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季,我们从护理学院毕业,结束了天真幼稚的校园生活,走上社会。和大部分护理系的毕业生一样,寻找工作,投递简历,参加应聘,通过考核,继而上岗就业。应着专业所铺就的道路,沿着轨迹追随,我顺利地成为了脑外科的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
来到新科室,所有的一切似熟悉却又如此陌生,一个全新的开始以及初次感受到的紧张的工作气氛,让我多少有了些忐忑的心情。初次见面,经过领导大致的工作介绍,老师们细心的带教和同事们之间的相互熟悉,第一天的上班生活过得如此充实,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心里还有的忐忑。
我开始适应在脑外科的生活,参与工作和学习。听着病房里的铃声、叫声、吵杂声,不停地接铃、换液体、发药……努力地完成任务,嘴里说得最多的是“等下等下”,手里拿的最多的是输液袋,满脑想的都是还有什么工作还没有做好,抬头一看下班时间已经过去了,自然而然地,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的事儿。我对脑外科的工作量之大,工作内容之细,工作责任之重的说法有了深切的体会。每天重复的乏而无味的工作内容,沉重而紧张的工作环境,开始让人变得麻木、机械、厌倦和逃避。每每下班后,换掉工作服,或是天空大白之后,或是夜色深浓,道路上行迹寥寥,同事们的脸上总有些倦意,始终绷紧的神经才有了些放松,承受着别人并不知晓的工作压力。有迷惘,会无力,也扪心自问,是否这样的忙碌和付出就是所谓的意义,是否这样的坚持就是值得的,那时候,我并没有找到答案。
日复一日,我在脑外科的时间将近两年了。同事小朱,常把她的孩子托付给乡下的父母照看,有时候工作繁忙,隔一个月都见不到孩子一面;小陈把生病的老人留给了丈夫,这样工作才不会耽误;谈起哪个病人,记得点点滴滴,却常常把家里托付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现在亦是如此,24小时分段切的班次,我们的每一个同事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照,都从未掉队,从未脱岗。从我的同事、老师和前辈身上,学到了她们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学到了互敬互爱的精神。
每一位颅脑损伤的病人来到我们科室就医,病情或重或轻,轻者心存对预后的担忧,重者,也会面临生命的缺失,他们中有着急、遗憾、绝望、失落、怨恨等错综复杂的心情,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痛楚,因为我们是护士,是人们所说的白衣天使。每一位重症患者,都需要我们打起一百二十分的警觉,密切地观察他们病情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况、做好基础护理以及认真完成护理书写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这就是我们脑外科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的工作原则。我们的角色,不是最主要的,而又不可缺,繁忙琐碎出不得半点差错,从处理细微的事到完成高标准的任务,都需要我们中的每一位团结合作,尽心尽力去完成。丰碑无语,行胜于言,当我们努力的结果得到病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这或许就是医务工作者付出、忙碌和坚持的意义,而我,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以护理前辈为学习的榜样,为做个尽职的护理工作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