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宁波老话故事
45351300000073

第73章 蓑衣是龙袍 皇帝戴凉帽

金兀术破宋造反,小康王南下逃难。

老百姓一路救驾,种田人功劳如山。

一日,小康王逃到明州东乡太白山脱险。恰遇天落大雨,他躲在岩石下面避雨,直到天黑。康王衣湿肚饿,见到不远处有亮光,便去借宿。走近屋前,听到屋内有女人呻吟声,突然响起“哇哇”的婴儿啼哭声。康王不便敲门,只能避在屋檐下,抬头见墙上挂着一件蓑衣,就摘下来穿在身上御寒。屋内主人听到动静,就上前开门,见眼前有人穿着蓑衣站在门口,好生奇怪,便叫他进屋脱下蓑衣,见他全身湿漉漉,就拿自己衣服让他换上。主人热情好客,还端出饭菜请客人吃夜饭。康王饥不择食,吃饱饭,身体暖和起来。

主人留客人宿夜,可又缺少床铺被头,只得歉意道:“我家只有一床被褥,妻子做产,你我只能在灶洞口前铺些稻草作垫,用这件五斤重大蓑衣当盖被将就将就。”康王困不择床,也只能如此,主人坐在灶洞口前替客人烘干衣服。康王入睡到半夜,被房内婴儿啼哭声惊醒,他向主人道:“时值隆冬,你妻子婴儿一定寒冷,还是将蓑衣给母子盖上吧。”说也奇怪,母子盖上蓑衣后立马安静熟睡了。

次日吃过早饭,客人急着要离开,可是老天仍下大雨。主人拿起蓑衣给客人穿上,又拿起笠帽给他戴上。康王感动,即撕下内襟布一块,手指蘸上镬底灰写上十个字:“借蓑衣姓龙,权作挡雨袍”。写毕交给主人,主人目送客人远去。

善良的种田人,把家中唯一的蓑衣给客人穿去后,天没下过雨。

一天,两个官差奉康王之命来到他家,说是送还蓑衣笠帽,又送上五百两银子。言明特来感谢主人,并要主人拿出康王所写衣襟一块。主人取出御物,官差接过念道:“借蓑衣姓龙,权作挡雨袍。”官差深深感叹:真所谓蓑衣是龙袍,皇帝戴凉帽啊。后来平民百姓将蓑衣奉为既能辟邪又象征荣耀的圣物。民间产妇在生小孩时都要在门口挂一件蓑衣,或小孩出生后,抬产妇小孩回家,竹轿上也要盖蓑衣,认为可以避邪。这种风俗在浙东地区代代相传。

(乐炳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