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29

第29章 培养孩子做事的耐心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比其他孩子多。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做事长久、有耐心的人呢?

(1)为孩子做好榜样

首先,父母要切记自己是孩子的榜样,单纯的孩子还没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他是一个默默的观察者,今天父母做事的习惯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标准。如果父母做事无规律,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洗碗,还没有放下扫把就去拿抹布,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条吗?另外,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好这张画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别忘了认真检查画到底画完了没有。这本身就是在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2)运用一些有效的小技巧

①激将法。生活中,父母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孩子却做了一会儿就不想做了,父母可以故意激激他,比如对孩子说:“我不相信你能把地扫干净!”“我不信你能把碗都洗干净!”……孩子听后肯定会表示不服气,然后鼓起劲来做好原本该做好的事情。这种方法比劝说的效果更好,该注意的是,等孩子完成工作后,父母应即时鼓励他。

②诱导鼓励。有时,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会懒得动脑筋。如果父母在边上督促他再仔细反复琢磨一会儿,并从中给予一定的启发,当孩子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便会享受到最大的满足和喜悦,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钻研的习惯。

③树立榜样。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不管做任何事情,父母都应体现出榜样的力量。这对孩子来说是种无形的有效教育。

④故事熏陶。孩子喜欢听故事。因此,父母可以经常有意识地给他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让故事内容感染他。

⑤展开竞争。想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干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进行比赛。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还能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会胜利的喜悦。当然,孩子其实很难战胜父母,可是,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可以故意让着他点,并在干完事情后给予孩子表扬。

最后,可能这些培养孩子毅力的方法不够完全,其实生活中,能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父母应注意点点滴滴,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3)给孩子创造独立处事的机会

幼儿即使年纪很小,只要身体健康,很多事能自己做。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少自己动手做事的成功经验,当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马上求助于父母;如果父母轻易伸出援手,就将被视为现所应当。这样恶性循环,不但累坏大人,也使孩子失去独立面对困难的机会,这对他将来的人格发展会有不良的影响。

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就必须尽可能地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创造独立处事的机会。只要孩子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就放手让他自己做;遇到问题,鼓励他尽量自己解决;如果他表现得好,就要适度赞美他,他会因此而表现得更好。

(4)得体地和孩子交流

你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培养耐心。幼儿虽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已经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如果孩子因为搭不好积木而发脾气,把积木扔掉,作为父母你可以跟他谈谈,告诉他:“我知道积木搭不起来你很不高兴,但是把积木扔掉也解决不了问题。”

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其实他能听懂,至少他会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做的效果比你为孩子的坏脾气生闷气或者责怪他好多了。

此外,孩子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因此让他们学会耐心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说,你正在收拾乱七八糟的玩具,孩子却要出去玩,这个时候你不要说“等10分钟”,你要告诉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再出去”。孩子会看着你把玩具一个个放到箱子里,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

(5)改变孩子脾气暴躁的性格

有些孩子外表很可爱,但是脾气非常大,如果有什么事情不顺他的心,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可以闹个天翻地覆,让父母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情况,父母可以区别对待。

①孩子从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得到家人各方面的百般照顾,使他养成了“别人就应该依从我”的心理。一旦不依从,从心理上便无法自控。

②父母平时不在孩子身边,短暂的相聚恨不得给孩子所有的补偿,即使孩子的一些过分要求也盲目地满足。因此,当孩子的欲望没能满足时,常常大发脾气。

③孩子平时受到过分的宠爱,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差。当他遇到批评或相反的意见,便无法忍受。

④有些孩子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大发脾气、大哭大闹后家长就屈服了。从此,他就发现发脾气的妙用,把发脾气作为要挟父母的手段。

⑤由于父母情绪不好或脾气暴躁,经常使孩子莫名其妙地受责骂,或父母许诺了的事情又言而无信,孩子无法理解,长时间地心情压抑或不满,会用发脾气来发泄。

孩子发脾气时,可以先冷处理,把他暂时搁置一边,因为这时的孩子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等他略微平静下来,你可以搂他在怀里,慢慢地问他:“刚才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发脾气能解决什么问题吗?能和妈妈说说你的道理吗?”一定要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要想改变孩子的坏脾气,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正当的需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②父母及家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统一,当孩子没有道理地发脾气时,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妥协。

③父母应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绪变化,时而严厉,时而娇惯,使孩子因无所适从而爱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