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活知识百科1
45201700000003

第3章 病症自测(2)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宜清淡,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注意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防止激动,并注意防寒保暖,这些对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都有积极作用。

如出现上述信号,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发生意外。一旦确诊后,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脑血管发病的先兆

1.眩晕与语言困难

突然发生,视物有晃动感,持续时间较长,有时感到恶心,出现复视,说话时舌根不灵活;突然发生语言困难,短则10~20秒,长至数小时即自行恢复,常是脑缺血的先兆。

2.剧烈头痛

高血压患者突发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甚至短时间神志不清,要小心脑血管破裂出血。

3.半身麻木

中老年人经常性半身发麻。可能是脑内小血管病变的征兆。

4.突发遗忘症

突然对数年以来的往事完全忘却,数小时后又好转,而自我认识始终良好,意识清醒,往往是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先兆。

心脏病的先兆

有时心脏病并没有典型症状,而是表现为其他部位的不适,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1.牙痛

有少数人心绞痛发作时表现为牙痛。因此,中老年突然发生牙痛,尤其是伴有胸闷不适或大汗淋漓时,要考虑是否是心绞痛发作,并及时处理。

2.下肢浮肿

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常是心脏病的症状,应及早求医。

3.肩痛

有时心脏病也可表现为肩痛。特别是肩痛与气候无关,且表现为左肩、左手臂内侧阵发性酸痛。所以,中老年人左肩疼痛,应就医确诊。

4.长期持续打鼾

长期持续打鼾的中老年人要留意心血管疾病。

5.耳鸣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心脏病人在早期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所以,中老年人若频繁耳鸣,应去医院检查。

动脉硬化的先兆

当出现以下表现时,多提示已有动脉硬化的可能。

角膜老年环:眼角膜周围会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称为角膜老年环。

眼睑黄色瘤:眼睑内侧皮肤上出现一侧或对称性的黄色斑块,即眼睑黄色瘤。起初较小,稍高出皮肤,发展缓慢。

内耳反应:出现耳鸣、耳聋或眩晕等。

耳垂皱纹:耳垂上出现皱褶,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特殊信号。

另外,多有记忆力减退,健忘;头晕头痛经常发作,时轻时重;情绪不稳定、易冲动,说话语无伦次;拿东西时,手指哆嗦;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皮肤有蚂蚁爬的异样感觉等。

心肌梗死的预防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疾病,发病以午夜1时左右最为集中,其死亡率高达10%~15%。

其症状是胸部持续疼痛,并扩散到两臂、腹部、肩胛骨之间和下颚;胸腔常有一种强烈的闷压及火辣辣的感觉;突然出现虚脱,脸色苍白无血色,额头、上唇等出冷汗,但并未失去知觉;呼吸困难。不得不坐下或躺下。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情绪波动。不要过度兴奋激动,不要暴饮暴食。少荤多素,不宜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和强体力劳动,禁烟酒。

另外,夜间入睡时。将头位床脚垫高5~10厘米,可使心脏负荷减少,对预防心肌梗塞有积极的作用。

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或与潘生丁合用),也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心血管病的预防

1.测量血压,掌握情况

如发现血压有增高的情况,应请医生查明原因和指导治疗,防止血压持续性增高。

2.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的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应暴饮暴食。

3.不动烟酒

酒精和烟碱可加速血管硬化,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

4.口轻味淡,少吃食盐

血液中钠的含量高,可导致高血压,应养成少吃盐的良好习惯。

5.劳逸结合,加强锻炼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疲劳可引起心血管病,每天参加适当的锻炼可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血压患者饮食须知

1.控制热能的摄入

提倡吃复合糖类,如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少进食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2.限制脂肪的摄入

多采用植物油,多吃一些鱼,尤其是海鱼,因海鱼含有较多的亚油酸,能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预防血管破裂。

3.适量摄入蛋白质

以每日每公斤体重为宜,平时应多吃脱脂奶、酸牛奶、奶豆腐、海鱼等。

多吃含钾、钙、镁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芋头、茄子、海带、莴笋、冬瓜、西瓜等。

4.膳食宜清淡

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5克以下。同时,应注意食物中的含钠量,例如挂面含钠较多。蒸馒头时,避免用碱,应改用酵母发面。

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有利于心肌代谢,防止高血压病的发展。少吃肉汤类,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导致体内尿酸增多,加重心、肝、肾的负担。

5.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如酒、浓茶、咖啡等,吸烟者应戒烟。

消化系统

便血与疾病

1.肛门及直肠疾病

血便为鲜红色,血附在粪便外面,或便后滴出鲜血,肛门局部瘙痒、疼痛,或有便秘,多见于痔疮、肛裂;血便中混有糜烂组织,则可能为直肠癌。

2.结肠疾病

血便为鲜红色,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脓液,多以腹泻为主要表现,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常见疾病有菌痢、阿米巴痢、结肠炎、血吸虫病等。结肠癌除血便外,则有梗阻及腹部痞块等。

