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解梦大师
45223100000024

第24章 释梦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简介

这一部分主要是叙述大部分心理咨询过程。当然,我所列举的个案都涉猎来访者的梦境。笔者希望让读者知道,心理咨询师是怎样利用来访者的梦境工作,以及梦境怎样使来访者改变,走出困境。这部分的重点不是放在对梦境本身的解释上,而是直接利用来访者的梦境工作。这种工作有很多种方法,而积极想象和感受尤为重要。

心理咨询是要遵循理论依据的。在这部分里,作者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主要依据,强调来访者的自省、自性能力,尊重来访者的自我觉察。也就是从人本的角度来诠释解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与功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以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人都有一种改善自身的冲动,希望能更多地发展和运用自己所具有的才能和潜能,以便使自己的一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功。人怎样能使自身人性一步步走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1)呢?马斯洛的回答很明确: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和探索。而梦境也是一种自我探索、自我觉察的重要工具,它也是抵达人们潜意识的桥梁。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接收更多来访者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在释梦中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注释

(1)自我实现:

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研究重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自我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后,他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特别是孩童时期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这个人开始自我防卫,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