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奇小百科(4)
45377900000011

第11章 健美·食物奇观(2)

“我经常试用韦德的各种锻炼法则来练肱三头肌。有时我用超级组法则把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结合起来练,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时我先练肱三头肌再练肱二头肌。我也曾在肱二头肌训练后练肱三头肌,感觉很好,原因也许是这两部分肌肉的主要功能都是推。接着,我又在背阔肌训练后练肱二头肌,因为两者的练习都属于拉。

“我通常是一年内选四个肱三头肌练习进行训练,每个练习做五到六组。与肱二头肌相比,肱三头肌练得更苦,因为它有三个头需要刺激。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也比其他部位的训练多。开始时一般练胸前下推,每组20次,严格按动作要求做。我喜欢用曲形来做这个动作,这样无论正向还是反向运动肱三头肌都单独发力。做完20次后,快速完成5~6次下推,要产生烧灼感。至于是练下半程(从顶部到中间)还是练上半程(从中间到底部),取决于想练肱三头肌的哪一部分,上半程练上部,下半程练下部。

“坐姿推举练五组,每组12次。注意,不要过多借力。从头顶开始向肘部外展,尽量下放杠铃,不要停,直接推起完成动作。动作保持匀速。

“接下来练单臂哑铃屈伸。从头顶把哑铃放至颈后,然后尽力伸直胳膊。注意,肘部要贴紧脸。每组12次,能给肱三头肌以很强的刺激。

“最后一个练习是在双杠上做双臂屈伸:双手在背后横握一杠做,腿放在椅或凳上,有时在身上加一个杠铃片,以加大负荷,这是一个很棒的结束动作。负重时每组做10次,然后去掉杠铃片再做20次,这个动作对发达肱三头肌效果特别好。”

关于器械的使用,他说:“我从不用那些设计复杂的健身器械,最多有时用一下滑轮拉力器。不少人用反握法练推举和哑铃屈伸,我从不那样练,因为那种握法很不舒服,没有理由相信反握效果比正握好。”

阿诺德强调说:“你必须重视自己的直觉,乔·韦德在我练健美的初期就反复对我这样说。就是说,要不断实践,从而发现什么方法最适合你,然后坚持练就行了。不要怕练的方法种类过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我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再一点是只要有可能就要加重量,但千万不要用你控制不了的重量练。每个肱三头肌练习的重量次数不能少于10次,而且每次都要集中精力于肱三头肌的发力。”

可见,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午睡的奥秘

许多人有午睡的习惯。有人只是打个盹儿小憩片刻,有人则宽衣解带正儿八经地睡上一个时辰,也有人撂下碗筷倒下就睡,还有人遛个弯儿再躺下……午睡究竟怎么个睡法?

生物钟呼唤午睡,特别是盛夏

西方人曾经对午睡不那么理解,以为那是慢节奏和懒散的表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不那么看了,因为科学家发现,人体24小时有两个睡眠高峰——夜间二点左右和中午二点左右。午睡其实是顺应了生物钟的运转定势,是正常生理机能的呼唤。特别是在炎热的盛夏,人们尤其需要午睡。

午睡应以“小”见长

午间小睡有益吗?有。学者们发现,地中海各国冠心病患者比其他国家少得多,这与这里人普遍有午间小睡的习惯大有关系。因为午睡保护了他们的冠状动脉,使之“忙里偷闲”。以色列学者发现,只要是着着实实地打个盹,血压便会出现与夜间睡眠一样的低谷,这无疑对保护心血管有益。

关于午睡的时间,科学家这些年进行了很多研究,一致认为以“少”为宜:少则15分钟,多则不超过60分钟。这样的小睡既可以让精疲力竭的大脑有片刻小憩的机会,又不会因太长时间的酣睡让人越睡越困,及至影响夜间的睡眠。

一反常态,午饭前睡更有益

然而,午睡对绝大多数人有益,对极少数人又会孕育着某种危险,比如以下5种人就不宜饭后午睡:一是体重超过标准20%的老年人;二是血压过低的人;三是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四是因脑血管变窄而经常有头晕、头昏的人;五是时常失眠的人。因为饭后午睡,血液大量涌向消化道消化食物,易造成脑缺血,诱发脑中风,对有前四种情况者大为不宜。

