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三口人,夫妻俩还有一个孩子。
这家的男人平日里什么活儿都不做,连自己的饮食起居都懒得动,是个远近闻名的懒汉。
懒汉的祖上留下了些财产,懒汉就靠这点儿老本生活,家业一天天衰败下去。
每天早晨,妻子做好了饭,叫他起来吃饭,三番五次地催他,他仍然懒得动。没有办法,妻子只好先照顾孩子吃完饭,之后才有功夫去叫丈夫起床。
可是,几乎每天都是千呼万唤后还叫不起来他,妻子无奈,只好来推他,拉他,最后,连推带拉地把他从被子里拖起来,他才慢慢地坐起来,等着妻子把饭菜端到床上,把碗筷送到手里,才肯张口吃饭。吃了饭后,便又钻进被窝,不论能不能睡着,只要躺着他便觉得舒服。
饭后,妻子只好自己带着孩子下地干活儿。地里的庄稼因为没有劳力,妻子忙不过来,全都荒了。每年仅有很少的一点儿收成,全家一年的口粮尚且不够,更何况零用钱呢?只好常常依靠妻子娘家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
一年,逢大旱年头,别人家都无多少余粮,只能靠野菜度荒年,懒汉家的日子就更难。
这天,懒汉的妻子看看缸里仅有的一盆面,知道以后的日子难熬了,只好再去娘家借粮。临走前,她把那盆面做了一张很大的饼,中间挖去一块给孩子吃了。剩下的这圈大饼,整个套在了懒汉的脖子上,告诉他:
“我带孩子回娘家借粮,三两日便可回来,怕你懒得做饭,把这张大饼留给你,够你几天吃的了。”
懒汉点点头,又睡了。
妻子带着孩子回到娘家,细说了家中状况,母亲心中难过,懊悔为女儿找了这么一个人家,害得女儿受苦。母女俩抱头痛哭了一场,母亲执意留女儿住几天再走,女儿答应了,心想:“反正孩子他爹也有吃的。”
过了三四天,懒汉的妻子回到家里一看,丈夫已经饿死了,脖子上的饼嘴前的部分都吃光了,而后边的根本没动。
打井
从前,村子里有一个很勤快的小伙子,就是做事马马虎虎的。
有一天,村里的几位老年人聚在一起,商量为村民们打水井的事。后来,老人们想在村西再打口井,这样,用水就方便了。
老人们决定派一个人去后山打井师傅那儿学习打井技术,回来好指导村民打井。那个勤快的小伙子自告奋勇要去学习,老人们同意了。小伙子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
小伙子来到后山,拜见了那位打井师傅,对他说明了来意,师傅收留了他。
打井师傅再去打井时就带上小伙子,好让他跟着学习。小伙子倒也很用心,紧跟在师傅的身边,认真地观察他怎样打井。
一连几天,小伙子都跟着师傅在现场忙碌着,他记下了井的深度,井口的尺寸,还有井面上的设计以及打井需要的技术和工具。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里之后,小伙子告别了打井师傅,回到了自己的村子。
村里的老人们听说他回来了,都来询问他学习的情况,小伙子胸有成竹地说:
“各位老伯请放心,我组织人打井已经很有把握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保证十天内打出一口最标准的水井。”
老人们答应了。小伙子在村里组织了几个壮劳力,便开始筹划打井计划,并很快付诸实施。
十天之后,老人们接到小伙子的邀请,去参观新打的井。老人们如约来到村西,远远地就看到果然有一口新井。
老人们走到井边,看看井沿修得很整齐,也很美观,比原来那口井漂亮多了。井上的轱辘也安装好了,摇把打磨得锃亮。老人往井下一看,不禁都愣住了:原来井里没有水。老人忙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伙子也说不上来,只好连夜去请教打井师傅,打井师傅来到新井边,察看和询问了有关情况之后,不禁摇摇头笑了:
“不同的地方,需要的井的深度也不一样。只有打出水来,这井才有用啊!”
