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仲论国事,劝鲍傅小白
管仲(约公元前725~前645),名夷吾,仲是他的字,一说字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管仲本是姬姓的后裔,他的祖先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姬鲜,因被分封在管地(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管国,所以又姓管,姬鲜即被称为管叔或管叔鲜。管叔后因伙同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被周公所杀,管姓的后代也就衰落了。后来管姓的繁衍变迁情况,也就不为人知了。直到春秋初年,管姓的后裔有个叫管严的,得了个儿子,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管仲。颍上在春秋时期属蔡国,管仲后来怎样到了齐国,就不知道了。据说管仲步入仕途之前,家境很贫穷。他曾经做过生意,当过兵,还曾做过圉人(养马人)。但他却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决心等待时机,利用齐国的政治舞台,一展其雄才伟略。
齐自太公望吕尚建国,传了十二代国君,传到了齐僖公。齐僖公有三个儿子,老大叫诸儿,老二叫纠,老三叫小白。另外还有两个女儿叫文姜和宣姜。管仲不知在什么时候,被齐僖公看中,让他和另外一个叫召忽的人一起,做了公子纠的师傅,这大概是管仲步入政坛的开始。
管仲有个好朋友叫鲍叔牙,管仲曾说:“生养我的是父母,可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因为我曾经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财利的时候,我总是拿得多,但鲍叔牙却不认为我贪婪,知道是因为我家里贫穷。我曾经和鲍叔牙一起替人谋事但是总把事情搞砸,鲍叔牙不认为是我愚钝,知道我是没有遇上有利的时机。我曾经三次做官,每次都被罢免,但是鲍叔牙不认为我不能干,知道是我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我曾经三次参加战争,三次逃跑,但是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懦弱,知道我是因为家里还有老母要奉养。”鲍叔牙对管仲的才能和抱负如此了解,所以很敬重他,有事就和他商量。这一天,齐僖公又想给三儿子小白任命师傅,他选中了鲍叔牙。鲍叔牙对这差事却很不满意,就假称有病,闭门不出。管仲和召忽去看鲍叔牙,问他为什么不出门。鲍叔牙说:“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现在国君知道我的才能不行,才让我做小白的师傅。”因为当时在鲍叔牙看来,小白在三个公子中最年幼,又是庶子,将来在政治上很难有什么作为,所以鲍叔牙接着说:“我知道这是国君有意要抛弃我呢。”召忽觉得鲍叔牙说得有理,就鼓励他说:“那你就一定不要出门,坚决把这差事给辞了,我将尽全力帮助你。”管仲却不这么看,他劝鲍叔牙说:“你决不可以推辞不干。主持国家社稷的人不可以偷闲不做事,将来谁立为国君还不一定呢,我看小白就大有希望。所以你一定要出来给小白当师傅。”召忽说:“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犹如鼎的三只足,缺少任何一只,齐国这只大鼎就立不起来,我觉得小白将来不会当上国君。”管仲说:“不是这样的。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国人都很讨厌她,并因此而讨厌纠。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小白年幼丧母,国人都很同情他。诸儿虽然年长,但是他的母亲身份低贱。所以将来事态怎样发展,现在还很难说。照我看,将来能够安定齐国的,决不是诸儿和纠,而将是小白。小白这个人。虽然缺乏小智,却有大谋。如果将来有一天齐国不幸而发生祸乱,即使纠侥幸做了,国君,也不能把齐国治理好。最后安定齐国社稷的,不是你所辅佐的小白,还能有准呢!”召忽又说:“如果国君立纠做太子。将来国君百岁之后,我们奉纠为君,而有人篡夺了纠的君位,那我就将以身相殉,接受君命而不违,辅佐先君所立而不废,这就是我所坚持的道义。”管仲说:“我作为国君的臣,承受君命,将以保持齐国的社稷宗庙为重,难道能为一纠而死吗?除非齐国社稷破亡,宗庙毁灭,祭祀断绝,我才会以身殉国,否则我决不死。我活着,对齐国有利。我死了,对齐国不利。我将为我们国家的利益而活着。”
听了管仲的这些话,鲍叔牙的思想起了变化,他请教管仲说:“那你看我现在该怎么办?”管仲说:“你尽快去接受君命吧。”于是鲍叔牙接受君命,做了小白的师傅。鲍叔牙问:“我应该怎么教小白呢?”管仲说:“作为人臣,不为国君尽力就得不到国君的信任,得不到信任国君就不会听取你的言论主张,不听取你的主张就不能使社稷安定,所以侍奉君主就不能有二心。”鲍叔牙答应了。
后来齐国事态的发展,证明了管仲的预见。而他所坚持的为国而生,不为一纠而死的原则,终于使他在齐国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
二、襄公政暴虐,齐国需明主
周桓王二十二年(前698),齐僖公死。僖公临死前,看诸儿年长,就立他为太子。僖公死后,诸儿继位,这就是齐襄公。齐襄公即位后,周边的国家势力都很强大,只有纪国比较弱小,加之纪国与齐国有世仇:在西周中后期,周夷王因听信了纪侯的谗言,误杀了齐哀公,所以齐襄公想先拿纪国开刀。纪国国君娶的是鲁国之女,所以在齐襄公三年(前695)齐国逼迫纪国时,鲁国出兵相救,鲁国和齐国在奚地交战,鲁国大败。于是鲁桓公在齐襄公四年(前694),到齐国来和谈以求与齐国修好。两国和好本是好事,可是鲁桓公的夫人文姜要求和鲁桓公一起到齐国去,大臣申繻坚决反对,鲁桓公不顾申编的反对带着夫人一起来到齐国。不料此行竟导致了鲁桓公客死他乡。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齐僖公在位的时候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了鲁桓公。齐襄公以前曾经与文姜有私情,这次文姜以鲁君夫人的身份随桓公前来,齐襄公居然又和她私通。鲁桓公知道这件事情后,就责骂夫人。文姜却把受责骂的情况告诉了齐襄公。于是齐襄公趁与鲁桓公喝酒之机将他灌醉,并让齐国一个叫彭生的大力士抱桓公上车,借机拉断桓公的肋骨,桓公惨死在自己的车中。
鲁国国君死在了齐国,鲁国人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极大的羞辱,但是因为两国是姻亲,加上两次齐鲁交战鲁国都失败了,所以新即位的鲁庄公只是在这年二月给齐襄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我们国君敬畏您的威严,不敢安宁地居住在我们鲁国,特意到齐国去修旧好,礼成了,却没有返回我们鲁国,请求齐君您杀死彭生。”齐襄公因此杀了彭生来平息鲁鲁国人的怨愤。
由于齐襄公荒淫无度,与鲁夫人私通,还杀掉了鲁桓公,齐国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都看出齐国将要有大的祸乱发作。为了避免祸乱,保全自身,齐襄公的弟弟们都出奔到别国。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所以他逃奔到鲁国,他的师傅管仲和召忽随之前往。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但是卫国离齐国太远,加上齐襄公刚刚与卫国打过仗,所以公子小白逃往莒国,师傅鲍叔牙随行。值得一提的是,小白自幼与周天子直接人选命的齐国的上卿高傒的关系很友善。
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有个同母弟弟叫夷仲年,齐僖公对夷仲年的儿子公孙无知极为宠爱。僖公在位的时候,公孙无知的衣服和礼数都同当时的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相同。但是等到诸儿登上君位之后,就降低了公孙无知的俸禄和衣服车马的等级。公孙无知对此怀恨在心。
齐襄公不仅荒淫而且还言而无信,经常欺骗自己的大臣。齐襄公十一年(前687),襄公派遣大夫连称和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对他们说:“现在是七月瓜熟的季节,等到明年七月瓜熟的时候,我就派人去替换你们回来。”连称和管至父在葵丘苦守一年,到了第二年瓜熟时节,却没有等到齐襄公让他们回来的命令。连称和管至父派人回来请求,襄公也没有答应。于是二人便联合公孙无知开始谋反。
