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8)
45197900000031

第31章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

案《教育纲要》虽不过行政首领对于教育之政见,然所列三项,均已现为事实,见于明令,此后分别修改,其余另定办法;在理论上言之,固已无形废弃,然此惟在通都大邑,明达者多,始能有此结果。而乡曲教师,於此种手续关系,多不能十分明了。《纲要》所列,又多与旧式思想相合,世人乐於保持,其他无业游民亦可藉此结合团体(如托名研究经学,聚众立社之类),妨害教育。是《纲要》虽若消灭,而在一部份人之心目中,隐然实尚存留。倘非根本取消,恐难杜绝歧见。故窃谓此种《纲要》,应以明文废止,使无论何人均不能发生依之见,始于学制上行政上无所妨害。至于法令随政局而屡更,虽易失遵守之信仰,然为正本清源计,此次不得不尔。凡明白之国民,当无不共喻此意。一俟宗旨定,发号施令均出一辙,则一二年中信仰自然恢复,所失者小,而所得则甚大也。

周树人注。

(本篇据手稿编入。约写于一九一六年八月间。原无标题、标点。)会稽禹庙窆石考

此石碣世称窆石,在会稽禹庙中,高虑尺八尺九寸,上端有穿,径八寸五分,篆书三行在穿右下。

平氏《绍兴志》云:康熙初张希良以意属读,得二十九字,寻其隅角,当为五行,行二十六字。王氏昶《金石萃编》云:“惟‘日年王一并天文晦真’九字可辨”。此拓可见者第一行“甘□□□□□□王石”,第二行“□乾并□天文晦彳”

,第三行“□□言真□□黄□□”,十一字又二半字。其所刻时或谓永建,或又以为永康,俱无其证。《太平寰宇记》引《舆地记》云:“禹庙侧有石船,长一丈,云禹所乘也。孙皓刻其背以述功焉,后人以皓无功可记,乃覆船刻它字,其船中折”。阮氏元《金石志》因定为三国孙氏刻。字体亦与天玺刻石极类,盖为得其真矣。所刻它字,今亦不见。第有宋元人题字数段,右方有赵与题名,距九寸有员峤真逸题字,左上方有龙朝夫诗,颇漫患。王氏辨五十八字。

俞氏樾又审仞其诗,止阙四字,载《春在堂随笔》中。今审拓本,复得数字,具录如下:“□□□□□九月□一日从事郎□□□□□□□□□□□□龙朝夫因被命□□□□瞻拜禹陵□此诗以纪盛□云沐雨栉风无暇日胼胝还见圣功劳古柏参天□元气梅梁赴海作波涛至今遗迹衣冠在长□空山魑魅号欲觅□陵寻窆石山僧为我剪蓬蒿”。上截旧刻灭尽,有清人题字十余段,旧志所称杨龟山题名,亦不可见矣。

碣中折,篆文在下半。《绍兴志》云:“下截为元季兵毁”,殊未审谛。

《舆地志》言长一丈,今出地者只九尺,则故未损阙矣。《嘉泰会稽志》引《孔灵符记》云:“始皇崩,邑人刻木为像祀之,配食夏禹庙。”又云:“东海圣姑从海中乘石船张石帆至,二物见在庙中。”盖碣自秦以来有之,孙皓记功其上,皓好刻图,禅国山,天玺纪功诸刻皆然。岂以无有圭角,似出天然,故以为瑞石与?晋宋时不测所从来,乃以为石船,宋元又谓之窆石,至于今不改矣。

(本篇写于一九一七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