不辨真假
从前,有一个老汉以养鱼为生,每年他先在鱼塘里放养很多鱼苗,到年底就能收获上百担大鱼,因此日子过得很宽裕。
有一天,老汉发现水塘旁边有一条小鱼死了。老汉挺奇怪,他决定观察一下,是谁和自己捣乱。
老汉整个上午都躲在房前的柴垛旁,没见任何动静。吃中饭的时候,他干脆把干粮拿到柴垛旁吃,以便继续观察。突然一只水老鸭飞到了水塘边,左右张望了一下,便飞到水面上,瞄准了一条小鱼,一口吞了下去,正当它想再次啄水里的鱼时,老汉冲到水塘边,高声喊:
“喂——”
水老鸭吓得急忙飞走了。
老汉想:
“这样下去可不行,我也不能天天躲在这里看着呀,必须得想个办法,阻止水老鸭来偷鱼吃。”
老汉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做一个稻草人,让这个稻草人来吓唬水老鸭。于是就用稻草扎了一个假人,给假人披上蓑衣,再把一个草帽扣在假人的头上,最后用竹竿挑起稻草人绑在了水塘边的柱子上。
到了中午的时候,老汉又到柴垛旁观察,看稻草人是否起作用。只见水老鸭又准时飞来了,它刚想飞到水面上去吃鱼,一下子看见了水塘边的稻草人,水老鸭以为又是老汉来轰它呢,急忙飞走了。
老汉躲在柴垛后边,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心想:
“这个办法真不错,今后我就不用再为防水老鸭浪费时间了。”
老汉从此放下心来,只管干他的活儿,不再注意水老鸭了。
水老鸭第二天又飞来了,它不敢贸然飞到水塘边,只在稻草人的头顶上空盘旋。它试探着飞近稻草人,看到没有什么动静,几番过后明白稻草人没什么用途,便放下心来,又去水塘里啄小鱼了。
过了几天,老汉发现水老鸭来到鱼塘照吃不误,非常生气,他又想了一个办法,他干脆自己装成稻草人,一动不动地站在水边。水老鸭再次飞来时,肆无忌惮地落在老汉的草帽上,被老汉迅速地一把捉住了。
父子养蜂
从前有个老汉很擅长养蜂,他养的蜂酿的蜜甜美可口,营养丰富,很受人们喜爱,甚至有人专门从很远的地方来买他家的蜜。
养蜂给老汉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他的家境优裕,简直可以和官宦人家相比。
有一年,老汉不幸患病,久治不愈,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养蜂业。
随着老汉过世,很多蜜蜂便结队飞走了。过了些日子,又飞走一群,一年的功夫,蜜蜂已经所剩无几了。
邻居有位好心的老人看到这种情景,便来看望老汉的儿子,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汉的儿子把自己怎样养蜂、取蜜的事讲给他听,老人听完,连连摇头:
“孩子,你父亲在世时,可不是像你这样做的。
“我亲眼看到你父亲侍候蜜蜂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用心。蜂房排列整齐有序,旧蜂房和新蜂房一目了然。还有蜂房的窗户朝向哪边都是有规律的,不可以任意调换。那时候,你父亲还雇了不少人帮助照顾蜜蜂,指定五个蜂房由一个专人看护。
“你父亲养蜂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他每天不辞辛劳地观察蜜蜂的生活,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稍有空闲,就围着蜂房转,看什么地方该重新修补了,什么地方该加固了,很少看到你父亲无所事事。
“对养蜂我并不在行,但有些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取蜜吧,你父亲从没有把蜂巢里的蜜一下子取光过,每次都要留下足够的蜜给蜜蜂享用。还有,你父亲每当看见一群中出现两个蜂王时,总是及时为它们分群,免得它们自相残杀。
“你只看到你父亲养蜂挣下了这么大的家业,却不知道那是靠辛勤的劳动和智慧换来的,像你这样只会坐等取蜜,迟早会败了家业。”
老人一番苦口婆心的话,老汉的儿子却一句也没听进去。结果,不到三年的时光,养蜂老汉辛苦挣来的家业全被儿子挥霍一空。
人们都为之摇头叹息。
贪心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商人,做生意赔了本,便开始出门远游。
这天,他来到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由一头狮子统治着,一只羚羊和一只野牛被狮子任命为自己的重臣,因为他俩跑得快,和善且又能主持公道。当狮子在森林里一眼瞥见商人时,不禁大怒说:“你竟敢踏进我的国土?你要用性命来抵偿你的大胆行为!”