恰巧连称有个妹妹是齐襄公的偏房夫人,一直不受宠,连称便偷偷告诉他的妹妹说:“你把国君的行踪都告诉我,等我们把他推翻之后,我答应你做新君无知的夫人。”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十二月的一天,襄公游姑棼(今山东省博兴县,是齐国国君接待外国使臣和田猎的地方),在沛丘打猎,遇见一头野猪,侍从说是彭生,襄公大怒,喝道:“彭生你也敢来见我!”举箭要射杀那头野猪。野猪却突然像人一样站立起来大嚎,襄公大惊,从车上摔下来,连鞋子也不知掉到哪里去了。返回行官之后,襄公让主管鞋子的名叫茀的人去找回自己丢失的鞋子,但是狩猎的苑囿中一片荒草,哪里找得到!襄公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把气全出在了茀的身上,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他三百下。
连称的妹妹偷偷向连称透露了这个消息,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听说襄公受伤,都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率兵进袭行宫。正好遇到那个叫做茀的人出宫,茀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先不要进宫,如果先惊动了,宫中的侍卫,就不容易胜利了。”无知不信茀的话,茀就掀起衣服让他们看了看自己被打的满身的伤痕,痛诉了事情的原委。在取得无知的信任后,茀出主意说:“让我先进宫中把襄公骗出来,你们只要埋伏在宫门外见机行事就可以了。”无知等人听信了茀的话,让茀回宫,自己带领众人在门外等待时机。茀虽然被襄公暴打,但还是对襄公一片忠心,回到宫中就把无知叛乱的消息告诉了襄公,并把襄公藏了起来。无知在门外等候多时也不见茀出来,就杀入宫中。茀和襄公宠幸的大臣们一起奋力抵抗,最终没能取胜,都被无知杀死。当时孟阳代替襄公躺在床上,叛军把他杀死之后才发现不是襄公。公孙无知在宫中遍寻找不到襄公的人影,突然在门缝里看到一只脚,拉出来之后竟然是襄公,无知杀死襄公,便自立为齐国的国君。
三、小白登君位,管仲重返齐
齐君无知在位仅一年多,就被大臣雍廪杀死了,齐国一时出现了无君的局面。高子、国子把这种情况私下告诉了与自己关系友善的公子小白,让他速速回国即位。与此同时,鲁国国君(鲁庄公)也得知了齐国无君的状况,急忙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并且让管仲另外带领一部分士兵去阻挡小白回国。管仲日夜兼程,终于赶上并堵住了小白。管仲趁小白不注意。一箭射了过去,小白随即倒地不起。管仲见小白已被射死,马上派人报告公子纠。公子纠认为小白已经死了,无人再同他争夺君位了,便放慢了同国的速度。但是管仲那一箭并没有真的把小白射死,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聪明的小白只是装死而已。待管仲的人马走后,小白藏在辒车(占代的一种卧车,亦用作丧车)中火速赶回齐国,加上齐国国内有国子和高子两位上卿做内应,所以小白当即就登上了君位。等到六天后鲁国士兵护送公子纠到达齐国时,小白已即位几天了,公子纠不得已只好又撤回鲁国。小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鲁庄公为了替公子纠争夺君位,在乾时与齐国交战,结果大败而逃。齐军乘胜夺取了鲁国的汶阳之地。
桓公即位之后,想要任命鲍叔牙为相。鲍叔牙推辞说:“我是个才能平庸的人,您给予我恩惠,不让我受冻挨饿,就是对我极大的赏赐了。如果您要成就一番事业,我的才能就远远不够了。您要成就齐国的霸业,就一定要用管仲,而且只有管仲才可以。我在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而不忘根本,我不如他;忠诚守信,能得到百姓信赖,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制度,并使天下效法,我不如他;披甲戴盔,于军门外擂鼓指挥作战,使百姓更加勇猛,我不如他。管仲就像人民的父母,现在要治理国家的臣民,怎么可以丢弃他的父母呢!管仲这样的贤人,他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称霸,您千万不可失去管仲这个人才呀!”齐桓公说:“管夷吾射我一箭,差点要了我的命,是我的仇人。”鲍叔牙说:“君有所不知。”于是鲍叔牙把当初管仲鼓励自己辅佐小白,并预言小白将最终被立为齐国之君的话,告诉了桓公。桓公听了这番话,才开始改变了对管仲的看法,于是问鲍叔牙:“那么管仲可以得到吗?”鲍叔牙说:“如果您立即采取行动,召他回国,那就可以得到他。如果不抓紧时间,就得不到了。因为鲁国有个谋臣叫做施伯,他知道管仲很聪明,一定会劝说鲁君任用管仲治理鲁国。管仲如果接受任用,那么他就一定会使鲁国强大而使齐国遭到削弱。管仲如果不接受任用,而且被鲁国知道他将返回齐国,那他就一定会被鲁国杀掉。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我们都不可能得到他。所以现在必须抓紧时间。”桓公又问:“管仲将会接受鲁君的任用吗?”鲍叔牙说:“他决不会接受。管仲曾经说过,他不为一纠死,目的就是想要安定齐国的社稷。如果他接受鲁国的任用,就等于削弱齐国,那就是违背他的初衷了。”桓公接着问:“管仲对我,能够没有二心吗?”鲍叔牙说:“他的思想,决不是为了国君个人而生,而是为了我们先君的事业,为了齐国的社稷。对纠他还不以死相许,何况对您呢?如果国君您志在安定国家,而不考虑个人的恩怨,那就赶快迎他回来吧。”桓公说:“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该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我了解施伯这个人,他虽然虑事敏捷,但行动起来却多畏忌而不果决。您如果抢先召管仲回来,那么施伯怕引起齐国对鲁国的仇怨,就一定不敢再杀管仲了。”于是齐桓公听信了鲍叔牙的话,立即派遣使者去鲁国。
再说鲁国。鲁庄公果然听信了施伯的话,准备任川管仲治理国家。以削弱齐国,但还没有来得及向管仲发出任命,齐旧的使者就到了。齐使对鲁君说:“公子纠和我们国君是兄弟,我君不忍心亲自杀害他,就请贵同帮我君把他杀了吧。至于夷吾和召忽,是我们国君的仇人,现在在贵国,我君想生擒他二人回国,亲手把他们剁成肉酱以解心头之恨。如果得不到这两个人,那就是贵国庇护我君的仇人,那么我们齐国就将出兵攻打鲁国!”于是鲁庄公问施伯怎么办,施伯果然因为害怕得罪齐国而劝鲁君把管、召二人交给齐国,并且说:“管仲是当今天下的大贤人,又是鲍叔牙的好友,如果杀了他,鲍叔牙一定会发兵攻打我国,给我国造成灾难,那我们就很难对付了。不如把这两个人交给他们吧。”于是鲁庄公在笮渎(今山东菏泽市北)杀了公子纠,而捆绑了管、召二人,把他们交给了齐国的使者。管仲问召忽:“你害怕吗?”召忽说:“怕什么!我之所以不和公子纠一起死,就是要看到齐国安定,现在齐国已经安定了,国君如果让你辅佐齐国,也必定会让我辅佐齐国。但是杀死了我的主人还要让我为他效命,这是对我的双重侮辱。你做公子纠的生臣,我为死臣吧。我放弃辅佐新的国君却为公子纠而死,这样公子纠也就有死臣了。你要活着辅佐新君称霸诸侯,那么公子纠就有生臣了。让死者成就德行,生者成就名声吧。你一定要努力呀!”齐国使者押送管、召二人回国,刚进入齐国边境,召忽就自杀了,实现了他以身殉纠的诺言。
管仲理解齐使的用心,知道机会正在等着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请求回国。在回国的途中,管仲怕施伯改变主意再追上来,那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为了鼓舞士气,管仲编了一首斗志昂扬的黄鹄之词,士兵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他们边走边唱,越唱越起劲,不知不觉就加快了步伐,两天的路程不到一天半就走完了。而鲁国方面,施伯在把管仲交给齐使之后,就开始后悔了。他对鲁庄公说:“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管仲回到齐国,一定会被重用,那就对我们鲁国不利了,不如现在把他杀了。”鲁庄公马上派施伯率领上兵追来,可是为时已晚,管仲早已进入齐国国境了。
管仲一行刚到堂阜(齐地,今山东蒙阴县西北),鲍叔牙就命人除去了管仲的枷锁,并且给他以极尊重的礼遇:为他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为他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仪式。齐桓公也亲自到郊外迎接他,马上就与他谈论起了国家大事,并任命他为大夫。
