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
45270600000009

第9章 不急不慌,培养孩子需要慢工细活

世界上任何一种教育都不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教育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染,是化有形为无形的融会贯通,是从知晓到运用自如的研习,父母培养孩子要沉得住气,不能心浮气躁:看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下次考试时成绩突飞猛进,这是不现实的。在这方面父母要做的是,耐心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孩子形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经常与孩子进行良性的交流与沟通。经过长时间的细心培养,孩子才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做了解孩子真实意图的耐心父母

在口才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会说的人不是会沟通的人,真正会沟通的人是会倾听的人”,正所谓********,大道至简,最会沟通的父母也是深谙此中奥秘的人。

父母要忙于工作、交际、自我提升及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即便回到家里,还有许多电话要接听,还有日常生活需要打理,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聊天,当孩子找父母说某件事时,正在忙着的父母很难有耐心听孩子讲完全部内容,就马上用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孩子发号施令,因而误解孩子真正意图的情况频频发生,影响孩子表达心里的想法。

在一个休息日,男孩小亮拉着爸爸的胳膊说:“爸爸,我们去超市吧。”爸爸不耐烦地说:“你要去超市干什么?”小亮很胆怯地说“我想买几瓶黄桃罐头。”爸爸一听立刻火了,甩开小亮的手说:“你学习成绩这么差劲,还整天就想着吃。为什么不多花点心思用到学习上!”小亮眼泪汪汪地说:“不是我要吃,我想买给爷爷吃。上次爷爷住院时,叔叔买了一瓶黄桃罐头给爷爷,爷爷可喜欢吃了,但他说腿脚不灵了,没法再去买了。”爸爸听儿子这么说,才觉得自己错怪了孩子。

父母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横加指责的情况,在许多家庭中都发生过。如果小亮不坚持把自己的想法说完,让爸爸把自己定性为贪吃不爱学习的孩子,他该有多么伤心呀。

未成年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对说清楚一件事的逻辑性也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他们在讲话时通常会从自己觉得最令人兴奋的地方说起,而不是遵循前因后果的逻辑来说。正是孩子这种在大人看来有违常理的说话方式,只要他一开口就会让父母往别的地方想。由于父母误解了孩子,所说出的话必然偏离孩子所要交流的核心。正如上例中小亮的爸爸,根本不问清楚事情的原委,劈头盖脸先教训一顿孩子。这种情况经常在许多家庭中出现,有些父母也会不以为意,这非常不利于家庭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父母要建立起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急于打断他,更不要妄下结论。在没有弄清孩子的真正意图前,更不要急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要等孩子把自己的意思讲清了,父母在心里做出了选择和评价,再决定事情到底是可以做的,还是不可以做的。

父母认真听孩子说话,意味着不管孩子说的对错都要认真倾听,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不要有“我是家长,我要随时管教你”的想法,如果不能抱着正确的想法听孩子讲话,就很难做到耐心、虚心和细心地与孩子交流,也就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情。

父母只有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孩子才乐意向父母敞开心扉。比如,你的孩子告诉你,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蚯蚓了,如果你表现得很吃惊,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

孩子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有些事情对成年人来说并不重要,甚至令人烦恼;对孩子来说就不同了,可能是他们认为意义重大的事。父母要放低心态,表现出对孩子的事情十分感兴趣,对他们的感情、想法表示尊重。因此,父母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是拉近感情、顺利施教的好方法。

父母必须明白,听孩子讲话跟听一个已经有相当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成年人讲话是两码事。由于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限,父母在倾听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这会使其缺乏系统性的思维“短路”,针对这一点父母要有明确的认知。要想与孩子保持交流关系的融洽,就要学会避免孩子出现表达障碍,特别努力地听懂孩子所说的话。即使孩子所表达的想法跟父母不一致,也不要打断他,要让他把自己的话讲清楚。父母在倾听孩子讲话时,经常管不住自己嘴,这个毛病一定要克服掉。

父母为孩子做出倾听的榜样,他以后会认真仿效,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但是,父母认真听孩子讲话,并不代表必须要与他的意见一致,只是承认他有说出自己想法的权利。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并能在较广的范围内和父母进行交流,这时父母与孩子都急于阐述自己的想法,又产生了忽视倾听对方的讲话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在成年人的交流中也经常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母在与和孩子的交谈中,聆听的时间比讲话的时间多,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观点,当父母说话时也更有分量,孩子反过来听父母说话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

还有一种情况父母要引以为戒,就是看起来你是在倾听孩子说话,实际上什么内容也没听进去,这种假听现象要力求避免。要真正做到认真倾听孩子说话,除了给他足够的时间和余地,让他把事情讲清楚,还要不置可否地接受、理解他所说的内容,然后认真阐释他的想法正确与否。

