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26

第26章 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

德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道夫冯拜尔在他的自传里提到自己小时候的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是在他10岁生日的时候,前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就高兴地预想着父母一定会送他一份大礼物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因为德国人对家人的生日是十分重视的。但是,那天早晨起床以后,父亲还是老样子,一吃完早饭就伏案苦读,母亲领着他到外婆家不咸不淡地消磨了一整天。小拜尔有些不高兴了,细心的母亲发现了,便耐心地开导他:“在你出生的时候,你爸爸还是个大老粗,所以现在他要和你一样努力读书好参加明天的考试。妈妈不想因为庆祝你的生日而耽误爸爸的学习。妈妈在为明天我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而尽心尽力呢。你也要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呀!”这番教诲从此就成为10岁生日时,母亲送给拜尔的座右铭了,他认为是“给我一份最丰厚的生日礼物!”

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完全可以认为时间就是生命本身,时间也是独一无二的,对每个人来说是只有一次的宝贵资源。每个人的人生旅途都是在时间长河中开始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那些能够把握时间、会利用时间的人,才能最早接近成功的终点。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如果不去主动抓住它,它永远不会停留。回首以前的岁月,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浪费了许多光阴,为了让孩子的人生不再重演这样的失误,应该立刻行动起来让孩子从今天开始开发时间这一宝贵的资源!

(1)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的价值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成功做事的基本前提。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惠特罗曾说:“把时间观念置于重要的位置之上,这是现代文明的特征之一。”家长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时间最宝贵。要让孩子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的分子,就如同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失去了时间就像一个人失血过多,生命一定会逝去。

光阴似箭,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不管刮风下雨它都一如既往,“逝者如斯夫”,永远不会停留。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他们却从来不抱怨,但是对每个人来说一天都是24小时,这是公平的。

时间是神圣的。美国人见面的时间都具体到“分”,身份相当的人见面时,迟到5分钟是要正式道歉的,没有准时赴约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人,因为这样还浪费了别人的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使劲挤就会有的。”千万不要不在乎零碎的小段时间,积少才能成多。

(2)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

人们经常会感觉到自己被琐事束缚而无法做更加重要的事情,人们经常为把时间花在无趣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无法挽回而深感懊恼。帮助孩子找到浪费时间的原因,可以参考以下几条标准:

办事拖拖拉拉。孩子做事情的时候经常不知道着急,总是到了紧急的最后时刻才临时抱佛脚。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每次开学前一天晚上才开始做作业。

事前缺乏周密规划。做事以前根本就没有想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当然把时间都浪费掉了,观察一下孩子的房间是否井然有序,乱七八糟、杂乱无章就缺乏计划性。

因小失大。在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时候,不管孰轻孰重不讲究优先顺序就开始做了,事后才发现更重要的事情已经没有时间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半途而废。有些人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不能坚持到底、善始善终,经常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半途而废,“追求”另一件事去了,结果就像掰玉米的猴子一样一事无成。

外界的干扰。有些人一边埋怨时间不够用一边煲电话粥或者与朋友在大街小巷瞎逛,看看孩子有没有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费神。

高效率利用时间。时间是唯一的最缺乏的资源,让你的孩子好好地开发他的时间资源,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才能增加他在紧张的竞争生活中取胜的机会。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珍惜自己能掌控的时间。不是一天所有的时间都掌握在个人的手中,睡觉、吃饭的时间不得不用,一些集体活动又不取决于个人意志,真正能被个人所支配的时间是不多的,找出归自己支配时间中的“黄金阶段”好好利用。

做一个时间表。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给自己制作一份详细的时间表,哪怕是短短的一刻钟也要记录在案,这样,就会发现不仅预计的事情按期完成,还有剩余时间可以做别的事情。

确立明确目标。看准一个目标就下定决心朝此付出努力,有的放矢,不达到目的绝不放松,自然完成得快,效率就高。

集中精力做事。养成做事情聚精会神的习惯,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大量的任务,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苦于应付的局面了,时间还会变得充裕。

按照重要程度做事。根据内心的价值标准,判断众多事情的重要程度,排定优先顺序,首先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生活有条不紊。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整齐规范,比如想拿什么东西马上就能找到,不会因为找东西而浪费时间。节省时间也是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