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故事大寓言
45405000000010

第10章 二桃杀三士(2)

大夫弦章看到后非常担忧,觉得再这样下去的话,齐国早晚成为奴隶之国,于是就向景公进谏说:“您喝了七天七夜的酒,我希望您停止!不然的话,就请赐我死。”

景公见到这种情况,就说:“你是寡人的爱臣,寡人怎么舍得赐你死呢?让寡人再想想。”

一会儿,晏子朝见,景公告诉他说:“刚才弦章劝诫寡人‘希望您停止饮酒!不然的话,就请赐我死。’如果听他的劝告,那我就被臣下控制了;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

晏子听罢,很感慨地对景公说道:“弦章遇到你这样的国君,真是幸运!”

这倒把景公弄糊涂了。“这话从何说起呢?”景公问道。

晏子回答说:“假使遇到夏桀王、殷纣王那样的暴君,弦章早就被处死了。”

于是齐景公就停止了饮酒。

大寓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但是你的爱好对别人来说是好还是坏,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劝告,不要一意孤行。

乘凉避露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太阳像个大火炉般挂在天上,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人们的衣衫都汗湿了一遍又一遍。树上的知了扯开嗓子拼命叫着:“热啊!热啊!”让本来就热得不行的人们心中更添了几许烦躁。

有个郑国人,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树。于是他就卷了草席带着蒲扇到树阴下面去乘凉。从早到晚太阳慢慢地移动,树影也跟着移动。郑国人发现了这个现象,就也跟着树影不停地挪动他的席子,好总是处在树影中,以免被太阳晒到。随着太阳渐渐居中、偏西,树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到了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树影又重新到了树底下,那个郑国人也就跟着回到了树底下。

夜幕降临了,月亮升上了天空,又在树下投下了一片阴影。郑国人又出来乘凉了。他想,晚上有露水,要是被露水沾湿了衣服可怎么办呢?接着又转念道:不怕,还是用白天的老办法,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于是,树影紧随着月亮的移动而移动,郑国人则紧随着树影的移动来挪动他的席子,满以为这个可以用来躲避太阳的妙法子也一样可以用来躲避露水。可是却没料到,他和树影一起移动得越来越远了。一夜下来,他的衣服和席子都被露水湿透了。

大寓言

这个愚蠢的郑国人,没有想到太阳和月亮运行的方向是相反的,就生搬硬套白天的老经验。我们可不能学他,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真正解决好问题。

决堤和修堤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候,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渠水上进,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条辛苦挖成的水渠,被弄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因决口而经常发生水灾,变水利为水害了。

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军队去修筑堤坝,堵塞漏洞。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说,“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调沿渠的百姓,让他们自己把决口的堤坝修好。”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

大寓言

当制度都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只有利用李若谷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当他发现这样做得到的好处还不如他损失的多的话,他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做这样的事情了。

魏和韩赵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两国发生战争,双方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但魏文侯一口拒绝了。两国使者没有完成任务,怏怏而归。当他们回国后,才知道魏文侯已分别派使者前来调停,劝告双方平息战火。韩、赵两国国君感激魏文侯化干戈为玉帛的情谊,都来向魏文侯致谢。韩、赵两国力量相仿,都不可能单独打败对方,因此都想借助强国——魏国的力量。在这种情形下,魏国的行动直接关系到韩赵之战的胜负。魏文侯没有去介入两国之争,以第三者公平的立场加以调停,战争变成了和平,从而使魏国取得了三国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大寓言

当双方相争时,第三者越是不介入,其地位越是重要,当他以置身事外的态度进行仲裁时,更能显示其权威性。一个高层的管理者很多时候也需要一种置身事外的艺术。学会了置身事外,你的管理水平当然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档次。

猎人被吃

动物中,鹿怕豹,豹怕虎,虎又怕罴。罴披头散发,就像人一样站立,气力特别大,又最能伤害人。

楚国南方有个猎人,能用竹管吹出各种野兽的叫声。有一天,他带着弓箭、罐子和灯火到深山里去。起初他模仿鹿叫,用来引诱鹿群;等鹿一到,便举起灯火发箭射它们。豹听到鹿的叫声,赶快跑了过来。这人非常害怕,就模仿老虎的叫声来恐吓。

豹被吓跑了,却招来一只老虎。这人更害怕了,连忙又模仿罴叫,老虎也吓跑了。罴听到叫声,就来寻找它的伙伴。

罴跑来了一看,却是一个人,于是就一把抓住他,把他撕成碎片吃掉了。

大寓言

下棋至少要看三步,处理事情时,也要多想几种后果。如果只有一种准备,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就没有办法应付了。

渔夫辞赏

春秋时期,晋文公外出打猎,一群野兽受惊,疯狂逃跑。

晋文公和随从们紧紧追赶,野兽跑到一望无际的草地里,他们也追了进去。

追着追着,野兽不见了,晋文公也迷了路。走了好几趟,四处寻找出口都没走出沼泽地。

正在他们着急的时候,遇见一个渔夫在捕鱼。

晋文公走近那个渔夫,对他说:“我是你的国君,今天狩猎,因追赶野兽而迷了路,你告诉我路,等寡人回到宫中一定会重重赏你!”

渔夫平时见不到国君,想趁这个机会向国君献策,就说:“我有几句话,想献给大王。”

晋文公着急,就对渔夫说:“等我走出草地以后再领教吧!”

于是,渔夫就带领着晋文公和随从走出了草地。

晋文公对渔夫说:“你想要指教我的话,是什么?你就说吧,我愿意领受。”

渔夫说:“鸿雁、天鹅安全地居住在大河大海之滨,它们住厌倦了,迁移到小沼泽里,一定会遇到猎人射来的弹丸的危害;鼋鱼、鼍鱼安全地住在江河中,它们住厌倦了,游到了浅滩小洲里,一定会遭到渔夫撒下的网罗、钩钓、箭射的危害。现在国君在宫廷住厌倦了,追赶野兽,闯荡到这里来,怎么走得这样远啊!”