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如何说话与说什么内容同样重要。简单命令式、挖苦讽刺式、情绪发泄式的话语,只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达不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父母要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因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也能轻易区别不同的态度、情绪和语调。学会倾听,注意表达是做最好父母的必修课,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开始,就要学会运用这门“课程”的内容。

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陈鹤琴

等一等,别急着向孩子打开灌输知识的闸门

孩子成才的过程紧紧依附于身心的成长过程,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遵照这个规律及时提供身心成长的条件,让孩子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具备优秀人才的品质。但是,许多父母对孩子成才操之过急,有的甚至让刚懂事的孩子去学习学龄儿童应该学的知识,有的父母让刚上小学的孩子把整个小学的课程很快学完,还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在课余时间送孩子到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培训班学习,学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而是为了急功近利的目的——多拿几张含金量高的证书,证明自己的孩子多么不普通,有“神童”的资质。

刻意制造出来的“神童”,刚开始的时候还能表现出有一些特殊技能,但是不久之后,就会出现缺乏学习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不强等不良现象。结果,“神童”变得比普通孩子还普通,仅有的一点成绩也只能停留在童年时代。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父母的急功近利行为,扼杀了孩子喜欢探寻未知的天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不宜大量学习各学科知识。他们需要通过玩耍和游戏得到意志力、注意力、交往能力、兴趣爱好等智力素质的培养。这一点正如俗语所言“贪多嚼不烂”“贪食伤脾胃”,孩子的学习也要循序渐进。人的成长实践表明,过早地把学习负担压在孩子身上,“不能承受之重”必然影响孩子心智的正常发育。网络流传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家长硬性灌输知识所造成的思维混乱。

聪聪还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妈妈每天都利用各种机会向他灌输一些知识。

有一天,妈妈在接聪聪回家的路上看到大树上落了几只小鸟,问道:“树上10只鸟,爸爸打掉1只还剩几只?”聪聪马上回答说:“9只。10减1等于9呀。”妈妈说:“聪聪,你想一想,打掉1只小鸟,其他小鸟都吓跑了,应该1只也没有了呀。”聪聪点了点头,心里在想“10-1=0。”回到家里,妈妈指着放在茶几上的金鱼缸问儿子:“鱼缸里有10条鱼,死了1条还剩几条?”聪聪说:“9条。10减1等于9。”妈妈耐心地对聪聪说“死了的1条鱼也在鱼缸里呀,应该还是10条。”聪聪又点了点头,心里在想“10-1=10”。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了,妈妈让聪聪在窗台上点燃了10根蜡烛,妈妈又借机问道:“窗台上10根蜡烛,风吹灭了1根,第二天早晨还有几根?”聪聪马上说:“风吹灭了1根,10减1等于9。”妈妈却说:“风吹灭了1根,其他9根都烧没有了,应该还剩1根了。聪聪,你要学会动脑筋。”这时聪聪在想“10-1=1”。

半年以后,聪聪上了小学级,课堂上老师问聪聪:“10减1等于多少?”聪聪回答:“要看什么情况?”老师惊讶地说:“没有什么情况,就问你10减1等于多少?”聪聪回答说:“如果是小鸟,10减1等于0;如果是金鱼,10减1等于10;如果是蜡烛,10减1等于1。”老师和全班同学听得一脸茫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这是一个关于脑筋急转弯的幽默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暗含的哲理是:父母过多地灌输不必要的知识会搞乱孩子的思维,使孩子面对最简单的问题时却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那些不断给孩子学习加码的父母,一定要手下留情,不要做出物极必反的事情,使本来聪明的孩子变得越来越糊涂,或者是在心理上产生这样那样的阴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较提倡精英教育,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各类特长班、补习班随处可见,家长为了孩子能早日成才,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把孩子送到这些“班”学习。尽管“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仍然有父母以“揠苗助长”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以急功近利的心态迫使孩子去实现不可能或无意义的目标。殊不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规律可循的,父母只有很好地把握、利用教育规律,而不是去违背教育规律,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情绪释放有度,给孩子更多的尊重

作为成年人父母在为人处事上,“里”与“外”分得很清楚,比如对待同事、朋友都十分尊重,公众场合尽量彬彬有礼,即便有了负面情绪,也会进行十分有效的控制与舒解,尽量不因为负面情绪“飞流直下”影响自身形象和工作效率。但是,他们回到家里往往情况正好相反,对待家人不仅没有烦琐的礼节,正面情绪、负面情绪都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说话不用讲究语气的委婉,声音也会高出几度,犯急的时候甚至会吼上几嗓子。这种“里”与“外”的反差,在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时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当一个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比赛、游戏等活动中做得不够好时,就会非常有礼貌地说:“没关系,下次努力呀。”但是,若是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够好,便很少有这种和颜悦色的态度了,焦灼的情绪释放就变得无遮无挡。

