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情世故一本通
4534200000017

第17章 低调一点,为人处世不要太张扬(3)

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一个人功劳再大,如果没有坐上头把交椅,就不能自以为是,否则就会受到领导的猜忌而招来不必要的祸端。适当地在领导面前“弯腰”,既能满足对方的虚荣心和成就感,又能使自己不成为“出头鸟”而遭“枪打”。

庄子曾经提出“意怠”的哲学观点,这种观点托言于一种很会“隐忍处世”的鸟。这种鸟善于跟从别的鸟飞,别的鸟傍晚归巢,它也跟着队伍归巢,而且前进时不争先,后退时不落伍,吃东西时不抢食,不掉队。因此,它很少会受到同类的威胁与打击。对于这种鸟的“意怠”做法,从表面看来似乎有点过于保守,与一些人主张的冒险精神有点格格不入,但用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时候却是大有益处。

在中国古代,有能力是太子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如果太子能力过强,处处表现自己,又往往会有逼父退位的意思,所以,有些太子也常遭父皇的猜忌而被废黜。

唐代的顺宗在做太子时,豪言壮语颇多,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他曾对东宫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他的幕僚于是告诫他:“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的敏感问题,如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邀名争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将何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太子听后,如雷贯耳,立即闭嘴黜音。一直到了德宗晚年,德宗不仅荒淫且又专制,而太子始终不声不响,直至熬到继位。这才有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同样,即使是对有大志向的人来说,弯腰做人也并不是苟且偷生,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谋略。

老子曾经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主,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也就是说,水因为安于卑下,不争地位,善利万物,所以谁都喜欢它。老子反对锋芒毕露,争强好胜,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这种与世无争的谋略思想,深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成为广泛流传的哲理名言。

看看历史上那些既得善始又得善终的英雄俊杰,无不是在行为姿态上规避风险的大师。懂得韬光养晦,在适时进退,才有所作为和成就。

相对于唐顺宗来说,清朝的年羹尧就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了,虽然他曾经是显赫无比的大将军,但由于恃宠自骄,不知“弯腰”做人的道理,最后却落得了人头落地的下场,不禁令人甚为叹息。

那是在雍正皇帝登基之初,年羹尧深受雍正帝的赏识和重用,可以说几乎到了癫狂的程度。

首先,雍正帝命其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而后,因年羹尧一直在西北前线为朝廷效力,且平定西藏时运粮及守隘有功,被封为三等公爵,世袭罔替,并加封太保衔;因平郭罗克有功,晋二等公;因平青海有功,进一等公,并给一子爵令其子袭,外加太傅衔。到了雍正二年八月,年羹尧入觐时,雍正帝又赐他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对他恩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此外,不但年羹尧及其亲属备受恩宠,不少家仆也因他得以“升天”,通过保荐,有的做了道员,有的甚至做到了副将。

但是,年羹尧对此不但不知感恩收敛,却更加得意忘形,更加骄横。他霸占了蒙古贝勒七信之女,斩杀提督、参将多人,甚至蒙古王公见年羹尧都得先跪下,由此,他遭到了群臣的愤怒和非议,弹劾他的奏章像雪片一样纷飞。并且,内阁、詹翰、九卿、科道合词奏言,指出年羹尧的罪恶“罄竹难书”,于是,雍正决定革去年羹尧的官职。

雍正三年十月,年羹尧便接到了来京审讯的命令。到十二月时,年羹尧案便告终结。这距离起事时仅仅只有九个多月。议政大臣等定的年羹尧的罪状共92项,分别是大逆之罪5项、欺罔之罪9项、僭越之罪16项、狂悖之罪13项、专擅之罪15项、忌刻之罪6项、残忍之罪4项。

雍正说,这92项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噪一时,“年大将军”的威名举国皆知,如果对其加以刑诛,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曾经显赫一时的年羹尧,最终落得了自裁的结局,曾经无比风光的大将军立马成了过眼烟云,年氏家族也因此惨遭牵连。年羹尧的悲惨结局也只能怪他在封建时代不知进退、不懂“弯腰”的做人处世哲学。前人已矣,今人应以前人为鉴啊!

