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奇小百科(1)
45378800000012

第12章 奇人奇事奇观(2)

我国上海金山曾发现了一个会脱壳的女子。该女子中等偏矮身材,头发乌黑而散乱,面部浮肿,双眼深凹目显迟钝,皮肤细嫩,有如新生婴儿。该女从10年前开始成了一个脱壳女。

她的丈夫说,该女子在春节前患病,节后脱了一身壳,这两天才下床走动,壳薄的如信纸,厚的像果壳,一块块都有方砚这么大。

该女脱壳蹊跷。据其父说,她3岁那年理发时,头上被划了一条口子,谁知久病不愈,渐渐蔓延为斑疮。虽多次去医院治疗,时愈时发,终不断根。15岁时,浑身肿胀,并长出一颗颗脓泡,住院3个月不见好,奄奄一息,医院发出“病危通知”。父母含泪把她带回家,后经人介绍找了一位中医把脉处方。病势日沉的该女子服了中药后有了转机,不久脱了一身壳,稍后便起床行走,慢慢复原了。

就是从这时起,该女子成了脱壳女,每年总要脱1~2次壳,每次发病脱一身壳后便会慢慢好起来。

十个拇指不分长短的人

住在波尔多的中年男士拉维尼天生每手五指头一样,全是大拇指!

他任职电脑公司,每天走在街上都惹来怪异的目光,不过他已习以为常。较为苦恼的是,10个大拇指使他不能如常人行动,自己动手绑鞋带、扣衣纽、拿笔杆……这些别人轻而易举的事,他都须他那温柔美貌的妻子玛莉苏菲从旁帮忙,至于其他日常生活琐事,他倒是均可应付自如。拉维尼有次因超速驾驶,被带去派出所准备录印指纹,警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0个大拇指,印哪一个才好?

印度的“6指族”

这是人体上的怪现象。在印度,佩特尔家族的人每只手上均有六指。该家族长老拉密西·佩特尔说:“我们的6指是上帝的旨意。”今年86岁的拉密西老人称:“历史要追溯到我曾祖母这一代,她直到40岁那年才喜得贵子,生了个英俊的6指小子,他就是我祖父基桑。自那以后,我们每个人手上都长有6指,它们成了我们佩特尔家族的特征。”

现在该家族共有成员125人,他们无一例外地长有6指。医学专家对佩特尔家族长有6指也十分感兴趣,经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说,该家族有一种特殊基因,致使其成员每手均长6指。医学专家拿亚说,这是一个奇迹,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家族。这类染色体十分罕见,10万个新生儿中,出现这种机会的只有50个。而该家族的人每生一胎都是6指,真是绝无仅有的事。

惊人巨乳重达30磅

兰蒂尔以为自己怀孕时,胸脯会膨胀一点儿。可是她做梦也想不到,仅在5个月之内,她的胸围会由34英寸胀大到惊人的52英寸!她的每个乳房重达惊人的15磅,比其新生的男婴米歇尔重3倍!

20岁的兰蒂尔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名收银员。她说:“女孩子经常认为大胸脯是一件骄傲的事,但是我知道它们变成折磨人的负荷时的艰苦。”她又说:“那种痛苦是极难忍受的,我夜不能眠。”

身高5.2英尺的兰蒂尔又说:“我的医生哈伯说,他认为波霸是一种荷尔蒙失调造成的。”他又对我说,在婴儿出生前无计可施。他还担心大乳房会伤害婴儿。

而好事之徒确实把兰蒂尔当做怪人,伤害了她的感情。

兰蒂尔的唯一真正支持来自家人和孩子的爸爸曲特。

25岁的曲特甚至设计一个特别的乳罩来承托兰蒂尔的一对巨乳。

但是,兰蒂尔的痛苦仍然是难以确信的。最后,她的医生决定进行诱产。

兰蒂尔说,生下米歇尔后,有趣的是她的巨乳已不觉硬,现时已柔软很多,而且不太痛了。她将接受手术,使乳房恢复正常。

双头男子为情反目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小镇,有一名39岁的男子,生来就有两个头,因此家人把他当做一对孪生兄弟看,虽然只是一个身躯,因有两个头,就取了两个名字,一个叫阿尔达,一个叫皮卡托,这两个头颅共用一个身躯。