四、中原需霸主,管仲拜齐相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当春秋初年。这时周王室的势力衰微,财政困难,周天子甚至向鲁国去要钱来下葬周平王。周平王的儿子周桓王出门没有齐全的马车,还向鲁国去借。周桓王死后七年才得以埋葬,原因就在于没有钱!周王室不仅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而且自己也只相当于一个二等的诸侯国,只不过还保持着一个“天下共主”的虚名罢了。
与此相对,诸侯国的势力却迅速膨胀起来。由于经济的发展,诸侯国对别国土地和人民的占有欲也更加强烈,于是出现了频繁的兼并战争和大国争霸的局面。春秋初期较大的诸侯国,在黄河上游地区有秦和晋。但当时秦国主要忙于对付西戎,晋国自从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之后,晋国便陷入了长达六七十年的大宗与小宗的斗争之中,内乱不止,因此秦国、晋国都还无力向东方发展。南方的大国主要是楚。楚国在春秋初年已开始强盛起来,并且控制了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在它的周围又都是些小国和野蛮部落,因此楚国成了独霸南方的唯一大国,并对中原地区构成威胁。但当时楚国的力量也还没有强大到足以与中原大国争霸的程度。北方有个燕国(北燕),因为远离中原,自身也不够强大,还常被戎族所侵扰,自然也无力向南发展。所以春秋初期的诸侯争霸,主要在黄河下游各国之间展开。当时黄河下游的大国主要有郑、宋、卫、鲁、齐五国,小国则有陈、蔡、邢、谭、遂、纪、莒、杞等。最初中原地区曾出现郑国独强的局面。
在郑庄公当政期间,郑国势力很大。郑国作为一个诸侯国,郑庄公居然与周天子交换太子以表信任,由此可见郑国的势力已经大到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的地步了,历史上称之为“周郑交质”。郑庄公曾经派祭仲率领军队在收获季节抢割了周王畿温地(河南温县)的小麦,又取了成周的禾。按照礼俗,诸侯国君即位之后应该立即到洛邑去向周天子请命,从而得到周天子的认可,但是郑庄公在自己即位的二十七年(前717)才去朝见周天子。周桓王因为郑国割取王室麦子一事对郑庄公极为不满,因而没有对他加以礼遇。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庄公不朝见周天子,出现了“周郑交恶”的局面。周桓王率领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的军队讨伐郑国,双方会战于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在这次战斗中,郑国人祝赡竟然射中了桓王的手臂!如此大事,庄公也只是让祭仲夜里去“问王疾”。由此可见当时周王室的势力已经何等衰微。
但自公元前701年郑庄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开始了历时27年的君位之争。大夫祭仲先立太子忽(郑昭公)为君,宋庄公却竭力帮助自己的外孙公子突即位,并绑架了祭仲而威胁他说如果不立公子突为国君,就杀掉他。祭仲胆小怕死,回国之后改立公子突为君。郑昭公看大势已去,公子突背后还有强大的宋国做靠山,于是出逃到卫国。公子突即位。这就是郑厉公。郑厉公是在宋庄公的帮助之下登上君位的,这就为以后宋庄公不断向郑厉公索要财物和土地、宋郑关系恶化埋下了伏笔。郑厉公即位后,祭仲****,引起了厉公的不满,厉公和祭仲的女婿雍纠合谋要杀祭仲,但被祭仲的女儿告发,祭仲抢先杀了雍纠,厉公出逃到栎(音lì,今河南省禹县),昭公复位。在昭公还是太子时就和大夫高渠弥关系不好,当时就曾经建议庄公不要任高渠弥为卿,但是庄公不听,最终还是任命高渠弥为卿。等到昭公复位之后,高渠弥怕昭公对自己不利,就先下手为强,在一次出外打猎时射死了昭公。高渠弥和祭仲又不敢迎接历公回国,所以立了公子亹(音wěi)为君。公子亹年少之时曾经与齐襄公打过架,所以在齐襄公召开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之会的时候,公子亹到会,但没有向齐襄公谢罪,齐襄公就杀了他,还将高渠弥五马分尸。之后公子害的弟弟公子婴即位,是为郑子,厉公劫持郑国大夫甫假,甫假为了活命,答应帮厉公回国。甫假回国后杀了郑子而迎厉公,厉公复位。郑国的内乱加上郑国的主要敌手宋国义多次联合卫、陈、蔡乃至齐、鲁等国伐郑,郑国的势力便中衰了。
由于中原无主,诸侯混乱,于是又造成异族交侵的局面。北方的狄族经常东侵南下,给中原诸侯造成巨大威胁。还有诸戎,他们从西到东分布得都有。东方的戎族经常寇略鲁、齐等国,北戎也曾侵犯过郑、齐等国,山戎则经常侵扰燕国。活跃在伊、洛流域的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则经常给周王室造成威胁。此外东方的淮夷、南方的蛮族(除楚国外),虽然当时势力不大,也都对中原的沃野膏壤垂涎欲滴,企图染指其问。
在这种形势下下,中原各国联合起来,节制诸侯国之间的肆意侵伐,抵御异族的侵扰,以便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就是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这就是说,中原需要一个霸主,来代替周天子向诸侯国发号施令。谁的力量最强,谁就能充当霸主的角色。郑国虽然强盛过一段,但霸主的地位尚未形成,就衰落了。就是在这个时候,齐桓公登上了君位,并听从鲍叔牙的建议,设计把管仲迎回齐国,准备任以为相,授以国政。
但开始齐桓公还没有争当霸主的意识,他只是想安定他的国家。所以齐桓公和管仲第一次谈活时,首先向管仲提出的问题是:“您看齐国的社稷可以安定吗?”管仲则回答说:“君如果能成就霸业,社稷就可以安定,否则就不能安定。”桓公说:“我不敢奢望干那么大的事业,只不过想安定社稷罢了。”管仲再三劝说齐桓公树立图霸的信心,桓公仍然说“不能”。于足管仲说:“君免除了臣的死罪,这是臣的幸运。然而臣之所以不像召忽那样以身殉纠,就是为了安定齐国的社稷。君不图霸业,就不能安定社稷。社稷既不能安定,臣就是空食齐国之禄,既不能以身殉纠而又空食俸禄,臣实存不能这样。”说罢,转身便走。桓公赶忙召管仲回来,羞愧地说:“我一定努力成就霸业就是了。”于是管仲庄严地向桓公行再拜稽首的大礼,然后说:“今天君许诺成就霸业,臣才能接受君命。”管仲就这样做了齐桓公的相。
五、图霸先修内,管仲治齐国
管仲为了帮助齐桓公实现称霸诸侯的目的,便开始与齐桓公讨论如何才能把国家治理好。齐桓公说:“我有三大缺点,不知道是否还能把国家治理好?”管仲说:“我不知道您所说的缺点是什么。”齐桓公说:“我喜欢打猎,往往等到天黑见不到禽兽了才回宫;我爱好喝酒,日夜相继,这样往往耽误诸侯使者的来访和大臣的上奏;我喜欢女色,宫中有很多没有出嫁的姑姑和姐妹。”管仲说:“这都不是好习惯,但也算不上是很大的毛病。”桓公有点生气地说:“那什么才是大缺点呢?”管仲说:“一国之君,只有两大缺点,就是优柔寡断和不勤勉。优柔寡断就会丧失民众,不勤勉做事就不会成功。”桓公说:“那我就放心了。你今天先回去休息,改天我们再一起商量治理国家的方策。”管仲说:“国君做事要果断,为什么要往后推呢!”桓公问:“那怎么办呢?”管仲建议桓公先修内政,后图外事。他对桓公说:“如果本国的内政得不到治理,那么我们对外的正义行动,也不会得到诸侯的信任。必须先在本国内政的治理上做出榜样,才可能使诸侯亲附我们。”
齐桓公说:“我的先君襄公,只顾享乐而不理国政,侮辱贤士而宠爱妃嫔,把国事搞得很糟,不但使国家得不到发展,恐怕连宗庙社稷也难保持了。您说要先修内政,请问,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管仲对于富国图霸,早已深思熟虑,成竹在胸,因此针对齐桓公的问题,他献出了一整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才选拔的改革方案。
在国家的行政建制方面,他提出了“叁其国”、“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的方案。
桓公问:“叁其国是怎么回事?”
管仲说:“叁其国,就是对国都的居民实行三分管制法。把国都中的工、商和士三种居民,划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六个工商乡,十五个士乡,而分别由公(指齐桓公)和上卿高子、国子三人率领:公率领十一个乡(六个工商乡加五个士乡),高子率领五个士乡,国子率领五个士乡。相应的,国政也分为三项,建立三官制度加以管理:立三宰以管理官吏,立三族以管理工匠,立三乡以管理市井,立三虞以管理川泽,立三衡以管理山林。”
桓公问:“伍其鄙又是怎么回事?”
管仲说:“伍其鄙,就是对郊外的农民按轨、邑、率、乡、属五级组织编制起来。五家为一轨,设一轨长;六轨为一邑,设一邑司;十邑为一率,设一率长;十率为一乡,设一乡良人;三乡为一属,设一属帅。儿军事由属来管理,民政则由乡管理。每五属则设一大夫统领。”
桓公问:“定民之居、成民之事,是怎么回事?”
