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贫穷封闭的小山村,成长于栉风沐雨的年代,注定无法细细感受母爱的温婉。那个年代的母亲们日夜沉浸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洪流中,实在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更无法表露殷殷慈爱。自小,我一直由祖母带养,也一直以为母亲是不爱我的。
15岁,我上初三,繁重的课业让我食不甘味,面黄肌瘦,烦躁异常。自幼见蛇虫蛤蟆就心惊胆颤的我,如果不能考入一所理想的高中或中专,就意味着此后的人生将永远与那些面目可憎的蛇虫蛤蟆们朝夕相处。每念及此,心底无法驱除的恐惧便油然而生。那时的农村教育比较落后,我直到小学毕业,也不知道“作文”“小数”为何物,甚至没有齐备的语文、算术课本。上初中后倍感吃力,尤其畏惧英语。偏偏初二以前,由于贪玩,我对一切功课毫无兴趣,上学与上课,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幡然醒悟时已是初三,虽然拼了悬梁刺股之劲,功课仍然平平。八年的空缺,要想在一年之内补齐,谈何容易!
父母虽心疼,却也无能为力。每每看我拼命苦读,朝夕用功,却又收获不大,他们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一天深夜,母亲披衣而起,看着昏黄灯光下仍在念书的我,不无心疼地说:“睡吧,大不了复读一年!”
复读?不,不要!对我们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复读意味着脊梁骨早已被压弯的父母还要为我起早摸黑、省吃俭用,苦熬一年。对于好面子的我来说,一次考上,才有自尊和前途!我不能,一定不要复读!
那夜就在父母沉重的叹息和冗长的私语中度过了。
第二天,晚上放学回家,远远就闻到一阵阵浓香——鸡汤的香味中夹杂着一股陌生的药味。
我未进家门就大叫:“妈,闻到没?好香啊!好像是鸡汤!”
早就等候在饭桌旁的母亲,怜爱地看看我,轻轻揭开倒扣在一个大海碗上的瓷碗——哇!肥硕的鸡大腿,金黄的油汤!果然是鸡汤,是我家的鸡汤!
狼吞虎咽了大半个鸡腿,猛抬头,才发现妈妈泪光盈盈,才发现爸爸和弟弟都不在,才发现今天的晚餐只有我一人独享。霎时,我明白了,难怪中午爸爸说要带弟弟去姥姥家。原来如此!我连忙跑到鸡笼一看,家里两只生蛋的母鸡只剩一只了,而那只肥壮的大公鸡却换回了汤碗里那根儿发出陌生药味的老参!泪,顿时潸然!那三只鸡可是妈妈的命根子,全家惟一的经济来源啊!
我再也无法下咽。
无论我怎么求母亲和我一起吃,她都只是重复着一句话:“妈不读书,不考试,不熬夜,吃这个干什么?”我知道妈的意思,从小那么娇宠的小弟都被支走了,她哪能咽下一口半口?
和着泪,分四餐,我独自享受了那锅鸡汤。爸爸带着弟弟从姥姥家回来时,家里已无一丝鸡汤的气味。
我终于以高出录取线20多分的成绩被师范录取,我相信那是鸡汤和母爱滋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