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45327000000007

第7章 形象是气场的最美外衣,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运用第一印象的晕轮效应

一个人的仪表是最先被对方的感官所感知的。因为从理论上讲,仪表是彼此交往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别人要获悉你是怎样一个人,最先注意的就是你的仪表,而我们想要留给对方美好的印象,也先要从仪表开始。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姿态、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它是人的面貌的体现。

对仪表的总体要求是朴实自然、整洁大方、庄重亲切、给人好感。

对仪表的基本要求是整洁大方。

整洁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公众场合,人们总是喜欢接触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到,没有人愿意同一个不修边幅、肮脏邋遢的人在一起。

心理学理论“晕轮效应”认为,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人们对其作出判断的心理依据。如果你见到一个人衣着整洁、合体入时、表情自然,则会认为此人做事细心,有条有理,进而会认为这个人一定有责任心,你就必然会在心里产生最初的满意的感觉,并且还会联想到此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能力。

倘若一个人给你的最初印象是衣冠不整,嘴巴里还骂骂咧咧,你必然会作出其缺乏道德观念的结论,甚至还会联想到此人的其他缺点。心理学家雪莱在莫萨立斯特大学挑选了68个志愿者参加实验,这些应试者的外貌、口才及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的差异不显著,但仪表、风度却迥异。实验要求这68个人分别征求四位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意见,以期得到他们的支持。

结果,风度翩翩者较之仪态平平的人,更容易得到陌生人的青睐,并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所以,在你开始交友、求职等各种攻势之前,请先花些时间审视一下自己。你的穿着打扮、举止是不是能被大众所接受?不管有多你热情和健谈,不管你有多懂得社交技巧,如果你的打扮过于考验大众的接受力,恐怕从一开始,你就会给人一种“不好接触,不容易相处”的感觉,从而让你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果。所以,请花些时间来审视自己的仪表。

仪态端庄、举止文明是令人产生良好印象的基础。仪表举止非常直观,只要你往对方面前一站、一开口,对方就会在头脑中产生一些反应,如站在面前的你属何种性格,修养怎样,属哪种类型的人,有无必要与你交谈下去等。但是,重视仪容、仪表,不能被理解为追求时髦。例如,某工科大学一位机械制造专业的男同学,披着一头长发,小手指的指甲留得较长,中指上戴一枚金戒指,他去某机械集团应聘,该企业人事部的经理一见那同学的模样,便婉言谢绝了。

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身份,损害形象。由此可见,仪表是一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服饰是气场最美的外衣

衣服的作用,最初只是为了遮羞蔽寒,不使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大自然里。再进一步,人们开始注意它的美观功能。即使是不开化的原始人,也知道在兽皮上缝几个贝壳,在脖子上挂一串角骨装饰一番。现代社会,服饰更是一个人层次与地位的最直观的体现。你每天早晨出门,即使一个对你的底细毫无了解的路人,也能从你的服饰中,对你的职业、个性、目前的生活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看个八九不离十。

专栏作家孙未说:“一个女人不讲究穿着,说明她对吸引异性已经绝望了。而一个男人不在衣着上花重金,说明他对在社会上立足已经绝望了。”

人在世上走,难免要被人掂量、被人选择。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朋友或下属呢?当然,最好他身家清白、性格诚实且才华出众,但是这种选择需要长期的考验,这对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人来说并不合适。这时候,第一印象就成了关键。人们往往会认为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商品质量过硬,同样,眼前这个人如果有一身打眼的行头,大家也会对他的内在实力产生浓厚的兴趣。

香港企业家曾宪梓先生创业之初,有一次背着领带到一家外国商人的服装店推销。服装店老板看他穿着朴素,又操一口浓重的客家话,毫不客气地让曾宪梓马上离开。曾宪梓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怏怏不快地走了。