羚羊和野牛看见商人发抖的样子很是同情。野牛赶紧对狮子说:“大王,你的威名传到了人间,你应该高兴才对呢!”羚羊在一旁应和着说:“出于对国王您的信任,这个人才来到您的林子里,他只是来看看,我们动物在您的保护下是多么幸福。因为人类没有您这么一个公正而仁慈的国王。”野牛又赶忙补充说:“看那人对您是多么的敬畏,他竟不敢同您攀谈了。”一番话说得狮子乐滋滋的。
狮子让商人走近些。羚羊悄悄对商人说:“要想活命的话,赶快在他面前跪下!”野牛也低声说:“吻他的脚。”吓得半死的商人一切照办,这才合了狮子的意,还高兴地邀请商人到林子里面去作客。
狮子让商人讲讲人的情况,谈谈他自己的情况。商人终于悲伤地把自己的情况讲了出来。野牛充满同情地说:“瞧,国王,绝望和困境逼他来投奔您了。”狮子曾劫持过一个商队,因此拥有无数的珠宝、黄金和钱。狮子把这一切都放到商人面前说:“你喜欢什么,尽管拿吧。”商人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财,便贪婪地大把大把装着,把全身的衣袋和背包都塞得满满的。他再三地谢过狮子后,便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家,商人偿还了所欠的债务,买来了新的货物,他的生意又兴隆起来了。可自从他过上好日子后,却一天也没忘记狮子的财宝。他老是后悔自己当时太胆怯,竟没有把那些可爱的财宝都拿回来。因此,他决定再去拜访一次狮子。
当商人来到森林边时,遇到的竟是灰狼和胡狼,他们不管商人如何解释,依旧十分粗暴地把他拖到了国王那儿。
灰狼显出负责的样子说:“国王,您的规定是不准人类入内,可这个家伙却把禁令当儿戏。”胡狼也满腹牢骚地说:“大王,虚伪的人类我们已经领教过了,他们总是用卑鄙的手段追杀我们,大王您能饶恕这个违犯您禁令的家伙吗?”狮子在灰狼和胡狼的挑唆下也来了火,便恼怒地对商人说:“你这个贪婪的家伙,是不是又来要我的财宝?”商人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羚羊和野牛从远方跑来了,他们明知商人来林子的目的,但也不愿意眼看着狮子把他杀了,因此羚羊赶紧恳求说:“大王,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还是海里游的、陆上跑的,可都在称颂着您的英明。如您把这个人杀了,那会给您带来怎样的声誉呢?”野牛趁机又说:“大王,我看不如把这个人放了,也免得玷污了您的声名。”
这一番话,大大减轻了狮子的怒气,于是狮子说:“两位大臣,你们说得很对,虽然我知道这家伙是为了什么而来的,但我仍要再次放了他,免得玷污了我的好名声。”因此,狮子对灰狼和胡狼说:“你们两位再把他赶出森林去吧!”虽然一路上灰狼和胡狼对商人很是粗暴,但商人依旧为自己能活着出来而感到高兴。
聪明的农夫
从前有个农夫,一天早晨,骑着牛去耕地。他走过森林,突然听到有人在里面哭叫着。农夫决定走进森林去看个究竟。农夫走进树林,就看到一件非常非常奇怪的事:一头大熊同一只小兔子在打架。
“啊哟!我可从来没见过这种事!”
