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装也叫着装或装载。行装的装载程序应根据先用后装、后用先装、常用的物品装在最上面(或边袋)的顺序进行。为了方便,最好把所有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在符种聚乙烯透明袋里。每件物品应有相对同定的存放位置,每次使用完后,都必须放同原来的位置。
2.意外情况下搜集和制造装备
受困于荒野之中,面临恶劣的气候和时常出没的野兽,没有必要的工具和武器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要善于寻找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工制作成各种各样工具和武器,装备自己,以战胜恶劣的环境,为野外求生创造有利条件。
二、野外生存的精神准备
野外生存的第一要素,是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战胜恶劣环境的意志与勇气。没有这个勇气,一切生存知识和技巧都变得毫无意义。正视灾难的勇气、坚定的求生信心与顽强的毅力来源于平时的磨炼。
1.求生者面临的生存难关
如果身处野外求生的境遇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得承受很大的压力。面临的境遇不同,身处设立境的时间长短不同,所受的压力也会不同。存通常情况下,身处野外的求生者可能要面对以下某些或全部的难题:
①恐惧与焦虑心理:恐惧与焦虑是人们身陷险境时第一个本能的反应,尤其对初涉险境者来说,更是如此。恐惧会使人降低甚至丧失对危机的反应和处置能力;焦虑会干扰人的理智和思维,使人对所处环境做出不正确的反应,以至于过多地消耗体力甚至失去生命。
②伤病与疼痛折磨:在困境中生病或受伤,会使遇险者求生的信心和意志下降,随着体能和体力的逐步消耗,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③恶劣的气候环境会给遇险者增添野外生存的困难。
④饥渴与劳累:饥渴会摧垮人的求生欲望和意志,使人丧失体液,耗尽体能直至死亡;劳累会使人的体力和体能逐渐消耗。然而,要想获取食物和水源,解决饥渴问题,就必须付出劳累,但为了生存,又不能过度消耗体力和体能。因此,求生的技巧之一在于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
⑤剥夺睡眠:较长时间身处困境会使你无法入睡,四周危机四伏会使你不敢入睡,这极大地影响了求生者的睡眠和体力的恢复。长时间没有睡眠或较少睡眠,会使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
⑥厌倦与烦躁: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绪,它伴随着受困荒野险境时间的延长而与时俱增。这种情绪的累积与增强,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能力下降,造成对客观环境的误判,以致做出错误的抉择,还会极大地动摇求生者的信心,摧垮求生者战胜困难的意志。
⑦隔绝与孤独:这也是一种危险的情绪。孤身一人面临绝境,又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必然会使人产生与世隔绝的孤独感一旦信心和意志战胜不了这种情绪,就可能丧失生还的机会。
2.求生者的成功因素
首先,要有正视灾难的勇气。正视现实,稳定情绪,思考对策,敢于求生。如果恐惧慌乱,束手无策,只能是坐以待毙;如果焦虑烦躁,坐立不安,盲目行动,只能无谓地消耗体力;如果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只能增添烦恼和焦躁,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浪费时间,错失自救和被救的良机。正确的做法是,先冷静下来,分析所面临的困境,筹划求生的计划。设法与周围的生存者取得联系,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以寻求帮助和救援;盘点一下自己生存必需品的存量,判断获取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源的难易程度,计算在当前困境中,在获得救助之前能维持多长时间;精细地筹划求生的计划,并勇敢地付诸实施。
其次,要有生还的坚定信心,积极求生。信心能帮助你战胜恐惧、厌倦、绝望和孤独,信心越坚定,生还的几率就越高。当身处困境时,则应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坚定的求生信念,积极想办法自救和求救。即使环境十分恶劣,自救无力,也绝不轻易放弃生还的一线希望,要用坚定的生还信念支撑生命的活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当然,积极求生绝不是盲目行动,一切求生的动作都会带来体力和体能的消耗,无效的行动会浪费宝贵的体力和体能,这也是野外求生之大忌。因此,既要有积极的态度,又要有精确的行动计划,切忌盲目行动。
第三,要有生存的坚韧毅力,顽强求生。最困难的时刻,也往往是获救机会即将出现的时候。那些身遇险境而生还者,也往往是那些具有坚强意志、坚韧毅力、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斗士。因此,求生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危机和病痛,都要想办法战胜它们,要有排除万难的决心和一息尚存就要抗争到底的毅力,顽强地生存下去。
三、生存的基本需要及其获取