奇怪的是,这两兄弟虽然共用一个身躯,但思想却各自独立,性格也迥然不同,甚至比两个独立的人更加不同。据说右边的阿尔达和左边的皮卡托从小就极不合作。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这两人(实际上是两颗头颅)竟然反目成仇。

据知情者说,1980年,这两兄弟因身体欠佳,就请了一位名叫维拉迪的护士在家中护理他们,想不到阿尔达和皮卡托对她都是一见钟情,展开猛烈追求。同时本来性格不合的两兄弟因互相妒忌对方,更加反目成仇,因为双方都为对方当着自己的面追求自己心爱的人忍无可忍,于是两颗头都竭力拧向一边不愿见到对方,结果把肩胛骨也弄得爆裂了。

医生对此感到束手无策,对治疗他们身体上的损伤和心灵上的创伤都毫无办法。两人已势不两立,一秒钟也不愿见到对方,但又一秒钟也离不开对方。医院的心理辅导专家和社会工作者极力劝说,仍然无效,最后维拉迪亲自出马,也不能成功,两兄弟仍然热恋维拉迪一人,同时又极为仇视对方。

据医学人士说,现在如再发现这种一人生两头的怪胎,一般在婴儿时期都会切去其中一头,这样起码可使另一人过正常的生活。

世界罕见的连体姑娘

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市,有一对世上罕见的连体姑娘,一位叫康休拉,是饱读圣经的传教士;另一位叫康芝达,是穿着迷你裙和鱼网袜的夜总会歌星。这对26岁的连体姐妹,在胸骨处连接,共用一个心血管系统,不能分开。

6年前,康休拉立志当一位传教士,而康芝达喜欢唱歌,她们二人的爱好尽管不同,但并不矛盾。作为豪放的歌星,康芝达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歌迷。每次表演结束后,这些歌迷都会围住康芝达不放。而康休拉正好借此机会,向那些人讲道。平时,她们各不干扰,康达拉背她的圣经,康芝达则练她的歌。

酒吧百岁女侍

米露沙从1933年起就在一间名叫奥杜莱的酒吧里当侍应。

她的很多老顾客都已经离开人世,于是他们的儿子甚至孙辈,就成为她的熟客。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她仍保持每天喝10品脱啤酒的习惯,就是足足10杯。“我懂事的时候,已经喝这么多了。”米露沙说。这位全世界年纪最大的酒吧女郎说她延年益寿、敬业乐业的秘诀就是每天喝10品脱啤酒。

米露沙刚欢度了101岁生日,当然庆祝会上少不了她的至爱——特浓健力士,一瓶爱尔兰产的黑啤酒。

虽然米露沙没有一般的酒吧侍应那么手脚灵敏,但是她的幽默感和充满机智的谈吐,仍然使她成为酒吧里最受欢迎的侍应。

袖珍姑娘和父亲

1980年3月6日,路君诞生在我国河南省一农民家。但她实在太小了!整个身躯只有拳头般大小,看上去大概只有七八两吧,五官更是小得可怜,绿豆般的眼睛黄豆般的嘴巴,“嘤嘤”的哭声像只蚊子在叫。

两岁时,小路君有1公斤重了,身高也长到了20厘米,但她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只是看到爸爸才会发出快乐的笑声。

为了让小路君像普通孩子一样学走路,父亲找来了一个阔口的茶杯,把小路君放在里面,小路君不能适应茶杯的冰凉,她发出“愤怒”的哭声,然后一屁股坐在茶杯里。父亲有些心疼了,他把茶杯放在自己的胸前捂热,小路君这才不哭了。一次、二次、三次…无数次的站起、跌倒,小路君终于能够扶着杯沿慢慢移动了。

为了让女儿开心,父亲想带路君出去走走,于是他在自己的衣服上特别缝制了一个大口袋,口袋上挖了两个洞,成了外出路君的“了望口”和“透气窗”。第一次上街,小路君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慢慢从口袋里探出头来。“妈呀,这个人口袋里装着个小怪物!”随着一个小男孩惊奇的喊声,路人一下围过来看稀奇。“她是我女儿,有什么好看的!”