农夫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喂,你这个没有头脑的人!”熊向农夫喊道,“你再敢嘲笑我,我要吃掉你和你的牛。”农夫不敢笑了,他又是劝,又是求,要熊不要吃掉他,熊怎么也不答应。农夫又请求熊在傍晚之前不要吃掉他,让他耕好一块田,否则他的全家整个冬天就要断粮了。
“好吧,”熊说,“就照你说的,傍晚前不吃你,但是到时候请别见怪,我一定要吃掉你。”熊说完,去干自己的事了。农夫闷闷不乐地耕地,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对付熊的办法。
中午时分,一只狐狸跑到田里。狐狸看到农夫在发愁,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需要帮助?农夫讲述了与熊发生的纠纷。“这区区小事,算得了什么灾难,”狐狸说,“你不要难过,熊不会对你怎么样的。你和牛都不会死,甚至还可以得到一张熊皮作外快!假如我帮你摆脱了灾难,你给我多少报酬?”
农夫不知该付多少报酬。他真想把一切全给狐狸,但是农夫穷得一无所有,狐狸又要得很多。最后终于达成一致:10只公鸡和10只母鸡。农夫虽然答应了,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到哪里去准备这些东西。
这时狐狸说:“农夫你现在听好,晚上熊来时,我藏在灌木丛里装成猎人的样子吹牛角。熊一定会害怕,请你将它藏起来。你把熊装进口袋里,吩咐它不得动弹。这时候,我会走出来,问你:你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你要回答烧坏的树桩。你再拿起斧头朝熊猛砍,熊就马上一命呜呼了。”农夫听了这么好的主意,心中大喜。
事情正如狐狸说的那样进行着:熊中了圈套,农夫和牛都得救了。
“怎么样,我的主意不错吧?”狐狸问,“谁还能比我想出更好的主意?你要永远记住:不要力取,要智取,现在你去准备好报酬,明天我来拿你欠我的东西:10只公鸡、10只母鸡。注意,鸡要肥的,你在家等我,否则你要吃苦头的!”
农夫把熊装到大车上拉回家。他吃完晚饭,安安心心地睡一觉,欠狐狸报酬的事,他连想也没去想。因为农夫已向狐狸学会了:要智取,不能力取。
第二天早晨,农夫刚睁开双眼,狐狸已经来了。狐狸使劲地敲门,说是要索取10只公鸡和10只母鸡。
“马上给你,马上给你!我的亲家!”
农夫高声说:“你等一等,我正在穿衣服。”农夫很快穿好衣服,但他不去开门,站在房间当中学狗叫,“农夫,农夫!”狐狸在外面叫道,“什么在叫?是狗吗?”
“亲家,是狗啊!”农夫说,“多厉害的狗!在床底下,不知道是怎么进来的!大概是闻到了你的气味。亲家,狗要出来抓你,但我马上要捉住它了!”
“你行行好吧!”狐狸喊道,“捉住狗让我逃走。鸡就留在你家里,你可要捉住狗啊!”
当农夫打开门时,狐狸已经逃到山上,钻到山谷里了。农夫一看,哈哈哈地大声嘲笑狐狸。
被狗咬了的人
有座城市,住在那里的人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男人们出外经商赚钱,而那些妇女们留在家里,闲得无聊养狗用来消遣。一时之间,城里狗满为患。
那些妇人们都牵着自己的狗出来散步,大家在一起,都夸赞自己的狗,还会因为自己的狗而和别人争吵。后来有好事者就出了一个主意,搞一个全城的狗的运动会,比试一下到底谁的狗最有能耐。
人们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把狗都带到了运动场上,参加运动会。在那里人狗混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人们选举了一位大家都很信任又比较公正的人作为裁判,评判哪一家的狗最出色,并将在赛后发给奖品。
比赛共分三个项目,赛跑、钻圈和叼飞盘。只见那些狗,蹿蹦跳跃,各显其能,奋勇争先,异常活跃。整个比赛进行得紧张激烈,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狗取得好成绩而鼓掌叫好。
赛跑项目竞争得最为激烈,参赛的一大群狗在发令枪响过后,猛地冲了出去,一个个都使出全身的劲,奋力向前冲,加油的人喊声震天。钻圈比赛进行得非常有趣,那些参赛的小狗,飞身跃起,从圈中钻过,然后一个前滚,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尘土,欢快地向主人跑去摇尾乞怜。最精彩的比赛是叼飞盘,那些狗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跑跳齐来,把主人扔向空中的飞盘一个一个地叼住。人们都被那些蹦来跳去的狗逗得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