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剩女的情感笔记
45347500000048

第48章 一个陌生人的死

平时我兜里根本不带钱,每天只是下班时,买三五块钱青菜馒头之类的,此外要买什么贵的东西,管“银行行长”猫猫子要钱就是了,或者是大撒把,索性就直接吩咐他买回来。那天中午出来跟一个好朋友一起吃饭,特地揣了130块钱,心想我俩吃顿饭足够了。朋友说吃新疆风味吧,于是我们就到了一个叫什么阿凡提的饭馆,里面又黑又大,几乎没人。

朋友拿起菜谱就点,驾轻就熟。因为她以前来过,又加上前一段去新疆旅行了一趟,对什么新疆风味好吃了如指掌。我扫了一眼菜谱价钱,结果发现自己带去的钱根本不够。一盘凉拌菜30元,一份炖牛肉48元,两碗酸奶40元,一块馕20元,两串羊肉串20元……心情有点沮丧,到时候只能如实告诉朋友,让她把不足的钱补上了。本来是慰问她丧父之痛的,这下搞得我有点心不在焉了。

说实话,那顿饭味道真是很差,起码是不值那个价钱,而且,那个价位令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欧洲。朋友说,这家饭店是招待到北京旅游的国外穆斯林的定点饭店,所以很贵。原来如此!结账的时候,朋友抢着付钱,我坚决抵制,并说可能不够,到时候你再掏不够的那部分钱吧。谁想,一会儿账单拿来,居然才一百零几块,说是打了7折,这是店里搞的优惠。我急忙付账,并后悔这么早告诉了她钱不够的真相。而且,提心吊胆吃了一顿本该最放松心情的饭,我发誓以后再不来这儿了。

饭后,我俩照例漫步在小胡同中,四处东看看西瞅瞅。在北京的高楼大厦中,这样的胡同已经越来越少了。

她说:“你还记得海明吗?”

我对类似的问句非常敏感,已经不是一次了,每次都猜得很准:“记得啊!他死了?”

“对。”

……

2007年夏天,我这位朋友参加网上集采,买了一堆百合花球。由于我的单位就在工体附近,她委托我去工体门口,把百合花种取回。

那是个炎热的中午,街道被晒得白花花的。我骑着自行车提前一会儿到达,工体门口已经停了几辆小轿车了,那都是参加这次集采的人开来的。她们都是很年轻的女子,在车旁闲聊,彼此互称“张太”“许太”……有的问别人:“你怎么开这辆车来了?”“啊,那辆车我老公开到公司去了。”有的对另外的人说:“我那园子里最近刚种了什么什么花。”听她们热烈的交谈,我感觉这是一群有闲有钱的人,跟她们无话可说。

左等右等,等了半个多小时,那个海明终于开着吉普来了。刚一到他便乐呵呵地对那群女子说:“妹妹们,我来啦!百合花球是刚从云南运来的,我从机场取来,一路这个堵啊!”现在想来,我已经忘了这个海明长什么样了,大概是一个四五十岁,穿着T恤,乐呵呵的胖子,也许有点像“吃嘛嘛香”的那位演员?他们忙着把花种搬下来,车里还有海明种的苜蓿,我闻到了那种我小时候闻到过的气味。后来,我拿了花种就匆匆离开了,离开了这群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

听朋友说,这个海明是在2008年2月驾车去成都旅游的时候,半夜死于心肌梗。我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海明原来是个建筑商,挣够钱后便洗手不干了,在京郊租了一片地,开农场。有许多花友从网上认识他后,都驾车到他的农场去玩,连我这位朋友都去过。按照自己的兴趣生活,死于自己的兴趣,未尝不是一种好归宿,只是生命太短暂了。这是一个我虽然不认识却记得很清楚的陌生人的死。

与死去的人相比,活着就是一场盛宴了,那顿难吃的午饭实在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