曾宪梓回家后,认真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穿着笔挺的西服,又来到了那家服装店,恭恭敬敬地对老板说:“昨天冒犯了您,很对不起,今天能不能赏光吃早茶?”服装店老板看了看这位衣着讲究、说话礼貌的年轻人,顿生好感,欣然答应。两人边喝茶,边聊天,越谈越投机。从此以后,这家服装店老板和曾宪梓成了好朋友,两人真诚合作,促进了金利来事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服饰,实际上就是在改变自我形象,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你穿得整洁,无形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身份,而别人觉得你可信,就容易答应你的要求。你衣着邋遢,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可能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

得体的穿着,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聪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赖他。他自重,我们也尊重他”。

相反,一个穿着邋遢的人给人的印象差,这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个没什么作为的人,他粗心、没有效率、不重要,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值得特别尊敬他,他习惯不被重视”。

行为学家迈克尔·阿盖尔作过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地点。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而且也差不多都是绅士阶层的人;而当他打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或是来借钱,或是来借烟。

物以类聚。什么样的穿着打扮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的注意,当你穿着非常糟糕时,对你不熟悉的成功人士就不会主动过来与你交往,特别是当你在开拓客户时,你的业绩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在与人打交道时,你的仪表姿态并非是“一言不发”的,要提高自己的价值和分量,从衣饰上着手是最有效的入门方式。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究竟要“提升”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尽管有人宣称非顶级名牌不穿,更有些富豪会为定做一套西装飞两趟巴黎,但是这种谱,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摆的。这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而是,当一个人的衣饰和自己的实力地位严重不符时,不但起不到提高吸引力的作用,反而容易被人评判为“虚荣、浮夸、好大喜功”,甚至有被人当成骗子的可能。本是为了提升身份、增加信任感的包装,这时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适宜的服饰,是比你的现实身份提升一个格,仅仅是一个格而已,步子跨得太大,难免根基不牢。初涉职场的新人,可以将自己装扮成公司的中坚力量;中层的管理人员,可以向上司的衣着风格看齐;小商人可以穿得精明干练,显示你的冲劲,站稳脚跟之后,就要穿得大气、沉稳些,展示一下自己的信心和品位。上升要一步一个台阶,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希望中的那种样子。

乔·吉拉德说:“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反映出他特殊的内涵。倘若别人不信任我们的外表,你就无法成功地推销自己了。”成功的穿着不一定保证你成功,但不成功的穿着保证让你失败。

让外在魅力为自己加分

你对别人可以抱着不以貌取人的心态,但你无法阻止别人对你以貌取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不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有更大优势呢?而且穿着得体,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在当今这个越来越复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上,人们恐怕来不及去认真地、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就根据一个人的外表而形成对某人的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实,给和我们交往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我们应该花一定的精力在自己的外在上。虽然我们要重视内在的实力,但如果你富有外在魅力,也会对你的事业有所助益。

中国唐朝任用官吏的原则是,在考试后还必须具备“身、言、书、判”四个条件才能在朝任官。身是指身体上的条件,言是指谈吐,书是指文笔,判是指下判决书的能力。单从“身”置于四大要素之首,便可知,容貌为唐朝选任官员的重要条件。我们今天的公务员选拔对外貌也有一定要求,也是同样道理。

在美国,学者们曾对留络腮胡、山羊胡、鼻下胡等男性和每天剃胡子的男性作比较,调查结果发现,留有胡子的男性得到“有男人味、成熟、美观、有权力、有自信、勇敢、度量大”等佳评。

林肯在总统大选期间,收到一位住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少女写的一封信,内容如下:“你的演讲的确令人感动。但是,你那股言辞尖锐的评论气氛过于强烈。如果能带点像父亲和家人谈天的轻松气氛,我相信一定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且我建议你,不妨留点胡子,这样也许能改善那种严肃的气氛。”

就从少女的忠告开始,林肯留起了胡子。果然,那胡子缓和了不少尖锐的气氛。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外在的魅力确实对人际关系有莫大的影响。有的外在魅力十足的人,让人产生“事业心强、办事牢靠、和蔼可亲、有远见、有自信、意志坚强、性情开朗、认真直率、城府不深、容易沟通”等好感。而民众很容易支持有外在魅力者的意见,对有外在魅力者所提出的报告也有很高的评价。