管仲说:“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是国家的基石,不可以使他们杂处在一起;杂处,就容易引起混乱,人们就会不专本业而见异思迁。应该使士和士住在一起,农和农住在一起,工和工住在一起,商和商住在一起。把士安置在学校周边,把工安置在靠近官府的地方,把商安置在市井的周国,把农安置在田野附近。
“让士住在一起,这样父与父之间谈论道义,子与子之问谈论孝道,作为人臣的就谈对于君主的尊敬,年幼的则谈敬爱兄长。从小生长在这种环境里,人的思想就会安定,长大就不会见异思迁。这样即使父兄的教诲不用整饬就能做到最好,学习也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所以士的后代永远为为士。
“让工住在一起,了解四季的不同需求,辨别物品的优劣和器材的用处,选取最合适的物品来用,彼此交流自己的长处,互相借鉴学习。每天都从事这种工作,让自己的产品远销各国。幼小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自己祖辈父辈的工作,长大后也就不会见异思迁了。工匠的后代永远都是工匠。
“让商人居住在一起,了解四季中人们的不同需求,查看本地所拥有的物品,确定它的市场价格,肩背着或者牛车拉着,把自已的物品运到需要它的地方去,用自己所拥有的换取自己所没有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后代,那么商人的后代将永远是商人。
“让农民住在一起,了解四季的农事,根据季节的变化来选择要用的农具,到了冬天就锄去杂草,等待耕作。该耕种的时候,就深翻土地,等待及时好雨。及时的好雨过后就要扛着锄头从早到晚开始劳作,把自己的体力汗水洒落在土地上,这样农民的后代就永远是农民。可以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出来做官,他们一定值得信赖。
“这样,士农工商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世代相传,从而使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这就叫做定民之居,成民之事。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使基石牢固,国家稳定。”
此外,管仲还向桓公提出,对齐国的旧法作一次全面的审查,该改的改,该废的废,择其善者而用之,而取舍的标准,则主要看是否符合世俗(即现实)的需要,“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深知,要完成霸业,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管仲提出,“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只有国家的财物多了,才能吸引远方人民的归附,只有荒地得到广泛的开垦,才能把农民留下来;只有装粮食的仓库充足了,人民才会懂得礼节;人们只有吃饱穿暖了,才知道何为荣何为辱。”管仲正是按照这样一套先富民教民,后富国治国的思想,来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
为了将农民牢牢稳定在土地上,管仲首先提出了“相地而衰(音cuī)征”的政策。意思是,观察土地的好坏及产量的多少,来制定征收地租的标准,即根据土地的优劣等级来征收不同的赋税。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管仲又提出统治者要无夺民时,取民有度。管仲指出粮食生产有固定的时节,农民劳作也会有疲倦的时候,但是国君的欲望没有限度。正因为生产有限,而贪欲无厌,所以才会出现臣弑君、子弑父的情况。如果做到取民有度,即使是小国也可以安定,反之,即使是大国也是很危险的。管仲还提出应当宽政役、轻刑罚、辟耕地,并提出通货积财和提倡捕鱼等一系列政策。所有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齐国达到“国富而民安”。
齐桓公打算通过增加税收来达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于是齐桓公问管仲:“我想征收房屋税,可以吗?”管仲说:“这是逼迫人们拆掉房子。”桓公问:“我想征收林木税,可以吗?”管仲说:“这是要人们砍伐树木。”桓公问:“那对牲畜征税呢?”管仲说:“这是要人们杀死幼小的牲畜。”桓公问:“那我征收人头税呢?”管仲说:“这是逼人们隐藏户口。”桓公的办法被提倡“薄赋敛”的管仲一一否定了。无计可施的桓公质问道:“那我拿什么来维持国家呢?”早已胸有成竹的管仲答道:“只有管山海的办法可行。”所谓“管山海”,山指的是开山冶铁,海指的是伐木煮盐,管仲指的是由国家实行盐铁专营。
管仲的指导思想,足为了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了说明“管山海”如何能达到这一目的,管仲给齐桓公举了两个例子。先说伐木煮盐,管仲说:“每个人都要吃盐,十口之家就有十个人吃盐,百口之家就有一百个人要吃盐。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成年男子吃盐将近五升半,成年女子吃盐将近三升半,小孩吃盐将近二升半。一百升盐就是一釜,如果每升盐加半钱,一釜就是五十钱。每升加一钱,每釜就是一百钱。每升加两钱,一釜就是二百钱。每钟就是二千钱,十钟就是二万钱,百钟就是二十万钱。千钟就是二百万钱。按照这个办法,一个万乘的大国,人数大概有千万,一天卖出一千钟盐,国家就可以收入二百万,十天就收入二千万,一个月就是六千万。如果我们征收人头税的话,一个万乘之国,可以缴纳赋税的不过百万人而已,如果每月每人可以缴纳三十钱,一国也仅是三千万钱。而我没有向国家的人民征税,却拥有两个万乘大国的税收。假如您向国民征税,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反对。但是采用这个盐的专营政策,不仅可以得到比征税多数倍的收入,而且人们又都无法避免,这就是理财之道。”
同样,对于开山冶铁,管仲又说:“一个女子必须有一根针和一把剪刀,这样才能缝制衣服。耕种的农民必然要有一个犁和一个锄头,这样才能种地。木匠必然要有一把锯、锥和凿子才能干活。天下的人想要做成事情,就必须使用这些工具。如果在每根针上加一钱,那么三十根针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赋税。一把刀加六钱,五把刀就是一个人的赋税。每个犁头加十钱,三个犁头就等同于一个人的赋税。其余的都可按着这个标准类推。只要人们劳动,无形中就缴纳了这种费用。”
管仲用数字打动了桓公,“管山海”的政策在齐国得到实施。在桓公即位的最初十九年里,齐国很少征收关市之税,一般只是收取五十分之一。用粮食来缴纳赋税,两年才收一次税,遇到收成好的年份收取十分之三的税,中等收成的年份税率为十分之二,收成不好的年份只收十分之一,万一遇上荒年就不向农民征收赋税。尽管实行了以上这些薄赋政策,但齐国的国力仍然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东方的强国,这都要归功于管仲提出的“管山海”政策。
管仲还很注重发挥商业的流通作用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齐国经商,管仲在齐国每隔30里就设置一个驿站,给各个渚侯国的商团提供免费的住宿。并且规定,如果是乘坐一乘马车(四匹马拉的车)来的商人,齐国就免费提供饭食;如果是三乘马车,就附带给外国的商人喂养马匹;如果是五乘,就提供仆人为之服务。这样一来,天下的商人就像流水一般涌向齐国。
除了富国、富民,管仲还提出了“通轻重”之术,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轻重”指的是商品价格的贱与贵。以粮食为例,就是在丰收之年,粮价低的时候,国家就用较高的价钱收购粮食,避免损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饥荒之年粮价高的时候国家低价卖出,避免因为粮价过高民众无力购买而受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国家获了利,另一方面农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齐国的经济正是在管仲的治理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雄厚的经济为此后齐桓公的称霸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富国然后是强兵。齐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膨胀了齐桓公称霸诸侯的野心。但管仲对形势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桓公问:“百姓定居下来了,我想在诸侯中称霸,可以吗?”管仲说:“不可以。需要等民心也安定下来。”桓公问:“怎样才能让民心安定呢?”管仲说:“修改旧的法律,选择其中好的继续使用,让人民繁殖人口,帮助那些贫困的人;减少赋税和徭役,爱护自己的百姓,国家就会富强起来,民心自然会安定下来。”桓公接着问:“现在国家富强了,人民安定了,是不是就可以对外征伐求霸了?”管仲说:“还不行。您想整顿军队,修治甲兵,别的大国也正在整顿军队,修治甲兵;您有征战之举,别国则有守御之备,所以还难以尽快达到目的。要想尽快达到目的,就必须采用隐蔽而与众不同的方法。”桓公听了十分感兴趣,问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管仲于是就提出了一套“作内政而寓军令”的军政计划。
这套计划实质上就是要寓兵于民,把居民组织和军事编制结合起来。这一计划规定,国都中十五个士乡的居民,按照轨、里、连、乡四级编制起来:五家为一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设一里司,四里为一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设一乡良人。就让这四级居民之长掌管军令:令每家出一人当兵,一轨就有五人,组成一伍,由轨长率领;这样一里就有五十人,组成一小戎,由里司率领;一连就有二百人,组成一卒,由连长率领;一乡就有二千人,组成一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乡就有一万人,组成一军,立一个元帅。全国三军,就分别由公和高子、国子担任三军元帅。每年春秋两季,借狩猎来进行军事训练。训练完成之后,下令国人不许自由迁徙,使每伍的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人与人、家与家之间都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就可以做到夜里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大家就不会乱伍;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就互相认识。这样的军队,自然就是攻无不克、守无不固的最好的军队。管仲说:“君有这样的军队三万人,就可以横行天下。诛杀无道,保卫周室,天下大国之君也无人能抗拒了。”
桓公听了管仲的方案,很高兴,但又忧虑地说:“齐国还很缺乏军器,怎么办呢?”于是管仲义提出一套用军器赎罪的办法来。这套办法规定:臣民犯了重罪,可以用一副犀牛皮制的甲和一柄车戟赎罪;犯了轻罪,可以用一副皮制的盾和一柄车戟赎罪;犯了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凡打官司的人,应交一束(十二支)箭做人朝听审费。这样,军器也就充足了。
改革需要优秀的人去执行。因而管仲特意提出了“匹夫有善可得而举”的人才选拔政策,即规定从鄙野农民中选拔“秀民”,以充当国家的“士”,从而提高了部分庶民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激励庶民修德上进、报效国家的积极性。宁戚本是卫国的一个放牛人,空怀一腔抱负在卫国得不到重用,听说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欣欣向荣,就来到齐国寻求机会。一次放牛时正好遇到齐桓公外出,就一边敲击牛角,一边朗声唱道:“南山粲,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单布短衣适至骭(音gàn,小腿),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康浪之水何时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早饭牛薄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青且阑。粗布衣兮绵缕烂,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将与尔适齐国。”齐桓公见宁戚虽出身寒微,却有如此抱负,是个难得的人才,因而按照管仲制定的人才选拔政策,给宁戚封了大官。正是这个宁戚,日后成为齐桓公的主要辅臣,为齐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管仲用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只用贤才。即使那些在困境中对自己有过极大帮助的人,如果没有才能也是置之不用的。《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管仲从鲁国被押送回齐国的路上,又饥又渴,向绮乌的封人(地方长官)乞讨食物吃,绮乌的封人居然跪在地上,毕恭毕敬地喂管仲。封人私下里偷偷问管仲:“如果你活着到了齐国,并且得以重用,你怎么报答我呢?”管仲说:“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就任用贤能之人和有才之人,评定有功劳的人,要怎样报答你呢!”
