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恩做人责任做事全集
45182500000162

第162章 兑换诺言,履行责任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关于诚信的成语以及故事,告诉我们的都是一个道理:做人要重视诺言,坚守诚信。

诺言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做的承诺。这种承诺可能是以语言的形式外现出来,也可以是人在心里对自己所做的某种比较郑重的决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要说到做到。一个重视诺言、坚守诚信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承认。

你不能轻易许下诺言,但一旦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去实现它,这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根本。你一再地违背自己的诺言,就没有人会相信你,在别人眼中你也就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小人。跟你打交道的时候,别人会一直在心里想:“我会不会让这小子给骗了?还是别搭理他吧!”试想,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了朋友,一个人还能做什么?他只会寸步难行。

不遵守诺言,经常不兑现自己诺言的人渐渐地就会在别人心中失去信誉,从此他说的话再不会有人放在心上,在他周围的人群中,他也会变得可有可无,因为他说的话、做的事再不会有人去关注。可以这样说,一个经常不守诺言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朋友,他会是一个孤单而无助的人,他的人生也会是一种失败的人生。

的确,一个只许诺言不兑现诺言的人必定会让身边的人远离,失去人们的信任;而那些正视诺言,坚守诚信的人总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与喜爱。

200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节目中一位名叫陈美丽的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

陈美丽所在的村子名叫宗儒村,是江西德兴市的一个小村子,她是村里一个名叫王云林的普通农民的妻子。2007年4月,村里发生了一场山火,王云林帮助别人去救火,不幸牺牲了。他走后,留下一笔糊涂账。这债务怎么办呢?陈美丽,一名31岁的普通农村妇女,她上有年迈的婆婆,下面带着两个女儿,一个七岁,一个才几个月大。丈夫走了,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肩上。陈美丽从悲痛中撑过来以后做了一件事,就是在村子里面贴了一张还债告示。

她说,云林生前在村子里口碑很好,他为欠债的事情一直心不能安,我不希望他走得不踏实,所以我要把这个债还上。但是,他欠了谁的债,我都不知道。如果他真的欠了你的债,你就来找我要吧。

还债告示贴出去以后,很多人来找陈美丽讨债。整个债款,前前后后加起来金额超过五万元,而其中将近四万没有任何凭据。陈美丽全都认了下来,她就替丈夫一点一点还着这些良心债。

这个故事引起很大的轰动。没有人知道来找她的这些人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债权人。陈美丽的还债告示就像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内心是高尚还是卑微,是贪欲还是无欲。一名生活在如此境遇中的农妇,是什么力量让她这么做?按说她丈夫为了救火而牺牲,就算他欠债,他的这条命已经把他的债务还上了,但是她一定要去还债,因为她不愿意让自己良心不安。她这样做,就是为了一个诚信。

陈美丽的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才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别人是不堪与其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

是啊,如果你的生活中缺少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让大家痛恨的人。周围的人不知道你说的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渐渐地,你说的话已经没有人相信,你失去了做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资格,你也失去了成功的人生。

诚信事关一个人的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良好的信用,你的能耐再大,也会遭人唾弃,处处碰壁。

当然了,我们说兑现诺言,坚守诚信,并不是说做事情时不懂得变通。现在,在一些人的心里,总以为讲诚信,做一个老实人就是傻瓜的代名词。其实不是,这里所讲的诚信,绝不是让我们变成一个不懂得变通的傻瓜。守诚信是让我们在对人处事时以诚实面对,绝不做虚假的东西去招摇撞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审时度势机智地处理。相反,面对变化了的形势要学会变通。如果确实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就一定要给当事人打电话说明理由或者当面致歉并解释清楚,尽可能不要给对方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说,诚信与变通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我们智慧地加以处理。

慧言点拨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依然要坚守老祖宗传下来的优良品质,那就是一言九鼎,坚守诚信,让诚信的美德一直陪伴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