不过,近年来有些科学家推荐的饭前小睡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你可以先喝点牛奶、吃点水果之类的东西,随即小睡30分钟再起来吃午饭。这种午睡不仅可避免因“胃脑争血”而诱发脑缺血,且睡眠效果比午饭后睡上2小时更能有效地消除疲劳。

午睡的时候别惋惜失去的时间

电灯的发明使现代人的睡眠时间比上一世纪的前辈们减少了20%,于是,午睡成了一种必要的补偿的睡眠。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去年7月应几家大公司老板们邀请,提倡“午饭前请关上办公室的门,锁上电话,打15分钟的瞌睡就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使你精力充沛地干完下午工作的小睡,还需在这里动员、说服吗?”

女大学生打扮之秘

女大学生的着装应以“合适、朴实、随意”为主流。所谓“合适”,是指符合学生身份,能体现青年人的朴实、纯真。服装样式既活泼又端庄,既美丽又大方,清纯随意。

现在许多学生特别钟爱“牛仔装”。男生穿上它风度洒脱,女生穿上它也别有一番“帅气”。颜色深浅不同的牛仔裤配上各色羊毛衫,“味道”好极了!

除了“牛仔装”,所有整洁的服装都适合学生穿着。哪怕是极普通的衣服,只要用心搭配一下,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一件手织毛衣配多褶长裙,就显得既温馨又浪漫。同样的毛衣配一条百褶短裙,则显得活泼可爱。如果换条小奔裤,又显得轻松自然。总之,女学生在校园里的穿着应该是干净、整洁、轻松、舒适,给人以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感觉。

性格恬静、文雅、感情内向的女大学生,衣着打扮无论色彩还是样式都不应显得过分跳跃。发型的线条轮廓不能有太生硬的棱角,要保持柔和,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秀气、俊美。

如果有人希望“静”中取“动”,增加几分活泼,则可按照自己的条件(如脸形、身材、服装等)梳理一个比较生动的发型,但应掌握分寸,以免不协调。

女大学生不宜穿时装。原因是时装大都为有一定经济收入的成人服务,造型、款式与学生身份不相符。再说,学生穿时装不但显不出时装的价值,反而使自己的活动受到约束。比如,原想打打球运动运动,只因身着套服极不方便,换衣服又麻烦,也就不想打了,这就阻碍了自身的锻炼。

女大学生不要盲目追求时髦,而应注意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选择服装往往追求在冷暖色调中求视觉的统一,在不对称中求和谐,在款式变化中突出自己的气质,在与周围环境的统一中求新颖。正如一位女大学生所说:“着装要有自己的特色,大家看我的时候能够自然地接受;我在大家中间时,能使人发现我的存在。”

女大学生的化妆应以发挥自然的皮肤和生动的青春活力为原则。

描眉,要根据自己的脸型五官及头发等做综合考虑,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描柳叶眉。脸宽肤白的人若把眉毛拔得细细的,反会使人感到别扭。眼大、鼻高、嘴阔的人,眉毛也不宜画得过细。头发如果较黄,眉毛则不宜画得黑黑的,否则会给人以生硬之感。总之,眉形设计要注意个人特点,力求秀美,切忌随俗。

画眼,应使人看起来眸子大而有神。不宜涂蓝、绿等眼影,也不宜用眉笔将眼圈涂得黑黑的。肤色偏白者,可用紫色眉笔为好。需要勾眼线时,不应将眼全部圈住,上下眼睑各画2/3即可。否则,眼睛会显得呆板,缺少生气,甚至给人眼睛变小的感觉。

腮红,要与肤色、服装、脸型搭配。面容光亮、红润者就不必打粉画腮红了,因为自然美是最难得的,任何化妆品都比不上。如面容缺乏青春光泽,可先在面部抹些润肤膏,然后敷一层接近肤色的粉底霜。同时注意,敷粉底要至耳朵与颈项,不能只顾脸。

