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传染病
一、坏死杆西病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本病的病原体为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通过各种创伤如皮肤和黏膜及锯茸时的创伤、助产产道的伤口及脐部感染。
(2)临床特征。病变主要发生在四肢,特别是蹄部和系部,严重时可发展到角质部,表现为局部化脓、溃疡及坏死。
病初局部形成脓肿,发展为坏死,坏死中心凹陷,周围组织比较整齐,并向周围深部健康组织蔓延。坏死组织破溃后,流出脓汁及血液,并有特殊的恶臭。
2防治措施
(1)预防。鹿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地面要平整,圈舍无铁钉、铁丝等尖锐异物。严防发生外伤,已发生外伤要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加强鹿群放牧时防止惊群,保持稳定。公鹿配种季节防止发生意外,调节好饲料。消灭吸血昆虫。发现病鹿及时隔离治疗,专人管理。
(2)治疗。清除患部坏死组织及脓液,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冲洗,再涂以鱼石脂软膏、磺胺软膏或抗生素软膏等,包以绷带,隔天换1次药。深部瘘管反复以上述消毒药冲洗,可放入松馏油纱布作引流,每天换1次药。全身疗法可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四环素为5~10毫克/(千克体重·次),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红霉素2~4毫克/(千克体重·次),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注射,每天2次。
或10%磺胺嘧啶钠100~15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
二、口蹄疫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鹿口蹄疫和牛、羊、猪、驼一样,都发生过广泛流行。仔鹿对口蹄疫病毒尤其敏感。春夏两季,有利于口蹄疫病毒的散播和毒力的增强,易使鹿患恶性型口蹄疫,危害严重。仔鹿患病时,几乎全部在染病后10~12日内死亡。
患病动物随尿、粪、乳汁及唾液排出病毒而造成疫病传播。其中以唾液的传染性最大。
(2)临床特征。传播迅速,症状明显。在口腔内形成散在的水疱,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烂斑,其上有凝乳样的覆盖物,大量流涎。病鹿体温升高到40~406℃,有时可持续6~8天。
四肢患病时,皮肤、蹄叉与蹄间同时出现病变,出现口蹄疮与溃烂,患鹿呈现明显的跛行症状。疾病流行于3~4月份时,还可发现母鹿大量流产和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与子宫炎,分娩出的仔鹿也会很快死亡。
2防治措施
(1)预防。平时积极做好防疫工作,不要从疫区购买鹿只、饲料等,必须购买时要加强检疫。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严格隔离病鹿,进行治疗。由于本病可传染给人类,儿童感染后有时症状严重、危及健康,所以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家畜与野生动物间的口蹄疫能交互传染,所以应随时密切注意当地畜群健康状态。
(2)治疗。发病后立即隔离病鹿,喂给易消化的饲料以保护胃肠黏膜。试用鲁戈氏液50毫升静脉内注射(仔鹿20~30毫升)。每天用10%杨树叶酒精浸剂15~20毫升皮下注射,1天1次,连续使用3天。口腔、唇和舌面溃烂与溃疡处用01%高锰酸钾冲洗消毒,并涂上碘甘油。皮肤和蹄患部用来苏儿冲洗,再涂上松馏油或抗生素软膏,最好包扎上。为防止并发症,建议应用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制剂,通常用5%~10%溶液静脉注射100~150毫升,每天1次。此外,可应用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以防止继发感染。
三、巴氏杆病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鹿的一种传染病,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又叫出血性败血症。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多发于炎热潮湿季节,5~8月份常见:公鹿多发于锯茸或配种后。6~8岁的成年鹿易感性高。呈散发性,有时呈流行性暴发。
(2)临床特征。①败血型病鹿体温升高达41℃,精神沉郁,呼吸困难。
心跳加快,皮肤和黏膜充血、出血,毛稀少处呈青紫色。不吃,反刍停止,有的卧地不起,鼻镜干燥,口腔和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液。开始便秘,后便血。一般发病后1~2天死亡。
②肺炎型病鹿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1℃以上,行走摇晃。
咳嗽,呼吸粗粝,鼻镜干燥,流鼻涕,口吐白沫。粪便稀薄,后期头颈伸张,呼吸高度困难,5~6天死亡。
(3)病理剖检特点。败血症病鹿可见腹部膨大,可视黏膜浆液性浸润。胸腔内及支气管附近有淡红色胶样水肿。心外膜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心房、心室积有淡红色到浅黄色液体。
血液呈暗红色,凝固不良。淋巴结肿大、出血。以肺炎为主的病例,常见胸膜与肺粘连,胸腔积液,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2防治措施
(1)预防。对鹿群加强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尤其在流行季节,更要注意鹿舍卫生、通风,饮水和饲料要清洁。定期消毒,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病鹿及时隔离治疗,用5%来苏或克辽林、火碱等彻底消毒。预防可用磺胺类药物注射或拌入饲料中喂服,也可用菌苗接种。
(2)治疗。病初用多价抗出血性败血症血清治疗,有特效。成年鹿每次肌注青霉素200万~300万单位,每天2次;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嘧啶,按013克/千克体重每次,内服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都有很好的疗效。应同时注意强心、补液、补糖,调整呼吸机能,注射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
四、鹿狂犬病
本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出现神经兴奋性增强、意识障碍及发生麻痹为特征,死亡率极高。这是一种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以往发生较少,随着养鹿业的发展,鹿狂犬病的病例不断增多,给养鹿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也给公共卫生提出了新问题。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病原体为狂犬病病毒。一般认为狂犬病病毒主要经咬伤传播。由咬伤感染者发病急剧,病死率很高;在不经咬噬横向感染时,潜伏期长,症状轻微,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此外,狗、狐狸、狼、鼠类、媒介昆虫的传播作用也不可忽视。
