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5208500000022

第22章 因财施教

孔子自从得到子路这个弟子之后,在射术和武术方面又多了一个可以指导大家的人。可是子路却对书法音乐提不起兴趣,常常只顾着和同学们研习弓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孔子看在眼里,心想必须匡正子路的学习态度和方向才行。

一天,孔子借机考核子路弹琴的技巧。只见子路拿着琴在手,弹了几下,又停下来拨弄,不一会儿就失去了耐心,在那里直挠头。孔子上前问道:“仲由啊,为何停止学习了?”

子路放下了琴,道:“我不是不想学啊,只是学不好,不如放弃算了吧,学会射箭和御车,也就行了。”

孔子说道:“我让你学习的东西,从来没有一样是多余无用的,怎么可以随便放弃呢?”

子路说:“我知道在南山上有一种竹子,不用扶植培养自己就能生长,折下来马上可以当箭使用,锋利无比,甚至可以射穿犀牛的皮呢!”

孔子听了,笑了笑,道:“那如果,在竹子的前头加上铁尖,在竹子的后面加上羽毛,用同样的力去射,会不会射得更远更深,有更好的效果呢?”

子路一听,顿时低头沉思起来。孔子趁机又引导他说:“学习文字,就可以学习兵法,一个人武功再强,也只是成为一个勇卒,而懂得了兵法,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将军!弹奏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能收敛冲动鲁莽的习惯,对你都是有莫大的好处的……现在,你还愿意学习吗?”

子路终于明白了孔子为他安排的课程是多么的重要和有意义,从心底深深佩服着老师对自己的教导,于是连忙重新执起了一旁的木琴,开始生涩的弹奏。虽然乐声笨拙生疏,但孔子听在耳里,也欣慰在心头……

这些日子以来,孔子不单对子路进行辅导,同时也尽心尽力解答每个弟子提出的问题。

曾点向孔子提问道:“老师说的要改变不好的性情,回复本来的心境,我不是很懂,难道人的性情有好坏之分吗?”孔子答道:“有句话叫做‘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出生时的性情都是差不多的,就像见到花儿都会好奇地去摘采,见到有人都会行注目礼一样,心里不会有贵贱美丑喜恶的分别。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不同的经历,父母的教导,环境的影响,各自都会产生不同的志向和爱好,比如有的人喜欢骑马,有的人喜欢习字,有的人喜欢在山野闲游,有的人却爱在官场上追求名利……这些都是后天的影响。”

颜路向孔子请教道:“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学问的知识时,一般是怎么计划的?”

孔子又答道:“我会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去慢慢引导。一个人有了知识,就应该把它用来造福于民干一番事业,而所做的事必须要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国君,在做的过程中更要有信用,说到做到。”

子路也问道:“老师,大家都说学习有很多乐趣,我似乎不能体会,大概是学不会他们会的东西吧。”

孔子对他说:“从知识中发现乐趣并喜欢上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像用木瓢去装树叶上滴下的露水一样,一滴一滴地盛满了,一口喝下去,才能品尝到它的甘甜!仲由你的起步比其他人要晚,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学习要在生活中随时学,学了随时发省,随时复习,要有恒心,不怕寂寞,当你学业有成的时候,就会感到内心真正的快乐了。”

孔子接着说:“天下的贤能学士都是敬重有学识的人的,听到你的名字之后,即使再远也会赶来向你拜访,做朋友,这样不也是因学习而得到的乐趣吗?!”

这天,孔子一改过去对子路的要求,将他带到了校场练习射箭。子路一拿到长弓就很兴奋,也不顾孔子在一旁,搭上箭就瞄准了前方的箭靶,“嗖”的一声,打中了红心。

孔子见了微笑着摇头,子路以为孔子觉得自己碰巧的,于是又弯弓搭箭,连射三箭,箭箭都在红点之内。子路得意地向孔子说道:“老师,我的射术还可以吧!”

孔子也不说话,拉着子路走近了箭靶,指着他射出的四支箭说道:“你看你的四支箭,各自都有偏离,而且入耙的深浅不一,如果是杀敌时,明明想射他的心脏,却射中了他的左臂,然后让他有机会攻击你,岂不是很危险?”

子路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连忙请教:“老师,那我怎样才能每箭不离轨道呢?”

“恒力和耐心。”孔子说着,从地上拾起了一颗半个指甲大小的石块,用力将它嵌入箭靶的中心,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点,然后说道:“你在百米之外,拉起弓,搭上箭,凝神静气,蓄势不发,将眼睛、箭尖和耙心连成一线……直到看清中心的石块,一箭命中,就可以了。”

子路于是就照着孔子说的方法,自己练习起来。

黄土飞扬的校场上,烈日炎炎,烘烤着大地。一个孤独的身影久久伫立,保持着弯弓拉箭的姿势一动不动,已经是好几个时辰了。

睫毛都被汗水打湿,令视线有了一丝模糊,子路紧握住了弓身,目光遥遥锁定前方的箭把,但无论如何努力,始终是看不清那靶心上的石块,心里开始烦躁起来……

“绷”的一声,弓弦应声断裂,弹在臂上一阵麻痛。子路懊恼地把弓扔在了地方,一下躺倒在地,大字形一样舒展开来,仰望着头顶的天空。他的心里在不停思索着:“老师为什么要我练习这样的箭术呢,如果我做不到,他会不会不再教导我了……不行!我不可以轻易放弃的。”

于是他又再次爬了起来,把弓弦接上,再次瞄准了靶心。这次没有了先前的急躁,不再去想孔子交代的任务,凝神聚意,整个世界,仿佛就剩下自己、弓箭、箭靶……突然,子路清晰地看到了红心中央那个不起眼的小石块了,先是小如蚂蚁,然后渐如杏梨,再继续凝神聚意,已经像苹果大小了!

前随心动,松弦射前,这一蓄含多时的一箭终于射出!犹如雷电闪过,破风之龙般,一箭击碎了靶心的石块,强厚的力道更贯穿了靶身,射出了一个眼睛大小的窟窿。

子路兴奋地挥舞起双臂来,对自己的成绩十分满意。

孔子不知道何时已经来到身后,看见子路苦练的成绩,也欣慰地点点头,开口道:“仲由啊,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你练习射石吗?”

子路见孔子来了,马上恭敬地站到一旁,回答道:“是要我增强射术!”

孔子笑了笑,接着说:“只说对了一半……想要射中细小得几乎不易察觉的目标,就必须用更大的耐心和集中的精神。处理事务也是这样,你要察觉发现出隐藏在暗处的情况,就必须要有耐心、细心和毅力。刚才你练习的时候,已经隐隐感觉到那种集中的状态了,这对你的耐心和毅力是很重要的!仲由啊,你的不足就是冲动和缺乏思考,要时刻锻炼自己才行!”

子路听了孔子对自己的评论,十分受教,连连点头,从此对老师孔子也更加尊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