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成长记
45351800000038

第38章 谁都可能倒霉

人生在世,谁都可能倒霉。但在年轻的时候倒霉,还来得及改正,来得及补救,倒霉就是赚,倒霉越早,赚得越多。

给小秒针买了全套《福娃奥运漫游记》,四大盒,二十本,小家伙爱不释手。对于所有应景的东西,我都有本能的排斥,但后来发现,体育精神拿来教育孩子,还是相当不错的。

小秒针宣称“好东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其实主要是为了显摆,每次都带上一盒去学校,上放学路上,就在车厢里看得日月无光,神魂颠倒。

没过几天,2008年6月11日,黑色星期三,出事了。

刚进城铁站,小秒针就迫不及待地把一盒子书拿出来,拆了腰封,倒出书来。书盒、腰封、五本书,手忙脚乱,恨不得成八爪鱼。我提醒他,看哪本拿哪本,其他的还背书包里。他嫌麻烦,把看过的两本收起来,拿了要看的三本在手上。

从城铁下来,我去卫生间,出来见他还坐在地上看着呢。我踢了他一脚,往外走,听到他哗啦合了书,拖了书包在后面跟着。

出了站,没走两步,小秒针发现自己手里只有一本书了。问:“妈,那两本是你帮我拿着吗?”

我这么心胸狭窄的人,从来不无偿地帮他做任何事,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没有的事。我俩都猜到了,就在我上卫生间的当儿,他把不看的两本书搁在身边,我一踹他,他就跟上来,书就落那儿了。

小秒针显然急了,问:“怎么办?”

我说:“能怎么办,自己回去找呗。”

他转身就往城铁站跑。我在外面等了半天,他出来了。远远一看他走路的架势,就知道上演的是出悲剧。

他的沮丧超过我的预期,为了验证一下,我故意在车站外,要了两串麻辣烫,他站在边上看我吃,居然没反应,没要求分赃。我就知道,问题有点严重。

看我吃得高兴,小秒针咕囔了一句:“哼,还说你有魔法,书都变不回来。尽吹牛。”

想要推卸责任?我立马打击他:“这话不对,第一,我知道防患于未然,要你看哪本拿哪本,你不听老人言,现在吃亏在眼前了。第二,平时教你不要丢三落四,你不听,现在损失了,是你自己的责任,我的魔法不是用来给你补窟窿的。”

他不说话。

吃完零食往家走,他又嘀咕了一句,我能听到的部分是:“……哼,拿别人的东西,人有什么美德?”

这个问题更严重了,他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了质疑。我又打压他:“这话也不对。别人并没有偷你的东西,是你自己丢在地上,别人以为不要了才捡走的。”

他又不说话。他不是认同我,而是受打击太严重,没心思跟我抬杠。

看他的样子,不仅今晚,恐怕未来二十四小时都要窒息在沮丧的泥淖里了,我几乎能看到他的肠子都青了。我想,我得做点什么。

一路无话。

进了家门,紫禁城迎出来,马上就发现了小秒针的情绪不对,问他,没反应,问我,我摇摇头,说:“吃饭吧。”

一家人在餐桌坐定,我吸口气,用欢快的语气告诉紫禁城:“小秒针今天特别幸运。”

我没有看小秒针,但知道他在瞪着我。吃惊战胜了沮丧和懊恼,这是第一步。

紫禁城很配合,愿闻其详。我说:“那套奥运的书,不是每本书后面有张卡吗?这套卡片特别难配齐,丢一张就没戏了。小秒针特别有先见之明,书一买回来,他就把卡都拿下来了,否则,他那套卡今天就缺两张,损失大了。”

紫禁城笑起来,问:“书丢了?”

