上古文化来谈,从这次论坛来看,把视角拉长,从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明史,甚至世界文明的角度,来把握炎帝文化。李伯谦从考古学文化发展、炎帝文化的背景概念,王震中、宫长为从炎帝文化的考古学年代,高强从大的历史观、大的历史背景,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来研究炎帝文化。
二是,全方位记录。不仅利用现有文献,还利用考古材料,加上民俗材料、民族学材料。过去,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要求地上与地下相结合。二重证据法,强调以地下材料补充地上材料,是以地上材料为主的二重证据法,并不是互相补充、互相映证、平等对待。这次论坛会上,从考古、文献、民间传说、民俗、地下遗迹等,研究更加全面。
三是,多视角探讨。很多专家站在不同视角上,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宋超从出土文献,探讨里耶秦简、周家台秦简当中“先农”所指是谁,是新材料研究的新成果,思维超前,视角独特。高凯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探讨农耕文化,讨论为什么在12000~10000期间中国发生农业革命,从气候变化大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原因。人类要顺应自然,离不开大的地理、自然环境。王仁湘从饮食环境、饮食生活,探讨炎帝时代的生活条件、吃什么,炎帝文化的本质性的东西。
(二)表现在炎帝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上
其一,关于炎帝部落。炎帝绝不是一代两代,曹定云把炎帝部落发展分为早中晚三期,认为人面鱼纹是炎帝部落的早期图腾,并提出早期部落首领是彤鱼氏。
其二,燧人、伏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炎帝的聪明睿智、发明创造,是原始先民活跃的探索欲的反映,是在继承前人成果并发扬光大的基础上达到的。
其三,对农耕文化的认识。炎帝所处的时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是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之间。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甘肃大地湾、宝鸡关桃园、河南裴李岗、江西仙人洞、湖南玉蟾岩等,农业文化距今已有10000多年的历史,所以炎帝不是发明农业,而是在关键阶段发展了农业。刘明科认为炎帝的重要发明是骨耜,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农业发展,从荒耕、刀耕到锄耕,甚至到春秋时期的牛耕,生产工具是革命性因素。大的气候变化是农耕发生的条件。炎帝为什么会发明农业?王磊认为人类遇到了生存难题,是对生存挑战的回应。
其四,从诗歌、民俗方面进行探讨。
其五,从饮食生活方面进行探讨。王仁湘认为距今7000~5000年,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鼎盛时期,对北方粟、南方稻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详细考察。
其六,从出土文献考察。里耶龙山简属湖北,以官方形式祭先农,周家台简属湖南,以个人行为祭先农,认为先农恐怕还是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系。近些年,考古发现的竹简都在南方,都在湖南湖北。主要由于南方地下水位较高,竹简在水中浸泡,不易腐烂。
其七,台湾同胞思考两岸和谐。台湾学者虽未到会,提交两篇文章:《从炎黄文化论台湾的开发和台湾的根》和《姜炎文化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例证》。台湾同胞一片爱国真心,强调两岸同根同源。提出弘扬炎黄文化的历史基础,冷静思考两岸共建和谐。
其八,炎帝精神。王磊强调找回炎帝精神。炎帝强调民生,以人为本。后来发展演变成以农为本。炎帝精神的根本是以人为本,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一致。人类社会应以人为本,农业生产仍是为人服务的。
其九,姜炎文化。霍彦儒多年研究姜炎文化。姜炎文化,严格说来,它既不是考古学文化也不是历史学文化,是二者相结合的创新型文化。霍彦儒提出了姜炎文化的三个阶段以及与考古文化的对应关系:前姜炎文化(对应前仰韶文化)、姜炎文化(对应仰韶文化)和后姜炎文化(对应龙山文化和夏商周三代)。把姜炎文化与周秦文化涵盖为宝鸡的先秦文化。宝鸡是我国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根。姜炎文化与宝鸡历史文化相结合有其重要意义。
以上九个方面是这次论坛当中的亮点和突破。这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的总结,挂一漏万。此外,论坛会的论文还涉及姜炎文化的内涵、外延,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的关系,中华文明的渊源,中华姓氏文化,炎帝与华夏民族,《连山易》,秦汉时期对炎帝的认识等等,兹不一一细述。
(三)表现对炎帝文化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
首先,估计一下炎帝文化研究的现状。全国炎帝文化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改,特别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研究探索从五帝追溯到了三皇。这些年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我们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在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北随州、湖南会同多次召开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从全国情况看,宝鸡研究炎帝的学术研讨会议连续不断,炎帝研究是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集出版专业精萃,是全国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从文献、考古来看,专家形成了共识,宝鸡是炎帝故里,没有问题,专家作了肯定回答。