晋文公觉得渔夫的比喻很恰当,这是劝说自己不要因打猎而荒废政事。他就拍手叫好,说:“妙!说得妙啊!”

晋文公非常高兴,一边叫好,一边吩咐随从记下渔夫的姓名,准备回朝后,重重加以赏赐。

渔夫说:“君侯何必记下我的名字呢?君侯如果能尊敬天地,谨慎治国,和睦四邻邦交,爱护百姓,宽免赋敛,减轻租税,我也就受益了。何必赏赐我呢?如果君侯不谨慎治国,不和睦邻邦,对外与诸侯失礼,对内违逆民心,全国民众都会流亡,那么我即使得到重赏,也是保不住的。”

于是,渔夫断然拒绝赏赐,说:“君侯赶快回都城吧,我也该返回我捕鱼的地方去了。”

大寓言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密不可分,民众希望当权者恪尽职守,为民造福,而当权者也应该多为人民谋福祉。

獐鹿之辨

北宋时,有个名人,他既是诗人又是当时的丞相,他就是王安石。他有一个儿子叫王秀,从小就很聪明。

在王雱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南方来的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一头鹿,一笼关起,放在客厅里。

王雱从来没见过这两种动物,感到很新鲜,整个一个上午都在客厅里玩。

客人见他玩得很起劲,就开玩笑地对王雱说:“别人都说你人小聪明,我来考考你怎么样?”

王秀说:“先生请讲。”

客人说:“我问你,哪只是獐?哪只是鹿?”

王秀看了半天,明明不懂,但却振振有词地回答道:“这还不简单?獐旁边的那只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

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大寓言

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避重就轻,巧妙回答。

楚人过河

战国时,楚国的国君非常有野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能够统一天下,如何能够争取更多的疆土。

当时,楚国的势力也很强大,国君好战,经常去攻取别的国家的城池。但是别的国家因为军队和国力都不如楚国,只好忍气吞声。

这天,楚王又下令:即日挑选精兵良将袭击宋国。但是去宋国要经过一条很宽很深的大河。于是就派人先去测量河水的深浅,然后在测量器上做好标志。但那天很不巧,河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晓得,依旧按原来测量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

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大寓言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人们的思想也应该相应地变化发展。如果老是停留在·点上,头脑僵化,那就一定会碰钉子。

富弼拒赏

宋代名臣富弼克己奉公,为官清正,颇有廉声。《宋稗类钞品行》记载,富弼出任枢密使时,宋英宗赵曙刚登上天子的宝座。赵曙上台后,将其父仁宗皇帝的遗留器物,都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众臣叩头感谢领赏之后,一起告退。赵曙却单独请富弼留下,又在惯例之外,特别赏赐他几件器物。

富弼先叩头谢恩,然后就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份额外的赏赐。赵曙有些不高兴,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凭什么劝谏呢?”最终富弼还是推辞掉了这份赏赐。

大寓言⑤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关心下属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方法。作为一个领导人,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千万不要授人以柄,特别是自己的下属,否则常常会因小失大。能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扬威。

庄王禁欲

有一次,令尹子佩请楚庄王赴宴,他爽快地答应了。子佩在京台将宴会准备就绪,却不见楚庄王驾临。第二天,子佩拜见楚庄王,询问不来赴宴的原因。楚庄王对他说:“我听说你在京台摆下盛宴。京台这地方,向南可以看见料山,脚下正对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长江,右边是淮河,到了那里,人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性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的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来赴宴了。”

楚庄王不去京台赴宴,是为了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由于楚庄王能注意与欲望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所以他才能在登基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

大寓言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强烈的欲望,有欲望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欲望,那么,你最好远离那些令你迷惑的对象。

商鞅教学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便在京城南门口竖了一根木头,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跟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金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有一个人却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赏给他五十两金子。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在推行他所立的新法的时候人们就遵守了。

大寓言

虽然说守信大家都知道说,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总有些人会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不能遵守他的诺言。作为一个管理者,在这方面尤其应该重视。不要轻视自己对下属的许诺,要么坚决不许诺,许诺就一定要遵守,哪怕最后会带来一些损失,否则,作为领导者失去的东西将会更多。

庄周和惠施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周跑去要与他会面。惠施听人说,庄周这次来魏国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国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紧张,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还没抓到庄周。正当惠施坐立不安而又无可奈何之时,庄周却自己找上门来了,还对他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从南海出发,飞到了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栖身,不是仙果它不会吃,不是清冽的甘泉它不会喝。猫头鹰弄到了一只死了好几天,身体都腐朽了的老鼠,正巧该鸟飞过,猫头鹰抬头看见了,以为这只鸟想吃它的老鼠,于是发出惊叫,吓!现在,你难道也以为我会抢你的魏国相国吗?”

大寓言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是要处心积虑地去压制你的属下,而是要想方设法,怎么让这些比你更优秀的人为你效忠。当然,在你海纳百川,择贤用人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自身的学习与完善。

纵使千鸟掠过,我自岿然不动。

太宗忘事

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突出。《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大寓言

宽容是一个领导者的美德。对于一个企业,领导者应心胸宽广容纳百川,但并不等于是做“好好先生”,不得罪人,而是设身处地地替下属着想,这样的老板才算得上是一个修养高的领导者。

楚王断带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摘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

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孝忠于楚王。

大寓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同样老板在面对下属的微小过失时,则应有所容忍和掩盖,这样做是为了保全他人的体面和企业的利益。

锱铢必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