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话反说,就是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与说话内容的字面理解完全相反。如字面上肯定,而意义上否定;或字面上否定,而意义上肯定。这是拒绝的有效方法之一。正话反说一定要说得恰到好处,说到点子上,既要让人领会与字面相反的真正的意思,又要让他改变主意,按着你的思路走下去,这种方法,针对性格傲慢的人有奇效,因为傲慢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时候对他进行正面的批评教育是无济于事的,而正话反说,却能使其醒悟。
我国古代有许多正话反说的生动事例,达到劝说和拒绝的目的。汉武帝要杀死自己的奶妈,奶妈着急地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皇帝正发怒,别人再来劝,你死得更快了。你临刑时,只要屡屡回头,我会想办法刺激他。”奶妈按照他的话去做了。东方朔在汉武帝身旁对奶妈说:“你应该赶快去死,皇帝如今已经长大了,怎么还会记得你当初给他喂奶时的恩情呢?”汉武帝猛然受了感动,赦免了奶妈的死罪。
汉武帝之所以受了感动,是东方朔的正话反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春秋时,齐景公很喜欢打猎,他让人养了很多老鹰和猎犬。有一天,负责养老鹰的烛邹不小心让老鹰逃走了一只。齐景公大怒,要把烛邹杀掉。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指着烛邹数落他的三条大罪:“烛邹,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了,这是第一大罪;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杀了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条大罪,不杀不行!大王,我说完了,请杀死他吧!”齐景公听着听着,听出了话中的味儿。半晌,才慢吞吞地说:“不要杀了,我已听懂你的话了。”
为了阻止齐景公杀害无辜,晏子正话反说,用杀掉烛邹的后果——给齐国带来不好的影响来劝说齐景公,使齐景公幡然醒悟,放下屠刀;而于烛邹而言,晏子口口声声指责烛邹的“三大罪状”,就是小骂影射齐景公,从而帮了烛邹的忙。
用幽默打败妄想
秦朝的优旃思维敏捷,言辞幽默,言谈中却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秦始皇在位时,曾经把大臣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自己要建一个大的国家公园,东起函谷关,西到陈仓,许多大臣心中并不赞同,但却不敢说出来。优旃见大家都不吭声,就走上前去,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个计划真是太好了,在这个大公园里,我们可以多养些禽兽,等敌人来侵犯我们的时候,就让麋鹿用角去触他,这样足以把敌人吓跑!”秦始皇笑了起来,终于放弃了建大公园的计划。
秦二世在即位以后,一时兴起,要把京城咸阳用油漆通通漆一遍,对于这种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反对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家都不敢说出来。优旃说:“想法真是不错,虽然百姓要多破费一点,却很合算——城墙刷上油漆后就非常光滑了,要是敌人来攻打我们,就爬不上城墙了。油漆咸阳也并不太难,就是要让油漆阴干得先建一座能遮蔽咸阳城的大屋子就可以了。”秦二世笑一笑,领悟了话中的道理,终于放弃了这个计划。
面对某些不可行的事情时不要硬碰硬,学会用幽默打败妄想。
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
如果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将某个事理加以放大,就能显示其荒谬性,给人敲起警钟。这种方法可使固执的人受到冲击,开始反思。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年轻、聪明、有才华的得力助手,但他有个毛病,只尊敬导师爱因斯坦,面对其他人时却傲气十足。一天,为了使他的助手改掉这一错误,爱因斯坦对助手说:“孩子,从今以后我该拜你为师了。”
年轻的助手听后吓了一跳,连忙说:“爱因斯坦先生,我是非常尊敬您、崇拜您的,我对您的尊敬和崇拜甚至超过对我的父亲。我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请您尽管指教。”
