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故事大寓言
45405000000005

第5章 夫与蛇(1)

恶人的本性不会因为获得怜悯而改变,他们往往恩将仇报。

狮子与农夫

有只狮子迷路了,不想却闯进了农夫的后院,进入了农夫家的畜圈。

农夫感觉非常兴奋和刺激,于是决定把狮子捉住。

“这么大的一个家伙,如果能抓住它,周围的人们都会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想着,农夫把院子的大门紧紧关上,操起旁边的一根木棒,准备活捉狮子。狮子跑不出去了,一时间被困在狭小的畜圈里,急躁地来回走动,最后发怒了,大吼一声便扑向羊群。可怜的羊很快就一只连着一只倒在了血泊中。被激怒的狮子接着朝那些牛冲去。

“再这样下去,恐怕我的命运就和这些牛羊没有什么差别了!”农夫被狮子的势头吓住了,害怕自身难保,便将院门打开,扔掉自己手上的木棒,自己和家人躲起来,让狮子出去。

狮子逃走之后,农夫悲叹不已:“本来想活捉一只狮子让别人开开眼界,可是现在我的羊和牛都没有了!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农夫的妻子对丈夫说:“你活该!人们都远离可怕的狮子,你为什么还要把它关起来呢?”

大寓言

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强去做力不能及的事。

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

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

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

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

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冈,在山冈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站在山冈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

大寓言

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狼与牧羊人

狼对牧羊人说:“你的农场经营得这么好,你可真有本事,我愿意为你效劳,帮助你守护羊群。”

牧羊人犹豫不决,但是狼却流着泪说:“不错,我的同伴是伤害过你的羊,但是你总不能因别人的过错来惩罚我吧。我会像牧羊犬一样忠实于你的!”

牧羊人觉得狼说的有道理,于是安排它看管羊群,一开始牧羊人把狼当作间谍一样小心防范,十分警惕地看护着羊。很长时间过去了,狼始终兢兢业业地工作,丝毫没有想抢羊的迹象。后来牧羊人不再提防,把狼当作一条老实的牧羊犬来使唤。

一次,牧羊人因有事要外出一趟,便把羊留下交给狼守护。可是,牧羊人回来却发现羊群和狼都不见了。原来,狼趁机把羊群带走了,它不用捕猎,每天都可以享用鲜嫩的羊肉。

牧羊人后悔地叹息:“落得今天这个局面全是我自己造成的,为什么我一时糊涂把最珍贵的东西交给不可信赖的狼呢!”

大寓言

疑人不用!不要把你珍贵的东西托付给那些不可信赖的人。

神偷请战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

这时神偷请战。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帷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帷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大寓言

一个团队总是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不在于他自己能做多少事情,而在于他能很清楚地了解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在适当的时候派“逊色”的员工去做他们适合的事情,这样往往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容人之量,也许说是容人之智更恰当,工作就是工作,千万不能夹杂自己的个人喜好。也许你今天看不起的某个人,他日正是你事业转机的得力之臣。

卫灵公和弥子瑕

卫国大夫弥子瑕曾经很受卫灵公的宠爱。卫国有一条法律,私自使用国君的车子要受砍脚的刑罚。弥子瑕的母亲生了疾病,听到这一消息的人连夜告诉弥子瑕,弥子瑕擅自驾驶国君的车子跑回去。灵公听说了,不但没有处罚他,还称赞道:“真是孝子啊!为了母亲的缘故,宁愿犯砍脚的罪过啊!”有一次,卫灵公在果园散步,弥子瑕摘吃桃子,觉得味道甜美,还没吃完,见到卫灵公来了,赶紧把吃剩的桃子送给灵公吃。灵公说:“爱我爱到忘了这是他最爱吃的东西。”后来弥子瑕老了,而灵公对他的宠爱也逐渐减退,有一次弥子瑕得罪了灵公,灵公说:“以前他曾经擅自驾我的车,又把吃剩的桃给我吃,真是可恶啊!”就加重处罚了他。

大寓言

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总是容易受到主观态度的影响,当喜欢他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当对他有不好印象时,怎么看就怎么不顺眼。即使是明显的有违规的行为,因为喜欢他,自然会替他找到好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与他人接受。管理者要时刻注意不要让自己对员工的主观看法影响到对其工作的评价。

齐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做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作师傅,开始跟他学习。

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老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于是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这个齐国人奇怪极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弹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调好,也只是弹好瑟的条件之一。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大寓言

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才不会重蹈这个齐国人的覆辙。

袁绍养兵

三国时的袁绍争霸一方,军事实力是相当雄厚的。他所采用的施政策略是“外宽内忌”。“外宽”倒还可行,但“内忌”却让他大失民心。

袁绍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割据一方,手下人才济济。田丰是袁绍在军中的别驾,颇有学识,是一位知名的谋士。袁绍在刘备兵败投靠他时,将其收纳下来。刘备劝谏袁绍伐曹,而田丰听了,却认为此计实不可施。便直言谏袁,“操兵方锐,未可轻听,若不听良言,出师不利”。

袁绍心胸颇为狭隘,一听此言,顿时大怒,立即就要处斩田丰。在众大臣一再求情之下,这才延缓下来,但仍囚于狱中。后来袁绍果然兵败而回。但他不仅不思己过,反而怪罪田丰出言不逊,要他自杀。可怜田丰这位有名谋士,就此饮恨作别人世。

