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知识博览2
45203600000004

第4章 宇宙天体(3)

那么月亮上有明暗现象,代表着什么呢?通过望远镜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月亮表面原来跟地球一样有高山,有平原。月亮主要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的,那些凹凸不平的“高原”地带,它们把阳光四面八方地反射开去,这些反射光大部分照到地球上,我们看上去就明亮,而那些“平原”地带,像面镜子一样,它把太阳光大部分反射到别处去了,地球上看到它的反光很少,因此,看上去就比较黑暗了。另外月面上的平原由暗黑色的岩层构成,同时它还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沙砾和尘埃,所以它比月面上高原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更差(月面上的高原也是由一些灰黑色或褐色的岩层构成的),这也是平原较暗的原因之一。

辽阔的发亮区域是“陆地”,表面多山,占月球正面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月面山地比平原多,有些山组成了山脉,峰峦峻峭,蜿蜒数百千米。这些山脉以地球上的山脉来命名。

用望远镜看月亮,除了大片平原和许多高山外,最奇特的还是环形山。整个月亮表面大小圆环星罗棋布,每一个圆环就是一座环形山。用现代望远镜能看到月亮正面直径一千米以上的环形山有30万个以上,但是肯定还有直径小于1,000米的环形山,估计它们的总数在100万个以上。其中最大的是位于月面南边缘的克托维环形山,直径有236千米,可把中国的海南岛放在里边。

环形山当中有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山环,山环高达几千米,内坡比较陡峭,外坡平缓。有的环形山中心还耸立一个孤单单的山峰,叫做“中央峰”。

在满月时看月亮,发现一些中型环形山都有向四方散开呈辐射的光亮条纹。条纹的宽度达几千千米,它们穿过高山,越过“大海”延伸到离辐射中心几千千米的远处,这些条纹叫辐射条纹。辐纹在环形山口形成了一个光轮,又给月亮的景色添上了一分光彩。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虹

夏天雨后,乌云飞散,太阳重新露头,常常会出现半圆形的彩虹。多少年来,人们欣赏虹,讲述着虹的神话,同时也努力揭开虹的秘密。

我们知道,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时候,前进的方向就会发生偏折,而且把原来的白色光线分解成红、橙、黄、绿、青、篮、紫“七种颜色的光带”。

在下雨时,或者在雨后,空气中充满着无数个小小的棱镜——水滴。当阳光经过水滴时,不仅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同时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如果角度适宜,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虹。

空气里水滴的大小,决定了虹的色彩鲜艳程度和宽窄。空气中的水滴大,虹就鲜艳,也比较窄;水滴小(像雾滴那样大时),虹色就淡,也比较宽。据测定,虹的平均宽度,大约是在地面上看到的太阳直径的五倍。

天空中,不光会出现一条虹,有时会同时出现两三条,以至五条,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如果在人工的条件下,用阳光照耀喷泉的飞沫,甚至可以看到十七条虹。多条虹生成的原因同样是由于阳光在水滴里发生反射与折射造成的,不过光线的路线更加复杂罢了。

为什么夏天雨后往往有虹呢

因为夏天常常下雷雨或阵雨,可是范围不大,往往是这边天宁在下雨,那边天空仍然闪耀着强烈的阳光,有时候,雨过以后,天空还飘着许多小水滴,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水滴,经过反射和折射,天空中的彩虹就出现了。

虹的出现与当时天气变化是相联系的,一般我们从虹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测出当地将是晴天或雨天。

我们都习惯于白天看虹,很少有人注意到夜里也有虹。夜里的虹是由月光折射与反射引起的。雨后,当月亮从乌云里钻出来时,在月亮对面的天边也会出现“月虹”。月虹中色带的排列与白天太阳的虹一样,不过非常淡薄而透明,不如太阳虹那么鲜艳漂亮。

为什么恒星会突然爆炸

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有时,会突然出现一颗前所未有的亮星。这突然出现的亮星,因为它是人们过去未见过的,所以叫做“新星”。

在古代,中国人把新星称为“客星”,意即天空中的“不速之客”,不知它们从何而来。但是,近代的科学家已经发现:这颗新星,并不是突然产生出来的,它们老早就在太空中存在着,只是光度十分暗弱,肉眼看不出它,等到它发生突变,光度在极短的时间内,亮了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我们才看到它。这种说法,完全是有根据的,因为现在人们已有巨型的望远镜,不仅常常可以看到这些新星,并且连它的前身也能看到。

