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探险故事
45168500000034

第34章 三 峡天坑探秘

与长江三峡毗邻的重庆奉节县有一个神秘莫测、堪称世界之最的特大型天坑,因它位于该县境内小寨村,故被人们称之为“小寨天坑”。所谓天坑,从地质学角度解释,即漏斗形下陷地貌,又一说是由数亿年前陨星撞击而成。天坑边缘由峭壁悬崖围成,呈“桃”形,短径520米,长径622米。坑内四面山峰向下延伸,铁壁般合围成漏斗状,直至坑底。站在天坑边缘向下俯视,目光一落千丈,令人魂飞魄散;站在坑底向上方仰望,仿佛就在十八层冥冥洞府之中,肃杀阴森,令人毛骨悚然。坑底一条阴河从西南方流向东北方,露出的一段长约为110米、宽约为4米的河水,黑绿色但清澈见底。

1997年4月,一支由英国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联手组成的科学考察队抵达奉节县小寨天坑。他们决定在已往基础上力争得到新的资料、数据,通过对天坑成因等进行的详细勘察,以期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4月17日上午,考察队沿西侧一条羊肠险径下到天坑底部,由密密麻麻的海螺、贝壳化石凝结成的岩层呈现在他们面前。采用超导远红外探测摄像器向天坑峭壁作逐一圆周扫描时,考察队发现,峭壁内约6米深处竟隐藏着7个直径为4米的大圆球!它们呈曲线排列,球面上还刻着一些无法破译的文字和符号。经“裂变径迹法”测定,圆球距今有7000万至8000万年,主要成分是金属钛,圆球的岩石密度每立方厘米为3.2克~3.4克,和月球表面岩石的密度差不多,这使大家惊讶不已。

在天坑底部,威廉·霍德博士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恐龙头骨化石。就此,威廉·霍德在他的日记里曾这样写道:“4月20日,考察队继续对中国奉节县神奇天坑进行考察。我惊喜地发掘出一个恐龙头骨化石,这是多棘龙的头骨化石。多棘龙和其他恐龙一样,生活在侏罗纪时代,属食肉类恐龙。令人困惑的是,这个头骨曾被锯成相等的两半,之后又被缝合,其切割痕迹十分整齐,手术水平与我们现代医学的水平不相上下,很难想象这是地球原始人所为,那么,是谁对它实施了外科解剖手术呢?”

在之后的几天里,考察队于天坑底部一侧测出有道狭长岩缝向北延伸,延伸至何处却无人知晓,这也是以前未曾发现过的。他们费力劈开乱树丛小心翼翼地步入其间。黑暗中许多蝙蝠被惊动,在周围乱飞,发出吱吱怪叫。行至300米处,可以看见7只三角形箱子,和圆球一样,也排列成曲线,箱子间或发光。考察队员们试图接近它,但感到四肢麻木,好像有电流穿过。由于岩缝里阴暗潮湿,空气稀薄,众人不敢久留,便退了出来。他们分析这7只三角形箱子,当属通讯器材之类的东西,只可惜得不到实物,只拍下了箱子的图片。图片在英国天体信息研究院作了鉴定:这7只箱子有向宇宙发射信号的功能,圆球是接收器,接收地上发来的信号并输送给工作室……

据此,有人便推测天坑很可能曾是外星人的一个工作基地,之后不知何故被废弃了。持该种观点的人对地陷说不屑一顾,对陨石撞击说则予以驳斥:倘若小寨天坑系陨石撞击而成,为什么在它周围没有发现丝毫陨石的痕迹、更没有散落着的角砾岩块?况且天坑岩石不具超基性!但小寨天坑若非外星人所为,那么那些大圆球、三角形箱子、被切割的恐龙头骨,其中之奥秘又作何解释?一些严谨的科学家目前仍然认为,小寨天坑并不是外星人工作基地。看来,小寨天坑是地陷奇观,还是陨星撞击而成,或者是外星人废弃的工作基地,还需要人们的进一步探索。