生存的基本需要是水、火、食品和庇护所,它们各自的重要程度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在求生的一切努力中,第一个行动就是要确定自己当前的首要需求是什么。然后,按照需求的轻重缓急,逐一想办法解决。
1.水
水是人体的最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它,人就无法生存。身体所消耗的水分要是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就会影响健康租工作效率。缺水时间如果较长,就有可能出现脱水现象,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保持体液和补充水分,是野外生存必须重视的因素。一方面,要尽可能保留珍贵的应急储备水,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水源;另一方面,一旦出现缺水情况,当务之急是最大限度地缓解身体脱水状况,以维持体液平衡,然后再想办法找水补充。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水源,首先要保持平静,以免消耗过多的体液,然后争取时间,等待并寻求救援。在野外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和检验设备时,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等大略地鉴别水质的好坏。雨水、泉水、井水、山涧溪流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净化处理后的水才能直接饮用。
2.食物
食物为人体提供了所需的热能和营养,是人体用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因此,在受困荒野时,要想战胜危机、生存下去,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获取食物。
人类所必需的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两种。野外牛存过程中,在寻找到可以充饥的植物时,要辨别其有无毒性。对自己不认识、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植物,在食用之前,必须先鉴别其是否有毒,确定可否食用。尝试时,一人一次只能尝试一种。在尝试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就不要再试下去,应尽快设法呕吐出来。
野外求生时解决食物来源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捕捉一切能够食用的小动物。蛇、蛙、龟、鱼、虾等是一些比较容易捕捉的小动物。昆虫同样是野外求生者能够捕捉的动物性食物资源,其中最有利用价值的是白蚁、蝗虫、蟋蟀、蜜蜂等。尤其是蜜蜂,不但可以吃它的蛹、幼虫和成年蜂,而且在蜂房里还可以找到蜂蜜。
3.取火
火对于野外求生者来说,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保持你的体温,减少体内热量散失,而且还有煮饭烧水、熏烤食品、吓跑野兽、驱走害虫等作用。总之,火能给你带来生机和希望。但是,如果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就有可能破坏自然生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是危及生命。所以,野外求生者不仅要懂得如何生火、用火,而且要学会控制火焰燃烧,安全用火。
生火地点要尽量避开易燃的植被;生火前,生火点四周要有足够的防火隔离带,如果没有自然形成的隔离带,必须人工开辟2米以上的防火隔离带;要有灭火的应急措施,在生火点的旁边备着沙土堆或水,或其他灭火工具,一旦火势大起来,马上扑灭;从点火到撤离的整个用火过程,火堆、火炉边都必须有人看守。在单人行动的情况下,至少能目视到火堆,并时刻注意观察火势,发现燃烧有可能失控时,立即进行处理;撤离生火地点时,必须把火彻底扑灭,并用沙土覆盖,防止因死灰复燃而引发火灾。
4.露营地与庇护所
野外求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救助而不得不在荒野之中生存较长时间的情况下,庇护所是满足生存需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睡眠和休息本身就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没有一个合适的栖身之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和休息,会使求生者情绪低落、精神沮丧、体质下降,生存几率随之而下降。尤其是在严寒或者风雨交加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可以抵御风寒和雨浴的栖身之所,在寒风大雨之中,求生者体温、体能会急剧下降,意志将被摧垮,并很快危及生命。所以,合适的露营地和庇护所,是野外生存中不可缺少的。
露营地的选择应当注意:尽量选在可以防风、防雨,山洪冲不到、不会受到落石或雪崩威胁、比较平坦的地方;尽量选在离水源较近、附近有充足可利用的林木的地方,但不要把帐篷搭建在与水源过分靠近的地方,因为太靠近水,一旦上游山洪暴发,就有被冲走的危险,而且蚊虫较多,易受叮咬,流水声响也会妨碍睡眠;尽可能选择有自然地形地物可以利用的地方,这样可以为构筑庇护所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自然地形地物构筑庇护所,不但可以节省材料和体力,而且可以提高庇护所的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