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59

第59章 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

若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必须首先清楚人们靠什么来确立自己的自信。心理学研究发现,自信心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四个信息来源,即亲身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状态。

(1)亲身成就

我们判断自己能力最充分的理由就是我们曾经做成过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曾经取得过什么成功。亲身成就是以孩子真实的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它是最有影响力的效能信息来源。如果我们在篮球运动中曾经有过多次“三步上篮”成功的经验,我们就会对“三步上篮”的一系列动作及“上篮”成功产生很强的自信心。反复的失败、过早的失败、经过艰苦努力仍未避免的失败,将大大降低我们对某一目标和领域的自信心。相反,重复的成功,通过极大的努力而渡过难关、最终获得的成功,则会大大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2)替代性经验

除了亲身成就以外,孩子还经常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和比较,来对自己的效能进行判断,尤其是在自己没有类似经历的情况下。这种自信心的信息来源就是替代性经验。孩子看到不如自己或者与自己类似的人在某方面获得了成功,就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愿意尝试。据说,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最初开始写小说,是因为他看到梁羽生在武侠小说方面的成功,而金庸认为自己在文笔方面不比梁羽生差,甚至还要好,于是便决定写武侠小说了。

相反,孩子看到与自己类似甚至比自己还优秀的人在某方面遭到失败,孩子就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选择放弃。当孩子看到与自己条件类似的人在自己不能突破的领域成功时,孩子会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并愿意去做进一步的尝试。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行为表现要根据社会的标准来评价,比如孩子高考要看在全省的排名,公司对新员工的招聘要对应聘人员进行比较,所以,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左右。

(3)言语说服

言语说服比前两者的应用更为广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但是对于自信心的影响不如前两者有力,而且说服不成功还会导致说服者的威信降低,并进一步损伤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家长都在应用言语说服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往往不能成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对于如何通过说服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在后面专门的探讨,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言语鼓励只是提高自信心的一种方式,而且前提条件是父母必须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所以简单地告诉孩子“你真棒”是不能提高孩子自信心的。

(4)生理状态

在长跑中,假如起步不久就开始感到呼吸困难,我们就会认为坚持不住了,跑不完全程了。这就是依靠自己的生理状态来判断自信心的一个实例。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疲劳、吃力、恐惧、焦虑,这就是机能不良的普遍信号。假如孩子的不良情绪过于激烈,就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表现水准,孩于凭空生出的“害怕自己无能的思想,可以使不情绪强烈到令人功能失常的程度。相反,没有陷入灾难性消极情绪中的人,比起内心感到紧张不安的人,更倾向于期望获得成功而不是马上放弃。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就要正确引导孩子看待生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