小路君在爸爸的手掌上、衣袋里成长起来,9岁时身高达到40厘米,体重也达到2.5公斤。但小路君还是不会说话,也没有自理能力。

学语言要有良好的环境,小路君上幼儿园,或许对她学说话有帮助。父亲四处求情,终于有一个村办幼儿园答应收下路君试一试。第一天中午,父亲去接女儿,女儿所在的教室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小路君像供人参观的“展品”一般呆呆地站在课桌上,她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吓傻了。老师也无法收留这个特殊的学生。

求学的希望破灭了,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父亲借来一本字典,决定自己在家教女儿。12岁那年,路君说出人生中第一个词“爸爸”。

1993年,路君13岁。父亲惊讶地发现女儿一年来没有长高也没有长胖,她完全停止了发育。父亲感到异常的悲哀。

1994年10月的一天,一个名叫赵南星的小伙子敲开了他们的家门。小伙子是河南神州艺术团团长,此次登门是想吸收路君为团员。父亲一口回绝了。他不想让女儿成为别人眼中的“商品”

和“稀奇”。赵南星一再说明只是想通过训练让小路君学会跳舞唱歌,掌握一门谋生的本领。1994年11月,父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答应让路君进团试试。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小路君只会跳简单的舞蹈,还没有学会唱歌。她的智商仅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

英国的“双面人”

英国伦敦郊外谢波顿有一家理发馆,它的主人是38岁的理发师科林·沃特金斯,他不仅为人理发,还用剪子、电推子、不褪色的染料和特制的画笔,在顾客的后脑勺上成功地刻画出一个个令人兴奋的人物、动物肖像。

他的第一幅作品是两年前在一名球迷头上刻画的伦敦足球队的标志;接着,他先后刻画过迈可、杰克逊、查尔斯王子、黛安娜王妃和英国首相梅杰等的肖像。为此,梅杰还因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而向沃特金斯致谢。沃特金斯还刻画过虎、豹、熊、鹰等动物。

沃特金斯平均每周完成两幅作品,每幅作品需用4个小时,顾客花费135美元。有作品的理发可以洗,但通常一个月后就被新头发盖住了。虽然这种作品不能永久保存,但顾客还是络绎不绝。

拇指小童莎希拉

在马来半岛东岸关丹市附近的一个村落里,有个2岁的莎希拉,她小得像童话中的拇指姑娘,她身高48厘米,体重2.2公斤,手掌只有1分的钢崩儿般大小,手指最长2.5厘米,脚板约6厘米。

别怜悯她体型小得异常,她可一点不在意,除了睡觉时间,她活泼、精灵和可爱丝毫不输给小玩伴。更因为她已远近驰名,每天有外乡人和外国游客(最高纪录达50人)专程来探望她,带给僻静村子许多热闹气氛,并促销了一些农产品,同村的人都加倍爱她。

也许是马来人传统的乐天个性,生下来只有90克的莎希拉并没有带给家庭太大的困扰。祖母阿汪回忆说,莎希拉以出奇小的体型呱呱落地后,一家人都以感恩的习俗迎接她。

不过,莎希拉的母亲、30岁的打字员丽亚,却有一番心理挣扎。丽亚说:“我反复思索,丈夫依斯迈和我身体正常,他高5.7英尺,我5.1英尺。而且我已经生过3个孩子,都没问题,怎么唯独莎希拉异常?”医生认为是与甲状腺内分泌不足有关。根据医学界统计,每300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名婴儿是甲状腺性呆小病的牺牲者,他们不是体型小就是体型大,但与侏儒有别。