学前班里开家长会,小朋友表演各种各样的节目,老师叫女孩童童起来背诵歌谣,她背得不够流利。童童的妈妈一脸的不高兴,她旁边的美珠妈妈却说:“没关系,孩子还小嘛。”在童童走过来时,美珠的妈妈对童童说:“童童,这次家长会,你表现不错,比上次家长会背诵得好多了,以后多努力呀。”

美珠这次家长会表演的是唱歌,唱着唱着就忘词了。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又接上了。这个失误让美珠的妈妈觉得很生气,在回家的路上就训开了:“你是怎么搞的?昨天晚上在家里唱了好几遍,都特别顺,怎么一当大家伙唱就卡壳呢。临场这么差,你长大还能干什么?3岁看到老,你太让我失望了!”美珠听了妈妈的话就不走了,蹲在地上呜呜地哭。她这一哭,妈妈更生气了,用手指点着她的头说:“你哭什么哭,没唱好还有理了?别哭了!”美珠还是哭个不停,妈妈拎着她的胳膊把她提了起来,大声吼道:“你说!你为什么哭?”美珠抹了抹鼻涕,哽咽着问道:“妈,我是你亲生的吗……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美珠开始说话时是扬着头看着妈妈的脸的,说完就低下头不敢再看了。美珠的问话,让妈妈一惊,觉得自己训过头了,这才缓了口气说:“你只要不哭,就带你去买巧克力蛋糕。”美珠这才用衣袖抹了抹眼睛,跟妈妈走了。

父母为什么对别人家孩子说话时小心翼翼,而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却毫无顾忌呢。一是对“外”要讲礼貌,要表现得有修养,当然要事事一团和气,避免说话伤人。如果美珠妈妈像说自己的孩子那样说童童,童童妈会觉得没面子,感情上会出现隔阂,因为孩子的事,把关系搞成这样就很不好了;二是,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得好与坏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好与不好都不伤心扯肺的,说好话总比说坏话强。但是,轮到对自己孩子时,当然不用客气了,焦虑、怒气都可一吐为快,加之恨铁不成刚的心理作祟,以为训一顿,直击痛处,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时的父母往往忽视了这种恶言恶语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孩子因为不被自己的父母尊重,会失去自信心,性格变得压抑、内向,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自身天赋的发展。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失之礼貌、客气、尊重。要像对待别人的孩子那样,说话小心翼翼,不把孩子的问题、错误无限放大,反而会给孩子营造快乐成长的氛围。若父母的情绪释放毫无节制,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成了习惯,把训斥、责骂当成家常便饭,会让孩子在心里滋生负罪感、罪恶感,导致孩子长大以后做什么事都不成功,严重者会出现违背社会公德、道德的行为。

父母的所说所做最终都会传递到孩子的心里,孩子会通过自己的语言、态度、行为表达出来,所以父母要时时注意用积极因素、正能量影响孩子。

心理学上有个最著名“踢猫效应”,非常形象地阐释了负面情绪传染所产生的恶果。

“踢猫效应”来自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单位受到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站在路边的老板撞伤了。”负面情绪不仅能产生连锁反应,而会使始作俑者自食恶果。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到有礼有节,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可以抑制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愤怒时,你说话前要从一数到十,如果极愤怒时,则要数到一百。

——杰弗逊

与孩子的想法撞车,父母要主动让一让

德国诗人歌德对父子关系曾做过这样的表述:“世上所有做父亲的都有一种真挚的愿望,就是想目睹本身所不能成就的事业被自己的儿子所完成,似乎他们想以此获得再生,也让后代好好应用前一辈子的经验。”正是由于家长在这种惯性思维的支配下,在社会上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学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教授,演员很自然地就会帮助孩子学习表演艺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一门心思想以自身的成长经历教育和要求孩子,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父母这么做不是没有道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但是如果孩子的想法确实与父母的愿望相违背,那么,做出让步的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孩子虽然是父母所生,但是孩子的大脑毕竟不是父母以自己的大脑为蓝本克隆出来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情的方式,尊重孩子的选择、扶持孩子向前迈进,是家长的必然之为。

