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45187600000015

第15章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重要模式——图书馆联盟(3)

图书馆合作的精神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图书馆便致力于改进服务方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在世界各国间广泛开展图书馆合作,采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采用联盟的形式,即几个关系紧密的图书馆结成同盟来进行密切的馆际合作活动。此后联盟活动在美国持续发展。20世纪60年代,受信息技术在编目工作中应用的启发,图书馆网络的概念得到了各国的关注,许多国家相继建立全国性、地区性或行业性的图书馆网,逐步实现联合编目和馆际互借。到了90年代,图书馆合作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图书馆联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以电子资源的联合采购为先导,并渗入图书馆活动的许多方面,成为20世纪末图书馆界应对新型出版方式、缓解供需矛盾、改善自身服务的重要举措。美国的图书馆联盟活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发展,并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改进,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产生了许多世界闻名的图书馆联盟典范,如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OCLC)、东北研究图书馆联盟(Northeast Research libraries,NERL)、俄亥俄州图书馆与信息网络(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Ohio LINK)、乔治亚图书馆学习在线(Georgia Library Learning online,GALLO),等等。英国的CURL、EARL,德国的KOBV,加拿大的CNSLP和挪威的RBT等也是颇具特色的着名联盟。中国的联盟活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家的扶持下,以国家项目的形式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等联盟,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效益显着,带动了一批民间联盟组织的产生。而1997年的国际图书馆共享联盟联合体(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ICOLC)的成立则为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揭开了新的一幕。虽然每个国家的图书馆联盟在建设的背景、发展的历程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图书馆联盟也都有各自形成的独特原因。但它们的形成背景和基础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第三节)图书馆联盟的类型、特点及发展基础

一、图书馆联盟的类型

从图书馆联盟的定义可以看出,联盟由于不具有利益竞争性和学术研究性,与行业性协会和学会有区别,并且因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它的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即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形式,可以从高度集中到十分分散,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图书馆联盟的分类则不相同。梁丽等:《联合型社区图书馆功能及发展模式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图书馆联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但这只是相对的。

(一)按地理范围分

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图书馆联盟可分为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地区性图书馆联盟。如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ICOLC(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国际图书馆联盟协会)、GABRIEL(欧洲国家图书馆网关)等就是着名的国际性图书馆联盟。Ohio Link(俄亥俄州图书馆与信息合作网)、RLIN(Research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BLC(波士顿图书馆联盟)等都是着名的地区图书馆联盟。

(二)按参与馆的性质分

根据参加联盟的图书馆的性质,可以分为综合性的图书馆联盟和专门性的图书馆联盟。如CDL(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美国加州数字化图书馆)由包括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四种类型的图书馆组成,属于综合性图书馆联盟,NERL (Northeast Research Libraries,东北地区研究图书馆联合体)是由美国东北部18个公(私)立研究图书馆组成的校际联盟,属于专门性的图书馆联盟。

(三)按成员馆的隶属关系分

1纵向联盟

纵向联盟指同一系统、同一部门的图书馆之间结成的联盟。如我国的CALIS就是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以中国高等院校如我国为对象建立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在高等院校内实现系统的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联机合作编目等功能。现实中由高等院校图书馆组建的联盟比较多,一是因为高等院校图书馆之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二是高等院校的经费较为充足;三是高等院校中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量大、变化快,仅仅靠单一的图书馆无法满足其需求。我国的NSTL也是一例,其成员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等7个专业图书馆组成;美国的NERL是由美国东北部18个公(私)立研究图书馆组成的,CICVEL(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Virtual Electronic Library)则是校际图书馆联盟。

2横向联盟

横向联盟指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为同一目的而组建的联盟。如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包括了上海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美国的Ohio LINK由俄亥俄州内的84个大学图书馆和州立公共图书馆所组成。图5-1所示的是ILLNET成员结构图。

3混合联盟

混合联盟是纵向与横向综合的联盟,即由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组成的图书馆联盟,如美国的CLC(Connecticut Library Consortium)、AMIGOS(Amigos Library Services,Inc.),芬兰的FinELib(The National Electronic Library of Finland),加拿大的COOL(Consortium of Ontario Libraries),澳大利亚的CSIRO(CSIRO Library Network)。其组织形式见图5-2。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既跨地区又跨系统的混合型联盟几乎没有。

(四)按结盟图书馆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分

根据图书馆之间的紧密程度,图书馆联盟可分为松散性联盟和紧密性联盟。松散性联盟指的是无正式组织,无专职人员管理的联盟,对结盟的图书馆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规定和规范的制约,使联盟基本上处于一种开放状态。紧密性联盟指的是有正式的组织、制度,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关系比较稳定的联盟。松散型联盟组织机动、富有弹性、无需专职人员协调,但缺乏共同的要求和统一的领导,服务项目较少。如NERL就是一个较松散型的联盟。而紧密联盟则与之相反,往往要用协议或合同来严格规范加盟图书馆的行为,如有违反行为,要对其加以处罚,直至开除出联盟组织。

