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百战百胜,没有谁是常胜将军。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遇到艰难困苦、挫折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
理查德·巴哈所写的一万字故事《天地一沙鸥》,在出版前曾被18家出版社拒绝,最后才由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发行,短短的5年内,单在美国便卖出了700万本;《飘》的作者米歇尔,曾拿她的作品和出版商洽谈,却被拒绝了80次,直到第81个出版商才愿意为她出书;银屏硬汉史泰龙,去纽约的500家电影公司应聘了三轮,每次都被拒绝了,直到第1850次才被应聘。
唐代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气宇轩昂的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就是告诉人们,胜负输赢不可预料,因此,不要太计较成败得失,而要以一种平常心态去看待。胜利了固然万分欣喜,但不能够骄傲,骄必败;失败了,虽然十分难受,也不应该气馁,只要继续努力,卷土重来也说不定啊。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伟大的丘吉尔来演讲。这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的成功秘诀。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后,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说完就走下讲台。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一帆风顺,事事无阻,但又有多少人能如此幸运呢?人生总会遇到各种艰辛和曲折,要想成功肯定就会经历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是对失败者的安慰与同情,的的确确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每一次失败就是否定了一种选择,当所有错误的选择都被否定之后,成功自然就来临了。
未来将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是必然现象,孩子今后要走的都是不平坦的路,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
如果我们一味呵护孩子,对他们过度保护,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过于一帆风顺,会使他们心理变得过分脆弱,长大以后无疑难以承受环境给予的各种压力。一个人承受挫折能力差,他就会拙于应付随之而来的消极情绪。消极的情绪妨碍他的行动和努力,使他更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进一步的失败和挫折反过来又会加重他的消极情绪,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可见,回避挫折反而更容易遭受挫折,远离成功。
一位教育家曾说:“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孩子生命的“刀”更锋利些,我们应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
为了提高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家长须作出如下努力:
(1)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
往往看到一些父母当孩子跌倒、受挫时,便急于扶他或小题大做地疼惜,结果让孩子认为跌倒、受伤是不可发生、难以接受、很糟糕的事。甚至有些妈妈因为孩子撞到桌子哭泣,便在孩子面前拍打桌子以安抚其情绪,却不知这无意间教育孩子不当的观念是:遇到困难就是用攻击、报复的方法。
所以,父母能否正确地处理,是影响孩子未来能否勇于面对失败或困难的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当孩子跌倒、受伤或受挫时,不急于伸出援手,让孩子尝试自己爬起来或面对,而父母要扮演的角色是鼓励者、陪伴者,适时给予孩子口语或非口语的鼓励,必要时可以协助找出解决方法。
这时,父母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尽量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要表扬你,因为你有勇气去试试就很好”,“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这样做会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受到肯定和赞扬的,自己完全不必害怕失败,从而慢慢学会承受和应付各种困难挫折。
(2)培养孩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想一想下次怎样做”。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其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通过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名人的例子,可以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永远地放弃自我。
通过这些伟人的事迹,也可让孩子了解失败背后的意义是不断地茁壮,不断地成长。就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虽然一次又一次试验失败,但因他的不放弃,今日的我们才得以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与温暖,这要感谢永不惧失败的爱迪生。
(3)挫折教育要因人而异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首先,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育。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帮助他们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订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4)给孩子创造挫折的机会
虽然我们不可能让孩子承受像过去那样的苦日子,但是我们可以提供孩子承受挫折的机会,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提高他们受挫的免疫能力。
例如,家长可让孩子负起某项事件的责任,从做事的过程,去考验孩子的处事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同时也让孩子知道我们抱持的态度是看重过程的付出甚于结果。
(5)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
为孩子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孩子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整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6)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
要让孩子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孩子作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7)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疏导
如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孩子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8)要多为孩子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孩子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孩子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9)让孩子适当受一点批评
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错事,也从不说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只听得进赞扬的话,而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在学校一受到老师、同伴的批评,就会出现逃课、逃学、与同伴发生冲突的事件。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些缺点自己不知道,但别人很容易发现,只有当别人批评时,自己才能知道错在哪里,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并非讨厌自己,而是帮助、爱护自己,让孩子懂得有了缺点并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10)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所依靠
从小为孩子建立可提供协助的资源网,让孩子知道当遇到困难挫折时可以找谁,可以去哪,甚至为孩子选出一位可作为孩子学习楷模和勉励的人,如近代伟人。平日也可以与孩子收集一些励志小品或名言,作为激励孩子的座右铭。
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一生中难免会面临大大小小不如意的事。如何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取得成长,克服失败或失望所引起的情绪感受,都是我们要协助孩子去了解的。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适时地扶他一把,给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加强对困境和压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