另外,底妆可用与皮肤相近的颜色和具有透明感的化妆品。如有青春痘,可用棒状化妆品加以掩饰后再上底妆。用扑粉的话要用有透明感的,涂护唇膏要养成习惯,口红以明朗自然的颜色和棕色为佳。

刘海粟高寿之秘

在创造美的长寿者的行列里,当代中国的刘海粟最引人注目。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生于江苏常州市,1994年8月7日在上海仙逝,享年98周岁。1994年3月16日,海内外各界人士500多人在上海虹桥宾馆为他提前祝贺百岁寿辰,故艺术大师刘海粟又享有“世纪老人”、“百岁老人”之雅称。

刘海粟一生历尽坎坷。他17岁时创办上海美专,1914年开创我国用人体模特授美术课之先河,曾令百官惊诧,蒙受“艺术叛徒”之罪名。从1957年“反右”到“文革”,几度蒙难。直到1979年获“平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时年已83岁高龄。此后到国内各地、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日本、德国讲学、授艺、写生或举办画展。刘海粟学贯中西,艺通古今,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美术史论等无一不成就卓着。因此,美国、意大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授予他各种荣誉、勋章和称号。

刘海粟虽历经沧桑,屡遭磨难,但仍精神爽朗、气宇轩昂,其长寿秘诀何在呢?

乐观与宽容

刘海粟毕生致力于中国画与西洋画相互交融的艺术探索和实践,数十年间,“风刀霜剑严相逼”,但他始终抱乐观宽容的处世态度。正如他所说:“我若没有一点人生的智慧,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是不能走到今天的。我对什么磨难都能容忍,看得开,放得下。”正是有这样开阔的胸怀,他才得以保持心理平衡和身体健康。在拜金主义猖獗的今天,人们也许料想不到,蜚声中外的书画艺术大师刘海粟死后竟然两袖清风。

生活有节奏

海粟老人一生坚持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化。耄耋之年,也正是他历尽坎坷之后沐浴春风、旅途平坦的晚年,但他的生活规律仍一如从前。每夜睡足8至9小时,早晨9时起床,用过牛奶、鸡蛋、面包后读书、写字、绘画。中午1时午餐,2时午睡。傍晚5时半起身活动,每日坚持按摩和行走千步。

书画伴一生

刘海粟一生都在书画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时时感受着美的熏陶,心理得到净化,筋骨获得锻炼。他深有体会地说过:“作画要弯腰、甩臂、动身,写字须身直、头正、腕平,每天进行这一系列活动,有如每天打一套太极拳。运笔过程还需‘缓缓地吸气,徐徐地运笔’,又像做了一遍气功。”寥寥数语,道破书画家得高寿之秘。

爬山与收藏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

刘海粟一生喜欢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多年的爬山写生给了他一副硬朗的身板。众所周知,海粟老人90岁时还登上黄山,并且登越过娄山关天险,访过遵义会议故址。晚年客居香港,还多次乘机坐轮到国外许多国家讲学授艺、爬山涉水。平时在家,则坚持安步当车,日行千步。此外,他还有收藏字画、书籍和古玩的癖好,借以开拓视野,充实知识,调息养心。

夫妻恩爱深

刘海粟的婚姻早年可谓一波三折。直至1943年初,他为抗日筹款到南洋举办画展时才结识了在印尼美院学画的夏伊乔,并结为伉俪。婚后40载,尽管他屡次蒙难,饱受冤屈,生活贫困,且多次中风病复发,但在夏伊乔的精心照料下,每次他都能摆脱病魔的纠缠。显然,刘海粟事业的成功、生命的长寿,是与他有一个同理想、共患难的妻子分不开的。

女子健美晨操秘方

早晨起床后,做一些体操动作,不仅能神清气爽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而且还能保持健美的体型。

1.身体仰伸。站立,双臂上举,像伸懒腰,但要加大幅度。如躺在床上,可用两手抓住头上方床沿(或两臂按住身体两侧床面),举腿依次(或两腿同时)直膝向上举腿。举腿时稍快,回落时稍慢。做此20~30次。

