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45190800000068

第68章 参考书目(2)

159转引自伍蠡甫,翁义钦:《欧洲文论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47页。

160[英]王尔德:《谎言的衰朽》,见《王尔德全集》第四卷,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161参见张秉真等:《西方文学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3页。

162[英]王尔德:《谎言的衰朽》,见《王尔德全集》第4卷,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页。

163[英]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见《王尔德全集》第4卷,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64[英]王尔德:《谎言的衰朽》见《王尔德全集》第4卷,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165转引自《朱光潜全集》第1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8页。

166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9页。

167[法]罗杰.法约尔:《法国文学评论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168[法]罗杰.法约尔:《法国文学评论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169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7页。

170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70-271页。

17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71页。

172[法]罗杰.法约尔:《法国文学评论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173王先需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出版社199年版,第98页。

174参见南帆:《怎样写文学批评》,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1-62页。

175参见南帆:《怎样写文学批评》,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85-86页。

176参见南帆:《怎样写文学批评》,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177王先需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178参见刘象愚等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179《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180《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181《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182《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页-405页

183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5页。

184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4页。

185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186 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187[美]卫姆塞特·布鲁克斯着:《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88[美]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189和歌是中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只有音数律这种固定的诗形,没有韵脚。俳句是日本中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每首俳句只有17个音节,以表现诗人刹那间感受为基本内容。

190戴维·罗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191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3页。

192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页。

193[德]叔本华:《生存空虚说》(陈晓南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页。

194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4页。

195[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页。

196[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8-19页。

197[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96页。

198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60-361页。

199[美]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王宁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5-127页。

200[日]铃木大拙、[美]弗洛姆:《禅与心理分析》,孟祥森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页。

201[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20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203[奥]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204《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页。

205《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206《俄国形之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页。

207《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208《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页。

209(俄国)雅克布森:《序言:诗学科学的探索》,《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茨.托多罗夫编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210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页

211转引自(英)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陈昭全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手段”(device)又译为“技巧”“程序”“方法”等。

212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页

213雅克布森:《何谓诗》,转引自(捷)库尔特·康拉德:《再论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佟景韩译)《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530-531页

214[俄]雅克布森:《何谓诗》,转引自[捷]库尔特·康拉德:《再论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佟景韩译),《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530-531页。

215(俄)雅克布森:《隐喻和转喻的两极》(张祖建译),《西方文艺理论名着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34页

216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这里所谓的隐喻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提出的,它包括一切比喻形式(明喻、暗喻、曲喻等等),因而它与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存在差异。第二,这里的“转喻”包括了汉语修辞学中的“借代”

217(俄)雅克布森《闭幕词:语言学和诗学》,塞比奥克主编:《语言文体论集》,麻省理工学院1960年版,第370页

218(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吴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页

219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7页

220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页

221(俄)坦尼亚诺夫:《论文学的演变》,《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茨.托多罗夫编选,蔡鸿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222(俄)艾亨鲍姆:《“形式方法”的理论》《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茨·托多罗夫编选,蔡鸿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223(俄)艾亨鲍姆:《果戈理的(外套)是怎样写成的》,《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茨·托多罗夫编选,蔡鸿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8页。

224(俄)艾亨鲍姆:《果戈理的(外套)是怎样写成的》,《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茨·托多罗夫编选,蔡鸿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

225(德)姚斯和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到293页。

226[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10页。

227[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8页。

228[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8页。

229[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

230[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71页。

23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232[法]约瑟夫·祈雅理:《20世纪法国思潮》,吴永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6页。

233《胡塞尔选集》(上),倪梁康编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60页。

234[英]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235[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236[德]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熊伟译),《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4页。

237[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65页。

238[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1页。

239[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1页。

240[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43页。

241这三种思考和解释是:1、物是其特性的承担者;2、物是感知多样性的统一性;3、物是成形的质料。

242[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0页。

243[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1页。

244[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1页。

245[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67页。

246[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4页。

247[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8页。

248[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31页。

249[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32页。

250[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林中路》,1950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64页。

251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8页。

252这种思考方式认为:思是逻辑地概念地把握世界,属于人的理性功能,诗是形象地情感地把握世界,属于人的感性功能。

253[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3页。

254[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255[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页。

256[波兰]茵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页。

257[波兰]茵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英译本),第19-20页。

258[波兰]茵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年(英译本),第62页。

259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260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293页。

261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页。

262[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263RichardHarland,LiteraryTheoryFromPlatotoBathes,London:McmillanPressLtd.1999,p.204.

264WolfgangIserTheActofReading,ATheoryofAestheticResponse.BaltimoreandLondon:TheJohnsHopkinsUP,1987,p.21.

265[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本文中的读者》,蒋孔阳编《20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1页。

266WofgangIserTheActofReading,ATheoryofAestheticResponse.BaltimoreandLandon:TheJohnsHopkinsUP,1987,p.157.

267RichardHarland,LiteraryTheoryFromPlatotoBathes,Landon:McmillanPressLtd.1999,p.207.

268[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4页。

269[德]汉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55页。

270[德]汉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88页。

271[美]费希:《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李自修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272[美]费希:《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李自修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273[美]费希:《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李自修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57、60页。

274[美]费希:《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李自修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275[美]费希:《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李自修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58-59页。

276[美]费希:《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李自修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277[美]费希:《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李自修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

278[美]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