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水为什么不再蓝
45405500000014

第14章 保护海洋你也要行动(2)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旅游、港口等各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国民经济走向海洋的“桥头堡”,也是海外经济通向内陆的“岛桥”。我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其中约94%为无居民海岛,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岛屿和岩礁约有上万个。其开发价值确实可观。随着海岛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开发和利用海岛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用岛纠纷逐渐增多;海岛的开发和利用随意性大,许多人擅自挖石、采砂、从事养殖活动;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海岛国有意识更是淡薄,圈占海岛的现象不绝。这些都将给海岛的开发利用带来隐患。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加入到保护海岛的行动中,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杜绝擅自破坏海岛的行为。

海砂,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大规模的开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灾害。如果浅海附近的厚层沙滩被挖掉,处于动力平衡状态下的水下岸坡就会运动、塌陷,最终引起海岸的侵蚀,导致海滩逐渐消失,礁石再现;另外由于非法采砂的范围不确定,很容易导致对岸堤等重大海岸工程的破坏。在海岸侵蚀强烈的地方,如海南海口市的海甸岛及新埠岛、广东汕尾等地,不仅受到风暴潮和巨浪的威胁,而且土地流失严重。许多海滩旅游区的临海设施遭到破坏,海滩泳场遭到破坏,部分港口及其他海岸工程设施受到损坏。另外,海砂开采作业也会对海域造成严重的污染,海底翻耕,造成底层海水浑浊,并释放大量的硫化物等污染物,消耗了海水中的溶解氧,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

请保护海岸线岛礁资源

我国沿海岛礁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种类繁多,风景优美,如果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能为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事实上,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对岛礁的鱼、贝、藻毫无节制地“痛下杀手”。有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生命危险登礁攀岩掏鸟蛋、采牡蛎和藤壶出售给餐饮店。还有些人破坏和开采岛、礁、滩、沙、石等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资源。这既破坏了岛礁的渔业资源,危及岛上珍稀动物特别是鸟类的生存,还严重损害了海岛的生态平衡和自然风光!

目前,有些沿海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岛礁:通过电视、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岛礁资源的自觉性。但是,这些措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配合。如果我们还想在若干年后享受到经济价值巨大的海洋渔业资源,并在游艇上惬意地观光欣赏岛礁区内生态类型各异的海岛、海礁,就要从此刻开始行动!只有从内心意识到岛礁与我们共生共息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去善待岛礁资源。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国家、省、市、县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108个,总面积达769万公顷(不含台湾、香港和澳门)。这些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我国海洋主要的典型生态类型,保护了具有较高科研、教学、自然历史价值的海岸、河口、岛屿等海洋生境,保护了中华白海豚、斑海豹、儒艮、绿海龟、文昌鱼等珍稀濒危海洋动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了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其中核心区是保护的核心地带。海洋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保护区内禁止进行破坏性开发活动,严格控制一般性开发活动:核心区更是动植物最后的庇护场所,除科学研究需要以外一般禁止任何人进入。所以当人们在接触大自然,企图揭开自然保护区的神秘面纱时,请不要进入核心区域,给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保留这片难得的宁静家园。

树立海洋生态旅游观念

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给我们提供了欣赏独特自然景观的机会,为了避免旅游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我们应该在头脑中牢牢树立“生态旅游”的观念。什么是生态旅游呢?它是一种促进保护、低投入、计划性强的旅游活动。对于游客来说,游客量、活动路线的安排等都有严格限制,不能随意游玩;对开发者来说,严格控制生态和经济容量,避免旅游区超负荷运载;不以人为的方式去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不在景区盲目地建盖设施;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要采用新型、无公害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旅游商品而言,其使用过程要尽量节约原料和能源。旅游者要记住:到这里旅游,要扮演当地生态环境的欣赏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消费者。运载;不以人为的方式去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不在景区盲目地建盖设施;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要采用新型、无公害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旅游商品而言,其使用过程要尽量节约原料和能源。旅游者要记住:到这里旅游,要扮演当地生态环境的欣赏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消费者。

拒绝食用鲸鱼或金枪鱼

鲸鱼或金枪鱼等海洋野生生物,是很多人餐桌上的美食,然而,肆无忌惮地捕杀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以鲸鱼为例,这种世界上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20世纪60年代曾一度因为过量捕杀而几尽灭绝。20世纪80年代,在南太平洋大约存在76万头鲸鱼,随着捕杀的加剧,鲸的数量锐减。蓝鲸是捕鲸人最喜欢的捕猎对象,但在不到100年无节制的捕猎后,99%的蓝鲸已遭捕杀;北大西洋露脊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鲸种,种群数量已少于300头,预计在200年内即将灭绝。

日本和挪威是世界上最钟情鲸鱼美食的两个国家。日本仅在一年中,就猎杀了500多头小须鲸、440头抹香鲸。挪威则在2005年一年捕杀小须鲸655头。这是多么残忍的数据。要知道,人类的这种行为满足的只是一时的口腹之快,带来的却可能是一类物种的灭绝。象,但在不到100年无节制的捕猎后,99%的蓝鲸已遭捕杀;北大西洋露脊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鲸种,种群数量已少于300头,预计在200年内即将灭绝。

日本和挪威是世界上最钟情鲸鱼美食的两个国家。日本仅在一年中,就猎杀了500多头小须鲸、440头抹香鲸。挪威则在2005年一年捕杀小须鲸655头。这是多么残忍的数据。要知道,人类的这种行为满足的只是一时的口腹之快,带来的却可能是一类物种的灭绝。

了解我国湿地资源、保护漫地环境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分布广、类型多,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4位,其中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沿海地区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珊瑚礁、河口水域、三角洲、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的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护卫滨海国土、防止海水入侵、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

可是,由于大家普遍对湿地了解不足,保护意识淡薄,我们的”地球之肾”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盲目的围垦、改造,环境污染的加重,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沿海自然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年下降,生态功能退化乃至丧失。保护湿地,每一个人都不该做冷眼的旁观者。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您不妨多了解一下您周围的海洋湿地资源,宣传海洋湿地保护的相关措施和法规,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

不随意捕杀海洋生物

国际环境保护学家们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的许多珍稀海洋生物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并不是自然,而是由于人们的捕杀。这种过度的捕杀不仅使珍稀海洋生物的数量减少,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遏制的话,就可能会演变为一场灾难。海洋学家也表示,全世界都在致力于保护珍稀物种,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捕猎者以捕杀珍稀动物为赚钱手段,非法捕猎者成为了珍稀物种最大的天敌。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要增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我们要更好地生活在同一个星球,就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中的生物,停止对海洋生物的随意捕杀和对海洋环境的破坏,给动物们一个快乐温暖的家。

渔民在捕捞作业时有时会误捕到国家级的保护动物,然而由于一些人缺乏相关知识或保护意识,使这些珍贵稀少的海洋动物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死亡。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经济的利益,将偶然的捕捉发展为直接捕捉。目前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有13种,其中属于海洋动物的有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红珊瑚、鹦鹉螺、库氏砗磲、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有水獭、长须鲸、太平洋丽龟等67种。如果误捕到这些保护动物要赶紧将其放生,遇到受伤或死亡的保护动物,要立即将情况反馈给渔政部门,不要私自处理。

到海边游玩,不惊吓和捕捉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