管仲还制定了“三选”制度。乡长要推荐国都中那些孝顺父母、聪明仁惠的人,以及勇敢健壮的人,然后由官长进行选择,最后由国君面试,合格者就委之以官。如果乡长没有如实汇报,那就是犯了“蔽明”、“蔽贤”之罪。
管仲认为自己虽然可以辅佐桓公成就霸业,但是单凭一己之力也是不行的。管仲认为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自己不如隰(音xí)朋,所以以隰朋为大行,掌外交;直言进谏,不避死亡,自己不如东郭牙,所以以东郭牙为大谏,掌枢密顾问;作战时击鼓,令三军战士视死如归,自己不如王子城父,所以以王子城父为大司马,掌军事;审理案件,不偏不倚,自己不如宾须无,所以以宾须无为大司理,掌刑法;在农业方面开垦荒地,增殖粮食,自己不如宁戚,所以以宁戚为大司田,掌农事。而这五人所司之职正是管仲为了改革中央官制,在中央设立的五官,五官上统于相,相则听命于君。五官为上述一系列改革方案的施行提供了组织保证,这样也就建立了一个适应改革图强和谋求霸业所需要的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团。
管仲的上述一系列改革方案都被齐桓公所接受,并付诸施行,于是齐国迅速强盛起来。
六、以德兼以武,桓公始称霸
管仲深知,想使齐国称霸于天下,外交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况且齐桓公在这方面已有深刻的教训,这就是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所造成的连续两次伐鲁的失败。齐桓公即位的第二年(前684)春,因为去年鲁国伐齐纳公子纠,齐桓公急于出这口气,打算对鲁国进行报复。事前他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不可。身为国君,不应勤于用兵,不应记恨一时之辱,否则将会危及国家的安全。”齐桓公不听,于是出兵伐鲁。鲁国以平民曹刿(音guì)为将军,曹刿提出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理论,趁着齐国士兵精疲力竭之时突然发动猛烈攻击,结果齐军在长勺(鲁地,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被鲁军打得大败。同年夏,因为鲁国侵宋,齐桓公不服,又联合宋国打鲁国。结果鲁国听从大夫公子偃的建议先在乘丘(鲁地,在今山东兖州县附近)击败宋军,造成对齐军不利的形势,迫使齐桓公不战而退了。这两次挫折,使齐桓公有所反省。管仲是个重视礼仪的人,他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张则君令行”,相反,四维不张,国家就会灭亡。因此管仲又向桓公进献了一套亲四邻,广结交,以德服天下的外交策略。
管仲对齐桓公说:“图霸业不致力于德,而致力于兵,必然会给齐国造成危险和灾难。现在外交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邻国都能亲信齐目。”桓公问:“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管仲说:“重新审查齐国的疆界,把侵占邻国的土地都还给他们,明确地标出与邻国的边界,并且决不因此而索求或接受邻国的财物。相反,我们应该准备好丰厚的礼物,派使者去聘问诸侯国,这样就可以安定四邻,使邻国亲信我们了。”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意见,返还原来齐国所侵占的鲁国棠、潜二邑,卫国的台、原、姑、漆里四邑,燕国的柴犬、吠狗二邑。
管仲不仅任人唯贤,而且知人善任。他建议齐桓公选派使者常驻诸侯国以交好。如派遣见闻广博、好学又谦逊的公子举驻守以注重礼仪而闻名的鲁国,派遣为人机灵的卫国公子开方驻守卫国,派遣廉洁但善于辞令的曹孙宿驻守楚国,另外还派遣商荣驻宋,郾尚驻燕,审友驻晋。
管仲还建议齐桓公在与诸侯国的交往中,采取“轻其币而重其礼”的方针。按照这一方针,如果有诸侯国派使者来访,用弱马或犬羊做礼物,齐国一定用良马相酬报;如果诸侯的使者用布帛或鹿皮做礼物,齐国一定用纹锦或虎豹皮相酬报。有些小国、穷国的使者,还常常空囊而来,满载而归。这种做法,使齐国深得许多诸侯国,特别是小国的尊敬和信任。
管仲还主张积极发展与诸侯国的经济交往,将齐国的鱼、盐销往内地各诸侯国,同时允许各诸侯国的商人到齐国经商:开放关卡,实行“关市讥而不征”的政策,即对各国来齐国经商的人,只检杏察是否有非法行为,而不征收关税和市场税。这些做法,既促进了齐国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内地诸侯国,因此各国都赞扬齐国宽厚,愿意同齐国交往。这样,经济上的开放,又迎得了政治上的信任,提高了齐国的声誉和威望。
对一些小国,管仲采取以计谋智取,而不以武力强夺,避免齐国失德于天下。齐桓公曾想征服小国鲁梁,向管仲问计。管仲说:“鲁梁人擅长织绨,您带头穿上用绨做的衣服,并让您身边的人都穿上这种衣服,然后齐国人就会因您的爱好而喜欢穿绨。另外您要下令禁止齐国的人民织绨,这样齐国必然会依赖鲁梁的绨。那么,鲁梁人就会忙于织绨而无暇顾及农业生产了。”齐桓公答应之后,又听从管仲的建议专门穿着绨制的衣服到更接近鲁梁的泰山之南转悠了十天。管仲也告诉鲁梁的商人说:“你为我运来千匹的绨,我就给你三百斤黄金,如果能运来一万匹,我就给你三千斤黄金。”鲁梁国君看到这样不用向人民征税,国家的财用也可以充足,就下令全国的人民开始织绨。过了一段时间,管仲对齐桓公说:“我们可以攻下鲁梁了。”桓公问为什么,管仲说:“您现在要改穿帛制的衣服,并禁止齐国所有的人穿绨,然后下令关闭我们的城门,以断绝与鲁梁的商业流通。”桓公照着管仲的话去做了。过了几个月,管仲派人到鲁梁去,发现鲁梁城中道路拥挤,行人只能缓步而行,人们都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得面黄肌瘦,连抬脚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提缴纳赋税了。鲁梁国君急忙下令让全国人民停止织绨,开始种粮,但因错过了农时而一无所获。鲁梁的粮食一行卖到百钱,但齐国的粮食才卖十钱!因此鲁梁有十分之六的人都归附到了齐国,而三年之后,鲁梁的国君也归顺齐国了。
管仲用了上述同样的方法,使得盛产紫色颜料的莱罔和莒国也归附了齐国。
管仲在为齐桓公制定以德服天下的外交策略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现实的利害冲突所造成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足异常激烈而又错综复杂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呈现出反复无常的势态:今日友好,明日又反目;今日是盟友,明日又成仇敌。而强凌弱,大欺小,尚权诈,轻信义,更是普遍现象。因此管仲认为,齐国处在这样一种时代环境中,要想称霸诸侯,光靠德义,“钧(均)之以爱,致之以利,结之以信”,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示之以武”。管仲为齐桓公建立三军,目的也正在此。所以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历史,同时也就是一部武力征伐史。
前面说过,周庄王十三年(前684)齐桓公曾两次伐鲁失利,但到这年冬天,齐国经过一番整顿治理,国力恢复之后,又开始对外用兵。不过这次用兵的目标不是鲁国而是谭国(齐国西北边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章丘县西)。因为齐桓公当年出奔莒国时,曾路经谭国,谭君对他很不礼貌。齐桓公回国即位后,诸侯国都来庆贺,谭国又不来。小小的谭国居然敢对齐国如此不恭,何以服天下!所以管仲与齐桓公策划了这次军事行动,把谭国灭了,潭君逃亡到莒国去了。但据说齐桓公“伐谭而不有”,即只是征服它,并不贪其地而占有它,这就达到了使许多小国对齐国“信其仁而畏其武”的目的。这大概是管仲“示之以武”的策略的一个典型范例吧。
齐桓公即位的第四年(前682),宋国发生争夺君位的内乱。原因在于公元前684年齐和宋联合攻鲁,但是宋国首先遭到突袭,大将南宫长万被俘,在宋国的请求下南宫长万才得以回国。一次,宋闵公与南宫长万打猎时,闵公的言辞激怒了南宫长万,长万在第二年杀死了宋闵公,另立宋闵公的叔伯兄弟公子游为国君。但宋人不服,杀了公子游,立闵公的亲弟弟公子御说为国君,这就是宋桓公。公子御说虽已即位,但是地位很不稳固,一直也没有得到诸侯的承认,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危险。恰在此时,周庄王驾崩,周僖王登位。于是,管仲建议齐桓公派隰朋到周朝去,一方面是恭贺周僖王登基,另一方面则是请周天子下旨,以齐国为主,大会诸侯,将宋桓公的君位安定下来,以此作为齐国称霸的契机。公元前681年春,齐桓公邀集宋、陈、蔡、邾等国在北杏(齐地,在今山东东阿县北)会盟,平定了宋国的内乱。这次会盟还征召了一个叫遂的小国(在今山东肥城县南),但遂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到会。同年夏,齐桓公便借诸侯的兵把遂灭了,并且派兵到遂国去驻守。齐国灭遂。其实是杀鸡给猴看,目的在给鲁国一点厉害瞧瞧。因为遂是鲁的北边邻国,齐灭遂。就直接威胁到鲁。当时鲁国在齐国的邻圈中是最强的,义曾两次打败齐国,对齐国从来不太服气,因此鲁国是当时齐国通向霸主道路的主要障碍。但由于齐桓公在管仲的策划下一一方面努力与鲁修好,返还以前所侵占的鲁国的土地,与鲁国关系有所改善;现在义通过灭遂示之以武,给予一定的军事压力;加上鲁国看到许多诸侯国都归附了齐国,感到寡不敌众,所以齐灭谭后,鲁国也就主动与齐修好。
