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浩瀚大洋是赌场(下)
45231400000005

第5章 鬼畜把“皇军”打成了“鼹鼠”(3)

所以古贺峰一只能倾其所有了,从11月1日到3日,第三舰队一航战的瑞鹤、翔鹤、瑞凤3艘航空母舰上的82架舰战机,45架舰爆机,40舰攻机,6架舰侦机共计173架飞机和363名飞行员全部到达拉包尔,进行“ろ号作战”。这就是瑞鹤的飞行分队长怎么会在拉包尔的原因。

清宫钢大尉起飞后的16∶16,又有两架侦察机报告在拉包尔130度240海里处发现美军航母舰队,这次是很肯定地说了“航母舰队”,两次报告相差这么远,让拉包尔的指挥部很为难。根据多数表决的民主原理,应该是后来的报告为准,因为有两架嘛。所以清宫钢大尉们又转了一个头。

其实后面两架侦察机发现的是两艘美国的坦克登陆舰LCT(Landing Craft,Tank),那玩意儿上面也是平的,在高空看来和航空母舰差不多。

17∶00日本攻击队找到了美国LCT,但因为天已经黑下了,飞机只能进行无照明鱼雷攻击,结果如何也不知道,反正包括指挥官在内的4架舰攻没回来。

日本攻击队不是一无所获,除了击伤了一艘LCT70之外,他们还真炸沉了一艘鱼雷艇PT167,大目标好炸,灵活小巧的鱼雷艇本来就很难被飞机炸沉的。

第二天大本营海军部的发表是:“击沉大型航母一艘,中型航母一艘,大型巡洋舰两艘,巡洋舰或者大型驱逐舰两艘。”

瞧,这战果多大?但也有人不相信,就是昭和天皇。天皇听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上奏说击沉了萨拉托加后,呆了会儿突然说了一句:“那萨拉托加好像已经被击沉了6次了,怎么那么能浮啊?”把永野修身弄了个目瞪口呆。

这就是所谓“第一次布干维尔岛空战”。

这种空战一共进行了六次,第三次结束后,第三舰队司令长官小泽治三郎中将立即不由分说带着所剩的39架舰战,7架舰爆机和6架舰攻机共计52架飞机和182名飞行员打道回府,这地方不能待,3场空战打下来,飞机损失了70%,人员损失了50%,刚刚喘上了一口气的一航战又完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航战损失率达到70%,而这些损失大部分是在第三次航空战中一次性产生的。那次战斗的由来是哈尔西发现用舰载机攻击拉包尔很有趣,又找来了蒙哥马利少将指挥的埃克塞斯、碉堡山[USS Bunker Hill (CV-17)]和轻型航母独立号[USS Independence (CVL-22)]这3艘航母和原来谢尔曼的萨拉托加、普林斯顿在11月11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拉包尔攻击,估计这样更有趣。

但是实际上参加攻击的只有蒙哥马利,谢尔曼的飞机由于天气原因半路上回家了。就这样拉包尔港内的凉波完了,长波,阿贺野,浦风,若月受伤,草鹿中将从这次空袭中得出的结论是船再也不能待在拉包尔了,于是决定把船全部撤回特鲁克环礁。

一航战和第11航舰能出动的飞机全部出动去攻击,结果是连一颗炸弹都没能扔上去,反而参加作战的14架舰攻全部被击落,23架舰爆被击落17架。

攻击的时机非常好,当时蒙哥马利舰队正在回收拉包尔空袭回来的飞机。在雷达发现日军飞机以后又匆忙起飞战斗机,因此美国舰队的空中掩护力量并不强,防空力量主要是两艘航空母舰上的16门五英寸高射炮(独立号没有高射炮,只有26挺40mm高射机枪)和16挺40mm,92挺20mm高射机枪。

但是美国高射炮使用的是VT信管,这种在瓜岛战斗后期开始使用的超先进武器比原子弹更加坚决地把大日本帝国送上了末路。

VT信管是美军的绝对机密,因为害怕有未爆炸的炸弹落到日本人手里而泄露秘密,美军禁止在陆地上使用这种武器。问题在于日本军队的情报管理水平,尤其是海军对于情报的重视还在陆军之下,瓜岛末期只是小规模使用VT信管,没有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很正常,但是这次战斗的结果没有引起联合舰队以及第三舰队的注意就很不正常了。正因为这种疏忽,才有了之后马里亚纳海战那种闭门造车的作战计划。

其实有些东西也就是名声在外,就在拉包尔亲自指挥空战的小泽治三郎中将本人也从来没有解释过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布干维尔空战结果的不正常。

小泽拉走了一航舰残余,此后就是拉包尔航空队独自作战了,到1943年12月3日第六次布干维尔岛航空战结束后,拉包尔也就没有航空兵了,所罗门战斗结束了。

一百九十三

拉包尔没有了航空兵,没有了军舰,都还有些什么呢?

