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川菜杂谈
4536600000069

第69章 成都的“饮食菩萨”

有人戏称车辐老人是成都的一宝,是“家中有老,犹如有宝”之意;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他提笔作文,交流天下,与他结识为友、相倾一生的文化人,足以写就半部中国现当代文化史。更有人说,他是蜀中一位奇人,终生为文,不求闻达,一怀才子深情,一生痴迷梦想,竟全然付与了盘中碗中那数不清的辣麻酸甜、说不尽的色香味形。

我无缘无幸亲受教诲,攀上老人无边的口福,但是,读罢老人的《川菜杂谈》,方知众言不假,而且,深感懊悔的是,自己竟然没有求拜过这位名动四方的“饮食菩萨”,真有读诗者不知李杜,喜武侠者未读金庸、古龙之憾。清代大才子袁枚说:“一世知己,三世知味。”要想真正懂得饮食滋味,一辈子是不够的,要三辈子。因为,味是一种底蕴,其中的深厚绵长、其中的微妙细腻、其中的变化分合,如果没有一种把整个生命浸润进去的全身心的体味感受,匆匆忙忙,浮光掠影的一生,担不起一个“知”字。然而,车辐老人却是一个真正的知味者,一部20万字的《川菜杂谈》,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思有评,在一种回转反复的追忆中,娓娓讲述了他与无数文人雅士、无数名厨大师、无数寻常百姓小吃大吃、雅吃俗吃、奢吃简吃的色香故事。

与他以食为友的名人,若有一个能与我偶然同餐。我就无比荣幸,若能有三个许我为食友,我就会得意一生,但是,在车辐老人的饮食天空中,他们群星灿烂,数不胜数。张大千、谢无量、新凤霞、黄宗英……文化泰斗们给车辐老人、给川菜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以心相许的诗意;蓝光鉴、黄敬临、史正良、曾国华、孔道生……川菜大师们呈现在车辐老人面前的,不仅是一道道、一桌桌巴山蜀水的美味佳肴,还有百年川菜从一个地方风味成为中国烹饪执鼎大派之一的辉煌历史。

车辐老人的川菜生活,近乎一种迷醉和痴狂,从书中可见,大半个世纪里,他始终是个清贫的文人,羞涩囊中那几个更加羞涩的银子,几乎全给了杯盘碗碟。几十年来,成都乃至川渝两地大凡有些名气、有些新意、有些说法的馆子或者菜肴,很少是老人没有吃过的。在书中,万福桥边陈麻婆老店的掌勺、夫妻肺片的创始、竹林小餐的白肉、洞子口的凉粉……从路边的卤肉锅盔摊到豪华的荣乐园,从成都、重庆到北京、深圳,车辐老人是自己下厨做来吃,四面八方的大小馆子里吃,朋友家中吃,多少吃样啖态,多少味意香情,老人写得真正叫人心神向往,垂涎三尺。然而,车辐老人绝不仅仅是个好吃者而已。虽然,他谦称自己只是烹饪左道,但是,每当说到一些菜品的具体做法,都非常见其功夫和火候,更使人心仪的是,老人把人世苦乐、家国沧桑、生活百态都融进了品吃、说吃之中,车辐老人一生吃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部现代川菜发展的历史,是成都的一部民俗文化史。

大半个世纪,他与人品吃,著文论吃,川菜文化能有今天这番盛况和境界,车辐老人之功,可为其中之一。至今老人“胃口牙齿宝刀不老,鹤发童颜风韵犹存”,数年前,四川美食家协会成立,老人以90高龄驾临盛会,新朋老友,皆称其为“饮食菩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