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我高五届以上的是老师,比我低五届的是学生,中间的全都是我的同学。——紫光总裁李志强
1979年,唐师曾出现在北大校园。唐师曾是稀里糊涂进北大的,据他说是“师曾参之孝”,为了他90多岁的爷爷。唐师曾的爷爷兄弟两个全是戊戌变法由秀才举人摇身一变进入京师大学堂的,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所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源头,因此为了让爷爷高兴,唐师曾在填写志愿时写上一句“服从北大分配”。那是决心一定要去北大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了。其实唐师曾更想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他的梦想是当个巴顿、古德里安式的坦克师长,所以在他想来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更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愿望。然而,他还是去了北大。
在北京大学,唐师曾住37楼432宿舍,属于国际政治系。在唐师曾毕业时,他的哲学、逻辑、国际关系史成绩是“优”,英语成绩是“中”,政治理论等需要背的都不太行,总的来说,他并不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学生,因为爱好军事,他更喜欢把精力放在正常专业课程之外。老师开的必读书目唐师曾可能不读,但英国的《简氏武器系统》《简氏舰船年鉴》等却成了他的宠物。在唐师曾看来,各种火炮的口径、射速和发射方式远比种种拗口橘诈的政治词汇更令他神往,为了满足自己的对战争和军事知识的胃口,唐师曾偶尔还跑到红山口的军事学院去偷听讲课,在北大,他也是不务正业地四处乱窜着听历史系罗荣渠、国政系王炳元讲战争史。
除了喜欢军事知识以外,唐师曾在大学里还喜欢摄影,由于对这两者的痴迷,唐师曾在北京大学校园里交游较为广阔,他的交往对象并不限定在自己的同班同学,或者同系同学中,那是大多数人在大学生活中的交际状态,而不是唐师曾在大学里的交游状态。在大学里,由于共同的爱好,唐师曾多与其他人交流,物理系79级一位黄姓学生曾经慕名而与他探讨航空母舰的前甲板,力学系去38军坦克6师考察,由于唐师曾在这个系里也有自己的同好友人,所以也捎带上他。随同力学系去考察,是唐师曾第一次因为人脉关系而得到的一个“好处”。
大学里交游广阔的唐师曾还是毕业了,1983年,唐师曾结束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也结束了自己在大学里与他人的交往,但他不会知道,他与北大人的密切相关的关系才刚刚开始,他还将生活在由北大人所构成的自己的人脉中。毕业时唐师曾想有一份“自由的工作”,于是选了北京出版社报到,想去《旅游》杂志。那时候他已经开始背着相机整日在街上游荡,但人家并不欣赏他用小相机抓拍的那些照片。唐师曾的档案被退回北大。这对于唐师曾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好消息,那个时候既然没有被单位接收,自然可以自己找地方接受了,所以以为塞翁失马、天赐良机的唐师曾开始叩访各军事单位:第一站38军坦克6师;第二站红山口解放军军事学院;第三站青龙桥军事科学院;第四站空军指挥学院。希望在军事学院里扎下来,一圆自己的军事梦,空军指挥学院倒是愿意留他,可要他教党史,唐师曾想的是教军事史,对不上自己的兴趣,但毕竟也是一个军事学院,唐师曾拿不定主意。正不知如何是好,有老师建议他去中国政法大学,老师告诉他,“北大法学院的某某带着一帮人在那边”,对北大有严重的“恋母校情结”的唐师曾一听就去了。
不过,唐师曾并没有一直在政法大学待下去。在做到讲师以后,唐师曾发现他并不适合当老师,这个时候,他的北大人脉发挥了作用。与唐师曾同一年从北大分到政法大学教书的一个校友建议他投考新华社摄影部,这位校友知道唐师曾对摄影有着特殊的痴迷,同时也对他的这种“痴迷的摄影癖”大加赞赏,并认为新华社一定缺少唐师曾这样受过良好训练的人。这位校友的父亲是新华社总编,所以她的认为自然是道理十足、根据十足。唐师曾决定接受这个建议。
新华社摄影部一大帮正副主任中至少有三个是北大毕业的,唐师曾的面试很成功,顺利进入了新华社摄影部,时间在1987年。在新华社唐师曾干得得心应手,他一度奋斗在灾难、探险、暴乱乃至战火之中,以行动敏捷、不畏枪弹、日夜工作、独家新闻以及总是能够得到他人之不能的好照片而屡受社长褒奖,比如他后来才发现自己的社长竟然也是北大毕业生,是自己的北大学长。
在新华社呆了几年以后,唐师曾迎来了他最为辉煌的一次,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次采访。1990年,海湾局势紧张,唐师曾以自己的大学国际政治系知识预判将有战争的发生,对军事和战争以及摄影痴迷的他怎么会放过这次以图片记录战争的机会?