齐桓公五年(前681),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地盟会。将盟之际,曹刿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说:“马上退还侵占我们鲁国的土地!”齐桓公当时迫于无奈答应退还,曹刿扔下匕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双方订立了盟约。桓公回来后想背弃盟约并想杀死曹刿,管仲进谏说:“如果被劫持时答应了别人的要求,然后义背弃诺言并杀掉了别人人,这只是自己的一时快意而已,却丧失了诸侯对齐国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能这样做。”于是齐桓公把曹刿三次战败所丢失的全部土地都还给了鲁中国。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都认为齐国守信而愿意归附齐国。这是齐桓公实现霸业的关键一步,也是管仲以德兼以武的策略的一次重大胜利。
周僖王二年(前680),郑国的国君为了巩固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也主动与齐交好,以结为自已的外援。于是齐桓公于同年冬邀集宋、卫、郑三国在鄄(音juān,—卫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北)会盟,周天子也派单伯参加了这次盟会。第二年,即齐桓公即位的第七年(前679),齐、宋、陈、卫、郑五闫又在鄄地重新会盟了一次,在这次盟会上齐桓公订立了“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母(毋)乏耕织之器”的盟约,这显然是齐桓公为了齐国工商业的发展所制定的低关税政策,各国都不太同意这个约定,但是出于对齐国的畏惧,也只好同意。正是在这次盟会上,齐桓公开始登上了霸主的宝座。同年夏,鲁庄公夫人哀姜也到齐国结好。到这时可以说,黄河下游的鲁、郑、宋、卫四大国都已顺服齐国了。
齐桓公称霸,说明管仲所制定的内政和外交策略,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七、管仲运筹策,霸业大发展
齐桓公虽已称霸,但他的霸主地位还很不牢固,所以管仲的下一步任务,就是辅佐齐桓公巩固和发展霸业。综观管仲为齐桓公所谋霸策,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尊王攘夷,救灾恤邻,征伐不服。这几个方面是交错运用的,而中心则是尊王攘夷。尊王的实质,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攘夷就是抗击异族的侵扰,这同救灾恤邻是一致的,目的在于安定中原诸侯国,以巩固齐国的霸主地位。征伐不服则是管仲“示之以武”的策略的继续。
齐桓公称霸之始,诸侯内部尚未完全和谐,因此又相继发生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例如郑国自郑庄公以来与宋国所结下的世仇,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释。因此桓公称霸的当年秋,就发生了郑国侵宋的事件,这是违反同盟原则的。为此,第二年(前678)夏,齐桓公便联合宋、卫两国伐郑,迫使郑国认错屈服了。接着鲁国又出现了叛齐的迹象,齐桓公又联合宋、陈两国,把鲁国打服了。与此同时,又发生了遂人反叛齐国、攻杀齐国驻军的事件,齐桓公又出兵把反叛者歼灭了。这期间,还经过了种种复杂的斗争,直到公元前667年夏,齐桓公邀集各诸侯国在幽(宋地,在今河南兰考县)会盟,霸业才大成,这时已是齐桓公即位的第十九年了。这一时期,即从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称霸,到周惠王十年(前667)幽地会盟,可以说是征伐不服,巩固霸业的时期。由此可见,“示之以武”始终是管仲辅佐齐桓公谋求霸业的重要手段。
同年冬,周惠王派卿士召伯廖赐命于齐桓公,正式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并且命令齐桓公去讨伐卫国。原因是周惠王的祖父周庄王很宠爱王子颓,但是庄王死后由太子胡齐即位,是为周僖王。周僖王即位五年之后去世,由太子阆即位,这就是周惠王。周惠王即位之后把王子颓的老师蒍(音wěi)国的菜园子拿过来做了自己养马的苑囿。边伯的房子接近王宫,惠王也霸占了它。惠王还夺取了子禽祝跪与詹父的田地,并且没收了詹父的俸禄。因为以上原因,荔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四家,便联合起来作乱,并召集南燕和卫国的军队攻打惠王,惠王出奔到温地,并向郑厉公求救。郑厉公把惠王安置在自己曾经居住过的栎地。郑国于是拥立了周僖王的弟弟王子颓即位为君。公元前674年冬天,王子颓宴请对自己登上君位有功的五位大夫,演奏六代的音乐来助兴。郑厉公听说之后,和王室的执政大臣虢叔说:“我听说音乐有它固定要演奏的时节,在不该演奏的时候演奏,那就是灾祸快要到来了。现在王子颓的歌舞之声不绝于耳,这是音乐引起的祸乱呀!”于是郑厉公和虢叔率领军队攻入成周,王子颓逃往卫国,卫惠公收留了他。周惠王复位。周惠王对于卫惠公收留王子颓大为恼火,但是因为当时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也只能忍气吞声。现在齐国的势力强大,周惠王就命令齐桓公为自己出这口恶气。
齐桓公于第二年(前666)春兴兵伐卫,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奉了王命去讨伐敢于叛周之国,以示“尊王”。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卫国只得认罪屈服了。到这时,黄河下游地区的诸侯国,才在齐国所高举的“尊王”的旗帜下,结成了一个集团。
这一时期,山戎经常侵扰燕国。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山戎又大举侵燕。燕向齐求救。齐桓公和管仲商量对策,决定出兵救燕,并向鲁国请兵支援。鲁庄公口头上答应出兵,实际却按兵不动。齐桓公独率齐兵讨伐山戍,山戎抵挡不住,逃往孤竹国求救。齐桓公和管仲带领军队一路追击,却误入瀚海,大风四起,辨不清方向,拿出携带的火种点燃火把,当即就被吹灭,再也无法点燃。这时管仲给桓公出主意说:“都说老马可以顺着原来的路走回去,我们试一试吧。”于是找了几匹老马,解开缰绳,军队跟在老马之后,果然找到了来时的路。
走出瀚海的齐军,越战越勇,一直打到令支(山戎的盟国,在今河北滦县和迁安县之间)、孤竹(也是山戎的盟国,存今河北卢龙县南),为燕国解除了祸患。燕庄公对齐国感激不尽,在送齐桓公回国时,不知不觉中已经送到了齐境。齐桓公说:“除了天子,诸侯之间相送是不能超出自己的国境的,我不可以对燕国无礼。”于是把燕庄公送至齐国的疆域划为燕国的领土。管仲让燕庄公重新学习召公之政,就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向周王室纳贡,燕国自然也就加入了同齐国的联盟。诸侯听说之后,都来归附齐国。这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攘夷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但是,齐桓公对鲁国的言而无信大为恼火,想要移兵伐鲁。管仲劝谏说:“讨伐远国而攻打近邻,邻国就不会亲近我们,这不符合霸王之道。再说我们攻打鲁国,鲁国必然会投靠楚国,这样我们就一举而两失。”齐桓公说:“照你这么说,我们对鲁国就这么算了不成?”管仲说:“不!”于是他向齐桓公献了个以德报怨,以求安鲁之策。管仲说:“君伐山戎所获得的珍宝器物,都是中原地区国家所罕见的。君把这些宝器拿出一部分来给鲁国,就说是进献给周公庙的祭品。这样鲁国必然会惭愧而感激我们,天下诸侯也会更加亲信我们。”桓公采纳了管仲的意见,拿出一部分宝器来献给周公庙。鲁庄公果然对齐国既惭愧,又感激,所以第二年齐国伐莒,鲁庄公便下令全国的丁男都参军入伍,连五尺童子都动员起来,支援齐国伐莒。鲁国知道齐桓公的做法是听信了管仲的意见,所以对管仲尤其感激,特意抽调人力、物力为管仲的私邑小榖(在今山东东阿县)筑城。天下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表示愿意听从齐国的号令,于是齐国的威望大增。一百多年后的孔子淡起这件事,还十分感慨地说:“人们说圣人能够转祸为福,以德报怨,就是说的像这样的事情啊!”