“又胖又蠢”的明星作家

露丝玛莉今年63岁。她的自传最使瑞士人吃惊的是瑞士原来这样穷:20世纪30-40年代,像他们一家那种乡村小手工匠的生活离美丽的风景明信片实在很远。

《又胖又蠢》一书使作者瑞士农妇露丝玛莉·布里成了今日瑞士、德国大红大紫的明星作家。

小时候,在伯尔尼附近平原的小村子里,露丝玛莉的妈妈与兄弟个个骂她“蠢肥母牛”。稍长,她在富裕人家当女佣,主人家骂她是白痴。到1952年,她嫁了人,30年来又受尽欺凌侮辱。年近60岁时,谁也想不到这个女人会毅然提起笔来,用德语写了一本自传。《又胖又蠢》自从1990年10月面世以来,大受读者欢迎,迄今已销了30多万本,法文版已在1992年底出版。露丝玛莉这个乡下女子、家庭主妇,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她亲自执笔,倾吐心事,文笔虽然笨拙,却反而使人看得过瘾,觉得这才是原汁原味。

她是这样来表达她的爱情的:“我是这样喜欢他,心房那个位置都发痛了。”这是一个农家女的情诗。他卖了摩托车,娶了她。

两人一起养育孩子,一起在沉默中老去。对于他们的生活,她说:

“我做了应该做的,我的儿子都吃得很好,长得很好,他们学会了用织线机。”半辈子煮饭洗衣做家务,从没有人想过她还另有价值。可她到底不甘心,跑去报名学画,只因为这是唯一一个没人向她要文凭的科目。后来她学起烙画来,在瑞士和德国,这是很流行的消遣。原来她并不蠢,还居然小有名气了。

能画,为什么不能写呢?一个圣诞节晚上,她妹妹送她一份星座运程之类的玩意儿。“那上面写着我是很聪明的”,得到这个重大发现,翌日早晨,露丝玛莉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剪掉那个又大又重的老太婆髻。拿起一支笔和一张白纸——她要写自己的书啦!她不懂什么起承转合,华丽辞藻,她只知道把小时候经历过的头虱、别人施舍的面包……统统记录下来。

真性情的好文章,倘没有健康的文化气候,恐怕永无出头之日。1987年,苏黎士的一家博物馆组织了一个民间艺术大展,以“消遣”为主题。露丝玛莉的烙画,入选为35个参展者之一。她还带了一个硬纸皮盒,里头装有她的回忆录手稿。

民间大展的组织者华尔特·凯勒,从这土头土脑的乡下文人手中,接过一份土头土脑的手写稿,回家又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细读一遍。啊,发现新大陆了:“我马上就要出一本《日常生活》特辑,不过露丝玛莉宁愿出一本真正的书。为了让她高兴,我让步了,心想这书只会卖很少的几本。没想到书一出版,一个月内就重印了四版。”

穷人写书会畅销富国,岂不怪哉?凯勒分析道:“在瑞士,活在贫困边缘的人比我们想象的多。我们开始知道失业这回事了,瑞士在变成一个人民向外流的国家。我们从丰衣足食的梦中醒过来,已经太迟了。露丝玛莉的成功,来自这种恐惧。我们头一次经济垮台,正碰上一个文人出来谈论贫穷。”

《又胖又蠢》卖大钱,刚好在凯勒还不清他出版社债台高筑的日子,此时还肯出一本如此缺乏生意眼光的书,也只有不以利润为人生唯一价值的傻瓜,才会做这样的蠢事。

《又胖又蠢》原文420页,文笔生涩,出版社说:“没有一行是经过润色的。”这本书拥有两大类读者:一、发现乡村民间疾苦的瑞士知识分子;二、在书中看到自己影子的成千上万瑞士女子。她们家务繁重,而且居然没有村镇投票权。

至于露丝玛莉,她早已跃为明星了,她也很有钱了。“为了出席签名活动,我买了几件衬衣。我训练自己,大声读书中的章节,使自己不像小学时那么脸红。”她是抢手作家,要回答上千的读者来信,但是每封回信,她都给一位布格多夫博士过目,“以免讲了蠢话”。她坐飞机到处开会,她又要飞往开罗了,向埃及妇女讲述她的不幸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