经过一番自动的、艰辛的自我请缨,虽然当时新华社除高层几位领导外,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海湾战争会打起来,唐师曾却最终获准赶赴海湾,单枪匹马,揣着300美元。这时他已经考上了常驻中东记者,不过他去中东是为了将要开打的海湾战争,所以早去了两个月。1990年12月,海湾战争处于一触即发之际,唐师曾来到了巴格达。当时中国驻伊拉克是郑大使,当唐师曾冒冒失失,在别人都是撤离的时候突然跑来与之相见,郑大使的心情并不愉快,作为大使,他必须为在伊拉克的每个中国人的生命负责。海湾危机以后,郑大使已组织上万中国人途经约旦回国,而唐师曾现在却逆人流而入,郑大使的心情自然愉快不起来。然而不愉快归不愉快,郑大使还是接待了唐师曾,郑大使也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他是北大东语系的,是唐师曾的校友。在离国万里、处身将要爆发战争的漩涡、危机重重的时刻,能够见到自己的校友,自然是可以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相信唐师曾和郑大使都是这样的感觉。
1991年1月15日,是联合国安理会给伊拉克的最后期限。1月的伊拉克,国际通讯已全部中断,新华社的传真机已无法发稿,身在巴格达的唐师曾如果要给新华社发送稿件都有困难,如果不能够发送稿件,则他来到伊拉克就是种浪费的无用之举,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唐师曾的北大校友郑大使为他指点了迷津,郑大使让汉语拼音根基好的唐师曾使用打字机编码打孔,让他每天送一卷几十米长的纸带到使馆,然后通过无线电台向北京发回稿件。就此,唐师曾在巴格达从事一个记者工作的流程得到确定,他来伊拉克就算是得偿所愿,不虚此行了。然而这一切不能不敢感谢他的北大校友郑大使。
海湾战争还是爆发了,巴格达的天空炮火不断。唐师曾就在这样的情势下坚持在挨炸的巴格达拉希德饭店,他与另一位北大校友、日本记者河野彻不期而遇。河野是日本共同社国际部记者,早稻田政治系毕业后在北大进修中文,1989年在北京与唐师曾一起工作过。从此,整个战争期间他们生死与共,同行同止,分享新闻线索,直到他奉调去科威特。当唐师曾与河野分手时,在约旦的一家小酒馆里,河野含泪把一大包止血绷带和美军战场急救用品塞给唐师曾,酒气冲天,珠泪满面:“剩下你一个人千万别太猛。要多想!钢盔、防弹衣、防毒面具要随身带。要活着!活着才有一切!一定要再见面呀!”两个北大校友并肩在炮火中建立的友谊如此深重。
没有对北大的“恋母校情结”,没有对北大人脉的无意识的靠近,唐师曾不会去政法大学,没有他的北大校友的建议,他也许不会投靠新华社,没有他的北大校友,他投靠新华社也许不会这么顺利,没有他的北大校友,他在伊拉克也许连稿件都发不出来,而他的日本的北大校友也为他留下了一段并肩战斗的美好回忆。自然,这些唐师曾生活中有关北大校友的美好记忆只是他生活中与北大校友相关联的一部分,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分已经让唐师曾受益匪浅、感激不尽。正如同唐师曾自己意识到的一样,在唐师曾的交际网中有一个由北大校友组成的脉络,这个北大校友脉络成为以他为中心的交际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需要的时候发挥能量。
所谓人脉,便是以人组成的交际网络,形似脉络,它可以是一种以朋友为基础的延伸,以朋友为基础组成的网络,有些人可以不必成为你的朋友,但他可以成为你一个熟人、一个良师、一个合作伙伴、一个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对你有所帮助的人、一个比朋友稍远而比陌生人近得多的人。不过也许你也可以将之定义为朋友,那么此时你的朋友就比一般人广泛,此时这些也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与你的死党、亲戚等便组成了你的关系网络,也便是你的人脉。
人生并不是一个人的生存。人是群居动物,人的生存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联系,人的成功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也许不一定非得要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才能够成功,但一个希望成功地人必然需要一个广泛而合适的人脉。人脉就是机遇,人脉就是成功,人脉决定你的竞争力,也决定了你的成功几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素质和智慧,而其中的80%归因于他与别人相处的艺术。
人并非一生下就会建立自己的人脉的,虽然人一生下来便身处在人群之中,便与他人产生了联系,然而这种联系是无意识的,是范围狭小的,是随缘随机随心的,直到人真正独立出来,在社会中工作,他的有意识的人脉才开始建立。大学正处在这两者之间。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在进入社会之前演练人生、实习独立的地方。因此,大学也是一个人有意识建立自己的人脉起步的地方,在这里,一个称得上成功的大学生应该初步建立自己的关于母校的人脉,习得建立人脉所需的内外素质、技巧和方法。
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大都是带着兴奋和憧憬的心情而来。可过了不久在很多人的心头都会萦绕上挫折感和失望感,原因是他们经常不适应大学里的交际。高中时虽然也有宿舍制的高中,但每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并不紧密,由于学习紧张,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彼此之间并不特别在意彼此的关系,另外还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家,因此每个人此时并没有交际的压力,而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学习之外,每个大学生还要独自一个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独自建立自己或大或小,或成功或失败的人脉,这一转变往往令心理上犹有高中时生活惯性的人猝不及防,一旦适应不过来,便会形成一种沮丧心绪,甚至是郁郁寡欢,直到大学毕业以后也不能释去,直接影响他一生人脉的建立。
紫光的总裁李志强说过一句话:“比我高五届以上的是老师,比我低五届的是学生,中间的全都是我的同学……所以我的同学特别多。”也有一个广泛流传的大学里应该做的25件事,其中一条说,与几个德高望重的人结成忘年交,与有争议的人成为朋友。两者意思明了,都是劝告要广泛建立人脉,莫以别人的标准阻碍了自己与他人交善的步伐。然而,有时候好心未必办好事,一个人固然有求得他人友善的心愿,却往往得不到他人友谊,一个人固然有建立自己人脉的有意识与无意识,却可能只会让自己的人脉始终萧条惨淡。
如何得到他人的友谊,求得他人的友善,建立合适的人脉,是一个内在的智慧和素质问题,是一个关于机缘和运气,同时也关系到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不但要满足自己对于人脉建立的需要,也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遵循基本的与人交往的几条原则。
