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军校送给男孩的成长礼物
45205200000019

第19章 有了目标还要立即行动

西点人尊重理想,他们甚至把理想比喻为人生航船的舵,而信念是船上的帆。在西点的教育中也包含着理想的教育,每个学员都必须有自己的理想,并矢志为此而奋斗。

有了梦想,制定出了明确的目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不懈的奋斗,才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无论现在的境况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展望自己的未来,只要明天还没有来到,你就永远可以为了明天能达成理想而奋斗不止。

比尔·盖茨曾经对青少年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已经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那么在你的生命中,你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定下了目标,就是因为缺乏付诸行动结果一事无成。

一年夏天,一位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

小伙子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

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文就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

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

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

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

“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

“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既然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

再往后,爱默生也收不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了。

成长路标:

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有想像的翅膀,但要把愿望实现,更需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也许每个人都曾经为自己的理想设定过目标,但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把它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和幻想。只有理想而不付诸行动,理想永远只是空想,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就会遥不可及。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精确,也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如果我们不去实行,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会带来结果。有了目标,就立即行动吧,只有行动才是对目标最好的检验。

西点名片

西点军校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培养领导者的学校,在近200年的历史中,西点不断把那些立志从军、准备终生以身报国的有志者培养成为有品格的部队领导者。

小小练兵场

你有理想吗?假如你的回答是“有”,那么很高兴地告诉你,你已经拥有了一半的成功机会。

有了理想之后你行动了吗?如果你的回答还是“有”,那么再次很欣喜地告诉你,你离成功已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