如果领导者具有外在的魅力,必然给人亲切和有能力的感觉,也容易被人认为具有优良的品行,那么在说服或交涉之际必然占有利的地位。

如果你是俊男或美女,不妨将你的外在魅力展现在商谈或说服的工作上,切勿让它像被遮住光芒的钻石。

我们不妨费点心思好好研究如何才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到底哪些因素是别人注意的外在魅力?首先容貌就不说了,因为那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其次就说说自己所能左右的方面,这主要包括服装和仪容。

先说服装。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即使是同一个人,因服装的关系而给予别人的感觉就有相当大的差异。有学者作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实验者故意放置一枚铜板在公共电话机上,然后观察下一位入电话亭者可能产生的行动。结果发现,穿衬衫打领带、服装整齐的男士把铜板放回原处的比率较穿着随便者高。以女性做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再以穿越人行横道的情况做实验,结果也发现,穿衬衫打领带的男性,虽然有闯、越红灯的情况,但比穿着随便者少很多。

以上所举的例子体现出,服装整齐的人比较容易给别人信赖感和威严感。因此,如果想要把握某人的情绪,除了按照规则行事外,适宜的穿着也是不可或缺的。

再说说仪容。根据心理学家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从仪容上能够提高个人魅力的主要因素有“秀丽的头发、洁白整齐的牙齿、没有口臭、咳嗽时应有礼貌、关怀的眼神、流行的发型、品行优良、注重清洁”等要项,这也是大部分男女所共认的条件。

外在魅力除了身体上的特征外,“优雅的举止”也很重要。对于戴眼镜的人,不论是男是女,都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智慧肯努力的人。将擦口红和不擦口红的女性作比较的话,后者较易被视为“稳重、有内涵、诚实”。

另外,仪表整洁庄重也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起码让人家的眼睛舒服,也显示出你比较重视会面的人。就像家里来客人,怎么也要收拾一下、使屋子整洁一些吧,否则就是不在乎别人的表现。

总之,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应忽视。一位哲人说过:“我们不仅应有美好的心灵,还应有美丽的外表。”先天的条件无法改变,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我们总可以使自己的穿着打扮更加得体一些,这样对我们的事业和婚姻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穿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适中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最美的服装,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

不恰当的衣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给人们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一位教师如果以西部牛仔或伴舞女郎的打扮走上讲台,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即使课讲得再好,水平再高,也难以改变这一状况。另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观得体的衣着,往往给人以悦目的感受,让人产生与他继续交往的愿望。“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一古语虽说从道德上讲有所欠缺,但它毕竟是一个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因为对方要了解你的“内在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而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的衣着却让人一目了然,给人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

恰当的着装,并不是指要穿上华贵的衣服,事实正好相反,一味追求华贵,反而给人以庸俗的印象,关键是要整洁大方,能体现人的内在素质。

服饰要做到两个方面的和谐:一是服饰与人的身体、相貌、年龄、性格等因素和谐;二是服饰与环境、职业等因素和谐。

1.服饰应该适合年龄和身份

一个人的服饰同一个人的地位、身份和修养连在一起。为获得良好的初次印象,穿着上一定要注意与身份、年龄相符。不同的年龄应有不同的穿着打扮。不同的身份也应该有不同的着装。一个电影明星打扮得艳丽一点,人们会觉得比较正常,但一个中学生涂脂抹粉、穿着妖艳就会被认为不合身份了。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穿着得体,尽力为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加分。

2.服饰应该适合形体

人有高矮之分,体形有胖瘦之别,肤色有黑白之差。因此,穿着打扮,就得因人而异,并注意扬长避短。“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的男人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人更往两边裂,显得更横更宽了,胖人要穿竖条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3.服饰应该适合时间气候

在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更需注意。也许你新买的是三重保暖衬衣,在寒冬季节穿上它,一点寒意也感觉不到。但即使这样,你在严肃的场合,也得穿上西服。否则,别人会觉得你很奇怪。相反,在初冬,你再感觉冷,也别穿着鸭绒服、棉大衣去与客人见面,你宁可在西服里多穿一件毛衣。

