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感冒的防治问答
45185200000030

第30章 认识误区(2)

(12)注射流感疫苗就一定能预防流感。

事实上,流感疫苗对流感的预防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疫苗对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一种疫苗只对某种特定的或与之相似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有效,对其他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冒则无效。另外,疫苗都是针对不同病毒株设计的,而对病毒的选取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的。如果研究人员研究对了,当年的疫苗预防流感有效率将会达到80%以上;如果流行的不是他们预测研究的病毒,这一年疫苗的有效率就会非常低。

3.父母在对待小儿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时候存在哪些误区?

答:父母在对待小儿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时候存在很多误区,现就常见的如下所述。

(1)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尤其在幼儿,特别在一岁以下,常会听到鼻子有呼噜声,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随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当然也是痰的一种表现(呼吸道分泌物)。而妈妈们担心宝宝感冒了,其实多半是多虑的。因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积过多、慢慢干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现象,尤其是没有发烧、活动力等变化时,更不必担心。只要养成好习惯,每天固定清洁好鼻内分泌物,便不会有以上情况发生了。至于什么情况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当医师发现有鼻腔内发炎,即发红、肿胀,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时,才能下此诊断。

(2)伤风时宜吃,发烧时宜饿。

这句谚语在西方流传已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营养学家指出,无论大人小孩,无论是发烧还是感冒,或是两者兼有,病人都需要摄入营养,才能令病情好转。孩子如果厌食,可以吃点鸡汤面、果汁、水果等。

(3)流绿鼻涕意味着病更重了。

儿科专家指出,孩子伤风时一般流清鼻涕,但也可能流绿鼻涕或黄鼻涕,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只有当鼻涕变色,并伴随持续高烧、食欲降低、咳嗽或是严重鼻塞等症状时,才意味着可能是存在细菌感染。此外,如果孩子经常流黄、绿色的鼻涕,可能是存在其他原因,如慢性鼻窦炎、扁桃体肿大等,应该去看医生。

(4)感冒在出现症状前传染性最强。

一般来说,感冒在症状最严重时才最容易传染。因为感冒病毒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是手部接触传染的。而且,只要病毒存在,传染的危险就一直存在。

(5)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6)低烧可以不治疗。

发烧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杀死温度敏感型病毒。然而,这并不是说孩子发低烧就不用治疗了。专家建议,如果孩子发烧度数不高,但感觉烦躁、嗜睡或是痛苦,就应当服用适量退烧药或消炎药。如果孩子情绪高涨并且充满活力,只要多加照看,保证他身体不缺水就可以了。应当注意的是,6个月内的婴儿只要发烧就应当立即看医生。

(7)腹泻时就要吃对治疗有用的食品。

在国外,香蕉、米饭、面包夹苹果酱是治疗腹泻的标准方法。然而,孩子生病时不一定喜欢吃这些。专家建议,在避免辛辣、油腻和冷饮的前提下,给孩子吃他们想吃的,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8)父母感冒时亲吻孩子会传播感冒病毒。

打喷嚏或咳嗽会传播气管里的感冒病毒,但口水中含有的病毒非常少,通过亲吻传染的风险是很小的。其实要预防把感冒传染给孩子,父母最应该注意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要经常洗手。

(9)感冒能导致耳部感染。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90%的耳部感染则是由细菌引起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感冒直接导致耳部感染。而是感冒引起黏液和流体聚集在耳管,造成细菌增生,才是导致耳部感染的原因。

(10)有痰声就要拍背排痰?

所谓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及支气管,还有肺脏,产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处,多半是由于感染引起,例如病毒感染。当听到幼儿呼吸声有痰时,应先自行判断或请医师协助了解,究竟产生痰的位置在上──即喉咙以上,或在下──即气管或肺部,若为前者,便不必要给予拍痰,反而需要认真清除鼻腔或喉咙分泌物才是;当然,若确实有气管内痰声,则需要给予规则拍痰。

(11)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感冒。

孩子经常感冒,让父母很着急,听人说这是抵抗力低的缘故,打点“丙种球蛋白”就能起预防感冒作用,有些年轻的父母就给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感冒。但注射了一段时间,却没见什么效果。“丙种球蛋白”是来源于血浆提炼的生物制剂,以目前的技术还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险,不是100%的安全。再则,它只对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种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见其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实,每次轻微的感冒都是对宝宝免疫系统的刺激和锻炼,使他们的免疫力得到完善和加强,从这一点来讲,感冒反而是件好事。

专家提醒:宝宝爱感冒,找出原因是关键。营养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维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总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造成“弱不禁风”;多次反复使用抗生素也会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则应考虑疾病因素,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患儿也是爱频繁地感冒,这就需要先将疾病治好。

(12)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药。

对人体而言,咳嗽是一种生理性反射,当呼吸道受到不当外物吸入或浸润发炎,便将此讯息上传至大脑中延髓的咳嗽中枢,就引起激烈的反射运动,目的在于将气管内异物排除,因此咳嗽时会以猛烈速度,自喉咙深处把空气排出,同时一并将异物喷出。由此可见,咳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人体是有益的。小儿的咳嗽反应本来就差些,用了止咳药反而不利于痰液的排出。除了先判别有痰的咳或无痰的咳之间的差别外(前者应增加水分摄取,以及考虑是否使用化痰药物),另外也要考虑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适,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呕吐,才需考虑用适当止咳药物。

4.治疗小儿感冒有哪些误区?

答:治疗小儿感冒常存在以下误区,须引起重视。

(1)打针、输液治疗比吃药好得快。

在治疗小儿感冒发烧时,总有人认为打针、输液治疗比吃药好得快。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医学证明静脉输液不能迅速退烧,也不会缩短病程,反而还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感冒大多数是病毒引起的,对于病毒至今还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单纯靠输入抗菌素根本无效,即使是细菌引起的轻度感染,也不必输液治疗,口服或肌肉注射抗菌素即可治愈。特别是抵抗力差的小儿,在病种复杂的注射室输液,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可能会并发新的疾病,甚至有人还会出现输液反应,从而加重病情。所以是否进行输液需要按病情而定。

(2)感冒了就用抗生素。

如前所述,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只是对症治疗,不需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3)吃化痰药需吃到没痰为止。

人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时,会因发炎反应产生分泌物,加上剥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原体等,造成痰液。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可以主控情况而未恶化时,便会由各种免疫细胞,尤其是游走在上皮黏膜间的吞噬细胞,负责清除痰液的工作。因此,有痰时以多摄取液体、将痰软化为首要之务;至于化痰药,则只在当医师觉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数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妈妈们应相信,宝宝体内本来就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分摄取、温湿度等)做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会自然痊愈的。

(4)孩子大了可以吃大人的药。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婴儿要使用专用的药物,等孩子大一些以后,有的父母就以为对大人安全的药物,小孩子也可以用,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殊不知由于孩子的生理与大人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如四环素类的药物由于其强毒副作用目前被儿科淘汰;退烧用的安乃近因为会对孩子的血液系统造成损害,目前已被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引起关节病变和妨碍软骨发育,影响孩子的身高,故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皆不宜用。医师提醒:孩子用什么药,剂量多少应由儿科医生来决定,不应父母自己想当然,以免出错。

(5)“捂汗”可使孩子体温下降。

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汗腺发育也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还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尤其是小婴儿,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发热时孩子要少穿、少盖,增加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