削平棱角,隐藏自己的锋芒

削平棱角、隐藏锋芒的态度是一种高明的做人之道,也是一种难得的成功之道。如果一切皆棱角分明,恐怕会很难处世。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取得了一些成功和荣耀,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把自己的家底悉数掏给别人看。尽管其中不泛有才或有财之人,但是他们一旦和人竞争起来,却往往处于劣势。这是因为别人已经知晓了他们的底细,可以提前做好应付准备。一旦动起真格,这些人就能像一柄利剑,直刺对手要害。所以,低调的人往往隐藏自己的锋芒,让人探不出深浅。

在苏联时期,有个旅者很喜欢从莫斯科徒步走到波良纳,这段长长的旅途大约有200公里。他总是背着一个大背包,沿途与一些流浪的人结伴而行。大家对这位旅者很熟悉,但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姓名与来历,只知道他是个步行的爱好者。

这段路程要花五天的时间,旅者的食宿都在路上解决,或随便向农家借宿,或走进火车站,到三等车厢的候车室里歇息。

有一次,他又准备进入候车室里小歇,但这时候候车室里挤满了人,于是,他便来到月台上,想等人少以后再进去休息。就在这个时候,旅者听见有人招呼他。

原来是车上的一位夫人在叫他:“老头儿!老头儿!”旅者连忙转身,看见有人朝他招手,便上前去询问:“夫人,请问有什么事吗?”

坐在火车上的太太着急地说:“麻烦您,请您快到洗手间去一趟,我把手提包遗落在那里了!”旅者一听,连忙跑到洗手间寻找,手提包还在,于是他连忙把它拿了出来。那位太太一见,非常高兴地说:“谢谢您了!这是给您的赏钱。”太太递给了旅者一枚五戈比的铜钱,而旅者也欣然接受。

当旅者转身准备离去时,这位太太身边同行的旅伴问道:“你知道你把钱给了谁吗?”太太不解地看着她的伙伴,她的朋友带着惊喜的口吻说:“他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啊!”

这位太太一听,吃惊地说:“是吗?真的吗?天哪,我在做什么呢?托尔斯泰啊!看在上帝的份儿上,请原谅我的无知,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唉,我把它给了您,真是不好意思,哎呀,我的天,我是在做什么呢?”旅者听见太太的呼喊声,转过身,笑着说:“你不必感到不安,您没有做错任何事,这五戈比是我自己赚来的,所以我一定要收下!”

火车鸣笛了,开始缓缓启动,那位太太仍内疚地请求托尔斯泰把五戈比还给她,然而,托尔斯泰却带着微笑,目送着火车远去。一个有才华的人若总是棱角分明,就无法深入普通民众,就无法了解普通民众的心声。

在竞争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削平自己的棱角、隐藏自己的锋芒,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很多事情成败的关键。巧妙削平棱角是一种真聪明,可以给各种繁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其顺利运转;含蓄地隐藏锋芒是一种真修养,它可以使生活充满笑声,轻松明快。相反,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就很容易去攻击别人,这会得罪人。素来以傲慢无礼、举止粗鲁而闻名于世的赫鲁晓夫也尝到过锋芒毕露的痛苦。

1957年,美苏首脑举行会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应邀出访前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这一决议受到赫鲁晓夫的激烈抨击,本来,他可以采取比较得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赫鲁晓夫却选择了一个既有失身份,又有失国人尊严的方式。

在美苏首脑会谈中,他指着尼克松吼道:“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意儿更臭了!”

在这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场合,尼克松当然也不能示弱,他知道赫鲁晓夫年轻时曾当过猪倌,就一字一句地说:“恐怕主席先生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

赫鲁晓夫不禁尴尬异常,是他自己先锋芒毕露地用话伤害了别人,别人才予以反击。如果为人处世都懂得削平自己的棱角、隐藏自己的锋芒,就不会有那种尴尬的局面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我们经常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为人处世,本来是棱角分明,还自以为是光芒四射。其实,在我们刻意显示出才华的时候,我们的才华已经减少了很多,因为我们的显示,才华已经没有了它原来的光芒。所以,真正的低调者能够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故意给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明明知道他不如自己,也去向他请教;明明自己懂得很多,但把它埋藏在心底,表面上做出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沉静内敛,方可一鸣惊人