遵守不同时段着装的规则,这对女士尤其重要。男士出席各类活动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足够了,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一天时间的变化而变换。出席白天的活动时,女士一般可着职业正装,而出席晚上5点到7点的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出席晚上7点以后的正式晚宴,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晚礼服。

4.服饰应该适合场合

服饰应该与环境协调,穿衣打扮要适合场合,例如,你不能穿牛仔衣去参加宴会。无论穿戴多么亮丽,如果不考虑场合,也会被人耻笑。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穿礼服就欠妥当。在正式的场合,要顾及传统和习惯,顺应各国的风俗。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而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当地习俗着正装。国际上穿衣讲究TPO原则,T是时间(time),P是地点(place),O是内容(object)。就是说穿衣打扮要注意场合,分清地点。从时间上说,白天服装应素雅,晚上服装则可艳丽;从地点上说,工作场所服装要规范,非工作场所服装可以随便一些;从内容上说,喜庆活动服装要欢乐一些,哀悼活动服装要肃穆一些,深入基层服装要轻便一些,隆重仪式服装要正规一些。

在与人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些不恰当的着装。

1.过分的时髦型

喜欢流行服饰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使你不去刻意追求流行,流行也会左右着你。有些女性近近盲目地追求时髦,例如,有个女孩去一家公司应聘秘书,在指甲上同时涂了几种鲜艳的指甲油,给人一种令人厌恶的压迫感。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对流行的选择必须有正确的判断力,同时要切记,在办公室里,你主要是要表现工作能力而非赶时髦的能力。

2.过分暴露型

夏天的时候,女性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打扮,不能因为天气太热,而穿起颇为性感的服装去求职面试或是与人约会,即使是在办公室也不行,这样你的才能和智慧便会被掩盖,会给人留下“花瓶”的印象,甚至还会被人认为轻浮。因此,再热的天气,你也应保证自己着装的得体、大方。

3.过分正式型

太过正式的服装往往给人以死板、严肃的感觉,很容易让别人对你产生畏惧心理,留下不良印象。

4.过分可爱型

在服装市场上有许多可爱俏丽的款式,但一定要分清场合和环境来穿着。如果第一天上班,穿这样的衣服会给人轻浮、不稳重、担当不起大任的感觉。

着装有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着装上,不仅要对服装在整体上有所把握,还要注意细节部分,因为或许就是某些细节让别人在第一眼就看穿你,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有个推销员曾详细向人讲述过他遇到的一件有关衣着的事。一次,他与一位主任谈业务,他伸手到口袋里掏一份重要文件,突然,他发现上衣的衣袋裂开了一个难看的口子。尴尬与无奈致使他这项业务失败。因为他当时意识到主任也发现了这个裂口,于是,他顿时心慌意乱,完全乱了阵脚,对商品的介绍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穿衣戴帽除了要注意年龄、体型、季节和场合的因素外,还得注意细节,不然会破坏整体的美感及和谐统一的原则。

1.穿西装有讲究

西装是人们在社交场合经常穿的服装。但有的人穿起西装来,显得既有风度又潇洒,而有的人穿西装却总让人觉得不对劲。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懂穿西装的知识,不按规矩办事所致。

穿西装除了上衣左前胸可以放置一块装饰手帕外,其他外部口袋都不宜放东西。钱包、钢笔、名片夹等,最好放在公文包里,如果不方便带公文包,可把这些东西放在上衣里侧口袋内。

在正式场合,穿西装要打领带,非正式场合可以不打。但这时,衬衫最上面的一颗扣子不应当系,而且里面不要穿高领棉毛衫,以免衬衫领口敞开后,露出棉毛衫,有碍观瞻。西装上衣领子上最好不要别徽章,装饰以少为佳。

