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45399600000038

第38章 戏迷

西安地方戏有秦腔和眉户二种,以秦腔为重。慈禧在西安那年,西安府官员总是上贡这个女人所好的秦腔段子以讨其高兴。鲁迅的西安之行,考察要点,除了大学教育之外,便是易俗社,而易俗社则是西安权威的秦腔剧团。到了一九四九年,共产党执政,西安人携什么到中南海去献礼呢?想来想去,秦腔。秦腔显然是西安文化的品牌,甚至是西安艺术的精华了。

秦腔这个地方戏是古老的,它曾经影响了周边的晋剧和豫剧。也影响了谓之国粹的京剧。然而这并不足以使之长盛。该走的还得走,到了走的时候不走也不行。事实是。秦腔像汉赋与唐诗一样,凡是在历史上出现并辉煌过的。它都将在历史上黯淡以至消亡。在西安,秦腔便处于年年败落和月月败落的走向之中。似乎谁也拦挡不住。然而船破了板在,锅打了铁在。我的意思是。虽然秦腔已经呈衰势,但它却并没有死,没有死就标志着它还有余绪,还有余香。

在秦腔的热火岁月,西安的秦腔剧团有三十六家,全是官方的。当时的秦腔既在剧院演,又在工厂和街道演,锣鼓一响,戏迷便汹涌而来。然而仅仅二十年,十年,甚至五年,三年一年,三十六家剧团便所剩无几,甚至能够开张的只有一家易俗社,也是偶尔开张。实际上易俗社只不过是一种象征,因为一年之中,它的开张寥寥一次两次。而且皆是招待任务型或政府资助型的。戏迷是由唱者和听者构成的,不过听者是受众,没有听者,唱者便失去了意义。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秦腔的受众一代一代流失,以致像易俗社这样的剧团已经售票艰难,而售票不足则不能生存,所以易俗社的红门便常常紧锁着。因为豪华的大厅只坐一排白头是尴尬的局面。

然而唱者和听者一旦入迷,这些人便离不开戏,恰恰是这些人化为秦腔的余绪和余香了。他们延续着秦腔艺术并幻想着有朝一日使这种艺术起死回生。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受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已经改变,所以迷于秦腔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习惯而已。

方圆馨二十岁成为旦角,一直希望自己唱红唱紫,希望受众对她的所唱所念所做所舞能以掌声和喊声作出反应。遗憾的是,她在台上发现台下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喊声是没有的,而掌声则又弱又稀。真是让她沮丧。剧团解散以后,有的演员选择经商,但她却还要唱戏。遂办了一个秦腔茶苑。丈夫知道这未必行,劝她改行当老师,或搞财务,说:“唱戏不能当饭吃!”她说:“活着不是光为了吃饭!”她借钱租了房。购了音响,并招徕飘零各处的演员和乐手,锣一敲,鼓一打,鞭炮一放,听者竟来了。这些听者,多是退休的人,不过偶尔也有年轻人,甚至还常常出现生意人。方圆馨俨然一个老板,她免费提供水,提供啤酒,还提供瓜子和果脯。听者怎么会一直免费在茶苑享用呢?当然不会!演员是会一个接一个唱下去的,听者觉得谁唱得好,便会举起指头。这是搭红的暗号。所谓搭红,是把已经预备的红绸搭在一个栏杆上,一个指头代表一条红绸。一条红绸代表十元人民币。听者一般会举起两三个指头,不过偶尔会有听者举起二三十个指头,这其中必有文章。搭红由茶苑侍应生做,其训练有素,一招一式都循着章法。演员的收入不等,不过皆以五折留给茶苑,而乐手则领取工资。方圆馨也唱戏,但她追求的却是喝彩。喝彩是有的,然而一个茶苑的喝彩会怎样呢?安慰而已!尽管她不在乎搭红。不过在她唱戏的时候,指头出现的频率还很高,这也是一种承认吧!

西安的秦腔茶苑发展颇快,资料显示,有近乎百家,其主要集中在文艺路一带,木头市一带和端履门一带。老板多是过去的秦腔剧团的演员和乐手。因为这些人都是内行。现在茶苑的女性演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俏,她们往往从西安周边各县而来。有消息认为,在茶苑出现的生意人,会以搭红的渠道结识这些女性,并会邀请她们作陪。举起二三十个指头的。便是此类人。这显然是需要继续观察的。

我十分推崇的是西安的秦腔自乐班。这种自乐班往往是如斯形成的:黄昏之际,有一个戏迷,属于乐手,已经很焦虑,很郁闷,或是很轻松,很快活,遂拿着他的板胡到一个偏静的地方去独奏。丝弦一响,便又有一个戏迷过来,属于演员,说:“那我唱一个段子吧!”乐手说:“好!你唱我奏!”于是演员就唱周仁哭妻,或唱滴血断案,或唱白素贞怨老和尚,或唱秦香莲责陈世美,它们都是西安人耳熟能详的传统剧目。这一唱一奏便辟了场,并把一些赶路的散步的吸引过来。能中断自己的事情而为秦腔所吸引的,当然都是戏迷。唱者声情并茂,痛快淋漓,听者心脑并用,身在物外。几个段子下来,夜风吹拂,疏星闪耀,应该回家了,然而听者依依难舍。问:“明天还来么?”演员与乐手会意,说:“还来!”从而一一相传,便产生了一个自乐班。乐器凡板胡,二胡,梆子,锣,鼓,他们都有,当然都自备。而且自备水,自备凳,自报幕,自喝彩。特别重要的是,这些人谁想唱谁便出来唱,不唱了便坐下听,反正大家都是戏迷。

我不知道西安的秦腔自乐班到底有多少,因为它不是社会团体,不用民政局审批。遂无记录。我只知道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有,社区之外,着名的在南门,柏树林,下马陵,竹笆市,小雁塔,西后地。它不像秦腔剧团是有组织的,也不像秦腔茶苑是要盈利的。秦腔自乐班完全是一个自主自愿的处于自然状态的审美联合体,西安的年少者难免会出于好奇过去探头探脑见闻一下,然而发现是秦腔,便会背身而去。不过戏迷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