有“阁下”。

日本人的“阁下”不能随便用,现在只对外国人用,对内讲民主了,不用这个尊称。原来用,这个只能对大臣以上的官员,将军以上的军人和有爵位的贵族用。

最后一名甲级战犯铃木贞一在1989年以101岁的高龄死去,据说铃木贞一临终前连最喜欢的孙子喊“爷爷”都没有反应,一边的护士突发奇想喊了一声“阁下”,铃木贞一顿时又睁开了眼睛。

从陆军大将今村均,海军中将草鹿任一开始,拉包尔全加起来有30多个“阁下”。将旗飘飘,将星璀璨,气派非凡啊。

就是野蛮的“鬼畜”们不讲文明礼貌,对这么多阁下居然没有一点敬意。成天用炸弹和阁下们致意。其实“鬼畜”们在南洋每天早中晚三次来和“皇军”亲近,天没亮飞机就来下蛋了,中午还来,天都已经黑了还要来,好不容易走了,天又快亮了。

其实本来“中华三敬”就是从基督教学来的,信上帝的“鬼畜”们准时去拉包尔下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鬼畜”们在瓜岛上就有600架飞机,在新几内亚岛上还有600架,拉包尔周围的小岛基本上都被“鬼畜”们占了,“皇军”造的机场“鬼畜”用,“皇军”没造的地方“鬼畜”们接着造。

海上还有航空母舰呢。

那么多飞行员们可能实在是太闲得慌了,所以没事就拿着拉包尔取乐。把整个拉包尔周围的景观都炸得变了样。

所以“皇军”的阁下们也只好端起镐头铁铲和大头兵们一起挖防空洞,到底挖了多少防空洞没有准确数字,海军参谋们回忆说加起来有200公里,能从东京铺到静冈,而陆军参谋们说起码有300公里,能从东京铺到名古屋。其实现在日本各大城市的地下城那么发达,很可能与当时全民挖防空洞有关系。

那些防空洞也各有千秋,简单的就在火山岩上硬打,讲究的在洞里还铺上椰木地板,打上蜡,说是防潮,不会生皮肤病。最扯淡的是今村均大将住的陆军司令部防空洞,隔不了多远还装上公共电话,说里面四通八达的不好认路,有了公共电话系统就不要到处去找人了,这叫通信现代化。

今村均和草鹿任一提出来的口号是:“建设南海上的新日本帝国,坚持百年抗战。”他要干一百年。

今村均从哈尔西还没来就作好了“自活一百年”的准备,说来凑巧,一次日本国内往拉包尔送来的大米里有3个麻袋的错包,里面装的不是大米而是稻谷。本来是应该骂一顿装船的八嘎然后让运输船带回去的,碰巧被今村均知道了,今村均就问能不能种出来?种的出来也就不需要国内再送大米了。

于是两个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部的教授就带着人搞起了科学种田实验。南洋气候好,水稻一年多熟,几次失败以后就种出了挺不错的稻谷。这个经验还得到了推广,从此以后日军下南洋的时候都要带上水稻蔬菜种子,不带就得活活饿死。日军走到哪儿种到哪儿,据说现在南洋的水稻种植就是从日本陆海军开始的。

有一种甜食的原料叫“西米”,就是“珍珠奶茶”里面的那种东西。有趣的是日本人对这种叫“Tapioca”的东西一点不陌生,原来全是当年在拉包尔,布干维尔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向土著人学来的。市贩的西米泰国产的多,用的是木薯淀粉。下过南洋的日本人会告诉你那不好吃,真正的西米是用一种叫作sago palm的椰子树,从树干里洗出来的淀粉做的,好吃多了。不过笔者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那是饿的,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

在南洋被哈尔西、麦克阿瑟们抽中了当蛙跳落脚点的岛上的日军是遭了殃,基本上除了玉碎之外美国人不给别的出路。但是没被抽中的那些稍微大点的岛上还是能过日子的。孟加拉湾口的大小尼科巴岛上的日军甚至还造过肥皂洗澡,那是一位海军兵学校的教授被陆军抓了壮丁,送到小尼科巴岛来了,这位教授借来海军守备队点探照灯用的发电机电解海水做烧碱,然后加上南洋多得是的椰子油就做成了肥皂。

