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场的角落里坐着一个擦鞋的妇女。面对来来往往的人,她不断重复:“先生,擦鞋不?”
她的身旁是一家花店,橱窗里打出了大幅标语:“‘5·14’母亲节——鲜花送给最爱的人。”花店里,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在挑选准备献给母亲的“康乃馨”。
她对这些并不关心,她的目光只是投向他们脚上的皮鞋,期待有人能够成为她的顾客……
“1元,2元,3元……”她坐在擦鞋工具箱上,数着手中的钱
我经常会照顾她的生意,正巧那天也没什么事,就和她闲谈起来,也就了解了她的生活。
这位有着3个孩子的母亲,两年前,随丈夫离开了老家,来到外省,开始在街头替人擦鞋。她的老家是中国西北有名的“干旱县”,也是国家重点扶助的贫困县之一。
“她丈夫是修手表的,二女儿在兰州一家餐馆打工,大儿子和小女儿都在老家上学。”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起自己的家境。
“婆婆70岁了,身体不好,看病需要钱……”
“我自己的身体也不好。”
尽管国家已经规定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还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甘肃省已经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开始实行这一政策,但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还是让这个贫困家庭感到颇有压力……
“孩子吃得不好,学习又费脑子,我想趁明天有老乡回老家,托他们给两个上学的孩子捎点饼干回去。”攥着当天赚到的钱她对我说。
“每天最多花5元钱,省下来的钱,让孩子去买一些作文书、英语磁带什么的……”
“那生病了怎么办?”我问道。
“没钱上医院看病,犯病时就硬扛着,实在不行了,再吃点药。”
“身体不好每天还去擦鞋,风吹日晒受得了吗?”我忍不住问。
“没办法啊,孩子上学要花钱。”她叹了口气。
“自己没文化,可不想让孩子跟我一样。自己再苦也没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要让孩子有出息。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只要能考上大学,将来就会有一个好工作。”
“万一孩子考不上呢?”我试探性地问道。
“那就复读!”她的口气,突然间变得异常坚定。
“您想孩子吗?”我问道。
一听这话,蹲在地上的她,将脸背了过去。过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一到晚上,她经常是看着孩子的照片哭泣。因为没条件把孩子接到城里来,所以只能打打电话,可是一分钟要花3角多钱呢!”
“每一次都是事先和孩子约好时间,把电话打到村口的商店。每次打电话前,先把要说的话一条条想好,然后再说给孩子听,最后问孩子有什么事,就赶紧说……这样每次下来,大约需要2分钟3分钟,基本上是三个星期打一次……”他们夫妇每月收入大约400元,扣除80元房租费、5元水电费以及两人的150元生活费,大约剩260多元,每个月给在老家上学的两个孩子寄上200元用于生活和购买学习用品。
我问她有没有想过放弃,她说:“为了孩子上学,我得坚持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