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记住这段历史
45376300000006

第6章 禁烟争论

面对鸦片输入所产生的国贫民弱的严重后果,清政府到底采取什么对策呢?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原的一大害,但怎样除害,却又各怀己见。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派:一派是主张消极地弛禁,一派则主张积极地严禁。两派意见经过多年酝酿和斗争终于在1836年6月10日因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上奏的一篇《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摺》而公开爆发了。

作为弛禁派的代表,许乃济在这篇奏折中提出了以下三点理由:

(一)严禁不仅产生了不少流弊,并且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例如,“嘉庆初,食鸦片者罪止枷杖,今递加至徒流绞监候各重典,而食者愈重,几遍天下。乾隆以前,鸦片入关纳税后,交付洋行兑换茶叶等货,今以功令森严,不敢公然易货,皆用银私售……洋银遂有出而无入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是查禁不力,查办不认真吗?许乃济认为不是这样,他认为:“法令者胥役棍徒之所藉以为利,法愈峻则胥役之贿赂愈丰,棍徒之计谋愈巧……盖凡民之畏法不如其鹜利,鬼蜮伎俩,法令实有时而穷。更有内河匪徒,冒充官差,以搜查鸦片为名,乘机抢劫。臣前在广东署臬司任内,报案纷纷,至栽赃讹诈之案尤所在多存,良民受累者不可胜计。此等流弊,皆起自严禁以后。”

(二)凭法令来严禁鸦片的效果既然如此,那么停止贸易,下令闭关,是否就能禁止呢?照许乃济看来,依然是不可能的。他说:“或欲绝夷人之互市,为拔本塞源之说。在天朝原不惜损此百余万两之税饷。然西洋诸国通市舶者千有余年,贩鸦片者,止英吉利耳,不能因绝英吉利,并诸国而概绝之。濒海数十万众恃通商为生计者又将何以置之?且夷船在大洋外,随地可以择岛为渡,内洋商船皆得而至,又乌从而绝之?比岁夷船周历闽、浙、江南、山东、奉天各海口,其意即在销售鸦片。虽经各地方官随时驱逐,然闻私售之数,亦已不少。是虽绝粤海之互市,而不能止私货之不来。”

(三)就以上两点看来,许乃济得出了一个“闭关不可,徒法不行”的结论,唯一的办法就是弛禁。弛禁分三方面:第一,是准许外国输入鸦片;第二,是准许内地人民栽种罂粟;第三,是准许官员、土子、兵丁以外的没有效职从公的百姓吸食鸦片。他认为采取这个办法,就可以阻止白银继续大量外流。因为难以杜绝外商输入鸦片,则可“令夷商将鸦件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容许内地人民栽种罂粟,则“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迫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自不禁而绝”;允许官员、土子、兵丁以外的没有效职从公的百姓吸食鸦片,则“弛禁仅属愚贱无职事之流,若官员、士子、兵丁仍不在此数,似无伤于政体。而以货易货,每年可省中原千余万金之偷漏,孰得孰失,其事了然。”实际上,弛禁就是解禁,这正是鸦片贩子们多少年来想尽一切办法,梦寐以求也不曾得到的,因此弛禁论本质上正是代表中外鸦片贩子利益的言论。

许乃济的弛禁论在私底下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就他敢于在皇带面前首请弛禁这一事实来看,当时“在朝廷和各省都有一个赞成把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有力党派的存在”。但是,这个妥协苟安的意见,结果必然将导致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因此,朝廷中也没有人敢于明火执仗地公开附和。同时,也出现了驳斥和反对意见,其中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朱峪的奏折最有名,也驳斥得最透彻。他在奏折中把许乃济的弛禁“无伤于政体”论,反驳得体无完肤。

随着朱峪等人的奏折驳倒了许乃济关于弛禁鸦片的主张,直接影响了朝廷的决策。公元一八三六年十一月,清政府终于决定采取严厉禁止鸦片贸易的政策。从此以后,朝野上下再也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提出弛禁鸦片的主张。有些人本来是介于弛禁和严禁之间的中间派,如今也逐步转变过来,主张严禁。例如两广总督邓廷祯等人,本来就是支持许乃济意见的,后来也在行动中表示他们是主张严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