以德安鲁的事情还没有完。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鲁庄公没有嫡子,在临死前打算立党氏之女孟任的儿子般为君。庄公死后,其弟季友立般为君,般在党氏舅家侍丧。古时候女子出嫁,出嫁女的妹妹和侄女要陪同出嫁,被称为媵。鲁庄公娶齐襄公的女儿哀姜时,作为媵陪嫁的是她的妹妹叔姜。哀姜没有儿子,叔姜有个的儿子叫开。哀姜与庄公的弟弟庆父私通,想立叔姜的儿子开为君,于是庆父派遣曾经与公子般有争执的一个国人到党氏家中杀死了般。庆父立公子开为君,是为闵公。闵公二年(前660),庆父杀死闵公,打算自立为君。但是鲁国人民厌恶他,庆父被迫逃到莒国。季友带着闵公的弟弟公子申从陈国流亡到邾国。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为安定鲁国,齐桓公依管仲之谋,立公子申为国君,并大义灭亲,杀了他的侄女哀姜。季友奉公子申回国即位,是为鲁僖公。
周惠王十六年(前661),狄人又起兵攻打邢国(在今河北邢台市)。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的性情如豺狼一般,是没法使他们满足的。诸夏之国都是亲戚,不可丢下他们不管。安乐是酰毒,不可过分留恋。请您发兵救邢吧。”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便发兵去救邢国了。
到第二年冬(前660),狄人又起兵侵卫。卫国当时是卫惠公之子卫懿公在位,卫懿公非常喜爱鹤,喜爱到痴迷的程度,宫中的鹤还封有官阶和俸禄。所以在狄人侵伐卫国时,卫懿公想发兵据守,但是很多兵士叛乱。大臣都说:“国君您喜欢鹤,还是让您的鹤将军去抗击狄人的进攻吧。”卫懿公至此恍然大悟,后悔莫及,亲自带兵作战,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狄人攻入卫国,杀死了懿公。狄人长驱直入,攻打到卫都(初都于沫,即今河南淇县),把卫国灭了,还追赶卫的遗民,一直追到黄河边。宋国救出卫的遗民,男女总共才七百二十人,加上共(今河南辉县市)、滕(今山东滕县西南)两邑的居民,才凑足五千人。宋国就在曹地(在今河南滑县东)立了卫惠公庶兄昭伯的儿子申为卫君,这就是卫戴公。齐桓公又听从了管仲的意见,派自己的儿子公子无亏带领三百乘兵车,三千名甲士,去替卫国戍守曹邑,又送给卫国乘马、祭服以及牲口、木材等等,帮助重建卫国。
时隔不久,狄人再次进攻邢国。于是齐桓公又邀集宋、曹两国的兵救邢。邢国的人逃出城来的,都投奔到诸侯军队中。诸侯的兵终于把狄人赶走了。邢国原来的都邑已被毁,齐桓公便把邢国迁到了夷仪(邢地,在今山东聊城县西),并命令诸侯的军队替邢国筑城。这时,卫戴公卒,弟文公即位。齐桓公把卫国迁到楚丘(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又命令诸侯的军队在楚丘筑城。邢、卫两国的人民都非常高兴,史书上记载:“邢迁如归,卫国忘亡。”意思是说:“邢国的迁民好像回家一样,卫国人也忘记灭亡了。”
救燕、救邢、存卫,是齐桓公遵照管仲攘夷、救灾恤邻的策略干出的二大功业,而安鲁则是管仲以德亲四邻的外交策略的一次最成功的实践。
这一时期,齐国的势力迅速发展,就连原来楚的盟国江、黄(江在今河南息县附近,黄在今河南潢川县附近),现在也归附了齐。这当然引起楚国的不满,加上楚早有向中原扩张的野心,因此就用连连伐郑,来打击齐国在中原地区的势力。于是齐桓公便考虑联合诸侯救郑的事。恰在这时,齐桓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最后由于管仲的策划,促成了伐楚之举。
这一天,齐桓公和蔡姬在园中乘船游玩。蔡姬和桓公闹着玩,故意把船摇荡起来,吓唬桓公。桓公不会水,怕船翻了,被吓得脸色都变了。他制止蔡姬,蔡姬却故意撒娇不听。于是桓公发怒。便打发她回娘家蔡国(都城在今河南上蔡县的西南),以示惩罚,不过当时并没有要和蔡姬解除婚姻关系的意思。但蔡侯却感到受了莫大侮辱,一气之下,便把蔡姬嫁了出去。消息传来,齐桓公大怒,立即决定伐蔡。管仲劝谏说:“因为妇女的事,就去讨伐别人的国家,理由不充分,也不可期望成就大的功业。”桓公不听,坚持要伐蔡。于是管仲只好因势利导,向他献了一计,说:“您如果一定要伐蔡的话,那也得找个合法的理由。”正好当时楚国有这样一件背理的事。原来楚国生长一种草叫菁茅,这是一种叶茎都生长得较长的茅草,祭祀时可以用来“缩酒”,就是把菁茅捆成束,立在祭坛上,祭祀时把酒从上面浇下,使酒顺着菁茅下渗于地,以象征神饮酒。按照惯例,楚国应该每年向周王室贡献菁茅,可是楚国已经三年没向周王室进贡了。因此管仲对齐桓公说:“不如这样:您先出兵伐楚,因为楚国已经三年没有向天子贡献菁茅了。您可以为天子而兴兵责罚楚国。楚国服罪,您就可借回师的机会,顺便袭击蔡国,那时您就可以质问蔡国说:‘我为天子伐楚,而蔡国不出兵助战,该当何罪!’这样,我们既打击了楚国,为郑国出了气,又可达到伐蔡的目的。我们这样做,既有为天子之名,又可得报仇之实,别人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听了管仲的话,齐桓公大为高兴,便决定伐楚。
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春,齐桓公邀集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的军队伐楚。楚成王兴师与齐军对峙,并派使者前来质问道:“楚国何罪,齐国为何要攻打我国?”管仲说道:“从前召康公对我们齐国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来辅佐周王室。给我们先君划定的可以征伐的范围是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楚国负责给周天子进贡菁茅,但是三年都没有进贡,以至于周天子祭祀时没有东西可以用来缩酒。还有,当年昭王南征,却没能回去,所以我们来责问你们。”楚国的使者说:“没有进贡菁茅是我们的过错,怎么敢不进贡呢?但是昭王南征却没有回去,您还是去问问汉水吧。”当年昭王南巡时渡汉水,是因为船坏溺水而亡,才没能回去,所以楚使才这样回答。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楚成王最终派遣屈完来同齐国讲和,齐桓公趁机向屈完夸耀自己的军队,屈完说:“您如果用德来讨伐楚国还可以,但是如果您单单以武力来讨伐,那么我们楚国就以方城为城墙,以长江和汉水为护城河,你们齐国的军队哪里还攻得进来?”于是两国在楚国的召陵(在今河南郾城县)订立盟约,表示要共尊周天子,友好相处。在回师途中,齐桓公顺便袭击了蔡国,报了蔡姬之仇。
伐楚的第二年,周室内部又出现了不宁,同时郑国又出现了离心倾向。齐桓公又在管仲策划下,忙于安周服郑。那时正是周惠王末年,周惠王想废掉他的太子郑,而立少子叔带为太子。于是齐国又邀合诸侯国和周太子郑,在首止(卫地,在今河南睢县东南)集会,图谋安定周室,稳定太子郑的地位。周惠王看到齐桓公居然与自己作对,心里自然不高兴,就暗中派大臣周公来召郑文公,劝他说:“我保护你去服从楚国,再叫晋国帮助你,你就可以不受齐国的气而得到安宁了。”郑文公得到王命,自然很高兴,但又畏惧齐国,于是就来个溜之大吉,不与诸侯结盟,就逃回国去了。于是齐桓公率诸侯之兵伐郑,楚国出兵救郑。齐桓公只得暂且回师,使郑国侥幸得免。齐桓公三十三年(前653),齐国又召集诸侯在宁母(鲁地,在今山东鱼台县)结盟,再次谋划伐郑。这期间,由于郑国的离心,引起了管仲的深思。他总结了齐桓公在外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觉得桓公近一个时期以来过于崇尚武功,而忽视了德和礼的原则,往往对诸侯不能以礼相待,才造成某些诸侯国的不满。于是他劝谏桓公说:“我听说,应该用礼来招抚诸侯,用德来使远方的诸侯归附;能坚持德和礼的原则而不改变,就没有不归附的人。您也应该注意这样做呢。”齐桓公接受了管仲的意见,开始注意修礼于诸侯,并命诸侯向周天子修职贡之礼。
就在这时,郑文公迫于压力,也派太子华来宁母,听命于会,这也是向齐国做的一种友善的姿态。可是太子华却别有用心,他想借齐国的力量,消除他通向国君道路上的障碍,以便早登君位,所以他对齐桓公说:“我们国内的浅(音xiè)氏、孙氏、子人氏三家,才真正是使我同违背您的命令的主谋,您若除掉这三家,我就可以拿郑国来做您的内臣了。这对您也没有什么不利呢。”齐桓公听了郑太子华的话,未加深思,就想答应他的要求。管仲谏止说:“您以礼和信联合诸侯,现在却要帮助儿子去反叛父亲,这是不合情理的事,诸侯一定会不服的。”桓公说:“去年诸侯伐郑,没有得胜,现在幸而有隙可乘,利用一下,不也是可以的吗?”管仲说:“您如果用德来安抚郑国,加上教训,郑国还不服,再率兵去讨伐,到那时,郑国岂能不害怕?如果领着郑国的叛徒去攻打它,那郑国可就有理由了,它还怕什么?而且我们会合诸侯,就是为了尊崇德行。如果会合诸侯而被奸邪的人所利用,怎么能垂范于后世呢?您一定不要听信太子华的话,即使不按他那一套办,郑国也一定会降服的。子华身为太子却想借用外力去削弱他的国家,也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再说郑国现在有叔詹、堵叔、师叔三个贤明的人执政,还不可能钻它的代子呢。”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就辞谢了郑太子华。太子华从此得罪了郑君(后被郑君所杀),而郑国果然来向齐国乞盟了。
就在这时,周惠王去世。周太子郑很怕他弟弟叔带作乱,便秘不发丧,先向齐国乞援。桓公三十四年(前652),齐国邀集诸侯同周人在洮(曹地,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结盟,郑国也来请盟。诸侯们共奉太子郑即位。这就是周襄王。襄王地位确定后,才敢发丧。
时隔一年,即到桓公三十五年夏天,齐义邀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诸侯在葵丘(在今河南民权县境)相会修好。周襄王为了表彰齐桓公安定王位的功劳,特派宰孔来赐给齐桓公祭肉以及文武胙,彤弓矢,大路。所谓文武胙,是祭祀文王和武王用的祭肉。所谓彤弓矢,是一种漆成红色的弓和箭。所谓大路,是周天子乘用的车。这些都是周天子对特别有功的诸侯所行的赏赐。桓公将要下堂行拜礼,宰孔又传达周王的命令说:“天子因伯舅(天子称呼异姓诸侯为伯舅)年高,特加赐一级,不必下拜。”齐桓公听了如此优宠的命令,一时不知所从,便召管仲商量。管仲说:“做君的不像君,做臣的不像臣,这就是造成祸乱的根源。怎么能不下拜呢?”于是桓公警惧,恭敬地回答宰孔说:“天子的威颜不远,就在我的眼前,小白怎敢贪受天子的恩命而不下拜呢?”于是下堂行拜礼,然后登堂接受王赐。接着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订立盟约,并发表宣言:“凡我同盟之人,结盟之后,都要归于友好。”又申明周天子的禁令说:“不可壅塞水源!不可屯聚谷米!不可改换嫡子!不可以妾为妻!不可使妇人参与国事!”这次盟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葵丘之会”,也是齐桓公在管仲导演下演出的“尊王”剧中最精彩的一幕。到这时,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极盛。
