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给教师的99个新建议
45399900000023

第23章 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5)

这是某位老师的课堂,“现在什么时间了?”有个学生问道。“告诉你,现在是你该闭嘴的时间。”老师答道,语气刻薄。原来这个学生已经埋头学习了好一会儿,一定是累了。但作为老师,不管怎样,怎么能这么挖苦学生呢?没过几分钟,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写完了作业。很自然地,一些孩子开始交头接耳。“拜托!”老师大声叫道,“你们要做的是学习,而不是说话!”“可是我们写完了呀!”有几个孩子回答。“好吧,千万别让我找出什么错误来!”老师说。“我不会做第四题,”又有一个学生说道。“看看吧,如果你忙着用脑,而不是用嘴,你的思维就能更集中一些,不是吗?”老师已经有一些怒气。此时,几乎全班学生都开始叽叽喳喳了,而这位老师,越来越生气,终于和一个学生“短兵相接”了:“再说一个字,就给我到办公室去!”老师大喊着。“大家都说话,凭什么就我自己去?”学生毫不客气地回敬,“要去都去!”

情况越来越糟,这位老师感受到了不应有的对待,委屈得很。但是,她不知道,恰恰是自己那种消极讽刺的口吻激起了学生的

反唇相讥——更别提课堂上那么多的“空白”时间了。先是孩子们有富余的时间讲话,她开始生气,接着连挖苦带讽刺地斥责学生,最后就是以上的场面了。根源问题还是课堂管理方式欠妥。不过,不管到底是谁挑起了事端,老师都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讽刺性的言辞。冷嘲热讽毫无益处,只能说明老师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缺乏职业能力。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生活里的讥讽已经够多了。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消除这些话语的不健康影响,让他们建立自信和勇气,并且给他们起一个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现在是什么时间了?是我们该好好地自我反省,检查一下自己对学生的态度,从此不再使用讽刺性言辞(哪怕是一点点)的时候了。

96.宽容是一种美

傅勒说:“一个人不肯原谅别人就是不肯给自己留有余地,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犯过错的时候。”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资源。我们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营造着良好的生存和有利的发展氛围。宽容能使敌对的、消极的、紧张的、不利的因素转化为友善的、积极的、和谐的、有利的因素,让我们的天地更加广阔,道路更加平坦,前景更加美好。

宽容是一种思想的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时时宽容,常常忍让,才会达到精神上的至高点,“一览众山小”才会宠辱不惊,心境安宁。

土地宽容了种子,于是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于是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雾,于是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我们便拥有了未来。

宽容就是以常人的心态去面对周围发生的不正常的事,这些事中可能是别人的错误、失误、甚至有意的伤害。如果采取不宽容的方式,其结果可能就是争端。

宽容就是要有宽阔的胸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宽容有错误的人、有缺点的人、曾冒犯过我们的人,多一份理解,换位思考,主动沟通。

宽容可使你表现出良好的素养,同时也能引发别人的响应。生活中肚量最为重要,宽容乃是人类性格的空间。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格就有了回旋的余地,不要发脾气,不要与别人发生正面冲突。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人与生俱来表达情感的方式。一个人在世上难免会遇到令人高兴或气愤的事。兴奋的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并使生活充满希望;而气愤的事往往就会使人怒火中烧,可能使人丧失理智,产生令人遗憾的后果。所以,在生活中有些东西需要我们用宽容来对待才会有更多的快乐在等你。

宽容,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爱心。原谅那些曾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就会从中体验到宽容的快乐。尽管不顺心的事随时会产生,若能宽容待人、对事,那便拥有了快乐的一生,这难道不是人生的幸事么?

宽容,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体会、去感悟,需要拿出一点勇气和智慧去想、去做、去生活……

古人云,严是爱,松是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教师对学生的适当宽容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需要学习,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做老师的,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为什么不刻意宽容一些呢?更没有必要死抠住学生的某些过错不放。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宽容,绝不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袒护与放纵,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尊心从自卑、恐惧中解脱出来,消除顾虑,解除学生因犯错误、挨批评而形成的心理压力,恢复师生间的正常交流,给学生以尊重、信任和理解,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原谅我了”后,就会释放心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宽容还可以迸发出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有时还可以调适气氛,形成和谐的局面。师生间和谐统一的气氛冲淡了学生心中不愉快的阴影,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宽容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方,学生需要宽容,教育需要宽容。尽管宽容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但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在努力寻找一条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之路。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作为教师,对学生们的宽容还是一种教育艺术。一名成功的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的真诚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与个性的发展。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教师也将在学生的成功和愉快中体验到满足和幸福。一名有品位的教师应该是心存善良和宽容的,这样的教师好似一片海,有恢弘的气度与宽阔的胸襟,有学生们深爱的碧蓝,他会让学生的心灵荡漾在博大与温暖之中。

由此可见,宽容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能宽容学生时尽量地宽容学生,因为宽容是一缕阳光,它照亮了一片童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它滋润了一块心田;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它会在学生的心中萌发;宽容是一根接力棒,它传递人性,传递力量。当我们试着去宽容学生时,也许,心灵之桥便从此飞架两岸!