(2)临床特征。发病最初,神态不安,精神兴奋或过度胆怯。枕部和背部出现强烈的搔痒;发病的第2天,患鹿呈现向前姿势,企图攻击其他鹿甚至人类。在此期间,所有的病鹿眼结膜均有明显充血,瞳孔散大。经2~3天后后肢开始出现不完全麻痹,此时可见病鹿采取犬坐姿势。部分病例病初神态不安的症状缺乏,仅见背的搔痒和后肢的麻痹。病程约为2~3天,最后死亡。
(3)病理剖检特点。死于狂犬病病鹿的鹿体,常见体表有咬伤、螫伤或搔伤痕迹;腹部与胸部的皮下蜂窝组织有广泛的炎性浸润;骨髓肌变性如煮肉状,尤其是臀部和背部肌肉严重,肉质松软,易于从骨髓上剥离;肝脏与肾脏肿大、充血;脾脏则没有明显变化;肠黏膜充血、肿胀;脑血管充血和脑膜肿胀,第四脑室内有透明的黄粉红色液体蓄积。
2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鹿的饲养管理。鹿场不能养犬,如养犬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消灭野犬、狐狸及老鼠等,严禁带传染源。鹿群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疫苗为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在无菌条件下,用水稀释后注射,每鹿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半年。
(2)治疗。病鹿已出现明显症状,应当扑杀处理,不宜治疗。刚被患兽咬伤的,可隔离并保定后处理局部伤口,通常使用硝酸银腐蚀剂或烧烙法,并立即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及对症治疗。
五、鹿肠毒血症
本病是细菌性急性毒血症,以腹部膨大,胃肠严重出血和肾软化为特征。我国很多的鹿群发生过本病,病死率高达90%以上。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本病的病原体为C型魏氏梭菌。北方多发于春秋两季,南方多见于夏季。受污染地区如多雨潮湿或低洼地方历年都有发生。2岁以下幼鹿发病率最高,母鹿比公鹿发病率高。一般为散发性,有时也呈地方流行性。
(2)临床特征。病初精神沉郁,减食,鼻镜干燥,反刍停止,离群独卧。继而口鼻流出泡沫液体,腹部膨大,腹痛不安,或用后肢踢腹,或卧地打滚。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肌肉颤抖,便血。可视黏膜发绀,死前角弓反张,呈昏迷状态,多于发病后1~2天死亡。
(3)病理剖检特点。一般营养较好,腹部显著膨大。皮下组织有出血性炎症变化,肠内容物为血水样。肠淋巴结出血肿胀,浆膜及肠系膜染成红色。肾肿大,质软如泥状,变形,有的有出血点。肝肿大呈暗紫色。脾肿大,出血,心内外膜、膀胱黏膜有出血点,尿呈红色。
2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鹿群的饲养管理,圈舍要清除干净,填平低洼场地,定期消毒。尽量在干燥地方放牧,适当减少青嫩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污染地区的鹿群,每年可用“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菌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瘦五联菌苗”预防接种,每头鹿皮下注射3~5毫升,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2)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六、鹿出血肠炎
本病是鹿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便血及败血症死亡为特征。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本病病原体为溶血性大肠杆菌。断乳前后仔鹿多发此病,病死率高。公鹿比母鹿易感,梅花鹿比马鹿易感。一般为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饮不干净水,草料霉败变质,气候突变,鹿只营养不良等,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2)临床特征。病鹿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沉郁,不吃,渴欲增加。腹痛,腹泻,开始排稀软至水样粪便,后排血便,离群呆立,鼻镜干燥,呼吸加快,角弓反张,1~2天死亡。病程稍长可拖延至3~5天。
(3)病理剖检特点。皮下组织出血,有胶冻样水肿。腹腔积液,呈橘红色,并有恶臭。胃浆膜及黏膜上有点状出血,大网膜广泛出血,小肠内容物为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暗紫色。肝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心包液增多,心冠状脂肪和心外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脏有点状出血,肾脏有针头大的出血点。
2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不喂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母鹿产仔前后更要搞好清洁卫生。仔鹿断奶前后要调配好饲料,做到多样化、全价,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2)治疗。
①磺胺脒拌料,每鹿每天2次,每次5克,连喂7天。然后改喂氯霉素,每鹿每天2次,每次5克,连喂7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②链霉素每鹿每日2次,每次4克,连喂7天。
③庆大霉素6~12毫克/(千克体重·次),每天2次内服;卡那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次),每天2次内服。均连服7天。同时注意对症治疗。
七、鹿布氏杆菌病
本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基本临床症状以睾丸炎、流产和乳腺炎为主,部分病例有关节炎。本病还见于其他野兽和家畜、家禽。人也能感染。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本病病原为羊布氏杆菌、牛布氏杆菌和猪布氏杆菌。病鹿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其他家畜如牛、猪、羊等与病鹿接触频繁,也会引起传染。病鹿或其他病畜流产时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饲料,或通过交配是传播本病的主要途径。
利用患有本病的动物乳汁人工哺育仔鹿时,可能使仔鹿发生感染。
(2)临床特征。鹿发生本病时,多呈慢性经过,在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出现。时间一长,食欲减退,体质消瘦,皮下淋巴结肿大。母鹿主要表现为流产。在怀孕初期感染的,多在6~8个月间流产,在交配前已感染的鹿则较少流产。流产前后从子宫内流出有污褐色或乳白色的脓性分泌物,有时带有恶臭,流产仔鹿多属死胎,产后母鹿常有乳腺炎、胎衣不下和不孕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