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心灵的母爱故事
45183500000025

第25章 脚板下有份厚重的爱

晚上,给远在老家的母亲通电话,刚说了几句,母亲忽然叹道:“妈妈真的是老了,眼睛也越来越不好使了,本来想再给你们做几副鞋垫,可惜力不从心啦……”听到这儿,我鼻子一酸,既为岁月的无情而感叹,更为母亲对儿女的牵挂而感动。随着奔涌的思绪,我想起了母亲为我做鞋垫的许多往事,再一次感受着垫在脚板下的那份绵长淳厚的母爱。

记得年幼的时候,兄妹们穿鞋子是不垫鞋垫的,因为家里穷,一家人的鞋子全靠母亲做,加上地里的农活又多,母亲一天到晚忙得停不下手脚,能够保证我们有鞋穿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做鞋垫呢?

我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鞋垫,是在上中学以后。

学校离家有十来里路,每天一个来回就是20多里,虽然算不上很远,但对于从未走过远路的我来说,每天快速步行20多里也够吃力的了。几天下来,脚板就打起了血泡。

母亲看后心疼得不行,说:“今晚抽空给你做一副厚实的鞋垫吧。”

那阵子老天一直没下雨,地里干得直冒烟,吃过晚饭母亲便与父亲下地抗旱去了,一直干到我们做完作业准备睡觉才回来。原以为夜已深,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不会做鞋垫了。

谁知,母亲擦了擦身上的汗水,便在小油灯下忙活开了。

她搬过放置针线布头的小竹匾,拿出原来准备做鞋底的衬里,按照我的脚样剪了两块,接着用一些碎布头衬在上面,以增加鞋垫的厚实感,正面再用整块的布蒙上,然后一针一线地缝制起来。

我在母亲的催促下躺到床上,双眼不住地望着在油灯下飞针走线的慈母。她那全神贯注的样子,不禁使我想起了平日里母亲关爱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温暖和感激。

想着想着,我就模模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感觉到母亲那盏小油灯还在久久地亮着……

第二天一早起床时,发现母亲已将做好的鞋垫垫在我的鞋子里了。

我取出来一看,只见鞋垫上满是密密麻麻的针脚;再掂一下,感觉挺厚、挺沉的;更夺目的是,两只鞋垫上还分别绣了四个字,一只为“好好学习”,另一只为“天天向上”。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名言警句所知甚少,但对这8个字却是耳熟能详的,因此拿来绣在了鞋垫上,意在希望我走好来之不易的求学之路。手里捧着这副鞋垫,我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母亲为了这副鞋垫,为了让我读好书,花了多少的功夫和心思啊!

这时,我听到母亲从外面进屋的脚步声,连忙将鞋垫重新垫好。

刚穿上鞋子,母亲便走了过来,弯下腰在我脚上左摸摸右捏捏,并且一再地问我是不是合脚,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我赶紧作了肯定的回答,母亲这才满意地笑了,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这下好多了,以后上学走远路就不容易起泡啦。”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脚板下一直垫着母亲做的鞋垫。厚实、舒适的鞋垫,伴随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读书求知的道路上;母亲在鞋垫上绣的八个字,始终激励着我勤奋努力,刻苦学习,从而以较好的成绩走完了难忘的中学之路。

中学毕业后,我报名参了军。

随着入伍通知书的到达,我穿上了国防绿。本来以为,从此母亲可以不再为我做鞋垫了,谁知,临行前的那几天晚上,母亲却不停地为我做起鞋垫来。暗淡的煤油灯光下,母亲不知疲倦地做呀做呀,做了一副又一副,仍然没有停止的意思。

我劝她:“部队发的鞋子穿起来舒服,您不用做这么多鞋垫了。”母亲抬头笑了笑:“你没听说部队要到野外训练,还要长途行军吗?不多做一些鞋垫哪成啊。”说完,又埋头忙碌起来。

入伍后的好多年里,母亲一如既往地给我做鞋垫,而且越做越精细,鞋垫上绣的图案和内容也经常变化,有的绣着红色的五角星,有的绣着绿色的长城,还有的绣着“精忠报国”、“为家争光”、“当兵就要当好兵”等字样,既是鼓励我安心服役,报效祖国,也是希望我在部队好好干,有出息。

这样的鞋垫垫在脚板下,使我有机会经常感受母亲的关爱,也使我时刻牢记母亲的殷切期望。

后来,母亲的年纪大了,身子骨儿也没有以前硬朗了,可她仍然乐此不疲地为我们做鞋垫。

我多次劝她:“现在各种各样的鞋垫多的是,买一副够垫一阵子的,您就别再劳神啦。”母亲听了,总是坚持道:“你就知道买,买的哪有我做的合脚啊。”

如今,年迈的母亲虽然不再给我做鞋垫了,然而,垫在脚板下那份绵长而厚重的母爱却是不可磨灭的,将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