(五)按结盟图书馆合作的文献类型分

根据参与联盟的图书馆的合作文献类型,可以分为传统图书馆联盟、数字图书馆联盟和复合图书馆联盟。传统图书馆联盟是指参与联盟的图书馆合作范围是以纸质文献为主的,这类联盟由于受地域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存在于信息设施不发达的地区。数字图书馆联盟是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购买、存取、组织、利用、管理等一系列业务为协作内容的联盟,参与联盟的主体都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网络和终端来实现。复合型图书馆联盟是指参与联盟的图书馆形式多样,既有数字图书馆,又有传统图书馆,合作的内容也多种多样。

(六)按联盟的资金来源分

按照资金来源,图书馆联盟可分为政府资助型、社会赞助型和商业运营型。数字图书馆联盟大多都是政府资助型。赞助型指一些基金委员会、团体或个人等出资赞助。商业运营型是指图书馆联盟主要依靠自身的商业化运营机制筹措资金,以支持联盟的持续发展。

(七)按联盟的目的划分

根据联盟的不同目的,可将其分为战略联盟和战术联盟两种类型。所谓战略联盟,是指结盟的图书馆从长远的战略目标考虑而结成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结成战略联盟的图书馆较少考虑近期的损益得失,通常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图书馆之间的联盟。战术联盟是指由管理优势互补需要或短期共同利益驱动所结成的图书馆联盟组织,着眼点集中在服务、技术和产品等方面。

二、图书馆联盟的特点

(一)柔性组织

图书馆联盟以资源共享、联合采购、馆际互借、节约成本、合作开发技术等为基本目标,其所建立的并非一定是独立的公司实体,各成员馆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一定紧密,联盟的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也不同于正式组织,各成员馆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联盟的维系更多是通过“软约束”协调联盟各方的资源和服务,因此,存在着一个图书馆参加多个联盟的现象。

(二)协同性

图书馆联盟一般是由有某种契合点的图书馆群通过分布式的网络环境连接在一起的,如参与的图书馆之间具有共同的条件和特点,共同的目的、兴趣,共同的需求,或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自动化系统兼容等。联盟不是对瞬间变化所做出的应急反应,而是对优化图书馆未来竞争环境的长远谋划,因此,联合行为注重从战略的高度改善联盟共有的资源条件和服务能力。图书馆联盟的最大着眼点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弥补资源的不足,以避免对已有资源的浪费以及在可获得资源方面的重复建设。建立联盟扩大了图书馆对资源的使用界限,既可提高本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埋没成本;又可节约本馆在获取资源方面的新的投入,降低转置成本。由于图书馆联盟的成员是相对独立和自治的实体,其固有的隶属关系不变。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松散、契约式的。联盟的实际运作是通过相应的规范和协议来控制和协调的。成员在联盟范围内协调合作,通过对外部资源的有效集成和整合,来达到联盟整体目标的快速实现。

(三)平等性

图书馆联盟是联盟各方在资源共享、优势相长、相互信任、相互独立的基础上,通过事先达成协议结成的一种平等关系。就联盟整体而言,它实际上不是一个具有命令系统的组织,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功能而具有某种实体性,即便如国外的很多公司性质的图书馆联盟,如MARMOT、PALCI、OHIONE等联盟,联盟组织与成员之间亦无资本约束关系,各馆在与联盟项目无关的方面具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而言,各成员馆具有独立的财权和人权,加入联盟并不伴随着资本和资源转移,因此,成员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存在行政命令和指令。

(四)动态性

图书馆联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组织。它的组织界限模糊,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联盟中成员的合作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分布式快速增长。其动态性既表现在成员单位的数量和地域分布的动态变化,也表现在联盟具有不断适应快速多变的信息环境、不断开拓新的活动项目、不断发展新特色的能力。

(五)广泛性

早期的图书馆联盟合作的内容非常局限,大多只是信息资源方面的互借共享。后来发展到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合作服务与参考咨询、集团电子采购、合作编目等方面。目前,图书馆继续教育、人员交流也成为图书馆联盟的内容。随着图书馆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随着政策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化图书馆职能的进一步扩展和充分发挥,图书馆联盟的工作内容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六)虚拟性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联盟一改传统图书馆联盟的手工或半手工作业方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联盟内图书馆的无缝连接,实现信息资源存取、组织、获得自动化。比如通过Z39.50(信息检索应用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lication Service Definition and protocol specification,是由美国图书馆界创立的计算机数据库网络互联通讯协议)可以实现各成员馆不同的自动化系统间的馆际互借和传递,图书馆联盟的虚拟性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敏捷性和即时性、全天候性,可以不分地域、不受时间制约地为读者服务或完成联盟的其他任务。

(七)多元化

过去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图书馆,其各项合作内容也是基于图书馆内的业务,与外界缺乏交流,在社会上影响很小。而现代图书馆建设,作为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巨大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于是出版社、学术机构、社会其他信息服务组织都加入到联盟中来,使图书馆联盟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比如美国国家图书馆联盟就是一个组织全国15个大型图书馆及国家档案记录局的合作机构,其中还有IBM公司的加盟。图书馆联盟这种合作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图书馆联盟本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基础朱晓华:《在合作中生存发展——论图书馆联盟》,载《图书情报工作》,2004(6),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