袁绍当时是河北的大军阀,军事实力最强,在讨伐董卓之时是联军首领。袁绍被推举为联军首领,除了凭借较强的军事实力之外,还凭拥有招才容贤的虚名。当初刘备兵败投靠,他以不失大义之名,对刘备单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意见言听计从,而对他部下的忠勇善断的谋士田丰等人则忌恨有加,不仅不听他们的意见,反而一再地仇视,打击他们。可见,他的“外宽”,并不是真正的“外宽”,只不过是做给别人看,图个虚名罢了。殊不知正是这种虚荣心使得他伐曹大败,而且也损失了一名谋士。

袁绍的“外宽”,在外人看来是很英明的。刘备兵败犹如丧家之犬时,是他收容了刘备。但应该看到,“外宽”只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外”是为了“内”,为了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而不是要许多虚有的名誉挂在自己头上。这不仅不是好事,反而会使自己看不清真相,被莫须有的光环迷昏了头脑。“内忌”则会使自己渐渐地失去人心,使忠诚有谋之士日益远离自己。再完善的机构也经不起这样的挫折。袁绍没有看到这一点,田丰等人的忠诚报国之心被他当成了别有用心。到兵败之时,刘备跑了,他身边的忠臣都让他杀光了,他成了独夫民贼。

大寓言

外宽内忌,用人以信,这是领导者的用人策略。领导者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领导系统,在选拔好了人才以后,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用人。如果用的不当,则不会取得预期效果;如果用的得当,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磬鸣有因

在洛阳的一座寺院里,有一只磬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出响声,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没有人去敲击它,它总是这么自己响起来。僧房里的僧人对这只会自鸣的磬十分恐惧,总以为是鬼怪在作祟,时间长了以后,这位僧人因惊恐而吓出了病。寺院里上下都有些惶恐不安,他们请来许多术士、法师,让他们施展出各自的高招,也没有一个人能制止这只磬的自动发声。这件事搞得僧人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

僧人有个好朋友,名叫曹绍夔,他听说僧人病了,便前往寺院探望。这一天,曹绍夔来到洛阳的这座寺院,见到自己的朋友面目憔悴,眼神惶惑,很是同情,便询问病情病因。僧人把磬自鸣的情况和自己的怀疑都告诉了曹绍夔。正说话间,寺院里敲起了斋钟。忽然,那磬又自己响起来了。僧人一听到磬又响起来,自然是吓得脸色惨白,跳起来一把抓住朋友的衣袖,哆嗦着说:“你听……你听……”曹绍夔已基本明白了磬鸣的原因。他见朋友吓成那个样子,不觉笑了。他对僧人说:“这样吧,我能替你解除磬自鸣的侵扰,你明天摆好丰盛的酒宴等着我!”

僧人迫不及待地央求道:“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呢?今天不行吗?”

曹绍夔神秘地笑了笑说:“我必须回去拿一样东西来才能解决问题。”

僧人以为朋友跟自己闹着玩,不大相信他说的话,但是,还是抱着一线希望,为曹绍夔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第二天,曹绍夔果真来了,僧人十分高兴,招待曹绍夔吃过饭,便一同来到那只会自鸣的磬跟前。只见曹绍夔不慌不忙从衣兜里掏出一把锉刀来,在磬上连锉了几下,就告辞走了。

说来也怪,打这以后,这只磬真的再也不自鸣了。僧人不解其中奥秘,便专门找到曹绍夔,问是什么原因。曹绍夔笑,解释说:“你僧房里那只磬和你们寺院里那口钟有相同的频率,那边敲钟,钟一响就引起磬的共鸣,于是磬也就发出声响,哪来什么鬼怪作祟!我只不过将磬锉几下,破坏了它原有的频率罢了。”僧人听了,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就好了。

大寓言

凡事只要懂得它的科学道理,就能掌握它并改造它,而不至于疑神疑鬼了。

马与马夫

从前,有个马夫,他因为经济拮据,趁主人不注意,就偷偷地把喂马的大麦卖掉了,因此马经常吃不饱。但马夫为了避免被主人发现,仍每天给马擦洗,用梳子梳理马毛,表面上对马照顾得无微不至。

马心里十分气愤,于是忍不住对马夫说道:“如果你真心想要我长得健美,就不要再卖掉喂我的大麦了。”

大寓言

那些虚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语和小恩小惠去贿赂别人,却把别人最需要的东西夺走了。

农夫与蛇

冬季的某一天,农夫在野外发现一条蛇,蛇已经冻僵了。农夫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得到温暖后,逐渐苏醒了过来。它马上恢复了蛇的本性,狠狠地咬了它的恩人一口。

农夫受到了致命的伤害。他在临死前后悔不已地说:“我真是活该,我怜悯恶人,应该受到恶报。”

大寓言

魏文侯和乐羊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争战连年不断。这一日,上朝之时,经过多天思考,魏国国君决定派大臣乐羊率军去打中山国。但因为中山国的重臣乐舒恰恰是乐羊的儿子。朝中大臣争议不绝,均认为乐羊虽然善于布兵打仗,但这次父子对阵,恐怕乐羊就不会全心全意为国效忠了。尽管朝中争议颇多,但魏文侯却并未改变主意,而是依然派乐羊带兵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