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奇小百科(2)
45378100000013

第13章 地球·地理奇观(3)

波斯湾地处北回归线高压带,气候炎热,海水蒸发量超过输入量,是水温最高的海湾。

“妇女湾”几内亚湾

位于西非的大西洋上的几内亚湾,西起利比里亚的帕尔马斯角,东到加蓬的洛佩斯角。沿岸有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等国。

几内亚湾是世界第三大海湾,湾中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火山岛。岸边有不少浅滩,也有许多茂密的树林。

几内亚湾的名字来自国名几内亚。“几内亚”在当地语言中指“我是妇女”的意思。据说,当欧洲探险家初次登上几内亚湾的海岸时,遇到一位妇女,他们就向她打听这个国家的名字。这个妇女听不懂他们的问话,就说“几内亚”(意思是“我是妇女,有事请问男人,我不懂”),欧洲人误以为这就是国名,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

在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东接太平洋、西连印度洋的安达曼海的狭长海道。因为它临近马来半岛的古代名城马六甲,因而被称为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的总长度为1100公里(包括新加坡海峡在内),西北部较宽,有300多公里,东南部狭窄,最窄处仅38公里,看上去像个大喇叭。海峡处于赤道地区,风平浪静,海流缓慢。海峡底部比较平坦,浅滩、暗礁不多,有利于航运,可通20万吨级的油轮。

马六甲海峡地处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航运的“十字路口”,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等)要到南亚、西亚、非洲去,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地,所以它又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由于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因此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该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咽喉之地的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得名于东北侧的直布罗陀港。

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的自然分界线。海峡的北岸是英属直布罗陀和西班牙,南岸是摩洛哥。对于大西洋和地中海来说,直罗陀海峡真像它们的咽喉一样重要。

直布罗陀海峡除了有强大的“累凡特风”(地中海西部一带的强风,以直布罗陀海峡为最大),还盛吹东、西风,大西洋中盐度较低的海水,通过自西向东的洋流,从海峡表层源源输入地中海,地中海中较咸较重的海水,约在海峡122米深水处流入大西洋,而且进水多,出水少。这就保证了地中海的稳定,也使它不致萎缩成一片盐海。

直布罗陀海峡连结地中海和大西洋,是地中海地区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西亚的阿曼半岛和伊朗之间,把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和通往印度洋的阿曼湾联系起来了。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仅38.9公里,它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如果将这一海峡封锁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来源就被切断了,西方的工业、交通等就会陷入瘫痪。因此,人们称它为“西方世界的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虽然只有150公里长,却是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每年有占世界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从这里运出。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出的油轮,一部分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运往西欧、南北美,另一部分经马六甲海峡、望加锡海峡运往日本,还有一部分直接运往澳大利亚等国。

黑海与地中海的纽带黑海海峡

黑海海峡又叫土耳其海峡,因在土耳其境内而得名。是欧洲大陆的一处天然分界线,是黑海的唯一出口。黑海周围的国家走水道只有沿黑海海峡——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黑海海峡包括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中部的马尔马拉海峡和南部的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共约300公里。

博斯普鲁斯海峡长30公里,最宽处为3.6公里,最窄处为720米,水的深度从2.8米到80米不等。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也被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分为二,城市西部位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上,东部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上。伊斯坦布尔也就成了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大城市。

1973年,土耳其政府修建了横跨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公路大桥,全长1560米,把伊斯坦布尔市联成一体,使欧、亚两大洲连在一起。

伊斯坦布尔也获得了“东方十字路口”的称号。

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海峡的最南段,它和地中海的爱琴海直接相连,海峡两岸悬崖峭壁、地形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分界线众多的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海上通道。它是两大洋(太平洋和北冰洋)、两个海(白令海和楚科奇海)、两个洲(亚洲和北美洲)、两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半岛(阿拉斯加半岛和楚科奇半岛)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也通过海峡水道的中央。

白令海峡长60公里,宽35~86公里,水深30~50米。它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白令的俄国海军军官,为了避免地球上日期划分的混乱,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

的分界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日界线从白令海峡水道中央穿过,它将海峡中的代奥米德群岛划分成两部分,东边的一个大岛属俄罗斯,西边的两个小岛属美国。两边虽然相距不到4公里,可是日期却整整相差一天(即24小时)。