爱因斯坦认真地说:“孩子,我所交往的这些科学家和教授,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而你却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为了使你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点用处的人,我也应该拜你做我的‘老师’!”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使这个年轻人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惊,他的意思很明确:那些科学家和教授都是我的老师,你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就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从此,他的助手明白了自己的过错,终于改掉了傲气的毛病。
答非所问,警醒对方
答非所问,也是正话反说的另一种形式。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的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的问话,回答的内容却偏离正题,通过有意的错位幽默地表达拒绝的意图。
一个和尚师从赵州禅师,刚来不多日,便急于从师父那里学懂禅之本意。一日,他问赵州禅师:“何谓禅?”赵州禅师并不直接回答,却问他:“你吃过早饭了吗?”和尚答道:“吃过了。”赵州禅师便对他说:“那么,你就去洗碗碟吧。”
弟子问禅,赵州禅师却让他去洗刷碗碟,这里面包含了禅的奥秘。据说,那和尚听了赵州禅师的话以后,他彻悟了。赵州禅师将晦涩的佛学教义转化成易懂的生活常识讲解出来,如醍醐灌顶。
在一次联合国大会的休息时间,一位发达国家的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的大使:“贵国生活条件差,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面对发达国家外交官的挑衅,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发达国家外交官的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进行挑衅,非洲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一个人,颇具匠心的回答,营造了别样的幽默效果,不仅回敬了外交官的傲慢,还维护了本国的尊严。
在从政前,林肯曾经参加过一次宗教集会。会上一位神父说:“一切愿意把心献给上帝和想进天堂的人,请站起来。”一些男人、妇女和孩子们站了起来。神父又说:“一切不愿意下地狱的人请站起来。”结果除了林肯,所有的人站了起来。
于是神父严肃地说:“林肯先生,我可以问问你要到哪里去吗?”林肯慢慢地站起来说:“我愿用同样坦率的话回答,我要到国会去。”
答非所问讲究技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不同的表达,跳出了被动局面的困扰。
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小仲马,也有拒绝的典故留于后世。有一天,有个爱纠缠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又有什么大作问世?”小仲马平静地说:“您看我的胡子好看吗?我正在蓄络腮胡子。”写小说、剧本和蓄络腮胡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小仲马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个爱纠缠的先生:不要再继续纠缠。
答非所问有时候是摆脱困境、善意提醒的最好方法。
巧用反问
反问这种方法多用在拒绝不理解者的提问时。提出反问,就是在对方的想法上提出问题,并加之一连串的“为什么”。这样一来能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还可以寻找对方所持理由的破绽,对对方的不合理要求予以拒绝。这种反诘,使用得好在效果上能达到满意的收效,在寓意上能发人深省。
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陈毅给傅作义让房,并代表上海市委赠送他两辆名牌小轿车。这事很快传了出去,在部队中引起强烈不满。待陈毅回到上海,办公桌上已经堆了厚厚一叠信,都是对这件事提意见的。
怎么做这些老部下的思想工作呢?他召开了一个领导干部会议,往台上一站,就“骂”开了。
“同志们,我的老兄弟们,要我陈毅怎么讲你们才懂啊!我陈毅不住北京饭店,照样上班,照样‘骂人’!他可不一样了!你们知道不知道,傅先生在讲台讲了半个小时话,长沙那边就起义了两个军!为我们减少了很大伤亡。让傅先生住了北京饭店,有了小汽车,他就会感到共产党是真心与他交朋友的。”他越讲越激动,用指节“咚咚咚”地敲着桌子,“我把北京饭店让给你住,再送给你十部小汽车,谁能起义两个军?怎么不吭声呢?”停了一会儿,他又心平气和地说,“我们是共产党员,要有太平洋那样宽广的胸怀和气量,不要长一副周瑜的细肚肠噢!依我看,要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还是那句老话,团结的朋友越多,就越有希望!”
从会场里走出来,同志们感到很轻松。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挨了陈总的‘熊’,弄清了道理,‘熊’得也舒服!”