其次,目前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炎帝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当中,往往把历史与传说相混杂。比如,在湖南会同会议,包括这次会议,很多专家提出这个问题。关于记载炎帝的后世文献,比如《帝王世纪》、《路史》等。这些文献如何与先秦文献《左传》、《国语》相结合,与考古资料相结合。传说当然有历史的影子。关于炎帝生活的时代,存续的代系,具体事迹,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需要我们把握分寸,综合判断。
二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历史学如何与考古学相结合?怎么运用?把握尺度分寸在哪?仰韶文化是否就是炎帝文化?与会的考古界的专家学者,可以继续探讨。说到炎帝文化与仰韶文化有关系,甚至说仰韶文化就是炎帝文化,这仍需要考古学、历史学上的证明和进一步探讨。
三是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这是张岂之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在宝鸡、在国内召开了多次研讨会,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我们说,学术研究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基础做大了,产业文化才有发展的条件。产业文化发展也更好地促进了历史文化研究。
总的来说,这次论坛又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对炎帝文化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包括对宝鸡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王宏波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
观点综述
高强
2009年9月17日~20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宝鸡炎帝研究会和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在宝鸡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等近20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古陈仓,提交论文50余篇。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炎帝文化与民生
中国殷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认为,炎帝神农氏有着强烈的探索欲,他的创造发明为民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安徽省政协原副秘书长陈德辉强调指出,炎帝最卓越的贡献是造福民生,创建了原始农业,为先民的生存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宝贵的生命。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炎黄时代发展成熟的饮食文化传统,不仅影响了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也继续影响着炎黄子孙的现代生活。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贵民认为,神农氏炎帝处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农业革命时代,其创造发明以农耕、农业生活为主;没有兵刑、政治;社会平等、纯朴,人际无差别。神农氏炎帝时代思想文化最突出之点是民本思想、和谐思想。中国石油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潘俊杰认为,炎帝文化表现出物质发明与精神文化创造同等重视与同步进化的文明眼光;经世济民、以民为本的实用原则;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美德和精神。广州大学档案馆馆长吴小强认为,对农业成就的不懈探索与追求,并努力构建基于农业发展的礼乐制度,是炎帝与黄帝共同创造的文化基因。南开大学教授刘敏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本和民生思想,据说都可以溯源到炎帝,从中国传统的民本到中国现代的民主,存在其自身发展演进的独特道路。
宝鸡炎帝研究会会长霍彦儒研究员认为,姜炎文化的实质是农业革命。姜炎文化可以分为前姜炎文化、姜炎文化和后姜炎文化三个阶段。与宝鸡的考古学文化相对应,前仰韶文化为前姜炎文化,仰韶文化为姜炎文化,龙山文化直至夏商周文化为后姜炎文化。
二、炎帝文化与宝鸡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程有为、任崇岳、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均认为,炎帝族群最初生息繁衍于今陕西境内渭水支流姜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发展,到达中原地区,成为华夏部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认为,历代纪念姜炎文化的遗存,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湖南等地,而以陕西宝鸡为中心的秦陇文化圈最为集中。无论相关纪念遗存在这一区域的集中分布形势发生怎样的转移,宝鸡作为获得初步繁荣之文化重心的地位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