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已露出骄色,诸侯暗中已开始有叛离的。葵丘之会时,晋献公有病,所以来得晚了。晋献公在赴会的途中遇到宰孔。宰孔对晋侯说:“齐桓公太骄傲了,不尽力修行德政而想方设法向远方侵略,诸侯已经开始不满意他的做法了,即使你不去,他也不能把你们晋国怎么样。”晋侯听从了宰孔的建议就回晋国去了。此后,齐桓公更加自我膨胀,而管仲却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齐桓公说:“我向南征伐到召陵,祭祀了熊山;向北征伐到了山戎、离枝、孤竹;向西到了大夏、流沙;登了太行山,到了卑耳山才回来。诸侯中没有敢于违背寡人的。以前三代之王的功绩也不过如此,所以我想到泰山去封禅。”所谓封禅,封是指到泰山上去筑土为坛以祭天,禅是在泰山南的梁父山祭地,这是古代帝王因治理天下成功,而向天地之神报功的一种最盛大的祭典。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所以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在我国古代只有天子才能到泰山去封禅,齐桓公非天子,却打算去封禅,就是一种僭越行为,所以管仲极力劝谏,桓公不听。管仲于是说,只有出现远方的吉祥之物到来的情况,才能封禅,桓公这才打消了封禅的念头。齐桓公三十八年(前648),周襄王的弟弟叔带招了戎人来打周的王城,想篡夺襄王的王位。秦、晋两国发兵救周。齐桓公则派管仲去说服戎人和周天子讲和,终于平息了这场祸乱。周襄王为嘉奖管仲,特用上卿之礼来款待他。管仲连忙说:“我是个低贱的官员,现在齐国有天子所任命的国氏、高氏两位上卿在那里,如果他们春秋两季来朝见天子,接受天子的命令,又用什么礼节来接待他们呢?陪臣(古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的自称)不敢不推辞上卿之礼!”于是周襄王说:“舅父,我赞美你的功勋,接受你的美德,这可以说是深厚而不能忘记的。去执行你的职务吧,不要违背我的命令。”管仲最终还是接受了下卿的礼节而后回国。
八、临终留遗教,管仲功未泯
管仲的一生,为了齐国的富强、社稷的安定和齐桓公的霸业,尽心竭力,历尽辛劳,终于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在当时周王室衰微,中原无主,戎狄交侵的形势下,幸赖管仲辅佐齐桓公所造成的霸业,才使黄河下游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免遭受落后民族的蹂躏。所以后来孔子评价管仲说:“管仲辅相齐桓公,做了诸侯的霸主,一匡(正)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披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成为蛮族统治下的人了!”这种评价应该说是公正的,符合历史事实的。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病倒了。齐桓公去看望他,向他请教:群臣中谁可以继任为相?并说:“这是大事,愿仲父(这是桓公对管仲的尊称)教寡人。”管仲说:“知臣莫如君。在您的心目中,认为谁可以做相呢?”桓公说:“易牙可以吗?”管仲说:“不可以。易牙烹煮自己的儿子来讨好您,天下最亲的莫过于父子,所以这是不符合人情的。”桓公又问:“开方可以吗?”管仲说:“他是卫国的太子,但却来到齐国服侍您,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所以也不可以。”桓公接着问:“竖刁呢?”管仲说:“竖刁自处宫刑变为宦者到君王的身边来服侍君王,这不合人情,一定别有所图,这种人难以亲近,所以也不可以。”桓公最后问:“鲍叔牙可以吗?”管仲说:“不可以。我跟鲍叔牙很要好,很了解他。他这个人,是一位真正的君子,为人清廉正直,即使把千乘之国授给他,如果不符合道义,他也不会接受。但他这个人过分好善而疾恶,看到别人一有过错,就终身不忘。”桓公说:“那么您看谁可以呢?”管仲说:“我看隰朋可以。隰朋这个人,心胸廓大,好考虑那些有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而又能不耻下问,能放手任用人才,而不事事包揽。他这个人,居家不忘公,事君不二心,凡事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所以我看只有隰朋适合做相呢。”
管仲还看到,楚国的崛起,将成为齐国的劲敌,而汀、黄两个小国的归属问题,将会成为同楚国发生正面冲突的焦点,所以管仲又告诫桓公说:“江、黄两国离楚近,将来是不可能永远臣服于齐国的。您不如主动把这两国托付给楚国,楚国也就不得独家私有这两国了,那么对齐国来说就还有指望。如果齐国想私有这两国,一旦楚国来攻打他们,您又鞭长莫及,不能及时相救,这两国必然怨恨您而归附于楚,那么祸乱也就由此而生,我们将会和楚国交兵不息了。”最后,管仲又告诫齐桓公,一定要疏远易牙、开方和竖刁这三个奸佞的人,千万不能重用他们,否则将给国家造成危害。齐桓公都同意了。
易牙得知这些话后,对管仲怀恨在心,就到鲍叔牙面前说管仲的坏话:“我们国君之所以拜管仲为相,并尊之以仲父,是因为您对他的举荐。现在仲父病了,国君去问准可以继任为相,仲父居然说您不可以执掌齐国的大政,却荐举了隰朋,我为您感到不平呀。”鲍叔牙笑着说:“你说得不错,当初是我向国君推荐管仲的,但是管仲一心为齐国的社稷操劳,不偏私他的好朋友。如果让我做司寇的话,驱逐奸佞,我的才能可能还有剩余。但是如果让我掌管国家,哪里还有你们这些奸佞小人的容身之处!”易牙自讨无趣,慌忙离开。
不久,管仲就与世长辞了。但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有完全照管仲的话去做。例如对于易牙、开方、竖刁三人,齐桓公还是加以亲信并且重用了,结果仅仅时隔三年(前643),他自己也被这三个人害死了。一代雄主,竟不得善终!临死前,齐桓公愧悔不已,痛哭流涕地说:“圣人的见识,真是远大啊!如果死者有知,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呢!”
齐桓公死后,五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争立,互相攻击,宫中空无一人,没有人敢把桓公的尸体殓入棺材,以至于尸体在床上停放了67天,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直到公子无亏即位,才把齐桓公的尸体埋葬起来。但管仲在齐国所建立的功业,并未就此泯灭。后来齐国的统治者仍然“遵其政”而“常强于诸侯”,直到战国末年,齐国依然是“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一片繁荣景象,齐国一直不失为东方的一个大国。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有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留传后世。现在流传的《管子》是西汉末年经刘向整理的,定为八十六篇,后来佚失十篇,仅存篇名,实存七十六篇。《管子》一书,经学者考证,是后人托管仲之名所作,这也正说明了后人对他的无限景仰和崇敬。但《管子》也不是一时所写,其中多数为战国时人所作。例如书中有管仲与齐桓公的对话称“桓公”的记载,然而“桓公”是谥号,是死后后人给加的。书中又有关于西施的记载,然而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人,晚于管仲200年。书中还有关于梁国的记载,但是魏惠王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之后,魏国才改称梁国,而管仲于公元前645年就去世了。当然,《管子》中仍不乏许多管仲亲著的文章,计有《牧民》、《形势》、《权修》、《乘马》等二十多篇。不管后人所作,还是管仲亲著,《管子》一书中的各个篇章,都是对管仲各方面思想的反映,是一部经邦治国的百科全书。其内容的丰富多彩,理论的博大精深,对于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管仲死后,葬于临淄牛山北麓,这就是著名的管仲墓。以此墓为依托,还建立了管仲纪念馆。纪念馆按照管仲从囚徒到宰相的一生为主线,以《管子》思想为基础,全面展现了管仲辉煌的一生以及对齐国的贡献。
后人对管仲有极高的评价。孔子称赞管仲的仁德,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间的会盟,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三国时的诸葛亮常常自比于管仲,还曾经手抄《管子》一书让刘禅学习。
梁启超说:“管子者,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臣子也,其事业所影响,功德所沾被,不徒在区区一齐,而能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生面耳。”
柳亚子曾赠给著名的经济学家章乃器一首七律,其中“管仲匡时亦重商”也是对管仲在经济方面的学识和才干的肯定。
李敖说:“我不能完全欣赏‘塞翁哲学’,我比较喜欢‘管仲哲学’。‘管仲哲学’的精义是承认人生有祸事,有失败,有大量不如意,但是他面对祸事,失败,不如意,抱有一种信仰,那就是我要乘机转变它,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把不如意事化为对我有利,把人生百分之七八十,八九十的不如意事有意扭转,或者乘机歪打正着,捞到一笔。”
管仲的思想和事迹,将永载我中华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