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宁波老话故事
45351300000007

第7章 死抵活人开 棺材横横抬

俞明德,北仑灵岩人氏,明正德三年戊辰科进士,累东台御史之职,为人耿直,说话声似洪钟。凡朝廷奸佞有瞒上骗下之情,他就会在金銮殿上大喝怒吼,吓得奸佞胆战心惊。正德皇帝起初讨厌他,但日久见人心,后来戏封他为“吓朝大人”。

正德驾崩,嘉靖继位。吓朝大人成为两朝元老。嘉靖朱厚熜患有久治不愈的烂脚病,民间称为“嘉靖烂脚”。严嵩是天狗星下凡,黄狗舔烂脚,舔得嘉靖不痛不痒真爽快。严嵩得宠,吓朝大人失去昔日威严,于是告老还乡回到灵岩,就在松鸣岭下祀南宋忠臣江万里的树蓬庙旁建寓宅养老。后来俗称庙横头俞家(柴楼新安庙)。

树欲静而风不止,吓朝大人想安度晚年,却时及倭寇侵扰东南沿海一带。宁波北仑屡遭倭患,气得吓朝大人怒发冲冠,一怒倭贼强盗,二怒奸佞昏君。他组织民众抗倭,自己身先士卒,怒杀来犯。两次交战后,倭寇一听到吓朝大人的名字,就闻风丧胆,逃之夭夭。就此保全了灵岩的安宁。

人祸虽平,而天灾不断。北宋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他巡视全县水患,途经灵岩石湫,写下了“浮石湫之壑以望海”的诗篇。之后,他发动民众以“骑马撒砻糠”之法首筑石高塘、千丈塘、朱家塘等拦潮塘堤,总称王公塘、荆公堤,有益于民。但是这些海塘年久失修,每每大潮来时危害良田民房。吓朝大人为解百姓之疾苦,就凭借他的威望,号召民众抢修海塘。可是落潮时抢修,没过几个时辰潮水又涨上来了,冲倒将要修成的海塘,前功尽弃。人们忧心忡忡,不知何时能修成。吓朝大人心急如焚,站在海塘边上大声喝道:“潮神听着:吓朝在此,海潮不准涨到我三丈之内!”这一大喝果然灵验,海潮涨到离海塘三丈处就不上来了。从此,吓朝大人不顾年迈,不辞劳苦,天天站在海塘边吓退潮水。这样几年内不仅修成加固了王公塘,还在大碶芦山东头筑起牢固的长山碶。由此,人们改称他为“吓潮大人”了。

吓潮大人病重时还担心海潮重来扰民,就将墓地选在大碶薛家桥岩河畔,临终前叮嘱家人,他出殡时棺材要倒头抬。家人不同意倒头抬,打算横横抬。吓潮大人发怒:“你们钉死脑筋不开窍,棺材倒着抬是要死人像活人一样朝北方向吓退潮水。”家人恍然大悟:“死人要当活人在,棺材应该倒头抬。”后来这成了俞家人独有的风俗。如今这话流传成:“死抵活人开(开窍),棺材横横抬”,意思是:办事要灵活机动,头脑开窍。

(俞德信讲述 乐炳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