97.与学生一起欢笑

人们已经对笑的作用展开了很多研究,也写了很多关于笑的书籍,主题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笑声是最有效的药物!人们在开怀大笑的时候,大脑里就会释放更多的多啡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可以让人的心情更加愉快。充满笑声的环境,让人感到放松和快乐。曾经有这样一篇文章,里面讲到,孩子平均一天要笑几百次,而大人还不到二十次!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比大人更快乐健康的原因。孩子们喜欢能和他们一起欢笑的老师,当然,发笑也应该分时间、分场合,这是常识。但是当合适的机会来临时——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机会——请和学生们一起开怀大笑吧。

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承认他们很少和学生一起笑。总是说因为上课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难看出,管理学生的课堂行为对教师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们不能和老师一起开心,这很好笑吧,你觉得呢?

98.学会心理“战术”

通常,老师留作业,学生一字不写,然后就是不及格。可是,这对学生的提高一点好处都没有。只要你学会使用心理“战术”,一定能让孩子们听话地完成任何作业。有这样一个例子:

某校长去听一位老师的课,在这之前,这个班上一直有个学生让老师很头疼。一上课,这位校长马上就找出了这位学生,他个子很高,年龄偏大一些,总是能用一些“很特别”的方法引起别人的注意:站起来到处走动,信口回答老师的问题,作弄别的同学等等。下课之后,校长请这位教师允许他和这个学生单独谈谈。这个学生就跟着走出了教室。这位学生真的以为这下麻烦大了。但这位校长接下来说的让这个学生大吃一惊,这位校长说:“我一眼就注意到了你的行为,我发现你总是独树一帜,很有领导才能,我还发现你知识面很广。你有没有想过长大做一名教师呢?”这位校长接着说,“要知道,如果你能学会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行为,不仅是你自己,别人也会跟着从你的技巧和能力中受益!真的,你很有天分。”这个学生真诚地向校长道了谢,然后回教室去了。随后,校长把一切都告诉了那位任课教师,而且,这位教师决定日后也试试这样的心理策略。半年后,当这位校长再次走进那个班的时候,那个学生马上就朝他跑了过来,说:“校长,我决定以后要当一名教师了,现在我正为此而努力呢!”老师告诉校长,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一个模范生了:“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非常听话,休息时间还能帮那些过去总受他欺负的同学辅导功课呢。简直难以置信!运用一点小小的心理技巧竟然能有这么大的收获!”

正确运用心理“战术”,就是这么威力无穷!当然,运用心理方法还需要老师有正确的态度。优秀的老师知道,“态度”决定着课堂的成败。所以,请首先确立“为帮助学生”而帮助学生的态度,下定决心变消极为积极。要乐观,尽一切可能让学生们知道你对他们有信心,特别是事实上你很难做到这点的时候更要乐观。大胆向前,勇于尝试,你无需额外付出,但你的学生却会因此而获得许多。

99.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

我们老师们绝非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受害者。工作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当初应聘的时候,我们也曾骄傲地出示自己的毕业证,接受面试,然后又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职业,还可以随时更换。那么,我们怎么会成为自己选择的而且还要继续选择的事情的受害人呢?绝对不会!但是,这样的对话随处可听:“你能相信他们让我们干什么吗?难道他们以为我们是超人?”另一种情景也极为常见:“如果班上没有那五个学生,我的生活就会非常精彩。他们一定是故意把那些学生放在了我的班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一个个就像动物一样,我真的没有办法上课。也别把他们打发到办公室去,一丁点儿用也没有,一会儿他们就会又给打发回来。”再听听:“他们成天呆在象牙塔里发号施令,可我们在课堂上简直就是自杀。那些领导们比我们多拿多少钱啊,这真是天大的玩笑,巨大的不公平!”

不要总以为自己是个受害者。这很危险,只会导致挫折感,怒气冲冲和自以为是。不仅对我们自己,而且对那些每天都受我们影响的孩子们,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记住,工作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不是受害者,而是那些被社会寄予厚望,赋以重托的灵魂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