“沉静内敛”是有张力的,“积聚力量”的过程是真实的。沉淀岁月,以超凡脱俗的非凡之力脱颖而出,赢取最后的胜利。

当身处不利时,沉静内敛地应对可化险为夷;当身处困境时,积聚力量能转危为安。很多时候,沉静内敛,积聚力量的应对,不仅仅能脱离危险境界,减少损失,还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年轻人急于表现,想得到快速的“成功”。因而,以为抢到别人前头就是胜利了,即使他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消极影响也在所不惜。这种对“争先”观念的重视,使得社会上人人感到自己在孤军作战,而周围都是敌人。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一波又一波地、盲目地争抢,而“沉静内敛,积聚力量”是应对“争先”的最好办法之一。

王婷在大学毕业后,只身去了南方,顺利地在一家跨国公司找到了一个职位。上班的第一天,王婷就发誓要让自己成为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她总是暗暗地努力工作和学习。

王婷负责的工作是档案管理,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她很快就发现了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弊端。于是,她开始连夜加班,大量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了一份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将公司内部工作运行流程、市场营销方式以及后勤事务的规范,也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然后一并发到行政经理的电子信箱中。

没过几天,行政经理就请王婷到公司的餐厅喝咖啡,离开时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她的肩头,说:“公司对你这样能默默做事的人,向来是给予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的,好好努力。”

此后,王婷更加勤奋地努力工作。公司想竞标一个大商厦周围的霓虹灯方案,同事们整天翻案例找朋友,忙得焦头烂额。王婷白天做自己分内的工作,晚上却通宵不眠,熬红了眼做方案文书。竞标前一天交方案时,王婷去得最晚,行政经理不解:“你们部门的已经交来了。”王婷却充满信心地看着他说:“这是不一样的!”竞标的当天,各种方案一下子被否决掉好几份,公司高层开始紧张,决定试试王婷的方案,但这一试,就让王婷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天,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公司,大家都知道了人事资料管理科有个叫王婷的人,不但工作很出色,而且能够默默地为公司谋利益。

一个月之后,公司人事大调整,原来的部门经理调去别的部门,新来的行政任命文件上赫然印着王婷的名字。在同事们复杂的眼光里,王婷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迈着悠闲的脚步走进了18层那间豪华的办公室。

这样的结局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想象得到,一个沉静内敛、默默做事的小女孩是怎样征服公司的高层领导呢?可见,“沉静内敛,积聚力量”是一种可喜的内省性格,是一种优美的气质。“沉静内敛,积聚力量”是形成高雅风度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它对于减少人与人之间尖锐的对立,发挥了神奇的力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们年年看的青歌赛上,从内行者的眼光来看,一些歌手基本功扎实,嗓音甜美,气质高雅,但缺乏渐入佳境的意识,主要是少了“内敛”的调和。一首曲子,“内敛”有时比“高亢”更能震撼人心,于无声处响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沉静内敛”只是一个参照,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衬托“高亢”,如果自始至终以“高亢”贯穿,就像绷紧的弦,让听的人大气不敢出,唯恐弦绷断了,这样,处理势必过犹不及,更谈不上美的享受。

一首曲子的处理,大部分的时候用三分嗓子,少部分用七分,极少部分用十分甚至十二分,这样整首曲子才会富丽堂皇,才会有一种音质上的层次,令人回味无穷,像《列子·汤问》中韩娥的“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所以说,“沉静内敛,积聚力量”的人往往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认知能力,那是对自己内在生命的一种省察和对外界人与事物的一种敏锐的感应,以及“一目了然”“旁观者清”的洞察力。许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都是由于他们虽不擅长立即表现,却正因如此而有机会深思明辨,把自己所学经过千锤百炼后才肯公布于世。

藏锋露拙,该收敛时就收敛

人生就是这样。所以,即使你有非常出众的才智,但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该收敛时就收敛,夹起尾巴好做人,切勿光芒晃人眼。

聪明的人要懂得在最恰当的时候示弱隐强,做出暂时的退让。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锋芒毕露,就要得罪人,得罪人,阻力就大。因此,露才要适时、适当。

三国时期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智慧超人,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20余年,之所以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