岛屿布局之奇

我国的台湾岛

享有“美丽宝岛”盛名的台湾,是祖国壮丽山河的一角。台湾地处东海和南海之间,包括台湾岛及其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火烧岛等共80多个大小岛屿与沙洲,其中以台湾岛最大。

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海峡中的澎湖列岛是台湾和大陆联系的纽带。

台湾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资源丰富,是富饶的宝岛。台湾广大山区森林密布,到处浓阴覆盖,郁郁葱葱,森林面积约占全岛的2/3,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树种繁多,光木本植物就有4000多种,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树种的2/3。盛产樟木、红桧、扁柏等优良木材,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深山密林中还有帝雉、蓝腹鹇、云豹、水鹿、黑熊等珍禽异兽。台湾还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香蕉、菠萝、凤梨、柑橘等驰名中外,四季鲜果不断。台湾稻米一年可两至三熟,蔗糖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是着名的“米仓”和“糖库”。台湾地下矿产多种多样,已发现的就有80多种,其中煤、石油、金、铜、锰、镍、汞、硫磺、石棉等已经开采。台湾周围宽广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光是鱼类就有500多种,还有许多珍贵的水产,如鲸、玳瑁、石花菜等,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台湾西部沿海地区是祖国东南的“盐库”,也是东亚着名的盐场。

台湾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名胜古迹很多,最着名的有双潭秋月、阿里山云海等台湾八景,此外还有草山北投、角扳山、新店等“十二胜”和八通关、龙山寺珍贵古迹。

台湾是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1700万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必将回归祖国。

我国的南海诸岛

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黄岩岛等,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通咽喉,位置十分重要。

南海诸岛是我国典型的热带地区,岛上热带林木丛生、四季繁茂,除天然林木外还有人工栽培的椰子、棕榈、香蕉、剑麻等热带作物及粮食蔬菜等。

南海诸岛是鸟类栖息和繁殖的理想环境。西沙群岛享有“鸟天下”的美称,光是海鸟就有40多种,常见的有白腹褐鲣鸟、白胸秧鸟、家燕等。有趣的是,有经验的渔民常利用褐鲣鸟来侦察通道和导航。众多的海鸟排出的粪便,日长月久积成了厚厚的鸟粪层,有的竟厚达一米多。这些鸟粪是含磷很高的天然肥料,为西沙的特产之一。

南海诸岛海域终年水温较高,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是鱼类索饵的理想场所,成为我国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等重要渔场。附近海域还拥有许多珍贵的海产资源,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海龟、棱皮龟、玳瑁,有驰名中外的海人草(海藻)和数量众多的贝类。我国南海的马氏珠母贝产的珍珠是世界上最着名的珍珠。全世界可供食用的海参约40种,仅西沙群岛海域就有20余种。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开发南海资源的主要基地。

我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2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岛上到处都是高大的椰子树、橡胶树、咖啡树、香蕉树以及甘蔗林。这里盛产椰子、菠萝、荔枝、芒果、龙眼、香蕉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这里水稻一年三熟,自然资源丰富,西海岸有大型的盐场。

海南岛气候温暖湿润,四季鲜花盛开,是我国南方的旅游避寒胜地。雄伟的五指山,奔腾的万泉河,迷人的太平山瀑布,都是游人向往的地方。岛上的三亚市,有“中国的夏威夷”之称。在三亚市以西的海边,有一处“天涯海角”的胜景。

海南岛踞守着中国的南大门,隔着34公里宽的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从1988年起,海南岛已和附近的中沙、西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组成了海南省,并且成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中美洲的牙买加岛

牙买加是中美洲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这里到处有丰满的水草、深深的泉水。在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的语言中,“牙买加”就是“泉水之岛”的意思。

牙买加岛的面积只有11400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岭,山峰都不很高,最高峰也只有2256米。在高山和幽谷之间,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淙淙的山泉从崖壁的裂缝中流出。这些山泉逐渐汇成小溪,形成瀑布落入涧中,涧水又汇成一条条小河与大河。

岛上分布着大面积的石灰岩,石灰岩容易被酸性的水侵蚀而出现裂缝、溶洞,使岩水层中有了盛水的空间。牙买加岛东北部的雨量特别充沛,因此岩石中就储有大量的清水。当岩层受到压力挤压而出现缺口时,便形成了一道道清泉。