西服上衣不能太短,应包住臀部。而西服裙要长至膝盖。

2.别乱系领带

穿西装打领带,在美感上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当然,要打得好才行,乱打一通,肯定没有这种效果。一般说来,打领带应注意的是:领带的颜色与图案可根据喜好来挑选,但要避免“斑马搭配”或“梅花鹿搭配”。“斑马搭配”就是条纹领带配条纹西装或条纹衬衫,“梅花鹿搭配”就是格领带配格西装或格衬衫。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用领带夹,但正式场合或进餐时,最好用领带夹束一下领带。比如进餐时,你不对领带加以“管制”,它就可能跟你一道品尝饭菜的滋味。

3.穿丝袜应注意的事项

丝袜是女性衣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许多女性却不注意穿丝袜时的细节,而只考虑首饰、鞋帽和手袋的搭配。结果,这后者虽然很协调,可因前者搭配不当,而影响了整体效果。

丝袜要高于裙子下摆,无论是坐还是站,都不能裸露出腿来。不然,这会给人轻浮的感觉,让人产生不信任感。

不要穿有走丝或破洞的丝袜。常见有人用指甲油粘丝袜的破洞,粘好后再穿。其实,与其穿这样的丝袜,还不如光着脚。

4.初次见面最好不要戴墨镜

有人认为戴墨镜很酷,但建议你在与别人初次见面时把墨镜摘下来,让人看到你的眼睛。否则,墨镜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将是负面的。

5.穿西装的十个小细节

穿西装时不要穿白色袜子,尤其是深色西装,一定要搭配同色系的袜子。

西服袖口的商标一定要剪掉。

西服的衬衫一定要干净,不要出现脏领口、脏袖口的情况。

衬衫的袖口应略长于西服袖口1厘米左右。

西服一定要熨挺括,不能皱皱巴巴的。

穿西服的男士要展现绅士风度,有“站如松、坐如钟”之态,并且不要忘记女士面前一定要有优雅的举止。

三点一线:衣冠楚楚的男人,他的衬衫领的开口、皮带扣和裤子前开口外侧应该在一条线上。

如果你系领带的话,领带尖千万不要触到皮带上。

除非你是在解领带,否则,无论何时何地,松开领带结都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你穿着西装而不系领带,就可以穿那种平底便鞋;如果你系了领带,就绝对不可以。

6.出门之前别忘了照镜子

在你去与人约会之前,一定要先对着镜子整理一下自己的服装:

看看领带歪没歪,扣子扣没扣,鞋带系没系,裤子拉锁拉没拉上。

看看衣领脏不脏,衣袖污没污,皮鞋擦没擦。

看胡须剃干净了没有,头发梳好了没有。

这些都检查过了以后,没发现什么问题,你再抖擞精神去赴约。

关注你要表达的信息

如果说衣饰的品质,说明的是一个人的身份,那么它的颜色和款式,则在传递着他的个性信息,比如说这个人是时尚的还是保守的,是清高的还是随和的,是严谨的还是开放的等。一些大家熟悉的公众人物,在服饰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周杰伦的鸭舌帽,杨二车娜姆颜色热辣的长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同样穿的是深色西装,白岩松、水均益则搭配得中规中矩,李咏则会挂一身的亮片和花边,台前一站,气氛或凝重或轻松,马上就有了分别。

选择什么样的衣饰,不仅仅是私人爱好的问题,你的主张和风格都会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对自己的妆容、服饰非常讲究。在她身上,没有一般女人的珠光宝气和雍容华贵,只有淡雅、朴素和整洁。从少女时代开始,玛格丽特就十分注重自己的衣着,但并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朴素大方、干净整洁。从大学开始,她受雇于本迪斯公司。每个星期五下午,她去参加政治活动时,都头戴老式小帽,身穿黑色礼服,脚登老式皮鞋,腋下夹着一只手提包,显得持重老练。虽然有人笑话她打扮保守,但她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打扮能在政治活动中取得别人的信任,建立起威信。她的衣服从不打皱,让人觉得井井有条是她一贯的作风。这些对她以后的政治生涯都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穿着打扮虽然属于个人爱好,但却能反映你的习惯、性格特征,因而也能将一些有关你的“非语言信息”透露给别人。假如你的穿着一直十分端庄、保守,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拘谨、严肃的人;假如你穿着时髦,跟着潮流不断翻花样,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个性格活跃、开放的人;假如你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个不拘小节、邋遢不羁的人,或者是个潦倒的人;假如你一贯衣冠整齐,每件衣服都熨得笔挺,那别人就会认为你是非常细心、讲究的人。