作用:减少下腹部多余的脂肪,增强腹部肌力及弹性。

2.仰卧抱腿。仰卧床上,两臂伸直、掌心向下置于体侧。左腿屈膝上抬,同时吸气,两手抱膝使大腿尽量靠胸,上体抬起,然后呼气,还原,伸直。接着换右腿做相同动作。重复练习20次。接着再做双腿屈膝的相同动作,重复练习10次。

作用:减少腹部脂肪和赘肉,增强腹部肌力。

3.仰卧转腰。仰卧床上,两手抓握头上方床沿。腰、髋、下肢向左转体成侧卧。左右练15~10次。自然呼吸,腰、髋、下肢向左右转体时肩和两臂不得移动。

作用:强健腰部肌力,消除赘肉,减少脂肪。

4.仰卧蹬伸。仰卧床上,两手抓握头上方床沿。两腿屈髋上举,左右腿交替屈伸,类似骑自行车。自然呼吸。左右腿各做15~20次。

功效:减少腰、腹部脂肪和赘肉,增强腰腹和腿部肌力。

5.仰卧抬臀。仰卧床上,屈膝,两膝并拢,两脚分开略比臀宽,两臂伸直(掌心向下)置于体侧。两腿分开,身体重心移到肩部,以肩支撑,吸气抬臀,稍停。呼气,慢慢将臀放下,还原。重复练习20次以上。

作用:减少腰、臀部脂肪和赘肉,增强腰、臀部肌力,强腰固肾。

6.左右扭腰。站立,双臀屈肘抬起,带动上体向左右扭转,双腿不动。也可坐在床沿上,两手抱头,左右扭转腰肢。重复练习50次。

作用:减少腰腹部脂肪和赘肉,增强腰腹部肌力,并可强化内脏机能,对治疗便秘和消化不良有显着效果。

美国男人的头发趣闻

过去认为美国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衣着随便,疏于打扮。

但仔细观察,发现他们虽然在服饰上随随便便,但对自己的头发却比较注重。从五花八门的发型来看,他们在头发上花了不少功夫。

马尾辫是美国白人男子普遍流行的发式。这种发式在上海小姑娘头上一直受宠,沪语称为“一把抓”,即将满头长发向后梳拢,中间用彩绳或橡皮筋扎住,那下垂飘动的一大把长发便像马尾了。美国男人似乎偏爱长发,有时在大街上看见后背拖着一束“马尾”者,一时很难辨出雌雄。

蓄留长发是众多美国男人的爱好,尤其是一些娱乐界明星,长发岂只披肩,几乎拖到胸部。看过一部很走红的美国电视连续剧,扮演侦探的两个男主角(一是白人,一是亚裔黄人)都是人高马大,却一样长发披胸。他们特别擅长开着摩托车追击恶人,于风驰电掣中长发飞扬的形象更显威武。这些“长发英雄”们的外貌对青年观众的显然起了“榜样”作用。

除了马尾辫,美国男子还喜欢扎其他花样的辫子。在底特律常见到有些白人将后脑勺尾部中央的几绺头发扎成一根几寸长的辫子,活像一条老鼠尾巴;有些黑人爱把后脑勺的头发全部扎成小辫子,且根根排列整齐,远看如门帘一般;还有的黑人喜欢把左右两侧长发扎成两根粗辫子,吊在耳旁。

与长发青年相反,有的美国男青年的短发则仅仅是头盖骨上的一圈,其余地方全都“斩草除根”,露出大片青白,像戴了顶天然“发帽”。还有一些美国白人青年干脆剃光头发,以“光头党”自居。

尽管披肩长发、马尾大辫、鼠尾小辫、挂帘群辫之类在美国街头屡见不鲜,但大多数男人的头发还是顺其自然,不加雕饰,依据本人“发式”稍做梳理,或吹风定型。比较之下,黑人因普遍发卷短硬,干脆剃成光头者为数不少,但这与白人“光头党”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