3.小肠疾病

血便色暗,呈稀薄赤豆汤样,量多,常见于伤寒、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等。

4.肠套叠

多见于两岁以内儿童,为果酱样血便。

呕血的原因

1.十二指肠溃疡

有溃疡病史者,呕血色泽暗红,并伴有黑色粪便。

2.慢性胃炎

出血量少,并有食后上腹部疼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3.肝硬化

由于食道静脉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呕血量较多,色泽鲜红。

4.癌肿

食道癌:多为小量持续性出血,患者多为老年男性,还伴有吞咽困难、返食、呃逆、消瘦等症状。

胃癌:呕血为咖啡渣样,呕血后疼痛缓解不显著,发病多在40岁以上。

5.胆道疾病

呕血前发热,呕血后绞痛缓解。

便秘的原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

1.排便的肌肉无力,从而引起大便不通畅。如多次怀孕生育后可出现这种情况。

2.大肠痉挛会使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并伴有易兴奋、烦躁、精神不振、多汗等症状。

3.过于少食,过于讲究精细,渣滓太少,使肠蠕动减慢而引起便秘。

4.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或憋便,从而引起便秘。

因此,便秘者有必要调节饮食,多饮开水,多食蔬菜水果或富有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多做排便动作加强排便肌肉的功能。

便秘的危害

便秘常常导致上腹部饱胀不适、反胃、恶心。

便秘还会引起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头晕乏力,久之又会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经常排便用力,可促使痔的形成。

长期便秘,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可诱发皮肤病、炎症、肿瘤等疾病。

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便秘还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加剧。

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有规律的排便,避免久站久坐,多食水果、蔬菜,少吃辛辣燥热之食品。

腹泻的诊断

1.粪便的性状

小肠病变所致的腹泻,粪便多为稀薄或水样便。

结肠病变所致的腹泻,粪便多呈糊状。

含有脓血和黏液的腹泻,同时伴有里急后重者,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粪便呈酱红色或血水样,含有脓血小块,量较多且有恶臭,为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特点。

粪便量多,恶臭异常,呈灰白色油脂状,为脂肪消化及吸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2.伴随症状

如急性腹泻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大多表示肠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沙门菌感染等。

慢性腹泻伴发热者,常见于慢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和结肠癌等。

腹泻严重,伴剧烈呕吐、发热严重脱水,粪便呈米泔水样,病情凶险者,应考虑是否为霍乱或副霍乱。

呼吸系统

打鼾是睡眠杀手

打呼噜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打呼噜不是经常性的,且鼾声均匀,并随睡眠体位改变而改变。

恶性打鼾则不仅呼噜声音大,而且经常发生呼吸暂停,两次鼾声往往隔了十几秒甚至几十秒,如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超过30次,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

SAHS患者除了在夜间睡眠时打鼾外,有的会有憋醒、夜尿增多等症状,白天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等症状,而且容易造成多个系统的损害,并发高血压、心率失常、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病等,冠心病的患者还可能发生猝死。

肥胖、饮酒和吸烟是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平常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注意睡眠卫生,采取侧卧位睡眠,减少气道堵塞的机会。睡前数小时内尽量不喝含酒精饮品,还要定期锻炼减轻体重等,可以有效防止或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

易忽视的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道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其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长时间咳嗽、气喘并伴有咳痰。

这种疾病可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发病,尤其在早期阶段。病情持续加重,呼吸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因此,当反复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时,要小心这位隐形杀手。

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控制减缓慢阻肺病程非常重要。确诊患上慢阻肺后,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如戒烟、减少室内外环境污染、合理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等,以防止肺功能恶化。

