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军校送给男孩的成长礼物
45205200000014

第14章 志向决定未来发展格局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西点军校的学员,在校期间都被灌输着这样的思想:永远不对自己的现状满意,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你永远可以做得更好。

西点军校认为,一个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目前获得的成就,便失去了继续奋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前进便意味着后退,就可能被无情地淘汰。一旦你停止前进,便会被别人赶超。西点永远需要最好的领导者,需要永远前行的军人,而不是拥有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的“骄傲的将军”。

不是第一就要努力成为第一,而即使你是第一,也永远可以做得更好。在西点,没有常胜将军,哪怕你是第一,你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西点人挑战他人,挑战自我,永远希望做得更好。只有当我们具有追求卓越的高志向,才能将我们的发展格局向上提升,为自己打开更大的局面。西点学生因为他们的高起点而拥有更高的人生志向,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西点创就了今日的辉煌。高起点的志向如同成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让在这条路上前进的人们永远向着前方的光明行进。

从前,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住着一位卑微的马夫。后来这位马夫竟然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他就是查尔斯·齐瓦勃先生。

齐瓦勃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齐瓦勃的成功秘诀是:每谋得一个职位,他从不把薪水的多少视为重要的因素,他最关心的是新位置和过去的位置相比是否前途和希望更远大。

小时候的齐瓦勃家中一贫如洗,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

18岁那年,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经营的一家建筑公司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下定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做到本厂的经理。我一定要努力作出成绩来给老板看,使老板主动来提拔我。”

当同事抱怨工作苦、薪水低的时候,齐瓦勃看清了周围人的卑微愿望和平庸命运,在自己的卓越之路上默默努力。齐瓦勃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他明白,目前的待遇或多或少,与他将来注定要获得的财富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计较这几美元是很无聊的。他说:“我不会计较薪水的高低,我只要记住:要拼命工作,要使自己的工作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我的薪水。”

齐瓦勃勤奋认真地工作着,坚持把工作做到位,默默地积累着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每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时,齐瓦勃却躲在角落里看书。

一天晚上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回答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勇于负责、能把工作做到位的优秀员工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

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是只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程打工。”

有了这样的认识,齐瓦勃做任何事情都保持乐观的心态、愉快的情绪,他在业务上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齐瓦勃只要获得一个位置,就决心做所有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就这样,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齐瓦勃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有一个天才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建筑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的人。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

工厂建好后,琼斯安排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身亡,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因为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后来,齐瓦勃终于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的业绩。

成长路标

总是把自己的志向往更高更远的地方推进的人往往是最接近成功的人。一个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目前获得的成就,便失去了继续奋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前进便意味着后退,便会被别人赶超,就可能被无情地淘汰。如果将来你是一名士兵,那你就要渴望成为一名将军;如果你是一名商人,就要努力成为大企业的管理者和拥有者;如果你是一名政客,那就要立志成为灵魂领袖人物;如果你是文艺工作者,那你就要发誓变成艺术家或明星,只有你那样想了,最终才会有那样的结果,因为志向决定未来发展格局。

西点名片

二战中十位名将中有一半是美国人,西点学员就有四位,他们分别是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布莱德雷,西点军校培养出的将才可见一斑。

小小练兵场

教室的墙上贴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吗?你会因为取得了好名次到处炫耀,而不思进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