牙买加岛除了多飞泉、瀑布以外,还有许多千姿百态的岩洞,再加上浓郁的热带风情,使它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牙买加有居世界产量第二的铅土矿,出产香蕉、甘蔗、咖啡、可可等热带水果。

号称“火山岛”的百慕大群岛

百慕大群岛位于大西洋西部,距北美大陆约930公里。它是英国的殖民地,由150个小岛和许多岩礁组成,总面积54万平方公里。它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德·百慕德斯。

百慕大群岛是从海里突然“冒”出来的。在距今几百万年以前,在这片海区的海底,曾经发生过一次剧烈的火山喷发。炽热的熔岩流从地幔通过一个个火山口冒出来,结果形成了许多圆锥状的小山。这些小山越“长”越高,最终冒出了海平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岛屿,这些岛屿就是火山岛。

在这星罗棋布的岛屿中,最大的岛叫百慕大岛,它和其他六个岛互有桥梁和岛上公路连接,被称为群岛的“大陆”。

百慕大群岛气候温暖湿润,植物四季常绿。每年有几十万人到这里旅游,岛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从事旅游业,旅游收入约占百慕大群岛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二,因而人们称它为“旅游之邦”。

本世纪以来,百慕大群岛附近的一个三角形海域常有飞机、船只神秘地失踪。因此这一地区就被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区”,给这个旅游之邦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许多科学家正在对此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湖泊百态之奇

南极冰层下的东方湖

南极,一个神奇的地方,自古不化的冰原,巍峨壮丽的冰山,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冰库。可谁能想到,在坚固厚实的南极冰原底下,竟然又冒出一个碧波万顷的神秘东方湖,于是世界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冰和水的是非争议风波……1、1994年8月29日至9月9日,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了第23届南极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年会。我国派出了以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主任陈立奇为团长,有11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俄罗斯地质冰川学家卡皮茨亚博士在宣读论文中指出:南极冰盖下掩埋着一个巨大的东方湖。此语一出,到会者无不感到惊讶。

我国代表将这则消息带回国内,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奇闻,因为在冰川底下出现湖泊,是对固、冰、液传统理论的冲击和挑战。

2、很早以前,国外就有学者议论东方湖存在的可能性,其理由是,细长而平坦的阶地从东方向西北延伸,湖附近的等高线几乎向北平行。西侧高,东侧低,在这个斜面上的等高线鼓起,平坦地扩展,这正是一个典型的集雨流域,是形成湖泊的自然地理特征。但成湖的最关键条件是水,没有水的存在,最大的凹地也只能称为盆地。因而,在冰下没有找到水之前,还不能确定东方湖的存在。

1949-1952年,意大利、挪威、瑞典三国合作使用人工地震求冰盖厚度,第一次测定南极的冰厚有2000米。1964年,又用人工地震波试验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但问题是人工地震局限性很大,因而,学者对人工地震测量的置信度表示怀疑,它不能作为冰下有湖泊存在的可信依据。

1993年11月23日,英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召开了南极东方湖地球物理学研讨会,通过冰雷达、人工地震测定的数据分析,加之经验和积累,终于测出沉睡于南极冰层下的东方湖。

3、东方湖位于东方站附近,东方站是前苏联于1957年建成的。

这里是冰盖研究的理想中心领域,冰川学家已在这里打钻到2700米深度,获取了大量有用的数据。认为东方站冰盖3800米深处隐藏着一个面积为10000平方公里的湖泊。它长250公里,宽40公里,细长呈椭圆形。湖上冰盖表面海拔3500米,湖水表面在海平面以下300米,湖水深度为400米。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神秘的冰下之湖,而沿着湖的西侧,冰盖下面还有一个山脉,山脉东侧是深深的山谷,山谷里充满了湖水。东方湖的面积是贝加尔湖的三分之一,是地球上极大的地下水资源。

4、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伯德站打钻,成功地打到200米深度,得到的冰盖底部含有很大水分的冰芯,令当时的学者们大惑不解。按理,冰盖底部的温度应该是冰点以下负几十度,是不应该有水存在的。

后来经分析认为,底部含水的冰层可能是受上部冰重压力,在高压下使冰消融变成水层。这种现象在现代冰川学里称为压力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