海军兵的教授怎么被陆军抓了壮丁?不好理解是不是?这事很简单,那位教授是文职,其实本来只要申请转为海军军官就不会被抓了,但那身二尺半就脱不下来了,所以这位教授就不转海军军官。但不是海军军官,陆军就按着户口本子抓壮丁,这位教授也无所谓,壮丁就两年,两年完了就能回海军兵,再也没人能抓他了。结果被人送到了印度洋上,一直到战争结束才回来,要是美军登一下陆,也就玉碎了。

人活着光是碳水化合物不行,动物蛋白质也是必须的。南洋不缺动物蛋白质,首先就是鱼,抓来的壮丁里不缺渔民,打渔不成问题,但是没有船,仅有的几条登陆艇太宝贵了,不能随便用,于是就钓鱼。

再有就是养鸡。养鸡有一个问题,就是“鬼畜”们不让“皇军”修鸡笼,地面上不准有东西,又不能把鸡也弄到防空洞里去,于是鸡都成了野鸡。成了野鸡以后的最大问题是找鸡蛋,鸡挺聪明,知道躲空袭,“鬼畜”来了会找安全地方,但是下的蛋不会自己走路,天上的铁蛋一下来地上的鸡蛋就没了,于是空袭的间隙“皇军”们就到处翻地找鸡蛋。

1943年12月15日,美军在新不列颠岛上登陆,开始向岛东南头的拉包尔进攻。麦克阿瑟不知道怎么的非要拉包尔不可,但是八月份美英法加在魁北克举行会谈,罗斯福和丘吉尔决定了不要拉包尔,这样马歇尔上将就愣把麦克阿瑟给压了下来,但是麦克阿瑟就是不要拉包尔也要在新不列颠岛上登陆,要不然出不了这口气。这就是新不列颠岛登陆的由来,最后在1944年2月,阿德莫勒尔蒂群岛被美国人占领之后,拉包尔就给彻底孤立起来了。于是新不列颠岛上出现了太平洋战争中的奇观:“鬼子”“鬼畜”互不打扰相安无事,在当时的几个日本将军中今村均之所以现在的评价最高就是他老老实实地把手下的十万人带回了日本,而新几内亚岛的安达二十三和布干维尔的神田正种最受批判的就是干吗没事老是去招惹“鬼畜”,自找麻烦。

据说拉包尔的日本人除了生孩子什么都能干,就是没女人。拉包尔也不是完全没女人,有3个女人。一个是征集的渔船船老大的老婆,当时日本能够征集的船全部被军部征集了,到最后连渔船都征集到南洋去了,打渔给军人吃,还可以跑跑短途运输什么的,一条渔船被军部征集的时候一家人都来了,结果渔船被美国人打沉了,一家人就剩了一个女人。还有两个是慰安妇,拉包尔最热闹的时候有几百个慰安妇,战事吃紧以后都送回了国,但最后一班船被美国人打沉了,捞起来这两个慰安妇。

这3个女人由第八方面军宪兵全副武装地保护起来。不这样不行,就这样那3个女人所在的防空洞附近还是经常有枪击战,憋不住了的“皇军”们会武装争取性自由。

速战速决的美梦是已经破灭了,稍微正常点的人都知道已经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了,这时候开始流行的就是“百年抗战”。可能实际上坚持这个“百年抗战”直到最后的是1974年才在菲律宾卢邦岛投降的小野田宽郎少尉。

小野田宽郎不是一个普通尉官,他是陆军中野学校毕业的职业特工,此人被抓壮丁前是在汉口的田岛洋行工作的,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被抓壮丁后因为语言天才被看中送去培训当特工。实际上负责小野田们配置的是参本作战部的朝枝繁春中佐,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了在菲律宾的“百年抗战”。

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小野田保持着和外界的联系,他通过短波收音机知道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小野田知道东京奥运会,知道日本人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但是小野田的结论是:日本已经被美国占领,现在的东京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政府,而真正的日本政府还在满洲坚持着抗战,所以只要他再坚持下去,就能等到“皇军”再来。

一开始小野田过了几年灰心丧气的日子,但后来的越战又给他打了一针鸡血,不少轰炸北越的美军飞机是从菲律宾起飞的,所以小野田就认为“满洲的正宗日本政府还在抗战,而且开始了反击”,至于电台广播里的“越南战争”那只是美国人的“扰乱宣传”而已,回来的美国飞机经常有伤痕累累的,这就更使小野田坚定了对“满洲日本政府”的信心。所以小野田最后投降了以后也还是无法接受现实,一气之下跑去了巴西,眼不见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