俄国男孩巴甫洛夫的爸爸是一位牧师,妈妈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他在宗教氛围浓郁的家庭长大,父母希望儿子长大后也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中学读的也是教会学校。巴甫洛夫十三四岁时,已经能广泛阅读进步书刊,大大地开阔了眼界,15岁时被英国生理学家路易士所著《日常生活的生理学》深深吸引,从此对生理学产生极大兴趣。当巴甫洛夫打算放弃神学而学生理学时,父亲并没有因为儿子有违自己的初衷而斥责他,而是平静地对他说:“你在教会学校毕了业再转学吧。”巴甫洛夫坚定地说:“我不能浪费时间了,有很多事情我急需知道。”爸爸反问道:“你急需知道些什么呢?”巴甫洛夫说:“我特别想知道,人体的构造方面的许多知识。”爸爸笑了笑说:“你想当医生?”巴甫洛夫摇摇头说:“不是。为了使人类变得更健康、聪明而又幸福,我将来要研究生理学。”爸爸称赞说:“你很有胆量,你的这个想法表明你是个很有志向孩子。但是,研究学问是一件辛苦又枯燥的事,你能实现你的理想吗?”巴甫洛夫说:“爸爸,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会非常努力的。”爸爸明白儿子的所说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立即站起来表示支持:“好吧,我祝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巴甫洛夫是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190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每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完全重复父母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他们内心的愿望与父母的期望很难合拍,但是,由于孩子在生活上必须依赖父母,不能有丝毫的反抗,有很多时候即便是服从了父母的决定,仍无法产生学习的驱动力,有的人还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

我国人很早就知道凡事不可勉强的道理,《三国志》中有这样的名言:“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因每个人的兴趣不同,思想观念都有很大的区别,应该彼此鼓励追求更高的目标,而不是互相趋同。

如果孩子的选择与父母的期许相同,当然双方都值得庆幸,甚至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畅想功成名就后的美好前景;当孩子的选择与父母的期许不同时,父母应该把自己的期望放在一旁,给孩子让出自由发展的道路,哪怕孩子的选择有些不可思议,父母也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以所能够提供的外驱力与孩子自身的内驱力相协同,使孩子得到更快的发展。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的个人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池田大作

回答在当下,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对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充满好奇,上至风雨雷电、卫星飞船,下至江河湖海、地上万物,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于是“是什么”“为什么”等许多问题经常从孩子的口中问出。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问题幼稚、稀奇古怪或者是匪夷所思,不予回答,或者是带着不耐烦的情绪草率回答,那就是在无形中用不负责任的态度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为严重的是抹杀了孩子最可贵的求知精神。

鹏鹏和爸爸一起去买东西,爸爸拿出钱包的时候,他好奇地问:“爸爸,钱是怎么来的?”爸爸觉得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就说:“等爸爸有空时讲给你。”此后,鹏鹏的爸爸一直在琢磨该怎么给儿子一个合适的回答。几天以后,他想把“钱是怎么来的”讲给儿子,可鹏鹏正着迷于新买的电子挖掘机,怎么也不肯听爸爸讲有关钱的来历了。

孩子提出的问题时,看似随意而为,但是也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某件事情表现出的不解。而且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可能转眼就会忘记自己问过什么,父母如果过了很久才回答孩子的问题,就会像鹏鹏那样,再提起时孩子已经对这个问题失去兴趣了。父母如果遇到自己也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看书或通过网络查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会弄懂自己的问题,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提问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孩子所问的内容必定有不合大人思维逻辑的地方。如果进行认真分析不难发现,人类的知识进步、文明的发展不外乎是在对一些可笑问题的解决中向前迈进的,所以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该及时地、用亲切的语气予以回答。如果大人嘲笑他、指责他,那他就会因害羞、恐惧而不再提问了。

父母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并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提问传授知识,使孩子养成爱学习、勤思考的习惯。有些父母有这样的疑虑:“从孩子懂事时,我们就注意开发他的求知欲,他问的每个问题都尽量回答,可他还是不爱学习。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父母不必为这个问题担忧,孩子一时不爱学习,不代表他总会这样,人的心智改变有一个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父母不可以失去耐心。事实上,许多孩子不喜欢学校安排的学习内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愿意学习”,但是并不代表孩子真的不爱学习,他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学习,渴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只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安排学习内容,他们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神贯注,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其中。随着孩子的长大和教育的改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学习的内容,父母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引导、辅导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