这些新星,为什么会一直很暗弱,而又无缘无故地亮起来呢?原来,这些新星其实也是恒星之一,本身像我们的太阳一样,能发光发热。正因为如此,它们会发生一种奇异的爆炸。忽然变亮,便是爆炸的结果。爆炸时,它的整个体积会增大至几千倍,那些炽热的气体焰流,以每秒几千千米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喷出,一时它就变得光芒四射了。

但恒星的爆炸和人们制造的炸弹爆炸不同。它爆炸完毕之后并不会整个毁灭,只是脱去一层薄薄的气体,便又恢复至原状。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是恒星“脱衣”。更有趣的是:一颗恒星在经过爆炸之后,它所脱出的那层气体,在许多年之后,用望远镜还可以看出它的痕迹。那就是在它的周围,环绕着的一圈淡淡的发光的雾。

新星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至多是几个星期;过后,便恢复到以前的暗弱状态。到目前为止,人们观察到新星的已有100多颗。其中,有一种比普通新星变得更剧烈的“超新星”,它的光可以变到比平时亮一万万倍以上,简直像一个小型的月亮,这样的星也已经发现了三个。

据科学家分析,新星的爆炸,是由它内部的原子反应所引起的。据估计,一个恒星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要超过1,000万万兆个原子弹住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如果人们要造一个有这么多能量的原子弹,就要把它造得像地球一样大!

运动员在月亮上能跳多高

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要比月亮大81倍,那就是说人到月亮上去,他的体重一下子就要减到只有在地球上的1/8,如果他的体重在地球上是60千克重的话,到月亮上就不足1千克重了。这样他要是仍然有像在地球上跳高时那样的力量,岂不是可以跳过一栋26层的电台大楼吗?

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跳不过电台大楼那样高的高度,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月亮的质量固然是地球的1/81,可是月亮的半径,即从球面到球心的距离,也比地球的半径小,只有地球的27%。球的半径距离减少,力却以平方成反比增加。所以只有把质量和球的半径两个因素都考虑在一起之后,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那就是月亮上物体的重量,不是地球上同样物体重量的1/81,而是六分之一。这时候他的体重也就不是不足1千克了。

月蚀是从哪边开始的

月蚀是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天文问题。当你观看月蚀时,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溜溜滚圆的明月,到底是从哪边开始残缺的。假如当时你没留心,那也不要紧,也不必硬等下次月蚀时再去观察。因为只要知道了月亮的运动规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月亮是跟随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地球环绕太阳进行公转,每转一圈,就是一年。月亮环绕地球进行公转,每转一圈,就是一个月。

月亮跟着地球以相同的方向,由西向东前进。它和地球一样,本身都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线。

任何被光线照射的东西,背光的一面必然发生黑影。地球和月亮都是球形,所以它们的影子是圆锥形的,我们管它叫影锥。

当月亮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刚好投入地球影锥的时候,月面就被地形遮掩。这时,地球在太阳与月亮之间,正好挡住太阳光,使它照射不到月亮上去。因此月亮也无从进行反射,这样便失去了光亮,产生月蚀现象。

在月蚀过程中,由于月亮是自西向东运行的,所以月面的东边(右边),最后进入地球影锥,也就是月亮的右边先发暗。可是当我们站在地球上观察月蚀时,因为跟月亮处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方向恰恰相反,所以在我们看来,月蚀又是从左边开始的。

当然,这仅是在我们北半球看到的情况。如果在南半球看月蚀,那么就是从右边开始的。

为什么水星上没有水

水星是太阳系成员中最小的一颗行星,个头儿和月亮差不多。水星还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也许它是太阳系家庭成员中的小弟弟,所以太阳把它“搂”在自己身边旋转,给它更多的“温暖”。

水星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非常高,达到400摄氏度以上。这样高的温度,锡、铅等金属会熔化,水则变成水蒸气,如果,水星真的有水,朝向太阳的一面,在烈日暴晒下,早已化成水蒸气散到宇宙中去了;另外水星的体积很小,吸引力也很小,它的引力没能力把这些水蒸气吸引在自己的身旁。水星背太阳的一面,长期不见阳光,温度在零下173摄氏度以下,所以这里也不可能有液态的水。

为什么云会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云的形状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受天气影响的。天上的云,大致可归纳成块状、波状和层状三种形状。

像棉花或山峰的云,常常是孤立、分散地飘浮在蓝天上,这样的云,我们称它为块状云。通常块状云是受空气上升运动或是空气只在小范围内流动影响形成的。

有些云看起来像起伏不平的波浪,我们叫它波状云。这通常是因为天空中某一层空气冷热分布不均匀形成的,波峰处空气正在上升,而波谷处空气正在下降。

布满天空的云是层状云,这种云往往既厚又宽,能遮盖较大的范围。层状云是在热空气与冷空气相遇之后出现的。

除了使用仪器外,我们是不容易观察空气变化的。但是,我们能看见云,因此,我们可以用观察云的变化来预测天气。

不同形状的云,反映出不同的天气状况。云的形态改变,预示着气压和气流运行情况的变化,也就是说从云可以看天气形势。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态及其变化,来预测天气。

