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奥秘奇趣
人体自燃之谜
1966年12月5日,美国宾州波特城的班特莱医生家卫生间里,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房间的地板被火烧穿,旁边剩下半条人腿,医生身体的其余部分都化为灰烬了。可是室内其他东西却没有一点火灾的迹象或气味。警方对医生的死因也无法解释。
但是,一位火葬专家指出,尸体火化先要经过1200℃高温烧90分钟,再经970℃高温烧60~150分钟。即使这样,尸体火化后还有碎骨骨灰,而不是灰烬。由于最严重的房屋火灾的温度也不会超过800℃,因此,此人是不可能因火灾而被烧成灰烬的。退一步讲,倘若此人真遇上一场将他烧成灰烬的大火,那么整座房子必然荡然无存。因此科学家认为,班特莱医生的死因是人体自燃。
人体自燃是指人体没有和外部火焰接触,内部自发燃烧,化为灰烬,而周围一切可燃性物品都保持原样的现象。
和人体自燃相似的还有人体喷火现象,即在人身上突然喷出火焰,能在数分钟内将人烧死。
近50年来,人体自燃现象屡见不鲜。最近一次发生在1985年5月25日的英国伦敦。那天晚上,19岁的列斯里在大街上散步。突然,他感到周身发热,身上竟喷出火来,他的胸、背、腕都像被烙铁烫着那么疼痛,大脑有煮沸的感觉。他跨了几步就摔倒了,身上的火焰意外地一下子熄灭了。他忍住疼痛,走到附近的医院。
由于列斯里年轻力壮,烧伤后获得及时的治疗,几个星期后痊愈出院。
300多年来,科学家提出多种假设,未能解释人体自燃现象。
一些人认为人体内有某种天然的“电流体”,它能导致体内可燃性物质燃烧,并造成其结构的“体内分解”。还有人认为是由于体内磷积累过多,产生了“发光的火焰”。最新的说法是:人体内可能存在一种比原子还小的“燃粒子”,可以引起燃烧。但这些分析都还没有正式结论。
人体奇妙的数字
人体是个复杂奇妙的机体,它有1000多万亿个细胞。它们有的小得出奇,如红细胞的直径只有7~8微米;有的则很大,如神经细胞的突起部分竟超过1米。
人体全凭骨骼支撑。构成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奇妙地连接在一起,具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劲头。
人体王国内还有奔腾的江河——血液循环系统。如果把人体内所有的血管加起来,就足有10万公里之长。血液在血管里日夜流动,它的总量约占体重的8%。假如把血液里全部红细胞连接起来,则可绕地球3圈。血液不停地在血管中流动,还靠生命之泵——心脏的收缩功能。成人每次输出量约为70毫升,如果心率以每分钟75次计算,一昼夜共排出血液1.5万斤左右。
人体王国中还有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直接进行交换的单位(成年人约有7.5亿个)。若把全部肺泡展开,其表面积可达130平方米,比人体表面积大50余倍。
大脑是人体王国的指挥机关,它由140亿个神经细胞所组成,如果大脑皮层上的沟摊开来,则可达2200平方厘米。
人体生理奇趣
人的大脑
大脑是人体司令部。人脑平均重1.2千克,体积仅1.5立方分米。但脑细胞的数量与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为150亿,耗能的功率仅为10瓦。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储存107~1010比特的信息,而人脑贮存的信息容量可达1015比特,每天可处理8600万条信息。依此类推,人的一生约能处理100万亿条信息。脑细胞的神经网络比全世界的电话线路还要复杂1400倍,脑细胞间最快的神经冲动传递速度超过400公里每小时,比日本的东京到大阪的高速列车还要快。如果将大脑活动产生的机械能收集起来,转换为电能,其能量足以点亮一只20瓦的灯泡。人脑的调度、指挥作用也是非常迅速、灵敏和准确的,如大脑始终密切地监视着血液中氧的含量,即使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千分之三那么一点,它就会令呼吸加速一倍。
人的心脏与血液
人的心脏像水泵,能自动地、有节律地泵血,以推动血液循环。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跳每分钟约75次,每次跳动约输出75毫升血液,每分钟的搏出量约5.6升,每天搏出的血液重达8吨多,其所做的功足以把900千克重物举高1.2米。如此计算,人活到70岁,其心脏总共跳动27亿次以上,泵出的血液总量大约2亿升,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或者能把2万吨的重物升高200多公里,也足以把100颗最重的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血液是生命的河流,沿着总长度超过10.6万公里的血管永不停息地流动着。这个运输系统,超过一条环球航线。血液就像个清洁工和送货员,拥有60万亿个细胞,血液不断地为它们输送生活必需品,并一次又一次地带走他们的废料。一个成人大约有4~5升血液,每天大约需要更新血液40毫升。一位70岁的人,大约已换血1000升,其中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但每个红细胞在它4个月的生命周期中,要经过心脏到人体其他部位环行75000圈,其行程超过1600公里,相当于沿铁路从广州到杭州的距离。
