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军校送给男孩的成长礼物
45205200000037

第37章 行动不懒散 事情不拖延

西点学员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审时度势后付诸行动的速度。立即行动是西点学员共同的特质。

西点军校非常强调行动力,而抵制学生拖拖拉拉的行为。学生不允许迟到,不允许逾期完成任务,一切行为令行禁止。为了营造良好的速战速决的氛围,西点军校老师也不被允许拖堂,总之任何理由的拖延都必须杜绝。

西点将军布莱德雷说:“习惯性拖延的人常常也是制造诸多借口与托辞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自己就会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不能够把事情完成。”

西点人深知:“拖延导致平庸,行动成就卓越”,对待任务他们应该表现出军人的干净利落,不拖延,迅速展开行动。

在战场中,有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从进西点军校的那一刻起,学员就被告知,不要等到万事俱备再采取行动。一名合格的西点学员,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否则要完成任务是很困难的事情。要有雷厉风行的办事态度,每次接受到新的任务,立即就去做,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

其实,在人生中,有很多事只适合在合适的时候去做,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就再也无法实现。

有个叫麦克的孩子,从小就有个梦想,那就是走遍美国,进行探险。他从小就喜欢运动,而且也从来就是想到就做。当他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打算给自己买只网球拍。于是他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捡一些易拉罐,然后再将它们卖掉,结果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后来,他上了高中,有的同学每天都骑摩托车上下学。他见了很羡慕,于是便打算买辆摩托车。他又利用课余时间找了三份兼职工作。后来,他利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一辆摩托车,虽然当时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骑它。

他开始学习骑车,每天骑着它上下学。有时间,他便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四处逛。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小时候的那个梦想,那就是走遍整个美国。

之后,他又换了几辆摩托车,并独自骑着它去阿拉斯加州,征服了两千多千米布满沙尘的公路。后来,他又个人骑车穿越了西部荒原。

在他23岁那年,他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说要骑车穿越美国。他的父母和朋友们都不同意,认为他疯了,但是他却不想放弃,因为他觉得自己如果现在不去,以后将不会再有时间。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反对,一个人骑上车出发了。他的行装很简单,只有一点钱,一个电筒,一把防身的匕首,还有一张地图。

行程是艰苦的,他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要穿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有时要穿过茂密的丛林。有时好几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有他自己寂寞地骑着车,听着拂过耳畔的风声。有时还会遇到毒蛇猛兽,好几次他都与死神擦肩而过。那的确是一次伟大的冒险。

后来,他多次回想起那次经历、那些冒险。那个夏天,让他难忘,麦克觉得它在自己的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也很庆幸自己能在那个时候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然的话他将不会再有机会,他不可能再骑着摩托车去走访同样的山路、同样的河流、同样的森林了。

因为在那次冒险之后两年的一个晚上,他骑车回家时被一个喝醉酒的司机撞倒,导致下身瘫痪。

所以,每当他回忆起自己的那次探险经历,心中都会充满了感激,他感到自己非常的幸运,因为他可以在他有能力的时候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次,他都会对周围的人说:“想做,现在就做。因为你不能指望下一秒钟会和现在一样能经过同样的地方,做同样的事。”

成长路标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为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拖延是一种陋习,它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会慢慢地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对生活失去信息,阻碍人的潜能发挥。有拖延习惯的人,常常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即“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时间不能倒流,一旦有了好的主意就放手去干吧,千万别错过了机会,只有立即努力去做了,你头脑里的想法才能变成现实。

西点名片

1920年麦克阿瑟提出了改革西点军校的宗旨:西点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传统的基本军事素质,同时还必须对人类情感的形成有深刻的理解,必须通晓世界和本国事务,并对指挥心理变化的每一个方面有更全面的认识。

小小练兵场

下面几种行为,哪种是拖延行为()

A。作业明天再做吧。

B。让同学帮忙做作业。

C。把衣服推给父母洗。

若你得了以上“全能”,很不幸,你需要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