1.平等是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都不同,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富家子弟,来自大城市的,就自觉高人一等,傲慢终日,这样的话必然会被别人排斥孤立起来。相反,更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来自贫穷山区,吃的没别人好,穿的没有别人高档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甚至跟别人说话时都是低着头,走路时拖着腿,整天无精打采的。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一个看不起自己的人交往。
2.真诚与包容
只有做到坦诚对待别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信守诺言,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彼此采建立深厚的友谊。当别人有困难时或心情不好时,应该尽可能地帮他们。有时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一句安慰的话,也可以让他们感激涕零的。节日到时,可以互相打一下电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处事的态度。我们没有必要让别人一定要接受自己的观点,按自己的习惯生活更没有必要为了点小事就跟别人去斤斤计较,每次在跟别人争吵之前自己都应该想一想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要广泛地建立自己的人脉,一个人应该以宽大的胸怀去接受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不同的甚至是与自己截然相反的观点来锻炼自己处事能力,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适度距离原则
“距离产生美”,这在与他人友善相处,建立自己的人脉中同样适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应给对方留有独立活动的空间,这样才能产生美感,不需要做什么事两个人都要观点一致,统一步调,这样的话再好的朋友日子久了也会变得厌烦、生疏起来。事实上,即便是知己朋友,彼此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当然如果距离太远,就谈不上交往和相处了。然而在于人交往中是需要把握好心理距离上的适度,不要以为越近越亲密越好甚至丧失自己的个性,盲目地服从,并不一定能交到好的朋友。
4.学会用赞美温暖别人
人有一种天性,就是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在与人友善交往中,在适当的机会给别人一句赞美的话,会让别人心情舒畅一整天。别人嘴上虽不说,但心底里定然会对你有所感激,即使对你有恶感的人也会升起些许好感。也许有些人认为赞美别人是一种很虚伪的行为,其实看到别人的优点心存嫉妒才是真正的虚伪,自然赞美别人也并不是无原则地、不分场合地去阿谀奉承别人,这种话不由心的纯功利性阿谀奉承的话在日久之后,不仅不会让人得到他人的友善,还会让他人产生厌烦的情绪,只有那种发自肺腑、真诚的赞美,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交往的情景灵活地去与别人交往,增强自我的吸引力,使自己能够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处于积极和主动的状态。
5.主动开放
每个人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正是别人希望发现的奥秘,一般来说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才能走进别人的心里。当你对别人作出一个友好的行动,表示支持或接纳他时,他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压力,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会对你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善于与人交谈和一起娱乐,能恰当分配时间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往往会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
6.心理互换与相容
一方面,生活中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但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时,就会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获得许多从未有过的理解,便会觉得心理上的距离缩短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如果时时处处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不过高要求别人,就可以减少误解,有豁达心胸,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7.合作协助,友好竞争
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你应该在别人午睡时,尽量放轻动作;自己听音乐时戴上耳塞;有同舍室友亲友来访,热情接待。“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彼此合作的契机便已来临。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倡导“公平公开,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合作”。
人脉之建立,人脉建立方法之习得,不是一日一时能够成功,也不是大学里能够完全完成的事情。大学说到底只是人关于人脉的种种一个实习和学习的地方,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大学里有相当的人脉,有建立人脉的意识,而不是惧怕与人接触,能够了解基本的建立人脉的技巧和方法,他的大学也便可以算是相当成功了。
唐师曾小资料:
唐师曾,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6年考入新华社,以无线通讯装备现场拍摄突发事件、每天发表新闻照片达数年之久,多次获新华社通报表扬。1987年为法国SIPA、SIGMA,《巴黎竞赛画报》拍摄“沿万里长城步行”。1988年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出版《SECRETWORLDOFGIANTPANDAS》,珍妮·古德尔作序。1989年负责北京新闻。1990年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持续探险4个月。1990年独自潜入伊拉克,最后撤离巴格达。辗转交战双方,出版《我从战场归来》,萧乾作序。2000年海湾战争10周年,自费前往伊拉克,出版《重返巴格达》,季羡林作序。2001年5月4日,当选“全国十大新锐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