人体“工厂”的三个“车间”
如果把人体比成一座复杂的工厂,那么,以肺为主角系统,还有消化系统和肾脏是人体这个“工厂”的三个重要而又奇特的“车间”。
人体呼吸时,气体主要交换场所在肺泡。虽然每个肺泡的直径只有0.25毫米,相当于一粒米的1/10,但人肺共有3亿多肺泡,肺泡总的面积约为100平方米,足可以建造一套三房二厅的住房。而当一个人躺在床上安静休息时,1分钟内就需要9升空气;如果坐在椅子上,1分钟则需要18升;如果在散步,则需27升;如果起步奔跑,则需要约60升。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把原材料加工成能量和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它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人体所需要的物质,除氧气是从呼吸获得之外,其他都必须从食物中提取。于是咽喉成了人体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人一生中,至少有4万公斤食物和35万立方米空气,经过咽喉小道为人所利用。食物由口腔经过食道一直到胃。胃的内壁层约有3500万个腺细胞,每天分泌约3升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但人的胃壁却不会受到这种酸的腐蚀,因为胃并不会被它自己的胃液所消化。至于食物的吸收,则主要在小肠,其内壁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绒毛,促使营养变得更能为人体吸收。食物从进入嘴到排出体外,需要一天时间,全程9米多。
肾脏是人体的主要废料处理车间。它像一对过滤器,不断地把流过的血液过滤干净,清除其中具有潜在毒性的废料。每天流经肾脏的血液是1892升,同时生产2升多含有大量废料的尿液。
一个肾脏拥有100多万个小过滤单位(肾单位),在400倍显微镜下,一个肾单位就像一条卷尾巴的大头虫,如果把所有的肾单位拉直连起来,总长可达110多公里。
人体之骨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但最新资料表明,不少人是204块。
这些人的第五足趾骨并不是通常认为的3块,而只是2块。然而,不管是206块还是204块,人的骨骼既结实又轻便,仅占体重的18%。并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固定肌肉与骨骼的腱极为坚韧,6.45平方厘米能承受8吨的压力。全身的骨头,其块数的一半以上分布在手和脚上。在跑步时,人的腿和脚每平方厘米均要承受350千克的压力,跳高时所承受的压力是跑步时的4倍。尤其是手,它是大脑的得力助手,也是世界上最多能的工具,每只手共有25个关节,可以做出58个截然不同的动作。
人体的皮肤
人体外表由一层有弹性又不透水的皮肤包裹。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通常,一个人的皮肤约2平方米,厚度不到1.5毫米,重约2.9千克。人们所看到的自己身上脱落的白屑,便是已经死去的皮肤表皮角化细胞。这些表皮细胞的寿命只有27天,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人就换上一层“新外衣”。皮肤的表皮层里面便是真皮层,它包含有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和腺体。在平均每平方厘米的皮肤内,差不多有10个汗腺、10个毛囊、15个皮脂腺、360厘米长的神经末梢以及90厘米长的血管。人体共有200多万个汗腺分散在全身皮肤上,它深埋在皮肤真皮内,通过一个腺管伸到体表。人的汗腺似乎没有休息的机会,它不断地从血液中提取水分、盐和一些废料。平日即使不感到出汗,汗腺每天也要生产0.5升以上的汗液。人体出汗主要是为了散发热量,保持体温正常。人在剧烈活动时,体内温度可以比平时高出7℃,这些余热就是用出汗的方式散发掉的。皮肤的这种功能能使人体适应酷热的气温环境。科学家对人体在干燥空气环境中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做过试验:人体在71℃环境中,能坚持整整1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在104℃时,还能坚持26分钟。此外,人置身其间尚能呼吸的极限温度约为116℃。
人体的生物钟
人体的功能受生命节律支配,如到晚上会有困意,到早晨会主动苏醒,似乎人体内有着非常精确的计时装置,这就是所谓的“生物钟”。
人造的钟表是以秒为最小计量单位的,但计量人体细胞生理节律的生物钟,却以几千分之一秒为单位。根据这种生物钟的安排,一昼夜中人的体温,在18点最“热”,1~5点最“冷”。体温的波动因人而异,其波动幅度为0.6℃~1.3℃。而人的心率和血压,则在3点和21点时最低。人在一昼夜中能承担的生理负荷量也因时而异。从清晨起,特别是上午8点,负荷能力最强。并且这种生理积极性一直可保持到中午;12~14点是趋弱期,此时最好休息;继之,14~17点,人的精力又得到回升;夜里2~5点,则是人体最弱时期。有的科学家指出,人的生理、体力的变化具有23天的周期性。并且人体对疾病抵抗力强弱的变化,也是23天的周期性,其发病期、死亡期往往与出生日23天的周期节律有关。人体大约有40多种生理过程取决于生物钟。即使人体接受试验长期卧床,或者在地下矿井中与世隔绝几个月,生理节律仍能维持不变。因此,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人体的这些复杂多样的节律现象,便可以自觉地调整工作、提高效率、减少事故和改善健康。