分泌系统

糖尿病早发现

经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身上往往有以下迹象,必须提高警惕。

1.遗传倾向。

2.上体肥胖。

腰围与臀围之比常大于0.7~0.85。

3.菱形舌炎。

舌体的中央部位萎缩。局部无舌苔覆盖的菱形缺损区。

4.反复感染。

常见的有胆道、尿道、肺部、皮肤等部位,而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5.皮肤瘙痒。

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难以入睡,女性阴部瘙痒更为多见。

6.排尿困难。

中老年男性除前列腺肥大外,应考虑患糖尿病的可能。

7.阳痿。

中老年肥胖阳痿病人应提高警惕。

8.周围神经炎。

表现为肩部和手足麻木,伴灼热感、蚁行感。

9.迅速发展的白内障。

10.餐后低血糖。

餐后3~5小时常出现头晕眼花、心慌乏力、面色苍白、脉搏增快,甚至发生昏迷抽搐。

皮肤上的糖尿病信号

1.皮肤红斑

酷似灼伤性水泡。壁薄、内含透明浆液、疱周无红晕,数周内自愈,但可反复出现。

2.皮肤瘙痒

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女患者以阴道瘙痒更为多见。

3.颈部毛囊炎

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的炎症,有触痛。可自愈,但常此起彼伏。

4.出汗异常

多汗(多见于上肢或躯干)或少汗(多见于下肢或躯干),甚至有隐性者汗液淋漓。

5.足部坏疽

患者足部痛,温觉消失,易发生感染,难愈合,甚至发生足穿孔症。

6.黄色瘤

可以见到成群突发的黄橙色小结节或小丘疹,周围有红晕,伴有瘙痒。

如发现上述症状其一者,就要警惕糖尿病,应及时进行检查,抓紧治疗。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

凌晨刚醒便感到饥饿难忍,心慌不适,疲乏无力。进食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口渴多饮情况。

这提示患有糖尿病的可能。因为糖尿病往往在凌晨发生血糖浓度突变,出现清晨饥饿、心慌、口渴等症状,称之为糖尿病“黎明现象”。

冬季谨防糖尿病

第一,注意保暖。

天气骤然变冷,人体会发生一些生理反应,引起血糖、血压升高,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溢血等。因此,应注意御寒保暖。

第二,注意饮食。

冬天人们食欲大增,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科学饮食方案。

第三,防止感染。

注意皮肤、口腔的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刷牙漱口,积极治疗呼吸道炎症、皮肤破损及牙病等,以防诱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第三,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

第四,注意护脚。

注意为足保暖,不能冻伤,睡前温水泡脚,注意修剪指甲。鞋子应软硬适度,经常换袜子,保持脚清洁、干燥,以防足部感染。

肿瘤

早期肿瘤的自我诊断

肿瘤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等,应警惕肺癌的可能,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应更加注意;短期内有进行性吞咽困难者,应提防食癌;对于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要考虑胃癌的可能性。

胃溃疡患者,症状失去原有的规律性,并进行性加重,应考虑胃溃疡恶性变;短期内出现肝区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应排除肝癌的可能性。

年逾40岁,突然出现黄疸,应排除胰头癌、胆管癌的可能性;出现无痛性、间歇性血尿,反复发作又可自行停止者,应考虑肾癌、膀胱癌的可能性,尤其是男性。

另外,当体表某一部位出现肿块,特别是较硬而不疼痛,或触到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肿瘤的可能性。

乳腺癌的高发因素

乳癌主要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妇女,40~50岁为多发年龄段,其发病率与卵巢功能、遗传因素、婚产及哺乳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具有以下因素时,患乳腺癌的机会要较一般人多,应特别引起警惕。

1.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者。

2.直系亲属中有乳癌家族史者。

3.独身未婚妇女。

4.婚后没有生育的妇女。

5.生育后未哺乳或哺乳期过长或过短者。

6.一侧已得过乳腺癌者。

7.乳腺因各种原因多次接受放射线者。

8.高龄孕妇。

9.曾患乳腺囊性增生者。

10.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宫体腺瘤者。

11.免疫能力有缺欠者。

癌肿的皮肤症状

癌肿发现早期,可出现皮肤瘙痒。在癌肿接受治疗以后,瘙痒会消失。如复发或转移,瘙痒可再度发作。所以,皮肤瘙痒有时是癌肿的一个征兆。

据调查,大约有30%左右的患者,起病时有瘙痒。除了淋巴瘤和白血病较常见外,其他不少癌肿,如胃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也会出现瘙痒。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等也常有瘙痒,但一般都同时出现黄疸,这种瘙痒是由黄疸引起的。

当出现久治不愈的瘙痒,要进一步查明原因,以防为癌肿所致。

大肠癌的预防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报警信号是大便习惯改变和性状改变,如腹泻、血便、便秘、便条变细、肠梗阻等。

发生大肠癌的原因,与食物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癌变。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使大肠癌发病率降低。因为食物纤维可使粪便量增加,促使肠蠕动加快,使肠腔内致癌物质加速排出,减少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的机会,并减轻对肠壁的刺激作用。

另外,大肠癌还与大肠慢性病有关。因为。炎症和机械刺激是造成癌的诱因。

预防大肠癌要注意饮食成分,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要及时发现大便异常,及时检查。

结肠癌的早期发现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清除掉癌变组织,术后寿命几乎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因为结肠癌多会导致大便的异常,要早发现结肠癌,就要了解自己的排便习惯,一旦习惯突然发生了变化,最好查清原因,以防结肠癌的可能。

比如,大便最近突然变稀,或忽然变得非常干燥;排便次数出现了变化,从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或是反之。

总之,排便和平常规律不一样了,最好要小心,到医院检查是比较妥当的选择。当出现血便或是黏液便,不要总认为是痔疮在作祟,很可能就是结肠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