我继续看着紫禁城,说:“还有呢,我说小秒针今天运气特别好吧。本来他一盒书都拿出来了,按说一整套会全丢了,至少丢四本。可他收起来了,所以才丢了两本。”

这时我才转过头去看小秒针,他的脸上第一次浮出了笑,虽然只有一丝,而且是很苦很难看的笑。但是考虑到卡片和余下的三本书,他显然还是发现自己确实比较“幸运”。

虽然还是情绪低落,但至少愿意正常说话了。他说:“要是我,我就不拿别人的书。”

不把个人的损失和伤害转变成对社会的敌意和戒备,是比情绪转化更重要的问题。我顿了顿,假装兴致勃勃地说:“喂,我们大家都来猜猜,今天是谁捡到了小秒针的书。——我猜,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他的体育特别好,立志长大后要参加奥运会的。他很喜欢读书,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到一本《福娃奥运漫游记》,可是他爸爸买不起,他刚刚在火车里,还在祈祷,上帝啊,请你送给我一本书吧,只要一本。结果他一下车,地上就放着福娃的书,而且是两本。他都惊呆了,望着天花板,不敢相信,难道上帝真的听到我的祈祷了?嗯,没错,这书呢,就是我们的小秒针送给他的,原来对他来说,小秒针就是上帝的使者,是天使啊。”

我故意说出“天使”两个字,小秒针果然叫起来:“不对的,天使就是天神拉的屎。你才是天屎呢。”

他在明确无误地笑。我松了一口气。

紫禁城很配合地循循善诱道:“对啊,那两本书,反正你已经看过了,就算送给别人,不是很好吗?”我和紫禁城一唱一和,说,如果地上丢的是两张草稿纸,别人是不会捡走的,所以,那个人之所以拿走书,说明他肯定喜欢,或者需要。我将刚才的瞎说稍加改造,编成一个“为儿子生日礼物发愁的穷爸爸,得到上天来的书”的故事。那个在几分钟之内拿走书的人,未必配得上我编造的故事,那显然是两本崭新的、被孩子遗失的书,如果是我,会把书交到管理人员手上,而不是自己带走。但起了私心,捎走了,也不算太大的错。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小秒针在这么小的时候,就对他人失去了善意和信心。

小秒针不再怨恨他人,但还在怜惜自己的倒霉。在又一次把书包翻得底朝天、确证了惨痛的事实真相后,他哀怨地反问:“你说有得必有失,我丢了书,是失,那我得了什么?”

我在心里叫苦:老天,只是丢了两本书而已,但因为是孩子那么心爱的书,于是有了这么多问题!

我和紫禁城异口同声:“得了教训呀。”

小秒针被愚弄一般大叫:“这算什么得!?”

“这当然是得。”我问小秒针,“你得了一百块钱,是得。你本来要丢掉一百块钱,现在没损失了,也是得,对不对?”

他表示同意。

“所以说,避免损失就是得。教训特别值钱。如果你继续保持丢三落四的毛病,以后可能丢掉整套书,丢掉任何东西,损失完全无法估量。你知道一个人一辈子可能丢多少东西吗?”我给他简单地算账:蕾姐姐开学之初,学费还没交,在自动取款机上取了三百块钱就走人,银行卡插着,输入了密码。我本人,在全国各大城市,留下了至少六把雨伞,五个背包,四个钱包,三台手机,不是被偷的,是我自己“留”下的。至于别的小东西,饰品、衣物、水杯之类的,散落在北京的各个角落,根本不计其数。算起来,价值恐怕上万元。这么一算,连自己都肉疼起来了。

“有了今天这个教训,你以后会办事谨严,避免了一辈子因为丢三落四可能造成的全部损失,所有这些仅仅用两本书换得,还不是赚大了?”说这话时,我绝对是真诚的,有之前的肉疼垫底。

人生在世,谁都可能倒霉。但在年轻的时候倒霉,还来得及改正,来得及补救,倒霉就是赚,倒霉越早,赚得越多。

小秒针未必真能明白这道理,也未必能很快从懊恼的情绪里出来。但至少,我们说点什么,能缓解他的消极情绪,能帮他改变一下看问题的角度。

果然,他泡在浴缸里的时候,自言自语轻轻说了句:“还好,才丢了两本。”才丢了两本,他是在安慰自己。会安慰自己,就很了不起。至少,他在跟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思路作斗争。所以,我按着他的头,说,你今天太幸运了。

小秒针没动,也没有反驳我。我就当他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