英国男孩达尔文6岁时,妈妈苏珊娜带着他去花园里散步,正巧遇上公园里举行义务栽树活动,达尔文好奇地问:“妈妈,他们为什么要给树苗培土?”妈妈回答说:“是为了让树苗像你一样茁壮成长,因为泥土给万物的生长提供养料。”达尔文眨了眨眼睛继续问:“妈妈,那泥土里为什么不长出小猫和小狗呢?”妈妈笑着解释说:“小猫和小狗是猫妈妈和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听妈妈这么说,达尔文的好奇心还没有得到满足,他又问:“那人最早的妈妈是谁呢?”妈妈说:“书里说最早的妈妈是夏娃,夏娃是上帝造的。”说到这里,达尔文还想寻根问底:“上帝是谁造的呢?”妈妈非常耐心地说:“亲爱的儿子,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对所有人来说都还是一个谜。我希望你长大之后自己去寻找答案,做个能解开许多谜底的学者。”达尔文写出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为悬而未决的物种起源问题给出了答案,他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生物学家。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努力”。没有人无须努力就能做出天才之举,也没有人注定要一生碌碌无为。父母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求知欲,细心聆听孩子的提问并尽可能地予以解答;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以答引思、以思助研,以此来促进孩子的智力的发展。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

深刻领悟“教育是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精英人群越来越年轻,他们成为掌握权力、物质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群体。

有学者做过这样的统计:科学家发表学术著作的年龄在逐渐提前,也就是说年轻化的趋势在加强。16世纪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平均年龄是50.1岁,而20世纪上半叶已降到了34.9岁,相当于提前了15年。据此,他们还推测21世纪和22世纪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平均年龄应为32.73岁和30.06岁。不管这种推测有多大程度的可信性,但科学家发表重要著作的年轻化特征十分明显。由此看来“时光催人老”不是一句感慨,而是确确实实的一种现实。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非常焦急是可以理解的,青年时期就已经成才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社会潮流所淘汰。正处于青年时期或中年还未成才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辙。无论是哪种父母,都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创造最好的成才条件。于是孩子在课余时间要上各种特长班,回到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特长班的作业,还有父母留的作业,作业永远没完没了。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孩子,叫“玩命加载中”,时刻向最高目标冲击。

父母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比如著名钢琴家郎朗以及在奥运会摘得金牌的青少年冠军,都是现实中的标杆,都会成为父母嘴边的励志对象。但是由于父母给的压力太大,使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此一蹶不振。孩子的生命很脆弱,不能承受过量的学业负担。父母应该为他们减负、再减负,而不能加载、再加载。

佳惠上中学后作业量比小学时增加不少,写作业慢的毛病就突显出来。她每天晚上都得到10点以后才能睡觉。妈妈经常催促她快些写作业,可是怎么也不见成效。有一天,妈妈很严肃地对她说,如果你还是磨磨蹭蹭的话,妈妈和爸爸就一起陪你写作业。妈妈说话算数,果然每天和爸爸轮流坐在佳惠旁边,看着她写作业。这样做尽管有些效果,但是佳惠明显出现了不满的情绪,再说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怎么可能天天都陪女儿写作业呢。怎么办?佳惠的妈妈觉得还得跟女儿好好谈谈。

一个星期天,妈妈给佳惠买了一个新书包,趁女儿高兴就问她为什么写作业这么慢,佳惠说:“就算我提前写完了作业,还要做你给我额外加的数学题,我不喜欢做你留的作业,写慢点儿就可以不做了。”听了这话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为了逃避额外的家庭作业才故意拖延时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在“增加课外练习”和“快速完成作业”二者之间,妈妈决定放弃每天给佳惠加的数学课外题。这倒不是完全为了顺从女儿的想法,是因为女儿学习效率低关系到她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未来的做事风格。

佳惠的妈妈对女儿说:“我决定取消每天给你加的课外练习,但条件是,除了特殊情况,每天必须在晚饭后两小时内写完作业。”佳惠听妈妈这样的说,高兴地过来在妈妈的脸上亲了一口:“我以后保证又快又好地写完作业。”

从此以后佳惠写作业时不再磨磨蹭蹭的了,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实在做不出来的题就跳过去,把其他的作业都写完了,再向爸爸妈妈请教难题的解法。每天能很快完成作了业,余下的时间,她有时看看漫画,有时读读科幻小说,学习的压力不大,成绩反而越来越好了。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教育取得成效的独特性。“缓慢”是指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感悟,尤其是父母要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达到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目的。“缓慢”需要父母肩负永恒的责任,有足够的耐心,减少内心的浮躁,抑制功利意识的抬头。“优雅”本身就要求父母摒弃急躁、焦虑的心理,更不能以简单粗暴的行为对待孩子。

著名学者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我们要学会妥协,学会调整,在妥协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父母一定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步骤减慢,以“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心态,陪伴孩子慢慢地完成知识的积累,一步一步地沿着知识的大道前行。

在任何力量与耐力的比赛中,把宝押在耐力上。

——普雷斯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