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45407000000009

第9章 工程项目策划与投资决策管理(4)

投资者概况包括投资者的名称、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资产和负债情况、经营范围和经营概况(近几年的收入、成本、利税等)、建设和管理拟建项目的经验,据此考察投资者是否具备实施拟建项目的经济技术实力。

(3)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的名称、性质、地址、法人代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覆盖率、容积率、建设内容、投资和收益情况等,据此使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拟建项目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内容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一般包括有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规定、条例,关于技术标准和投资估算方法的规定,投资者已经进行的前期工作和办理的各种手续,市场调查研究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等。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五大方面。具体地讲,包括建设必要性分析、市场研究、生产规模的确定、建设和生产条件分析、技术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财务数据估算、财务效益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结论与建议等。

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从两方面进行,即宏观必要性分析和微观必要性分析。宏观必要性分析包括: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微观必要性分析包括:项目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地区或部门的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是否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

3)产品市场分析与结论

市场分析是指对项目产品供求关系的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预测项目产品在一定时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并对其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项目产品是否有市场。

4)生产规模的确定

首先分析决定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用科学的方法确定项目的生产规模,并分析拟建项目的规模经济性。

5)建设条件分析与结论

项目的建设条件主要有:物质资源条件,即自然资源条件、原材料和动力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主要指厂外的交通运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厂址条件和环境保护条件;等等。

建设条件分析主要是分析资源条件的可靠性,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燃料、动力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的保证性,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和环境保护的可行性。结论是对建设条件总的评论,即资源是否分配合理,是否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原材料来源渠道是否畅通,供应是否能保证及时和稳定,价格是否基本合理;燃料和动力是否有保证,是否可以节约使用;交通是否经济合理,同步建设投资是否落实;厂址的选择是否有利于生产、销售,方便生活;“三废”治理有无相应的措施,能否满足有关部门的要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资料是否可靠;等等。

6)技术条件分析与结论

技术条件包括拟建项目所使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条件。技术分析包括技术的来源、水平;工艺分析包括工艺过程、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设备分析包括设备的询价、先进程度和可靠性。技术条件分析的结论是:所用技术是否先进、适用、成熟,有无必要从国外引进;工艺是否科学合理,有无改进的可能;设备是否先进,是否可靠,是国内制造还是从国外引进。

7)财务数据估算

财务数据是财务效益分析和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原始数据,是指在现行的财税制度下,用现行价格计算的投资成本、产品成本费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利润分配等。投资成本估算包括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往往把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专门作为一部分来安排);产品成本费用估算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估算;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包括项目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乡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估算;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包括所得税的计算及税后利润的分配比例和顺序安排等。

8)财务效益分析

财务效益分析就是根据财务数据估算的资料,编制一系列表格,计算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对拟建项目的财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反映项目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的指标。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等。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包括借款偿还期和“财务三率”,即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在进行财务效益分析时,可以对上述指标进行选择,可以计算出全部指标,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指标,但一般情况下要选择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如果有建设投资借款)等指标。如果是属于出口或替代进口的拟建项目,财务效益分析还要求进行外汇效果分析,即计算财务外汇净现值、节汇成本或换汇成本等指标,用以反映项目的财务外汇效益。

在财务效益分析中,计算出的评价指标要与有关标准或规定或历史数据、经验数据等进行比较,以判断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确定项目在财务角度的可行性。

9)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用来判断拟建项目风险的大小,或者说用来考察拟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可行性研究,一般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有时根据实际情况也用概率分析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盈亏平衡时的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考察拟建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对拟建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如产品价格、经营成本、建设投资、建设周期等)的变化给评价指标所带来的变化,考察哪些因素对拟建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最大及拟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10)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是站在整个国民经济整体角度来考察和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一般地,凡是影响国民经济宏观布局、产业政策实施或生产有关国计民生的产品的大中型投资项目,都要求进行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外部效果(外部效益、外部费用,也叫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的鉴别和度量;二是对不合理的产出物和投入物的现行价格进行调整,调整成影子价格。

11)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是比国民经济效益分析更进一步的分析,它不但考虑经济增长因素,而且还考虑收入公平分配因素。它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评价投资项目对实现社会目标的贡献。

社会效益分析的关键是价格调整,即把效率影子价格调整为社会影子价格,即社会影子价格=效率影子价格+收入分配影响社会影子价格确定的关键是分配权数的估算。分配权数包括积累和消费分配权数、地区之间的分配权数。另外,社会效益分析还要在社会折现率的基础上确定计算利率,以作为折现率。社会效益分析所用指标包括社会内部收益率和社会净现值。

一般的拟建项目不要求进行社会效益分析,只有那些对社会公平分配影响很大的大型投资项目才要求进行社会效益分析。

12)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拟建项目是否可行或选定投资方案的结论性意见;

二是问题和建议,主要是在前述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项目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如果这些问题不予以解决,项目则是不可行的。拟建项目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实施过程中无法解决的;另一类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这里讲的问题是指后一类,建议也是针对后一类问题提出来的。

项目的问题和建议包括政策和体制方面的问题和建议。拟建项目的资源、经济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都与一定时期政策和体制有关,如资源开发、投资、价格、税收等无不受制于国家的矿产资源开采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和税务政策;项目产品的销售、物料投入的来源、厂址选择等无不受制于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如果这些政策是灵活的,可以变通的,体制是可以改革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可在问题和建议中提出影响项目可行的政策和体制方面的问题,并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项目的问题和建议还包括项目本身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如销售渠道的选择、资金筹措方案、出口比例的确定、贷款偿还方式等。

2.3.5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设计任务书又称计划任务书,是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上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和转入实施阶段的法定文件,是进行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工程建设的大纲。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上技术改造项目要在编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编制设计任务书。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经过研究、选定方案之后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要对拟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工程内容、经济技术指标、质量要求、建设进度等作出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项目建设的依据和目的。

②确定项目建设的规模及生产纲领(生产大纲、产品方案),如:

市场需求情况、预测结果;

国内外同行业的生产能力估计及供应情况预测;

市场销售量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状况、国外市场情况、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及渠道;

项目建设的规模、产品方案及产品的发展方向;

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