陈毅用了反问的技巧,收到了比正面回答更理想的效果。同样,在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也用反问的方式,驳回了反对“联合国为周恩来逝世降半旗一周”的意见。
运用机敏而锋利的措辞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时,联合国决定为周恩来逝世降半旗一周,以表达世界人民对于周恩来先生的怀念与敬佩。可是当时一些成员国的代表对此表示反对。在表决会议上,意见不能够达成一致。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降过半旗,而为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降半旗,这确实没有过先例。一些国家感到不公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就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你们国家的元首做到没有?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国家的元首又做到没有?可以这么说,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个个哑口无言,随后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瓦尔德海姆的反问下,下半旗哀悼周恩来的提议最终通过了。
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措辞,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的。
巧妙转移话题,轻松化解僵局
著名作家梁晓声是知青出身的,他创作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京华见闻录》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在一档节目的拍摄现场对梁晓声进行采访,那位采访记者四十多岁,是个老练机智的英国人。采访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记者将摄像机停了下来,走到梁晓声面前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遮镜板“啪”的一声响,记者的录音话筒立刻就伸到梁晓声的嘴边:“中国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涌现出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从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一怔,未料到对方的提问竟如此之“刁”,分明有“诓”人上当之意。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写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回答如此巧妙!英国记者不由一怔,摄像机立即停止了拍摄。
在社交场合中,有时会遇到自己不想公开某件事,而别人又偏偏要打听的情况;或是自己偶然触及对方的伤痛、忌讳及隐私,出现了尴尬的局面。这时,借由周围的环境,迅速转移话题便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应急措施。
顾左右而言他,转移注意力
1981年,白宫在突然得到里根遇刺的消息后,总统办公厅一片慌乱,不知所措。富有经验的国务卿黑格出来维持局面。黑格一向以果断、稳重而知名,他曾任美国驻欧洲部队司令,脱下军装后又当上国务卿,但他听到里根被刺的消息,也慌了手脚。一个记者问黑格:“国务卿先生,总统是否已经中弹?”
黑格回答:“无可奉告。”
记者又问:“目前谁主持白宫的工作?”
黑格答道:“根据宪法规定,总统之后是副总统和国务卿,现在副总统不在华盛顿,由我来主持工作。”
这一回答引起了轩然大波,记者们议论纷纷。另一个记者马上又问:“国务卿先生,美国宪法是不是修改了?我记得美国宪法上写明总统、副总统之后,是众议院院长和参议院院长,而不是国务卿。”
黑格听后明白是自己失言,急中生智反问道:“请问在两院院长后又是谁呢?他们都不在白宫现场,当然由我来主持了。刚才为了节约时间,少说了一句话而已。”几句话便自圆其说为自己解了围,拒绝直接回答记者的提问。
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使对方不好再问同样的问题。当然,这个新的话题必须和原来的话题有一定联系,还必须能引起提问人的兴趣。否则,会引起对方的疑虑或反感。
所以,当不愿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可巧妙地使回答偏离发问者问题的焦点,让对方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完成攻防转换,迅速扭转不利局面。
循循善诱,否定对方
诱导否定法,就是不直接拒绝对方的观点,而是在言语上安排一两个逻辑前提,诱导对方自己否定自己的观点。这是拒绝中的上策。
古时候有一个教书先生,专为老百姓打抱不平,他写状纸告倒了七个贪官污吏。老百姓喜欢他,贪官污吏却恨死他。官官相护,当地的知府大人要为那几个倒台的贪官污吏出口气,于是将教书先生传唤到衙门,说:“你替老百姓鸣冤叫屈,到底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正义’!”教书先生从容不迫地回答。
知府说:“那好,假如我东边的房子里放有金钱和美女,西边的房子里放有‘正义’,你挑选哪一个?”他以为,既然教书先生是为正义,肯定会挑选“正义”。谁知教书先生出人意料地说:“我当然要挑选金钱和美女了。”
知府一听乐了,他说:“既然你为老百姓打官司是为了正义,为什么要挑选金钱美女呢?看来你是言行不一的伪君子。”
“要是大人挑选呢?”教书先生反问道。
“要是本官挑选,就挑选正义。”知府自以为得意。
教书先生发话了:“俗话说得好,‘缺什么挑什么’,想必知府大人缺的就是‘正义’了。”知府的脸马上变成了猪肝色,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教书先生用的就是诱导否定法。“我挑选金钱和美女”这一招实际上是诱敌之计,引诱对方说出“正义”二字,然后借题发挥,让知府落入圈套,自打耳光,教训了自以为热爱“正义”的知府。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战国时,韩宣王欲重用两个部下,故向大臣掺留征求意见。掺留明知重用二人不妥,但如果直言“不”,可能会冒犯韩王,并且会让韩王误以为自己妒忌贤能。于是,掺留这样表达自己的见解,他说:
“魏王曾因重用这两人丢过国土,楚王也因重用他们而丢过国土,如果我们也重用这两人,将来他们会不会也把我国出卖给外国呢?”听了这话,韩王不得不放弃了原有的打算。
春秋战国时期,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赵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赵太后只得“求救于齐”,但齐国按照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