山上的风为什么比平地上的风大

不仅是山上比平地风大,高处的风都要比低处大。住楼房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楼的高层比低层风要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风就是空气在流动。空气流动的时候,如果受到物体阻挡,它要克服阻力,消耗能量,流动的速度就会减小。地面是很粗糙的,有起伏不平的土地,有树木、庄稼,有高高低低各式各样的建筑物,空气贴近地面流动的时候,受到这些障碍物的阻挡,要消耗很多能量,风速就会减小。高处的风受不到什么拦隔,畅行无阻,所以风速比低处要大。

我国北方一些农村里,夏天最热的时候,好多人晚上都爬到平顶的房屋顶上去乘凉,有时夜里就睡在房顶上,阵阵凉风掠过,人们可以舒舒服服睡上一个好觉。

空旷的原野比城市里风大,草木稀疏的荒漠地区比林木茂盛的地区风大,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降低风速,防止大风带来的危害,人们营造了各种防护林,有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网……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还营造了工程浩大的“三北防护林”。这些绿色工程都很好地发挥了效益,减少了风沙的危害。

为什么夏天的雨特别多

大家知道,下雨前必须先要有云。云是地面上的暖湿空气上升后,里面的水蒸气凝结而形成的。云里面的小水滴或冰晶逐渐变大后,空气托不住,落下来的就是雨了。

由此可见,下雨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具备有暖湿的空气,二是空气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我国东南地区是强大的季风区,夏天,常会有湿润的东南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同时,夏天又正是太阳直射地面的时候,气温比其他的季节都热,接近地面的空气也最热。热空气比较轻,很容易造成上升运动。因此,夏天的雨量自然就会多了起来。

我国东部和南部靠近太平洋和印度洋,西北部是广阔的内陆。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内陆吹来,寒冷干燥,很少下雨。夏季风从东南方的太平洋上吹来,温暖潮湿,给陆地上带来了丰沛的雨水。湿润的东南风从华南向北经过华北,直吹到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向西可以吹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另外,从印度洋上吹来的饱含水汽的西南风,也可以影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所以,每年夏季,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普遍多雨。夏季温度高,雨量又多,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热条件。

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航行,或在骄阳当空的炎热沙漠中行走,有时会看到一些虚幻的景象,它们或许是楼台亭阁,或许是车水马龙,或许是沙漠绿洲……而当大风一起,这些美妙的景象便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就叫做海市蜃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光线通常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当空气密度因为受海面或沙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时,远处的光线从浓密处进入稀薄处便会发生折射,这样,就会使远处的景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高山离太阳近,为什么反而冷

春游的时候,我们爬到了高山上,往往还有厚厚的冰雪,山上的气温也明显比山下低。山顶离太阳近,为什么反而比山下冷呢?

其实,这同离太阳远近没有一点关系。造成高山比平地冷的主要原因是空气。

高山上空气稀薄(越高越稀薄),藏不住热量,太阳光照射来的热量很快都散失掉了,所以那里温度很低。科学家计算过,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摄氏度。我国西北地区的许多高山山顶上差不多常年都戴着一顶“白帽子”呢。

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

气压,就是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绝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空气是物质,当然也不例外。当它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时,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就减轻,于是气压降低;反之,气压升高。因此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你也许会问:夏季各地空气都在膨胀,那么膨胀出来的多余空气到哪儿去了?原来,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所以夏季半球上被膨胀出来的空气正好到冬季半球上去补充了。

水灾是怎样形成的

水灾是指水大大超过平时的河流量而漫出河道之外,对人类及其土地、房屋造成一定程度损害的自然现象。

发生水灾有几个原因:一是河水源头的山上积雪融化太快,水流量大增。二是天降暴雨,而且持续时间长。三是刮台风。后两者是常见的水灾现象。

遇到水灾时,人首先应舍弃房屋,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同时,人们也应该有组织地进行自救和援救,抢救人的生命和贵重物品,尽量减少损失。

井水为什么冬暖夏凉

井水的温度,在冬天和夏天变化是不大的。之所以有“冬暖夏凉”之说,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而已。

冬天,地面上的温度降得很低,而变化不大的井水要比地面上空气的温度高得多,所以我们一摸上去,觉得是暖的。

夏天,地面上的温度升得很高,而井水要比地面上空气的温度低得多,所以我们一摸上去,觉得是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