人体生物钟有没有固定的位置?美国哈佛大学三位科学家发现它位于大脑的上交叉核。上交叉核在大脑的深下部,与眼睛有直接联系。科学家认为,上交叉核与眼有联系,是生物钟得到关于亮和暗的主要途径。由大脑松果腺分泌的褪黑激素可以影响生物钟。
起死回生之谜
西班牙有一个小姑娘,由于害了几种疾病,有一天,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经医生检查,确认她死了。于是,她被装进了棺材。
但是,当人们为她举行入葬仪式时,突然从棺材里传出了小姑娘的呻吟声,人们把棺材打开,看见死去的小姑娘重新睁开了双眼。
1973年12月22日,《法兰西晚报》发表了一则真实的消息:
矿工让·白拉达尔因塌方被压死,送进了停尸房。几小时后,守护人突然发现他的两条腿在动弹。于是,又对他进行了精心的治疗。
不幸的是,这位起死回生的矿工又遭到了车祸,而且伤得很重。
人们确认这一次他真的死了。谁知当人们把他装棺材时,他却突然张开嘴喊道:“我饿了!”
那么,人死了以后,为什么有的还能再“起死回生”呢?
原来,人的生命过程,除了显而易见的呼吸、心跳、意识等表现外,全身各种组织中的细胞也都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这种新陈代谢的活动,也是生命的表现。虽然它已降到很微弱的程度,但呼吸、心跳一旦恢复,组织细胞生命又可继续下去,并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健康人由于事故而造成呼吸、心跳突然停止之后。如果在这时,因某些原因使他的呼吸、心跳得以恢复,那么他的生命就可恢复。
中国人有风俗:人死了以后,要停尸3至7日。这里面可能也有防备“假死”而误葬的科学道理。
“返老还童”之谜
一般而言,人老了以后是不会再长新牙了。因为人一生只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有极少数的老人,牙齿脱落以后,确可在牙床上又“长”
出一二颗牙齿。
实际上这不是长新牙,而是老年人牙床萎缩,将埋在牙床内的多生牙暴露出来,从而给人一种长新牙的假象。所谓多生牙就是多余的牙,只有少数人有多生牙。其实质属于牙齿发育异常,绝大多数畸形,一般埋在牙床内。当老年人出现长“新牙”时,正是老年人机体衰退的快速期,绝不是什么返老还童现象。
有一些老年人的眉毛又黑又长,甚至比年轻人的眉毛还浓密。
不少人称之为“长寿眉”。实际上,眉毛的过度生长恰恰反映出人体机能的退化。正常生理状态下,人的眉毛约3~4个月更新一次,当人体衰老时,眉毛的更新变缓,甚至很长时间不更新,致使眉毛变得很长,外观显得浓而密。有“长寿眉”者不要盲目乐观,而要重视身体保健。我国老年医学家调查发现,眉毛、鼻毛、耳毛、女性上唇毛的过度生长都是衰老的一种表现。
通常人大约45岁左右眼睛就开始花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花的程度逐渐加重。有个别老年人在眼花二三十年后,突然变得眼不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老花眼突然变得不花了也是一种衰老现象。人老了以后,眼内晶状体代谢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当晶状体中央混浊明显时,视力明显下降。
这时并非属于老花眼,而是白内障,当白内障发展到某种程度时,晶状体中的混浊部分可沉降下来,视力反而好转,给人眼睛突然不花了的错觉。其实,这反映出机体的衰老程度加重了。
人老了以后,身高、体重都在下降,但外耳的长度却在增加。
有人认为“大耳朵的人”长寿,耳垂大者“福寿”。实际上,人老了以后,软骨增生。耳的软骨增生后,使耳廓和耳垂变长。人衰老的程度越重,外耳的长度越长。
以上简述了几种所谓“返老还童”的现象。这些现象实质上却是人体更加衰老的表现。对于有“返老还童”现象的老年人,要更加注意身体保健,从饮食、医学等多方面保养身体,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长寿。
人体发光之谜
70多年前,在伦敦的一家大医院里,医生们走进了一间漆黑的理疗室准备为一位病人治疗。突然,医生们都惊呆了:只见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一丝不挂的患者在体外周围出现了一圈光晕。人,真的能发光吗?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对人体发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专门的仪器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的活人进行了数万次测试,结果无一例外地都测出了每个人的每个部位都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