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岳
一、传说时代的历史应从炎黄二帝开始
我国的上古历史,主要是通过先民们世代的口碑相传及某些神话传说而流传下来的。由于部落集团间的融合以及不同神话传说在流传中的融合、渗透等因素的影响,神话传说只能从某些方面反映历史,对上古历史某些事实客观性的印证,尚须借助考古学等研究成果。比如“伏羲和女娲传说来自南方的苗蛮,太皞和少皞传说来自东方的夷,同来自西北方的华夏的传说来源非一,所以即使说真有此氏族或个人,而相对的世次的先后也无法知道。”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因此,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认为,研究传说时代的历史,只能从炎黄二帝开始。
人类的进化是从原始群进入氏族,再由部落及部落联盟组织,进而有部族的成立。炎、黄二帝与帝颛顼时代已进入部落及部落联盟时期,从这时起才有比较可靠的历史传说。徐旭生先生还认为,在上古时代有三大部落集团,即华夏、东夷、苗蛮,他们由相争而演进为和平共处,最终互相融合,才形成了尔后的汉族。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这是一种以华夏为核心的正统观,强调了中原地区在中华文化起源及发展中的独断性,但也客观描述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华夏及“四夷”相互融合的历史事实。应当指出的是,东夷、苗蛮的活动区域虽然超出了中原地区,但他们与华夏集团的相互融合过程却是在中原地区进行的。
在华夏族的发展历史中,炎帝、黄帝作为神化了的人而彪炳史册,从先秦时代起,华夏族就尊奉炎、黄二帝为先祖,《世本》与《大戴礼记》明确归纳出以黄帝为始祖的统一谱系和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世次,司马迁据此作《五帝本纪》,第一次形成了华夏有同一来源的古史系统,使我们对华夏族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三大民族集团的形成
炎、黄二帝作为华夏族的奠基人物,其活动是我们了解华夏民族起源的重要根据。据《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氏,生皇(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说少典“生黄帝、炎帝”,是说后面这个氏族由少典氏族分出,不能说这两位是少典个人的儿子。有氏大概是与少典氏族互通婚姻的一个氏族,就如同后来的姬姓与姜姓那样。姜水的地望在哪里?据徐旭生先生考证,姬水在今陕西省的北部。炎帝所居水姜水,《水经·渭水注》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杨守敬疏引《清一统志》认为姜水在岐山县东,郭沫若、翦伯赞等学者也持此说。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个姜水就是今天宝鸡市南的清姜河。从20世纪三十年代起,学者就对姜水进行了缜密的考证,姜水就是清姜河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霍彦儒主编:《宝鸡历史文化》,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炎帝兴起后,一部分傍渭水向东移动,进入中原地区,主要活动于今河南及冀、鲁、豫交界地带,逐渐与这一带的东夷、九黎等族混杂相处。炎帝族进入中原后,自身获得了很大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着名的部落集团之一。相传炎帝族有四支后裔:烈山氏部落、共工氏部落、四岳部落、金天氏部落。在中原各支又有了发展,繁衍许多分支,如四岳姜姓分离出齐、吕、申、许诸部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唐河及许昌市的许昌县建立部落政权(国)。
与炎帝同时代的黄帝部落随着族体的繁衍壮大,其活动地区扩展到了西部地区,即与今陕西接壤的甘肃东北部。《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嬛、衣是也。”所谓“十二姓”,即由黄帝后裔繁衍形成的十二个胞族,这是同一部落中以直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几个氏族结合起来的血缘集团。黄帝族兴起后,势力不断扩张,生存空间便显得狭小,于是一部分人留在原地,“一部分人则顺着渭北高原一带缓慢地向东方迁徙。他们经渭水中下游,又沿豫晋交界的黄河中游两岸向东发展。当黄帝部落东进到今郑州地区的时候,可能居留了较长的时间。”霍彦儒、郭天祥:《炎帝传》,陕西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当他们在郑州一带站稳脚跟后,又以这里为基点,向四面八方发展,这其中可能有重要的一支渡过黄河,沿着太行山东侧的台地缓慢北上。”霍彦儒、郭天祥:《炎帝传》,陕西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在拓宽地域的过程中,“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通过一系列战争,黄帝族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黄帝时代,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形成了三大民族集团,分别为活动于陕西、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南部的华夏族集团;活动于山东滨海、黄淮地区的东夷族;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苗蛮族。三大集团的交流融合,构成了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融合高潮。
东夷指分布于东方的民族集团。《说文解字》说:“夷,东方人也。”东夷的活动地区最初是在今山东南部,后来向四周扩展,遍及海岱、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和东海滨海一带。先秦古籍也称东夷为“九夷”,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第一种认为东夷可分为隅夷、莱夷、淮夷、徐戎(或徐夷)、岛夷(或鸟夷)、介夷、根牟夷七种;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第二种认为可分为太昊、少昊和蚩尤三部分;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48页。第三种认为东夷可分为太皞、少皞、皋陶、伯益、颛顼、帝喾六部;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页。第四种认为东夷可分为土着、外来户、移民和遗民四类。李白凤:《东夷杂考》,齐鲁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7页。
太昊氏是东夷集团中最早的氏部部落集团,在一些古籍中太昊又作太皞、大皞,被尊为海岱地区东夷族的始祖。太昊氏族的活动中心在今河南淮阳一带。《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这是说太昊后人的封地为任、宿、须句、颛臾。据《左传》杜注,任在今任城县,即今山东费县境内;宿在东平无盐县,即今山东的东平县境内;“颛臾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即今山东费县境内;“须句在东平段昌县西北”,即今山东的东平县境内。由此可知,太昊的后裔中有一部分从河南迁到了山东,分布地域很广。由于历史太古老,这些移民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有趣的是,太昊与伏羲后来“成了一个人,是齐、鲁学者综合整理的结果,较古的传说并不如是。”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49页。少昊氏居住地以曲阜为中心,其首领在先秦及汉晋古籍中多写作小皞、少皞、小颢。少昊名挚(鸷),嬴姓。《左传·昭公十七年》:“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表明少昊氏在远古时的图腾是鸟。在少昊集团中,有24个以鸟为氏的氏族,少昊氏的后裔,有传说中的后益(即秦祖伯翳、伯益)、皋陶、蚩尤和羿等神话人物。《帝王世纪》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这说明在黄帝集团取得优势后,姬姓酋长青阳成为少昊集团的首领,沿袭了少昊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