一些文艺界、娱乐圈的人士,在服饰上的选择是自由的。他们的卖点,就是自己的个性,慵懒的、颓废的或者新奇的风格,统统可以粉墨登场,冲击人们的视线。而我们大多数人,服务于某一家公司或者政府的某一个部门,在这些工作场合,就要求我们以整体的风格为风格,展示良好的公众形象。如果你喜欢研究服饰,对如何穿出职业风格有深刻的见解,如果不让你享受搭配的乐趣,简直是埋没了天才。此外,如果你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在服饰上下工夫,那么穿得保守一些,也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做法。最低限度,是不能与自己的身份形成强烈的反差。

1988年美国总统竞选,在乔治·布什粉墨登场之前,大出风头的是加里·哈特。他经过了一系列紧张的竞争,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民主党内的领先者。正当哈特庆幸他的胜利时,他没想到,新闻记者的摄影镜头已对准了他。在北迈阿密海滩至比米利的海面上,“恶作剧”号高级游轮欢快地行进着,船上坐着四个人,其中一个便是哈特。他身着鲜红的运动裤,看起来神采飞扬。上岸后,四人中的一位叫唐娜赖斯的漂亮女郎(全美大学优秀生联谊会成员)偎依在哈特的怀里。记者拍下了这个时刻,这个历史性的瞬间使哈特的身价大跌。

“恶作剧”号成了哈特倒霉的预兆,“甜蜜的开端”以“苦涩的结尾”而告终。《迈阿密先驱报》刊登了哈特这一“桃色新闻”,使哈特陷入了重围。舆论界就哈特爱穿“红裤子”这一点大做文章,他们说:“穿着花哨的红裤子的参议员,是否适合坐在白宫?”这一质问,看似平平淡淡,实际上力重千钧,最终使哈特一败涂地,狼狈地退出了竞选。

哈特身着红色的裤子是他的爱好,他试图在竞选期间向人们展示他的活力,以此来引起选民的注意,从而在竞争中取胜,但实际上,他已误入了颜色的交际误区。红色象征着女性,又象征着爱情,人们常常把爱情之梦说成是玫瑰色之梦,发生爱情风波被称为“桃色新闻”。而哈特在这竞选的非常时期身着红裤子,自然会给人们一种不够庄重的感觉,绝对不符合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定位。

哈特竞选的失利,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种衣着失误:我已经穿得够昂贵、够档次,为什么还得不到相应的认可?这里面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形象定位出现了偏差。搞政治的人穿得太轻佻固然不得宜,而如果一位幼儿教师身上线条太分明,一位健身教练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密,一位做广告设计的专业人员穿得平庸无奇,那么他们的专业性和创造力就会遭到质疑。他们与人们期待中的角色不一样,人气就会迅速下滑,发展空间也不会太大。

你喜欢什么样的穿着风格是一回事,社会环境要求你怎么穿是另一回事,不管你混到什么份儿上,都逃不出这个规律。

比尔·盖茨是何许人也,这个不用多说。在日常活动中,比尔·盖茨的圆领衫和球鞋差不多成了他的招牌,人家随随便便的,就成了全球首富,该没有什么规则来束缚他了吧?2004年6月,比尔·盖茨访华,拜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穿着严整规范的西装,打着领带,表现了他对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的高度重视。

只要一个人心中还存有理想,就无法逃出社会的大框架去。

我们常说一个词——“底气”,说的就是语言在传递气场时的重要作用。语言的气势,是影响他人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声音,作为人和人交流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气势传递的有效工具。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影响别人的地方,50%以上不在于我们到底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是怎么说的。人们的语言能力有大小之分,说话的效果也千差万别。如果你很会说话,那么在这个强手如林的人生竞技场上,你就无疑多了一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