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插曲,最近的心绪颇有些倦怠,然而,今天所经历的两个故事却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空气中的温存与希望。
昨晚,看了一段同学放在QQ空间上的V CR,由衷地为她的教育方式喝彩。录像持续了整整10分钟,画面中她5个月大的女儿一直在艰难地爬行,试图获得摆在眼前的玩具,但因为她的爬行方式还不准确,力度又明显不足,所以,这段距离显得那么遥远且那么艰难,期间,她不断地用哭闹、尖叫表示不满,最后,终于因为精疲力竭宣告放弃,翻了个身,平躺着玩自己的衣服了。整个过程中,我的同学除了鼓励,没有给予任何帮助,对于女儿最终的放弃,她也非常理解,而不是我想象中的她会拿起玩具尝试再次引起她的斗志。我为她能自始自终保持“袖手旁观”而惊诧,她却平静地解释:希望女儿从小就能养成独立奋斗的习惯,并且,懂得接受奋斗的结果——你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要顺其自然。
这是一种值得认可的教育方式,折射出的是为人父母真正爱儿护儿的伟大情怀,在这简单的10分钟里,她给予的远远大于一件玩具本身的安慰,那是一种无比珍贵的人生态度,而这,正是我们家庭教育中最匮乏的。
当我还在回味同学的育儿之道时,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传入了我耳中。早上,同事将她手上的一大袋玉米递给我们分享,打开时颇有些意外——这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寒酸”的玉米了,最大的不足15厘米,颗粒也不饱满,“肤色”还有些苍白。聪明的同事很快读出了我脸上的疑问,微笑着告诉我,这是昨晚她和儿子一起在路边买的。卖玉米的是一对祖孙,老人已经七十开外了,孙子约摸五岁光景。颇有些闷热的天气让孩子显得有些困倦,但他依旧乖巧地坐在老人旁边,等待着路人的光顾,只可惜,他们的货物实在不讨人喜欢,过往人群中鲜有将目光停留的。此情此景却意外唤起了同事的记忆:小时候自己也是这样陪着爷爷在路边销售自家的李子,通常也少有买家,所以,到最后就是半卖半送,非常疼爱自己的爷爷却还会从这连本都不值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自己买冰棍。现在,爷爷早不在了,可那种温馨的味道似乎还留在唇齿间。于是,同事不假思索,用市价购买了这些本已贱卖的玉米,并将儿子手中的蛋糕也分了他们一半,懂事的小男孩躲闪着不肯接受,憨厚的老人也一定要找回十元钱,但他们终究拗不过同事,带着感激,带着幸福,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更令她安慰的是,回来的路上儿子不仅没有因为蛋糕少了而伤心,反而特别开心地问自己:“小弟弟肯定也喜欢吃蛋糕的吧?妈妈下次可不可以也给他买一个。”
这样的故事如何不让人热泪盈眶,一对善良母子的温存正缓缓流入我的心田,口中的玉米也感觉越来越甜。
因为爱,我们得以生存,社会前行的步伐也必然需要我们共同的付出与关爱,想到这里,不再执著于个人琐碎的烦恼,以感动支撑,用爱心照明,相信,我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